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3)
2023(15305)
2022(12817)
2021(12033)
2020(10394)
2019(23549)
2018(23145)
2017(45690)
2016(24268)
2015(26974)
2014(26873)
2013(26445)
2012(24107)
2011(21500)
2010(21374)
2009(19982)
2008(19734)
2007(17348)
2006(14804)
2005(13596)
作者
(67571)
(56366)
(56134)
(53706)
(36158)
(27093)
(25741)
(21799)
(21608)
(20176)
(19300)
(19251)
(17943)
(17881)
(17799)
(17760)
(16780)
(16363)
(16303)
(16126)
(13932)
(13846)
(13497)
(12947)
(12840)
(12772)
(12597)
(12090)
(11363)
(10880)
学科
(99108)
经济(98969)
管理(76091)
(74660)
(62210)
企业(62210)
方法(51268)
数学(46011)
数学方法(45504)
(32316)
(30054)
中国(26827)
(26077)
银行(25931)
(24419)
(24005)
(21156)
金融(21153)
(21144)
财务(21091)
业经(21084)
财务管理(21044)
企业财务(20148)
(17769)
(17487)
(17290)
贸易(17275)
(16718)
地方(16343)
农业(15822)
机构
大学(342721)
学院(338722)
(145505)
经济(142689)
管理(136430)
理学(117748)
理学院(116587)
管理学(114651)
管理学院(113996)
研究(107540)
中国(91839)
(74038)
(70592)
科学(62018)
财经(58588)
(53487)
(52090)
中心(52088)
(51839)
(50216)
业大(47847)
经济学(47156)
研究所(46758)
财经大学(44348)
北京(43850)
经济学院(42749)
农业(40817)
(39840)
(39273)
(39227)
基金
项目(231253)
科学(185218)
基金(174410)
研究(166169)
(150996)
国家(149831)
科学基金(131360)
社会(109918)
社会科(104520)
社会科学(104497)
基金项目(91601)
(87522)
自然(85787)
自然科(83856)
自然科学(83835)
自然科学基金(82387)
教育(77373)
(74236)
资助(72863)
编号(63989)
(53138)
重点(51694)
成果(51496)
(48615)
(47192)
国家社会(46926)
教育部(46698)
(46573)
创新(45593)
科研(45109)
期刊
(148581)
经济(148581)
研究(102490)
中国(63527)
(59676)
管理(51090)
学报(50578)
(49467)
金融(49467)
科学(47509)
(45270)
大学(40322)
学学(38427)
财经(30184)
技术(29045)
农业(28624)
教育(27586)
(25676)
经济研究(24661)
业经(22348)
问题(19620)
统计(17355)
理论(17150)
技术经济(16375)
(16112)
(15950)
财会(15722)
(15505)
实践(15346)
(15346)
共检索到503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有振  王书华  
基于11家商业银行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流动性风险约束下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变化的动态面板联立系统,证实了流动性风险约束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的时间效应,在流动性风险约束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间存在着相互动态作用机制。应对流动性风险冲击,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调整在短期内应当侧重于对当期流动性风险约束的调整,而长期内应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约束时滞效应的调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书华  孔祥毅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融资结构调控对商业银行控制风险、提高竞争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融资结构与流动性风险间的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二者相关性的分析发现,融资结构对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资本充足率以及资产规模与以流动性比率度量的流动性风险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明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注重规模的增长而疏于对资本的管理。尽管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颁布以来,银行业资本约束意识普遍增强,经济资本管理也逐渐纳入考核体系,但是2009年信贷规模高速增长之后,银行业普遍面临资本压力的现状说明,这种以事后考核为核心的经济资本管理方式尚不能有效地进行长期的资本管理。2009年10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要求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钱智通  
基于2006~2014年我国7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影响,以及其风险承担水平所承担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与其流动性创造水平呈倒U型关系,超过特定比例,银行的资本结构反而会妨碍其进行流动性创造;第二,我国商业银行总体表现出风险吸收效应,并根据银行风险水平,会对资本结构进行动态调整,进而影响到自身的流动性创造能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兆旺  刘阳  王琛玥  
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使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的面板数据,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资本约束越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越好,而对于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情况正好相反;经济增速越快,资本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越强;资本约束越弱,扩张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越好,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受资本约束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货币当局实施宏观金融调控,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性,有针对性地使用调控工具;银行业监管机构要考虑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周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婷  沈沛龙  
通过持有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资本以弥补损失,可避免个体银行因流动性风险的发生而经营失败,同时防止风险在系统内传播和蔓延。流动比率越高、波动率越小、均值越高的银行所需持有的流动性风险资本比率越低,反之则流动性风险资本比率越高。当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正向相关时,银行能根据流动负债的改变调整流动资产的数量,所需流动性风险资本相应越少。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流动性风险资本比率下降幅度越大。或有流动性风险资本略小于流动性风险资本数量。系统流动性风险资本理论将流动性风险纳入了银行统一的资本管理框架,为银行和监管部门制定流动性风险的宏观审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婷  沈沛龙  
通过持有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资本以弥补损失,可避免个体银行因流动性风险的发生而经营失败,同时防止风险在系统内传播和蔓延。流动比率越高、波动率越小、均值越高的银行所需持有的流动性风险资本比率越低,反之则流动性风险资本比率越高。当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正向相关时,银行能根据流动负债的改变调整流动资产的数量,所需流动性风险资本相应越少。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流动性风险资本比率下降幅度越大。或有流动性风险资本略小于流动性风险资本数量。系统流动性风险资本理论将流动性风险纳入了银行统一的资本管理框架,为银行和监管部门制定流动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志洋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实证研究流动性风险监管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是存贷比指标不仅无法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而且还会加剧商业银行放贷的冲动;二是流动性比率指标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与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的结合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三是对于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而言,由于样本期内许多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尚未达标,因此,其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启示:一是引导商业银行不再沿用存贷比指标监测、考评流动性风险,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二是将流动性风险监管与资本监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本监管引导商业银行扩大流动性资产规模,夯实应对流动性风险冲击的基础,从而达到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目的 ;三是在推动巴塞尔协议III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其实际有效性的验证,不断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有振  赵瑞  
本文从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4—2008年的面板数据出发,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国内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规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不良贷款正相关,与流动性比率负相关;国家股占总股份的比重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与流动性比率负相关。这表明适度分散股权集中度和降低国家股占总股份的比重将有助于化解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增强其流动性。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是政府退出直接干预,国家相对控股;二是引进战略投资者,适度分散股权集中度;三是应加快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进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青青  陈艺璇  曹前进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43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涵盖表外业务的测度指标时,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单位资产流动性创造分别为0.413、0.567和0.452。(2)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流动性创造总体上呈显著负相关,并主要由城市商业银行推动,表现出"金融脆弱挤出效应";两者关系显著依赖于风险水平,且风险水平越高的银行抵消"金融脆弱挤出效应"的能力越强。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针对银行的异质性实行差别资本监管,以充分发挥其流动性创造能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袁绍锋  王晓枫  王静  
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是加强逆周期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23家商业银行数据发现,商业银行资本缓冲水平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大型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资本缓冲水平。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将降低其资本缓冲水平,从而使得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创造水平与资本缓冲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罗大敏  张奇  
次贷危机以来,各国监管机构更加重视资本在吸收损失和防范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银行资本约束机制进一步强化。本文在对资本约束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监管资本和股东资本三种约束机制,并对三种资本约束机制的经济功能、约束效应和运用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资本约束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武建  周红  王晶晶  
本文采用Demirgüc-Kunt&Huizinga(2004)的研究模型,验证了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中是否存在市场约束效应以及同步性和隐性保险对市场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存在市场约束的证据,表现为银行风险增加时,存款增长率降低,说明风险越大的银行越难吸收到存款;而且银行股价的同步性越低这一相关关系的敏感度越高,说明银行向市场披露的自身信息越多,市场约束的效果越明显;而政府的支持则会降低存款增长率与风险关系的敏感度,证明了隐性保险的存在会减弱存款人风险监督的激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代军勋  戴锋  
随着国际银行业进入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的新阶段,两者的合成效应必将导致银行的微观经营特征发生调整和变异,并可能会导致基于银行传导的货币政策效应发生变化。本文基于2010-2015年期间我国5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一阶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变化,以此探究银行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冲击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的银行风险承担继续存在,但其合成效应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意愿有所减弱;(2)不同类型、强度的货币政策在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通过银行微观特征对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效果并非对称。因此,监管当局和货币政策当局应关注监管政策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扰动,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和协调中重构货币政策体系,以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协同性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代军勋  陶春喜  
随着银行业进入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阶段,两者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可能导致银行行为机理发生变异。本文基于2006-2014年我国36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承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变动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变动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流动性变动与银行风险承担变动之间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银行会根据上一期的资本、流动性与风险承担反向调整本期水平,三者均存在内生的稳定性。有鉴于资本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变异,资本约束与流动性约束的合成效应应该纳入银行监管框架调整的考虑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