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0)
- 2023(6608)
- 2022(5347)
- 2021(5164)
- 2020(4551)
- 2019(10154)
- 2018(9878)
- 2017(18768)
- 2016(10257)
- 2015(11103)
- 2014(11177)
- 2013(11111)
- 2012(10134)
- 2011(8731)
- 2010(8963)
- 2009(8434)
- 2008(9077)
- 2007(8398)
- 2006(7219)
- 2005(6817)
- 学科
- 管理(40153)
- 业(37796)
- 企(31525)
- 企业(31525)
- 济(30754)
- 经济(30701)
- 财(16439)
- 方法(16172)
- 制(13553)
- 数学(13484)
- 数学方法(13329)
- 银(12859)
- 银行(12853)
- 务(12319)
- 财务(12290)
- 财务管理(12249)
- 行(12060)
- 企业财务(11739)
- 中国(11361)
- 险(10964)
- 保险(10872)
- 融(10490)
- 金融(10490)
- 农(8002)
- 体(7656)
- 业经(7609)
- 策(7185)
- 度(7166)
- 制度(7160)
- 理论(6919)
- 机构
- 大学(136635)
- 学院(135206)
- 管理(55743)
- 济(52262)
- 经济(50766)
- 理学(45059)
- 理学院(44510)
- 管理学(43827)
- 管理学院(43509)
- 研究(42865)
- 中国(41997)
- 财(33775)
- 京(29358)
- 科学(25361)
- 财经(24732)
- 经(22577)
- 中心(22421)
- 江(22121)
- 所(21779)
- 农(21091)
- 研究所(19270)
- 财经大学(18832)
- 北京(18763)
- 业大(18039)
- 州(17981)
- 农业(16476)
- 经济学(15929)
- 省(15885)
- 院(15707)
- 商学(15066)
- 基金
- 项目(84858)
- 科学(66681)
- 基金(63249)
- 研究(60208)
- 家(55526)
- 国家(55047)
- 科学基金(47543)
- 社会(38272)
- 社会科(36246)
- 社会科学(36234)
- 基金项目(32837)
- 自然(32047)
- 省(31367)
- 自然科(31367)
- 自然科学(31357)
- 自然科学基金(30855)
- 教育(27670)
- 划(27149)
- 资助(26997)
- 编号(23128)
- 成果(19557)
- 部(19368)
- 重点(18942)
- 性(18000)
- 创(17095)
- 科研(16939)
- 教育部(16723)
- 课题(16177)
- 创新(16135)
- 国家社会(16111)
共检索到221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叶菁
为了反映全球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总结2007年金融市场动荡的经验教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其2000年发布的《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稳健操作》进行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报告认为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有助于银行始终拥有满足现金流需要的能力,减少对金融系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金融市场在过去十年间的发展加剧了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的复杂性,国际清算银行在此基础上从流动性风险的治理、计量和管理,银行信息的公开披露、监管者的职责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十七条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准则。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稳健管理 监管 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庄毓敏 张祎
作为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力补充,流动性监管旨在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是中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流动性监管如何发挥审慎监管职能、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成为国内外政策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银行风险承担角度出发,挖掘了流动性监管对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一方面,流动性监管具有显著的稳定作用,即引入流动性监管要求,能够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且流动性监管与资本监管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银行稳健性的提升;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中国显著存在,但流动性监管能够显著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因而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而且,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抑制效果在区分银行特征、风险类型、经济环境后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实现流动性监管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淼 张丽娟 邓琼
金融服务的管制放松和全球化,加上日益先进的金融技术,正在使银行业务及其风险组合更为复杂。世界范围内显著操作损失事件不断发生,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之称为“操作风险”,并定义为“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虽然每家银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正确方法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其自身的规模和经验、业务的特性和复杂程度。但是,有一些因素,如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明确战略和监督、健康的操作风险文化和内部控制文化、有效的内部报告和应急方案,对规模和业务范围不同的各类银行来说,都是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关键方面。因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列出涉及有效管理与监管操作风险总体框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鲁政委
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根本特征就是吸收存款同时发放贷款,通过"杠杆化运作"和"期限转换"完成资金供给和需求的对接,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天然存在着发生流动性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郑金宇
近年来不少学者将2008年的次贷危机归类为流动性危机,起因主要是短期债务融资规模收缩下的批发市场银行危机。各国监管当局在历次应对流动性金融危机过程中,逐步加深了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牧 何奕 文景然
以国际清算银行在日间流动性风险监管方面的最新进展为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日间流动性风险的实质,研究了现有监管指标相互之间及其与日间流动性风险的关系,探讨了现有监管框架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需要注意方面。对于加强中国日间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与监管、弥补现有国际监管工具的不足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
日间流动性风险 支付系统 金融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道富
本文从流动性的概念界定入手,结合巴塞尔III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指标,分析了我国现有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流动性管理应进一步改进的方向。认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应与宏观流动性的监测和管理相配合;应建立流动性风险的扩散指数,综合各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变化情况;应区分流动性的监管指标和监测指标,并分不同类型的银行进行分类管理;应监测并管理事实上的金融集团的流动性风险;应由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推进。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巴塞尔协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朱元倩
流动性风险监管新规是巴塞尔Ⅲ的主要改革内容之一,然而其在加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本文讨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新规所引发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替代效应,并基于此进一步从金融稳定、宏观经济及道德风险等方面分析了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新规可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覆盖比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琪
影子银行应该说发展还是非常快的,中国一些国际权威机构都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给了一个界定。但是我们想谈的不是影子银行,我们想谈的是影子银行当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引用对影子银行的一个规范定义,那就是国务院107号文的定义。国务院107号文对中国影子银行给了三个部分的界定。第一块,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第二块,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颖 关小虎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是次生风险,但由于其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经营持续性会产生更直接的冲击,且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因而国际金融界对其监管标准一直争论不断。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颁布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巴Ⅲ")建立了适用于国际活跃银行的全球流动性最低标准,其核心内容是两个流动性风险监管新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该框架涵盖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外各项产品,有助于监管当局全面识别银行短期和长期流动性风险趋势。2011年5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正式将上述两个指...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 商业银行 流动性 监管 指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童牧 何奕 文景然
以国际清算银行在日间流动性风险监管方面的最新进展为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日间流动性风险的实质,研究了现有监管指标相互之间及其与日间流动性风险的关系,探讨了现有监管框架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需要注意方面。对于加强中国日间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与监管、弥补现有国际监管工具的不足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
日间流动性风险 支付系统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朱元倩
流动性风险监管新规是巴塞尔Ⅲ的主要改革内容之一,然而其在加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本文首先讨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新规所引发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替代效应,并基于此进一步从金融稳定、宏观经济及道德风险等方面分析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新规可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覆盖比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艳霞 李世磊 毛飞 魏巍 刘柏宏
近两年来,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强监管背景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配置策略发生较大变化。通过分析河南省53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现:地方法人银行尽管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在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统筹管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流动性补充渠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同时也发现,地方法人流动性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的调整对货币政策传导和信贷调控带来一定的挑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尹继志
鉴于流动性风险对银行体系的重要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协议Ⅲ》首次规定了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为了有效防范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中国银监会于2014年1月颁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4年3月起施行。《管理办法》设定的监管指标和监测工具搭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制度框架,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契机,加大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力度,优化流动性资产储备及融资结构,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关键词:
流动性风险 监管指标 监测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