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5)
2023(15230)
2022(13182)
2021(12181)
2020(10377)
2019(23299)
2018(22971)
2017(44783)
2016(24389)
2015(26646)
2014(26370)
2013(26273)
2012(24027)
2011(21530)
2010(21081)
2009(19328)
2008(18929)
2007(16518)
2006(14085)
2005(12392)
作者
(72525)
(60273)
(59930)
(56945)
(38262)
(29224)
(27169)
(23772)
(22882)
(21427)
(20479)
(20427)
(19079)
(18801)
(18764)
(18699)
(18457)
(18067)
(17166)
(17124)
(15188)
(14755)
(14418)
(13748)
(13596)
(13417)
(13243)
(13242)
(12125)
(12061)
学科
(91127)
经济(91018)
管理(69845)
(69382)
(56146)
企业(56146)
方法(45963)
数学(40364)
数学方法(39956)
(25943)
中国(24950)
(24072)
(22083)
业经(19980)
(17711)
财务(17649)
财务管理(17620)
(17472)
(17341)
贸易(17336)
地方(16880)
(16860)
企业财务(16831)
(16537)
银行(16467)
农业(16262)
环境(15709)
(15599)
金融(15598)
(15489)
机构
大学(344131)
学院(341161)
管理(135777)
(132611)
经济(129795)
理学(118416)
理学院(117094)
管理学(114910)
管理学院(114308)
研究(114107)
中国(86776)
科学(74588)
(72415)
(63897)
(62266)
(58492)
业大(57500)
研究所(53937)
中心(51787)
农业(50827)
财经(50632)
(47911)
(46260)
北京(45305)
(41933)
师范(41362)
(41221)
经济学(40051)
(39140)
财经大学(38203)
基金
项目(243405)
科学(189660)
基金(177935)
研究(168636)
(158436)
国家(157162)
科学基金(133821)
社会(106634)
社会科(101084)
社会科学(101056)
基金项目(95091)
(94668)
自然(90884)
自然科(88778)
自然科学(88750)
自然科学基金(87158)
(80643)
教育(76140)
资助(73730)
编号(66167)
重点(54412)
(52829)
成果(51869)
(50556)
(50481)
科研(47790)
创新(47293)
计划(46882)
课题(45072)
教育部(44595)
期刊
(135314)
经济(135314)
研究(97207)
学报(64025)
中国(59701)
(56531)
科学(55279)
大学(46952)
(46662)
管理(46365)
学学(44935)
农业(38652)
(33833)
金融(33833)
教育(29836)
技术(26195)
财经(24360)
经济研究(22323)
业经(22132)
(20572)
(20105)
科技(17790)
问题(17655)
(17544)
业大(17180)
理论(16506)
技术经济(16242)
实践(15199)
(15199)
图书(15128)
共检索到480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淑惠  刘莹  李若飞  
本文选取2016年至2019年国内发行的绿色债券作为研究对象,以零交易日百分比、剩余期限等作为流动性风险代理变量,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探究流动性风险对绿色债券收益率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剩余期限和交易额与绿色债券收益率利差成反比;零交易日百分比与绿色债券收益率利差成正比。上述结果表明,各类发行主体通过提高绿色债券的流动性水平,最终可以缩小收益率利差。本文为降低绿色债券流动性风险、保持债券市场稳定等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强  
一、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尝试定量测量公司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下文简称为收益率)对各方面风险因素的补偿。国外文献中,Collin-Dufresne et al.(2001)发现收益率利差(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差,通常也称为信用利差)与常用的信用风险因素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景淇  郭凯  蔺学如  
本文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风险交互均会对债券利差产生影响,其中风险交互对债券利差的影响最强,提高了流动性风险与违约风险对债券利差的边际效应。通过分析不同违约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组合下的风险交互对债券利差的影响差异,发现风险交互效应与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风险等级不存在必然联系,中(低)风险组合的债券可能存在高风险交互效应,因而在受到负面冲击时可能发生实质性违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勤淮   温梦瑶  
流动性是反映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银行间绿色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水平较低,“漂绿”风险的降低有助于提升绿色债券流动性。本文根据《共同分类目录》定义深绿债券,使用银行间债券市场2023年2月份的双边报价数据,构建买卖价差指标,对绿色债券和深绿债券的流动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债券类别中,绿色债券、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低于利率债劵和信用债券,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也明显低于绿色债券;在同一债券类别中,深绿债券的流动性仍低于绿色债券。实证分析发现,绿色债券的流动性主要与其发行规模有关,债券发行规模越大,发债主体融资能力越强,二级市场交易对手方越多,则流动性越好;绿色债券流动性较差,主要是因为绿色债券尤其是深绿债券本身比较少,并缺乏国内责任投资者群体。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从统一国内外绿色债券界定标准、鼓励交易平台和市场成员共同推进绿色债券产品创新、增大绿色债券的国内外推广力度等方面完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宝臣  马志茹  苏云鹏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公司债券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引入M-Copula函数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具体如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尾部相关性,其中上尾相关性较高,即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和信用利差同时增大的概率高于牛市时期,且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志刚  邵莹  
基于2007年4月至2009年9月的周数据,就次贷危机时期流动性风险对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变化与非流动性指标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在控制其他变量之后该结果依然是稳健的,说明流动性风险已融入我国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中。尤其是在次贷危机背景下,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强了。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丰习来  
影响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走势、债券的供求情况和其他相关市场如股票市场、货币市场的变化等。本文依次分析了以上各个因素影响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的作用过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郑鸬捷  宋妲  万艾学  
估值定价是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投资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Nelson-Siegel估值定价模型入手,在均值回归理念下尝试引入期限利差这一关键变量计算出更为贴合市场变化的债券合意估值水平合市场变化的债券合意估值水平,以寻求实际价格与合意估值水平产生的有效套利空间,在提升估值定价准确性的同时优化模型输出结果,优化模型输出结果,文章最后对估值定价的影响因素、背后原因、理论依据以及实现方法进行总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宇  朱新缘  王宁  
债券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补充,其收益率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使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MIDAS),对我国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波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变量中,利率的水平值和上证指数收盘价对数收益率的水平值对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影响显著,而在波动层面,所有变量的波动率均对债券收益率波动影响显著。通过对我国债券市场的风险研究可以发现:债券风险较大的时期相对回报更高或者损失更重,正好吻合我国债券市场满足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远  郭凯  闫实  
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创新性工具,具有吸引绿色资本、扩大绿色投资规模的作用,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研究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发行利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绿色债券发行利差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将绿色债券发行利差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是否具有绿色认证、发行主体性质、发行主体所在城市生态排名以及发行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将信用评级、发行期限以及债券种类作为控制变量,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绿色债券的发行利差,结果发现:通过绿色认证能够降低发行利差但效果不显著,发行主体为国有企业、发行主体所在城市生态排名靠前以及发行规模较大都会显著降低绿色债券的发行利差。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绿色项目认证标准、支持发行主体为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债券、加强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范云朋   刘正南   王书灿  
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是绿色金融市场规范运行的先决条件,而第三方认证作为绿色债券发行中重要的认证评估环节,对于防范“洗绿”等行为、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我国发行的719只绿色债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将其置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予以讨论。研究发现: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尤其对高信用评级、中西部地区发行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的绿色债券而言,其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揭示了第三方认证通过影响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和流动性风险两个路径来降低绿色债券信用利差。拓展性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期,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充分发挥第三方认证作用并以此推动绿色债券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学峰  符琳杰  刘喆  
本文结合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在CAPM模型中加入流动性因素,并以此对深市2001年至2006年A、B股月数据进行实证性比较研究后发现,一方面中国股市的收益率与股市流动性是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A、B股之间存在差异。论文对上述发现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和揭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茵田  文志瑛  
本文以公司债和企业债即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债券市场和股票跨市场流动性风险对债券定价影响。通过引进三种债券流动性测量方法(Amihud非流动性、BAo、PAn和WAng的有效价差以及CorWin和SChultz的最高最低价差),以多种流动性测量方法分析和比较了流动性风险对公司债和企业债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债券和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显著地影响公司债和企业债的即期和到期收益率。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对公司债的影响持续时间比对企业债的短,间接地证明了公司债市场信息有效性优于企业债。另外,股票市场收益率和波动性对公司债的影响大于企业债,而企业债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度高于公司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中文  
文章用计量方法首先从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关系展开分析,进一步研究国债收益率曲线与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国债收益率与宏观经济指标变量存在相关性,即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能性;后续又把国债收益率曲线潜在因素和各指标间变动机制展现出来,证明了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可测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寇楚欣  
文章从国际收支视角阐述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机制,基于中国国情分析债券收益率与人民币汇率的传导情况,将2022年与2012015—5 2016年中美货币政策背离期间的贬值情况进行对比,从而研判后续国内金融市场情况并据此提出债市投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