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4)
2023(9989)
2022(8142)
2021(7619)
2020(6178)
2019(13511)
2018(12837)
2017(24705)
2016(12967)
2015(13864)
2014(13176)
2013(12611)
2012(11134)
2011(9821)
2010(9960)
2009(9524)
2008(8365)
2007(7362)
2006(6311)
2005(5820)
作者
(34691)
(28647)
(28442)
(27209)
(18104)
(13811)
(12967)
(10944)
(10859)
(10182)
(9663)
(9641)
(8998)
(8976)
(8902)
(8877)
(8475)
(8458)
(8396)
(8030)
(7093)
(6936)
(6858)
(6650)
(6447)
(6405)
(6328)
(6095)
(5826)
(5648)
学科
(45829)
经济(45782)
(36149)
管理(35097)
(30315)
企业(30315)
(26097)
金融(26096)
(23426)
银行(23411)
(22705)
中国(20366)
方法(19312)
数学(17084)
数学方法(16823)
(16373)
(13948)
(13143)
(11768)
财务(11729)
业经(11710)
财务管理(11710)
地方(11454)
企业财务(11266)
中国金融(11237)
(9870)
(9539)
贸易(9528)
(9308)
(9097)
机构
学院(170378)
大学(166377)
(69463)
经济(67988)
管理(61053)
研究(55934)
理学(52758)
理学院(52168)
管理学(51115)
管理学院(50814)
中国(48669)
(34604)
科学(33776)
(33291)
中心(28071)
财经(27843)
(27662)
(27508)
(25305)
研究所(25083)
(24398)
业大(24183)
经济学(23059)
农业(21747)
财经大学(21017)
(21000)
经济学院(20942)
(20925)
师范(20699)
(20668)
基金
项目(116683)
科学(92219)
基金(85401)
研究(84682)
(74646)
国家(74027)
科学基金(63874)
社会(54900)
社会科(52363)
社会科学(52349)
(46782)
基金项目(44378)
自然(40960)
自然科(40100)
自然科学(40089)
自然科学基金(39390)
教育(38858)
(38588)
资助(35117)
编号(33712)
重点(26847)
成果(26709)
(25765)
(25219)
(24963)
创新(23644)
(23504)
课题(23492)
国家社会(23173)
科研(22779)
期刊
(72978)
经济(72978)
研究(49777)
(32580)
金融(32580)
中国(30864)
学报(27432)
(27110)
(25995)
科学(24386)
管理(22456)
大学(20863)
学学(20156)
农业(16830)
教育(16008)
财经(13887)
经济研究(13583)
技术(13063)
业经(13006)
(11961)
问题(8922)
商业(8270)
(8163)
(8144)
理论(7854)
(7659)
财会(7429)
科技(7343)
现代(7285)
统计(7114)
共检索到251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援亚  
中国经济当前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这一问题若不能很好解决,容易引发经济和金融危机。解决流动性过剩既需要实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加大公开市场回笼货币力度和发行定向票据等相机抉择的短期政策,更重要的是采取金融结构优化的治本之策。金融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行债券收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量,推进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以及进行结构化产品创新和房地产投资信托产品创新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乃幸  杨朝军  
通过超发货币应对金融危机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往往可以引发新的流动性危机与金融危机。文章研究了流动性过剩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因素。针对以上分析提供了相应应对措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流动性过剩"。宏观经济形势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速减缓,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继续上升;商品住宅供销两旺,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CPI继续低迷,PPI 从相对高位回落、在这种背景下,货币政策机关采取的收缩流动性和限制流动性的手段值得肯定,但更应该转变思路,采取新的政策组合:通过减税增支降低储蓄率;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以切断流动性过剩的外部源泉;重新为宏观经济政策分配任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树瑛  董水平  
从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概念入手,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提出应充分利用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方面,发展融资市场,既要考虑国际因素,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支持中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又要考虑国内因素,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视角,疏导流动性,引导其向中西部、三农、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发展资本市场,寻找更直接更广泛的资金出口,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秀红  
一、流动性过剩的现实(一)货币信贷快速增长。2009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8.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4.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0.1个百分点。贷款总量保持快速增长,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六一  
国债市场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债券资产运作,既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又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深入研究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为加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进行对外开放的"相互持债"概念。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志勇  
在双顺差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紧缩效果在较短时间内即被外汇占款增长所抵消。名义利率调整滞后于价格水平上涨导致真实利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抵消了货币当局通过数量工具收缩流动性的效果。在宏观经济存在潜在过热风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依据泰勒规则加强对名义利率的调整,避免宏观经济的过度波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建  宋烜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原因。对于流动性过剩导致了中国股市繁荣的现状,文章提出了防范股市泡沫的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军  杨传敏  
本文基于我国流动性过剩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背景,研究货币政策在协调经济内外均衡方面的矛盾,分析在国外利率不断下降、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提高基准利率水平、改变负利率状况以抑制通货膨胀;适度加大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以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状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速  张有  
本文利用中国1998年到2007年相关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对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用大小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调控三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其组合在发挥货币政策内部传导作用上是中长期有效的。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中央银行有必要继续完善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导、存款准备金率调控和利率调控相配合的"三位一体"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相关制度建设,并配套实施其他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区分两个层面的流动性理解中央银行货币操作,要从流动性过剩说起。而要正确理解流动性过剩,应当将中央银行对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管理和社会层面的流动性问题区分开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史龙祥  马宇  
本文利用中国27个制造行业1992—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优化出口结构的作用加以分析。结论认为,融资能力改善虽然存在优化出口结构的作用,但并不像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显著;金融结构优化促进出口结构优化的作用相对较弱,相当数量的行业并未因此受到明显影响。上述两种作用均对机械设备、电器机械行业出口份额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对其他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小,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份额增长则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目前,充足的流动性为金融发展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应抓住这一时机推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文章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宋艳伟  欧海洋  
防风险对于经济发展和商业银行经营来说,是与稳增长同等重要的事情。近来全球各国货币政策分化致使流动性趋势分化,虽然国内宏观流动性(1)相对宽松,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结构转型、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金融改革等综合推进的背景下,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隐患增加、流动性风险频出。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当前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隐患的结构性根源在于:实体经济日益提高的杠杆率和下降的资本回报率导致金融体系风险日益增加;人民币汇率走向的不确定性是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核心变量;货币投放充裕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是流动性风险隐患的货币环境根源;金融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与金融部门的高杠杆是流动性风险的市场结构根源;商业银行期限错配程度提高并强化了流性动风险的积累。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需清醒认识目前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隐患日益增加的现实,提高流动性风险防范的警惕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宋艳伟  欧海洋  
防风险对于经济发展和商业银行经营来说,是与稳增长同等重要的事情。近来全球各国货币政策分化致使流动性趋势分化,虽然国内宏观流动性(1)相对宽松,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结构转型、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金融改革等综合推进的背景下,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隐患增加、流动性风险频出。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当前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隐患的结构性根源在于:实体经济日益提高的杠杆率和下降的资本回报率导致金融体系风险日益增加;人民币汇率走向的不确定性是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核心变量;货币投放充裕和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周豪  何振亚  余霞民  陈科  俞佳佳  
本课题从产能过剩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市场配置要素功能的失灵,导致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从而使得经济发展中的供给和需求错配,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行业和产业间没有得到最优配置,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最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优化供给结构,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实现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