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9)
- 2023(12049)
- 2022(10001)
- 2021(9257)
- 2020(7501)
- 2019(16673)
- 2018(15810)
- 2017(29401)
- 2016(15179)
- 2015(16672)
- 2014(16242)
- 2013(15785)
- 2012(14637)
- 2011(13469)
- 2010(13718)
- 2009(13227)
- 2008(12045)
- 2007(10527)
- 2006(9478)
- 2005(8897)
- 学科
- 济(79517)
- 经济(79454)
- 管理(40122)
- 业(38548)
- 企(31369)
- 企业(31369)
- 融(27007)
- 金融(27006)
- 中国(26031)
- 方法(25605)
- 银(24220)
- 银行(24209)
- 行(23525)
- 数学(22400)
- 数学方法(22204)
- 地方(21643)
- 财(17669)
- 农(16626)
- 业经(16159)
- 制(15927)
- 学(15119)
- 地方经济(13207)
- 贸(12861)
- 贸易(12848)
- 易(12437)
- 农业(11679)
- 中国金融(11381)
- 务(11292)
- 财务(11266)
- 财务管理(11241)
- 机构
- 学院(213061)
- 大学(210403)
- 济(100304)
- 经济(98398)
- 研究(79349)
- 管理(74938)
- 中国(66089)
- 理学(63558)
- 理学院(62797)
- 管理学(61741)
- 管理学院(61338)
- 财(45936)
- 科学(44312)
- 京(43294)
- 所(39816)
- 中心(37592)
- 财经(36243)
- 研究所(35827)
- 经济学(33411)
- 经(32854)
- 农(32233)
- 江(31215)
- 经济学院(29846)
- 院(28375)
- 北京(27484)
- 范(27359)
- 师范(27100)
- 财经大学(27009)
- 业大(26976)
- 州(26089)
- 基金
- 项目(136911)
- 科学(108335)
- 研究(101562)
- 基金(100319)
- 家(87027)
- 国家(86309)
- 科学基金(73860)
- 社会(67585)
- 社会科(64304)
- 社会科学(64289)
- 省(53306)
- 基金项目(51761)
- 教育(45522)
- 自然(44946)
- 划(44070)
- 自然科(43943)
- 自然科学(43932)
- 自然科学基金(43154)
- 资助(40961)
- 编号(39903)
- 成果(32532)
- 重点(31743)
- 发(31663)
- 部(29848)
- 创(28972)
- 国家社会(28965)
- 课题(28117)
- 性(27970)
- 创新(27250)
- 教育部(26136)
- 期刊
- 济(116797)
- 经济(116797)
- 研究(70784)
- 中国(43359)
- 融(36646)
- 金融(36646)
- 财(35654)
- 学报(30886)
- 农(30404)
- 管理(29561)
- 科学(29147)
- 大学(23692)
- 学学(22591)
- 经济研究(21337)
- 农业(19988)
- 教育(19821)
- 财经(19202)
- 技术(17305)
- 业经(16959)
- 经(16749)
- 问题(14141)
- 贸(13066)
- 国际(12756)
- 世界(11432)
- 技术经济(10949)
- 理论(10438)
- 业(10313)
- 统计(10305)
- 商业(10216)
- 现代(9455)
共检索到342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流动性过剩"。宏观经济形势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速减缓,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继续上升;商品住宅供销两旺,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CPI继续低迷,PPI 从相对高位回落、在这种背景下,货币政策机关采取的收缩流动性和限制流动性的手段值得肯定,但更应该转变思路,采取新的政策组合:通过减税增支降低储蓄率;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以切断流动性过剩的外部源泉;重新为宏观经济政策分配任务。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宏观经济 金融形势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援亚
中国经济当前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这一问题若不能很好解决,容易引发经济和金融危机。解决流动性过剩既需要实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加大公开市场回笼货币力度和发行定向票据等相机抉择的短期政策,更重要的是采取金融结构优化的治本之策。金融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行债券收购国家外汇储备的增量,推进银行业的综合化经营以及进行结构化产品创新和房地产投资信托产品创新等。
关键词:
金融结构 流动性过剩 多层次资本市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刚
如果要求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2006年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本特点,毫无疑问,那就应该是“流动性过剩”。有关流动性过剩的界定有不少,不过,在我们看来,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反映流动性过剩程度的最直观的指标就是金融机构的货存比和存货差。进入2006年第三季度后,受宏观调控影响,货款增速由7月份的16.3%下降至11月份的14.2%;而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乃幸 杨朝军
通过超发货币应对金融危机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往往可以引发新的流动性危机与金融危机。文章研究了流动性过剩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因素。针对以上分析提供了相应应对措施。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金融危机 流动性危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汉林 魏磊
文章依据笔者所构建的《入世后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的计算结果,并结合国际机构的最新评估报告,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形势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估。发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安全形势已经造成了影响和冲击。市场安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最明显,就业与产业安全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金融安全受到的冲击虽未完全显现,但是长期影响不容低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树瑛 董水平
从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概念入手,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辩证分析,提出应充分利用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方面,发展融资市场,既要考虑国际因素,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支持中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又要考虑国内因素,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视角,疏导流动性,引导其向中西部、三农、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发展资本市场,寻找更直接更广泛的资金出口,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融资市场 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金统
2006年货币信贷增长经历了前8个月的过快增长后,9月份以来广义货币 M2和贷款增速进入平稳放缓阶段;全年狭义货币 M1增速持续加快。股市发展对储蓄存款的分流导致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企业资金总体宽松。贷款投放过多的势头在下半年得到明显控制。全年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总体高于2005年。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贷款 存款 银行间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金统
9月金融运行平稳,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M2增速明显下降,现金季节性投放较多;人民币贷款增长得到明显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上升,票据融资大幅减少;储蓄存款增长平稳,企业存款总体宽松;货币市场利率小幅下降,债券收益率下降。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贷款 存款 银行间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金统
7月份广义货币M2继续处于高位增长,狭义货币M1增速加快。主要受股市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增幅继续下降;企业资金正常。当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718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回升。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上升较快。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继续增强。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贷款 存款 银行间市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汉亚 王元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军 张雨 王铬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资本、物品、人文、信息的流动特性持续增强,经济融通、信息相联、文明互鉴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1)。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区域化、周边化和本土化成为"新流动性社会"的发展趋势(2)。开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应对要素从全球流动格局向区域流动格局转变的战略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秀红
一、流动性过剩的现实(一)货币信贷快速增长。2009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8.5万亿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4.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0.1个百分点。贷款总量保持快速增长,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扬
本文认为"后危机时代"这个词隐含着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忧虑和担心,表明危机还未过去。即便现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市场调研的某些数字都对经济有正面的评价,但也只是在危机过程中的反应。综合来看,老问题并没有解决,新问题正在显现,经济的复苏之路还充满困难。2010年整个经济工作的重点应该转向结构调整,一是增长动力应该从政府主导回归到市场主导;二是优化投资结构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三是必须真正将产业结构调整置于重要位置;四是调整经济结构应依赖市场机制;五是关注物价波动;六是稳定宏观调控政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 经济运行 经济政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武鹏飞 王军
2021年以来经济形势回顾经济增长恢复良好,结构性失衡普遍存在2021年年初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速已经得到较好的恢复,表现为二季度GDP两年平均当季同比增速已接近疫情前水平。然而结构性的失衡仍然普遍存在,第三产业的恢复情况明显弱于第一、第二产业,消费增速持续低迷,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快速减弱。从生产法角度看,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已接近疫情前水平,第一、第二产业发展良好,第三产业仍待恢复。2021年一、二季度的GDP当季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18.3%和7.9%,两年平均增速依次为5.0%和5.5%,已逐渐接近2019年四季度的5.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