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6)
2023(7033)
2022(5862)
2021(5547)
2020(4514)
2019(9683)
2018(9400)
2017(17727)
2016(9376)
2015(9768)
2014(8945)
2013(8516)
2012(7854)
2011(6944)
2010(6959)
2009(6382)
2008(6417)
2007(5865)
2006(4949)
2005(4321)
作者
(24508)
(20720)
(20225)
(19364)
(13175)
(9898)
(9047)
(7781)
(7610)
(7356)
(6982)
(6842)
(6759)
(6469)
(6421)
(6275)
(6011)
(5994)
(5883)
(5762)
(4981)
(4933)
(4809)
(4752)
(4748)
(4584)
(4464)
(4444)
(4188)
(4143)
学科
(34497)
管理(33167)
(30866)
企业(30866)
(30863)
经济(30827)
技术(14984)
方法(13001)
技术管理(11616)
数学(10546)
数学方法(10422)
(10141)
中国(10052)
业经(8842)
(8489)
(8284)
(6929)
财务(6923)
财务管理(6909)
(6843)
(6838)
银行(6832)
企业财务(6732)
(6575)
(6535)
金融(6535)
理论(6446)
(6077)
(5975)
农业(5616)
机构
学院(123453)
大学(123340)
(50293)
管理(49852)
经济(49295)
理学(43520)
理学院(43032)
管理学(42410)
管理学院(42132)
研究(41310)
中国(30448)
(24882)
(24384)
科学(24278)
(19658)
财经(19510)
中心(18847)
(18400)
(18275)
研究所(17900)
(17865)
业大(16890)
经济学(15690)
(15469)
(15375)
师范(15308)
北京(15278)
(14845)
财经大学(14779)
商学(14482)
基金
项目(87038)
科学(71028)
基金(64481)
研究(64258)
(56718)
国家(56213)
科学基金(49294)
社会(43224)
社会科(41080)
社会科学(41069)
(34880)
基金项目(34052)
自然(31190)
自然科(30597)
自然科学(30589)
自然科学基金(30115)
教育(29725)
(29167)
(25181)
资助(24160)
编号(23751)
创新(22429)
重点(19883)
成果(19457)
(19232)
国家社会(18505)
(18346)
(17727)
(17668)
(17518)
期刊
(53481)
经济(53481)
研究(36793)
中国(27181)
管理(21441)
(19538)
学报(19128)
科学(18931)
(16916)
教育(16082)
大学(14953)
学学(14154)
(12364)
金融(12364)
农业(11392)
技术(10629)
财经(9895)
经济研究(9196)
科技(9110)
业经(8648)
(8606)
技术经济(6823)
(6562)
问题(6315)
(6225)
(5881)
论坛(5881)
(5756)
现代(5586)
商业(5384)
共检索到181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尹久  陈育红  
流动性过剩新特点表现在被动增量不断且数额大、增量新增渠道多、存量活跃。控制的难点是流量过强。本文针对外汇占款渠道新增流动性、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存量转化型流动性过剩、国际套利热钱渠道流动性过剩提出了创新治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宏峰  
信托作为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四大支柱之一,其功能发挥潜力很大。通过多途径、多样化信托创新,不仅是信托业发展需要,也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减少国家财政压力,化解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有效措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蔚  
本文针对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运用流动性黑洞理论,分析流动性过剩状况以及掉入流动性黑洞的潜在威胁,提出流动性管理应树立一种辩证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和改革流动性管理方式和体制,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和防范流动性黑洞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昌  
作为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结合的产物,私募股权投资主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创业和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本,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及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近期《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修订并征求意见,拟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纳入监管范围。因此,对私募股权基金实施监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鹏  
流动性过剩是2005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本文通过一种简单可行的计算方法对我国流动性过剩进行了测度。流动性过剩造成的后果是银行信贷扩张,企业投资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固定资产占GDP的比率将达到不可持续的水平,从而必然引起调整。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外汇储备占款问题,缓解财政部和央行的压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支平  胡海容  
目前我国经济领域中的流动性过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资金存量过剩与供给不足同时并存。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复杂。二元经济的存在,结构失衡是其根本原因。从优化结构的角度,政府应当把充裕的资金更多的引导到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线领域,增加社会急需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荣华  
政策制定者有需要了解流动性过剩的程度。本文在澄清了流动性过剩本质的前提下,提出了流动性过剩测度的方法,测度的结论是我国的微观流动性很长时期就一直处于过剩状态,我国宏观流动性有时是过剩的,有时是短缺的,过剩的时期多于短缺的时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一、如何定义和度量流动性过剩什么是流动性过剩,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回答。所谓"流动性",原指商业银行所拥有的随时可以用于"投资"(如放贷)的资产。例如,商业银行金库中所存放的现金就是最典型的"流动性(资产)"。在一些国家,其他一些流动性很强的资产,如短期国债券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倩倩  郑建军  
流动性过剩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的定义。本文分析了宏、微观流动性过剩之间的联系、区别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在马克思的分析视角下,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本质是资本过剩。这些过剩资本追逐虚拟金融资产和有限供给的实物资产,造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和危机隐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抑制新过剩资本生成、疏通既有过剩资本并推动资本向单纯货币职能转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自云  周世锋  连玮  
若得“死水”复活,需兼具“大禹治水”的非凡胆识和对于某种文化的智慧超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的过剩,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都源于银行贷款能力的低下,是大量本来应该贷放的资金而未能贷放出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骋骋  
造成当前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存在着一种"流动性悖论"。而造成流动性悖论的原因又可以上溯到国内金融结构的体制性缺陷,具体包括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管制等四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要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双顺差"以及流动性悖论,长期看需要从经济与金融结构层面进行调整,近期则主要是汇率的调整,取消强制结汇制以及加强周边国家(地区)的政策协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庆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探寻其产生原因,提出破解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卫平  孔国梁  
近年来,我国贸易连续表现为顺差,人民币升值则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涌入国内市场,社保体系不健全以及投资渠道狭窄导致储蓄存款不断增长。流动性过剩导致楼市和股市的“高温”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就流动性过剩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化解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流动性过剩是金融资产在市场中的交易状态,必须从市场主体的行为、资产负债结构变动去考察;流动性能力与流动性过剩有区别,也有联系;商业银行存大于贷,出现巨额存差,与流动性过剩相关但又不相关;货币供给过多与流动性过剩不能相提并论;流动性过剩反映市场主体的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本文最后还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究竟是否存在流动性过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荣华  
目前关于流动性过剩的认识很混乱,多数文献只看到流动性过剩所表现出来的现象,而没有找到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流动性是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用于抵御风险的那部分物质财富;如果这部分财富超过了抵御风险所必要的数量,就会出现流动性过剩。如果微观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流动性超过了用于防范其个体风险所必要的数量,就出现了微观流动性过剩;如果整个国家所持有的流动性超过了用于防范社会整体风险所必要的数量,就出现了宏观流动性过剩。这样定义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使得微观流动性过剩和宏观流动性过剩是统一和协调的。但是,宏观流动性过剩并不等于微观流动性过剩的简单加总。一般而言,经济主体组合成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宏观流动性,要少于经济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