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4)
- 2023(9498)
- 2022(7878)
- 2021(7133)
- 2020(5864)
- 2019(13378)
- 2018(12914)
- 2017(25331)
- 2016(13633)
- 2015(14861)
- 2014(15022)
- 2013(14797)
- 2012(14231)
- 2011(12892)
- 2010(13546)
- 2009(12575)
- 2008(12492)
- 2007(11275)
- 2006(10421)
- 2005(9638)
- 学科
- 济(75470)
- 经济(75406)
- 管理(41069)
- 业(37602)
- 企(30449)
- 企业(30449)
- 方法(24070)
- 数学(21160)
- 数学方法(20894)
- 地方(18895)
- 中国(17849)
- 财(17352)
- 农(15800)
- 学(14585)
- 业经(13720)
- 地方经济(13047)
- 制(12866)
- 策(11657)
- 银(10826)
- 银行(10820)
- 融(10798)
- 金融(10798)
- 农业(10701)
- 行(10402)
- 务(10282)
- 财务(10253)
- 贸(10245)
- 贸易(10236)
- 财务管理(10235)
- 企业财务(9889)
- 机构
- 学院(200216)
- 大学(199406)
- 济(95286)
- 经济(93429)
- 研究(74482)
- 管理(72899)
- 理学(61652)
- 理学院(60938)
- 管理学(59956)
- 管理学院(59558)
- 中国(56998)
- 财(45356)
- 科学(42082)
- 京(41586)
- 所(37925)
- 财经(34930)
- 研究所(33866)
- 中心(32938)
- 经(31651)
- 江(31483)
- 经济学(30925)
- 农(30407)
- 经济学院(27396)
- 院(26508)
- 北京(26494)
- 范(26101)
- 师范(25904)
- 财经大学(25747)
- 业大(25705)
- 州(24602)
- 基金
- 项目(124390)
- 科学(99083)
- 研究(91767)
- 基金(91710)
- 家(79345)
- 国家(78681)
- 科学基金(67406)
- 社会(61064)
- 社会科(57945)
- 社会科学(57931)
- 省(47442)
- 基金项目(46620)
- 自然(41869)
- 教育(41806)
- 自然科(40904)
- 自然科学(40892)
- 自然科学基金(40173)
- 划(39753)
- 资助(38687)
- 编号(35478)
- 成果(30437)
- 重点(28379)
- 部(28194)
- 发(27959)
- 课题(25844)
- 国家社会(25682)
- 性(25663)
- 创(24914)
- 教育部(24505)
- 人文(23921)
共检索到321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巴曙松
尽管中国与美国都面临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但是两个国家的流动性过剩所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是有显著的差别的,两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周期的波动阶段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农村金融学会要我就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发个言。我想加一个宏观平衡问题。十年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目前面临着前进中的困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很丰富。小平同志前一段号召大家认真总结十年改革的经验,确实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根有
一、问题提出1984年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波动。膨胀-紧缩多次交替出现,给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们又正处于膨胀时期。国民经济很可能又将出现新的一轮波动。国民经济的反复波动,有其深刻的经济体制根源,但同时也有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我们回顾在几次大的波动中,每一次对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态势的判断,无一例外都曾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明章 张明辉 张戈
流动性过剩与物价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流动性过剩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并对如何从根本上治理流动性过剩作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视角 经济失衡 流动性过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亦君
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项目盈余持续下降,这对产出和货币供应量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采用DD-AA-XX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维持贸易项目盈余应采取人民币贬值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有效组合,并从现实出发分析其政策含义。
关键词:
贸易项目盈余 产出 国际收支 货币供应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申
中国入世以后 ,必须按照相关协议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会对中国国内就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这在当前中国失业下岗相对严重的形势下尤为引人关注。本文将建立一个简明的理论分析框架 ,研究中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国内就业可能受到的冲击 ,以及汇率政策对维持就业水平稳定 ,即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的重要性并对理论分析进行经验检验 ,之后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中国以适度的名义汇率贬值政策配合贸易自由化改革 ,对于维持入世后中国宏观经济内部平衡是必要和有益的。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有效保护率 内部平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传兴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对我国通货膨胀和国民经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已引起高层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调控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宏观经济的热点课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有效调控当前流动性过剩首先要从源头上减缓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因此,稳健的汇率政策与偏严灵活的外资和外贸政策相配合,旨在减缓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运用从紧的货币信贷政策以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运用偏松的财税政策抵消从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宏观调控 政策搭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群
今年年初以来的经济运行情况今年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是经济增长率趋高,物价涨幅加大,货币供给增长加快,外贸顺差继续较快增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晓雷
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性质已开始发生变化,市场需求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消费结构高级化的带动,而不是靠需求数量的低水平扩张来牵动。在这一宏观经济态势中,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源配置优化,生产的市场需求导向,经济活动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根据中国经济的现状,应当主要参照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时加大制度变革力度(主要是产权制度、法律制度、企业制度),以摆脱经济疲软,并使国民经济走出粗放增长的恶性循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治斌 仲伟周
文章利用ARMA(1,2)-GARCH(1,1)模型分别分析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和货币财政政策组合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流动性风险影响效果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干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财政支出增加会显著降低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印花税增加会增大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连续型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大于离散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研究结果对于防范和管理股市流动性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股票市场 流动性 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城
本文通过建立含有理性预期、商品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的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市场框架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麦克勒姆规则形式的货币政策机制来模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基于贝叶斯方法利用中国数据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征参数进行了估计和识别,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流动性管理与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联效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M0、M1、M2三个层面的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实际产出存在着显著的单向以及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相对于通货膨胀,实际产出和货币供给中存在着更为紧密的均值溢出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从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角度出发,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配合,引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艳 易伟
面对逐渐升高的经济不确定性和预期转弱压力,通过强化预期管理来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变得更加重要,同时考虑到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实证和理论角度探讨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宏观经济效应,并兼顾考察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SVAR模型的经验证据表明,货币政策预期冲击表现为正向需求冲击,刺激宏观经济的同时引起货币政策的扩张性响应,流动性监管冲击具有相似的效果。进一步构建NK-DSGE模型,在模型中引入货币政策预期和流动性监管,利用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和贝叶斯方法估计该模型,研究发现:引入预期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未预期到的成分仍较多;流动性监管能较好地防范流动性风险,稳定宏观经济,但监管带来的流动性约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效果。本文的结论对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推动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监管协同发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预期 央行沟通 流动性监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高新宇
随着全球货币条件的持续宽松,加强流动性管理已成为全球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从多个角度衡量了我国宏观经济的流动性状况,从国内外两个背景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流动性增加的原因,并从完善央行与公众沟通策略、利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回收流动性、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等角度,提出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货币化 流动性管理 货币政策调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天顶 龙鑫
伴随着美联储年内连续加息及后续缩表计划细节的对外公布,全球流动性动态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再次成为国际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和研究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首先,本文利用现实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数据和金融市场数据分别从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两个不同维度对全球流动性动态进行了测量,借助于测量结果并结合全球流动性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对近三十年来全球流动性动态进行了探讨。其次,本文用全球流动性测量结果构建了Panel-VAR模型,经验分析了全球流动性动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全球流动性的正向冲击在短期内会推动经济增长、促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希惠
当前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是内外经济失衡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引发了实体经济投资增长过快和资产市场价格加速上涨的情形。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国内市场的痼疾和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的突出矛盾,将成为导致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重要内在因素。流动性过剩表面看是资金问题,实际上却是经济运行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内外经济失衡下对内对外多种政策调整滞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采取加快改革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积极修正涉外经济金融政策,努力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政策,加快提高存贷款利率并缩小存贷差等综合性举措,多管齐下形成政策合力才能逐步加以化解。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政策 滞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