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6)
2023(9262)
2022(7762)
2021(7141)
2020(6125)
2019(13798)
2018(13447)
2017(26712)
2016(14212)
2015(15214)
2014(14789)
2013(14921)
2012(13891)
2011(12637)
2010(12602)
2009(11784)
2008(11665)
2007(10362)
2006(9152)
2005(8316)
作者
(43397)
(36028)
(35848)
(34147)
(22832)
(17495)
(16107)
(14013)
(13476)
(12728)
(12325)
(11699)
(11696)
(11294)
(11168)
(11096)
(11056)
(10544)
(10466)
(10350)
(9161)
(8839)
(8778)
(8305)
(8111)
(8013)
(7963)
(7812)
(7285)
(7073)
学科
(57173)
经济(57096)
管理(38806)
(38743)
(29360)
企业(29360)
方法(26344)
数学(23821)
数学方法(23617)
中国(18279)
(16157)
(16006)
(13285)
贸易(13277)
(13031)
(12986)
(12121)
业经(11476)
(11349)
银行(11309)
(10857)
农业(10557)
(10087)
金融(10087)
(9384)
财务(9366)
财务管理(9346)
技术(9132)
企业财务(8966)
地方(8804)
机构
大学(208477)
学院(205406)
(87774)
经济(86175)
管理(76530)
研究(72627)
理学(66781)
理学院(65992)
管理学(64857)
管理学院(64475)
中国(54656)
科学(45125)
(43697)
(42289)
(41505)
(37920)
研究所(34664)
业大(34389)
财经(33973)
农业(33280)
中心(31912)
(31017)
(29167)
经济学(27903)
北京(27522)
(25863)
经济学院(25555)
财经大学(25523)
(25093)
师范(24704)
基金
项目(138665)
科学(108516)
基金(103096)
研究(94394)
(93260)
国家(92516)
科学基金(77165)
社会(62669)
社会科(59575)
社会科学(59556)
基金项目(54630)
(52405)
自然(50984)
自然科(49876)
自然科学(49854)
自然科学基金(48999)
(45595)
教育(42851)
资助(41833)
编号(35153)
重点(31624)
(31187)
(29383)
(28930)
成果(28243)
科研(27438)
创新(27161)
国家社会(27002)
计划(26934)
教育部(26280)
期刊
(90161)
经济(90161)
研究(60616)
学报(39771)
中国(37133)
(36397)
科学(34011)
(30681)
大学(29195)
学学(27876)
管理(27292)
农业(24279)
(20914)
金融(20914)
财经(17030)
教育(16913)
经济研究(16804)
业经(14949)
(14579)
技术(14237)
问题(13045)
(12841)
(12048)
商业(10591)
(10533)
业大(10436)
国际(10187)
理论(10172)
统计(9819)
技术经济(9730)
共检索到298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盛松成  顾铭德  陶昌盛  雷宗怀  
本文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流动性与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1990年代中期后我国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的原因。同时,本文也指出,流动性过剩大大增加了我国物价未来走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短期内必须警惕由局部供给短缺冲击和流动性过剩相互交织而产生的一般物价和资产价格"双上涨",中长期内还必须防范其他可能面临的风险。最后,在保持物价稳定的综合措施中,本文认为,应通过着力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来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蔡闽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General Price-level Accounting)的基本观点是:货币的一般购买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波动而波动,因此,其抛弃了历史成本会计的币值稳定假设。由于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孝星  张宁  
针对今年7、8月份以来国内CPI的连续走高,本文从宏观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中国经济由供给或需求扰动构成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而全面评估国内在短期与长期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本文认为,7、8月份的国内CPI上涨主要是因为自然灾害事件的短期影响。随着国内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推进,短期内的通货膨胀风险将会得到缓解。长期来看,供给侧的资源和要素价格上涨,以及需求侧的货币投放过多、投资效率低等因素,已经构成未来的通货膨胀风险。为防范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本文建议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进行多方面调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行鹏  朱春花  
从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外生流动性与物价水平间存在着内在的相关性。就二者的传导而言,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内经济产生大量的外生流动性,流动性的投放必然会增加基础货币存量,其对价格水平也将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外生流动性和物价水平的内在传导机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王锋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在能源价格不受管制和受管制两种情景下,模拟了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结果表明:在能源价格上涨可以完全和顺畅传导到一般价格水平的情景下,如果不考虑预期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各类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幅度都比较小;价格管制对能源价格向一般价格水平的传导具有一定控制效果。基于递归的SVAR模型,发现能源价格上涨虽然在第1个月就会对PPI产生影响,但影响比较小,大致在滞后6个月会对PPI产生较明显影响;能源价格上涨对CPI的冲击非常弱,其传导到CPI上的滞后时间没有充分表现出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超  陈璋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以2007年42部门全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测算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各部门产品价格和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程度,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较显著,并提出应对农产品价格过快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嘉明  周旋  
本文对现金交易方程进行了改进,并放松部分前提假设,在传统货币数量论框架内,以我国1994至2009年季度数据为样本,运用VAR和ECM模型并辅以脉冲响应等技术手段,对我国一般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实际产出均衡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动态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加速转轨时期,货币供给的通货膨胀滞后效应比较明显,超额货币供给是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实际产出的变动对物价水平影响有限。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我国长期存在着的超额货币供给,使其在满足实际产出增长所需资本投入的前提下仍然能够影响物价水平的变动,从而相应地弱化了实际产出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因此管理此轮通货膨胀,应把控制或回笼货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伟  杨娟  
通过建立货币供给量、一般物价、房价、股价、商品期货价格、GDP、汇率等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了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物价、房价、股价等变量之间出现显著的协整关系;物价对资产价格冲击的反应较小,表明财富效应对中国居民的影响有限;物价对于不同资产价格冲击的反应不同,对房价冲击有负向反应,对股票价格冲击有正向反应;长期来看,物价上涨主要受货币政策影响,短期内,资产价格的变化也会影响物价的变动;资产价格的变动主要受自身市场冲击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必达  卿陶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汇率升值导致的物价传递效应越来越引人关注。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市场的模型,考察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通过对2000年至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得出,人民币汇率升值在长期和短期中都是导致物价水平上升的原因。因此,稳定人民币汇率,阻止游资进入是稳定物价水平的关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伟麟  贺晋  
缓解通胀压力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目前很多研究认为进口价格波动推升了我国物价水平。本文利用价格累积效应检验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国外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变动的影响,国外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在39.52%的程度上解释中国物价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外进口商品价格变化不是导致中国物价变化的主要原因,但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不同的产品上具有很大的差异。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军  钟诚  
流动性过剩指的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给超过了正常的货币需求的部分,也即是货币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币需求增长的速度。在此定义之下,本文首先求得了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小于0。再根据流动性过剩的相对系数公式,发现从1997年至2010年,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流动性过剩状态,正是在这三个时期,货币当局投放了大量的货币进入经济体当中,为后来的物价上涨埋下了隐患。通过构建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确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文章的最后针对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乃幸  杨朝军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了考虑投资者多样化程度,投机交易者比例以及宏观货币政策稳定性三因素的两期交易模型,得到了金融市场受到流动性冲击后可能出现的三种均衡状态。当流动性冲击加大时,市场在一定条件下无法找到合理的出清价格而出现大幅下跌从而引发流动性黑洞事件。研究表明:投资者越是多样化、投机交易者比例越小、宏观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冲击越小,市场出现极端流动性黑洞的可能性就越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杨骏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完善金融稳定制度体系的一个革命性思考是引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进展基础上,对中央银行传统目标及其政策手段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反思,指明了金融稳定重回中央银行目标菜单后,中央银行协调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的逻辑框架,以及有效政策工具的变革方向。本文研究认为:第一,以逆周期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管理必须依托流动性管理方能收到实效。第二,金融业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发展使流动性管理面临一般均衡要求,中央银行目标应该从狭义价格—即通货膨胀转向广义价格—即更广泛的金融资产价格体系。第三,金融风险决定了危机是一个概率事件,危机救助决定了道德风险是必然事件,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