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3)
2023(5972)
2022(5045)
2021(4803)
2020(3836)
2019(8782)
2018(8533)
2017(17129)
2016(9374)
2015(10114)
2014(10254)
2013(10098)
2012(9495)
2011(8651)
2010(8838)
2009(8016)
2008(8079)
2007(7274)
2006(6479)
2005(5984)
作者
(26428)
(22082)
(21794)
(21129)
(14392)
(10634)
(10014)
(8342)
(8328)
(8259)
(7569)
(7309)
(7255)
(7241)
(7052)
(6811)
(6601)
(6548)
(6509)
(6350)
(5532)
(5496)
(5345)
(5101)
(5088)
(5068)
(4970)
(4888)
(4482)
(4452)
学科
(34544)
经济(34504)
管理(27107)
(26864)
(21301)
企业(21301)
方法(15310)
数学(13815)
数学方法(13602)
(11167)
(10911)
中国(9957)
(8768)
贸易(8761)
(8608)
(8530)
(8414)
(7595)
银行(7588)
(7281)
业经(7241)
(7021)
(7002)
金融(7002)
农业(6853)
(6699)
财务(6684)
财务管理(6673)
企业财务(6408)
地方(6292)
机构
学院(131196)
大学(129802)
(57210)
经济(55919)
管理(49386)
研究(46845)
理学(41955)
理学院(41488)
管理学(40802)
管理学院(40533)
中国(37615)
(29185)
科学(26884)
(26559)
(23905)
财经(22475)
中心(22133)
(21491)
研究所(21439)
(20506)
(20380)
经济学(18024)
业大(17712)
农业(16822)
北京(16812)
(16796)
财经大学(16773)
(16693)
师范(16536)
(16397)
基金
项目(84036)
科学(66861)
基金(62095)
研究(61763)
(54077)
国家(53615)
科学基金(45845)
社会(39573)
社会科(37635)
社会科学(37627)
(31751)
基金项目(31395)
自然(29617)
自然科(28980)
自然科学(28972)
教育(28729)
自然科学基金(28493)
(27448)
资助(26846)
编号(24507)
成果(21033)
(19383)
重点(18968)
(18200)
(17854)
课题(17663)
(17304)
教育部(16739)
国家社会(16416)
创新(16208)
期刊
(62725)
经济(62725)
研究(42430)
中国(25832)
(21910)
(20782)
金融(20782)
(19812)
学报(19120)
管理(18725)
科学(17978)
大学(14630)
教育(14140)
学学(13941)
农业(13187)
财经(11353)
经济研究(10943)
技术(10413)
业经(9784)
(9725)
(8151)
问题(7963)
国际(7418)
(6550)
理论(6443)
统计(5987)
世界(5957)
技术经济(5945)
现代(5926)
实践(5737)
共检索到203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方平  展凯  李琴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我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如何度量流动性过剩?我国是否存在流动性过剩?以及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何影响?本文首次应用非线性STS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金融机构存贷差为流动性过剩度量指标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流动性过剩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调控能力,但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能力,反而有所加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军  
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渠道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性,提出了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里奥·德拉吉  刘鹏  聂欧  
欧洲央行的资产购买计划将贯彻到底,直至通胀水平显著改观,欧洲央行的货币刺激政策将持续下去,直到完全实现既定政策目标2014年,欧洲中央银行(以下简称"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货币政策措施,并在2015年1月将资产购买计划的范围扩大到公共部门债券。这些措施旨在维持欧元区中长期物价稳定,是欧洲央行一贯的政策目标。事实上,这种货币政策措施在欧洲也是前所未见的。我们正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决策环境:首先,欧元区的名义利率已达到下限,使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局限性更加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洁  蔡允革  汪明文  
本文通过对日本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在应对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有效性,货币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流动性,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制造过剩流动性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却难以吸收过剩流动性,根除流动性过剩仅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需要进行产业和金融制度的升级和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慈拉  
通过对商业银行创造货币过程的剖析和货币供给内生性机制弱化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能力的分析,显示出当国民经济高涨促进货币需求激增时,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会与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博弈关系。对此本文认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应建立在与商业银行合作博弈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格机制和价格型操作工具,引导社会公众预期;缩小存贷款利差,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取消贷存比约束,发展主动负债工具;改革准备金制度,调整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倡导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等,以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兴韵  
本文认为,应当从金融资产的到期日曲线界定流动性更为准确,流动性过剩不在于货币供应与信贷的较快增长,而应当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人们持有的短期资产超过了合意的均衡水平,而长期资产不足。这就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下相伴随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收益曲线平坦化的两个典型现象。流动性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流动性的变化改变了货币政策中介(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流动性的变化(过剩)可能促使货币政策范式的调整。中国现阶段的流动性管理是非常狭窄的,本文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柴定国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我国在信贷市场运用方式和资本市场运用方式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本文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运用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以增强我国金融企业在加入WTO后的应对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流动性管理、保持物价稳定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职责。在对我国流动性状况进行测度,并分析流动性充裕成因的基础上,利用抵消模型和冲销模型,从货币政策管理流动性视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货币政策是有效果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够有效控制流动性较快增长。最后,在总结和比较英国、日本治理充裕流动性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央银行进一步管理流动性的政策取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铿  
当前经济下滑的基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流动性过剩的估计有偏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定位于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财政应当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努力压减行政支出;货币应当稳定汇率,调整利息,以便引导和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贷款结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红坤  
由于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流动性大量进入我国,致使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传统的货币政策治标不治本,作用不甚显著。根治流动性过剩的关键在于从源头防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陆伟刚  
流动性过剩往往被看做经济过热的征兆,这种基于有效需求的理论不能用来解释消费、投资不足的金融主导性流动性过剩。与内生性的货币供给不同,这种流动性过剩带有外生性,独立于名义GDP流量变动的存量过剩。有效需求的紧缩政策在消除存量过剩时伴随的将是流量的减缩。本文最后给出了不同于基于有效需求的消除流动性过剩的若干思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崎  王迪  
2007年次贷危机后,各国央行都承担起"最后贷款人"的职责,救助金融机构,央行自身资产负债表的质量不断恶化,引发对中央银行资本金的关注。央行在履行维持物价稳定和一些"准财政"职能时,资本金可能遭受损失,资本金的损失会影响到央行的公信力和独立性,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充足的央行资本金对于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来说是一种有力的保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焕强  陶永诚  
文章研究了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向量自回归(VAR)分析表明,市场因素本身的影响是决定流动性的最主要原因,而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不但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还通过影响市场收益率和波动性来影响市场流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范志勇  
在双顺差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紧缩效果在较短时间内即被外汇占款增长所抵消。名义利率调整滞后于价格水平上涨导致真实利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抵消了货币当局通过数量工具收缩流动性的效果。在宏观经济存在潜在过热风险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依据泰勒规则加强对名义利率的调整,避免宏观经济的过度波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艺  唐升  许红丽  
基于跨境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风险和货币政策对于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本文深入探讨了跨国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机制,构建了货币政策的产出方程和价格方程,并通过加入多阶滞后变量对比回归结果,发现跨境资本流动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建议:建立完善的跨境资本流动监督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以及加强外汇形势检测评估等,来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