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1)
2023(11035)
2022(9410)
2021(8874)
2020(7721)
2019(18101)
2018(17592)
2017(34520)
2016(18713)
2015(21330)
2014(21317)
2013(21683)
2012(20444)
2011(18650)
2010(18547)
2009(17425)
2008(17508)
2007(15433)
2006(13011)
2005(11865)
作者
(54709)
(45973)
(45929)
(43912)
(29449)
(22252)
(21022)
(17870)
(17346)
(16355)
(15785)
(15418)
(14761)
(14657)
(14643)
(14213)
(13877)
(13483)
(13365)
(13175)
(11516)
(11333)
(11242)
(10507)
(10382)
(10356)
(10277)
(9934)
(9297)
(9235)
学科
(87049)
经济(86960)
管理(51972)
(51503)
方法(45408)
数学(41328)
(41083)
企业(41083)
数学方法(41053)
中国(23850)
(22219)
(20910)
(19247)
贸易(19240)
(18758)
(16667)
(15732)
业经(15281)
(14039)
金融(14037)
(13887)
财务(13868)
财务管理(13831)
(13831)
银行(13804)
农业(13692)
地方(13636)
企业财务(13234)
(13169)
(11623)
机构
大学(282846)
学院(276998)
(126523)
经济(124303)
管理(105593)
研究(98753)
理学(91843)
理学院(90767)
管理学(89409)
管理学院(88880)
中国(76756)
(58989)
科学(57756)
(57274)
(50587)
(46988)
财经(46835)
研究所(46081)
中心(44620)
(42923)
经济学(41686)
业大(39996)
(38597)
经济学院(37909)
北京(37602)
农业(37323)
财经大学(35275)
(34845)
(34735)
师范(34512)
基金
项目(184047)
科学(146226)
基金(138879)
研究(131074)
(121854)
国家(120936)
科学基金(103074)
社会(86907)
社会科(82664)
社会科学(82643)
基金项目(72520)
(67084)
自然(66283)
自然科(64863)
自然科学(64843)
自然科学基金(63810)
教育(60635)
资助(58746)
(58338)
编号(49698)
(43759)
重点(41809)
成果(41067)
(38642)
教育部(37872)
(37681)
国家社会(37608)
科研(36019)
人文(35768)
创新(35400)
期刊
(128620)
经济(128620)
研究(83032)
中国(49984)
学报(44996)
(44096)
科学(41627)
(41023)
管理(36424)
大学(33876)
学学(32083)
(29140)
金融(29140)
农业(27605)
财经(24523)
教育(23141)
经济研究(22972)
技术(21299)
(21081)
业经(18021)
问题(17897)
(17793)
(15937)
国际(15283)
世界(14939)
统计(14653)
技术经济(14439)
(12990)
(12920)
理论(12899)
共检索到404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钻石  李丹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各种度量方法和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变量,然后采用中国季度数据,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流动性每提高1%,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79%。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表明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冲击对我国通胀有持久的正向影响,而国外通胀冲击对我国外溢效应甚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继生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考察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以及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显示: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具有短期新凯恩斯混合Phillips曲线的典型特征,同时存在着向后看的适应性预期和向前看的理性预期。对零售商品价格,理性预期的影响略强于适应性预期;而对消费性服务价格,适应性预期要强于理性预期。通货膨胀率对于流动性过剩近似具有单位弹性,准货币是导致通货膨胀趋势的主要根源。通胀预期的特征和流动性过剩的具体影响均表明:明确公布并切实执行的货币紧缩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是有效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延群  
本文从超额工资、过剩流动性和进口价格三个方面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来源进行量化分析。分别建立工资和货币需求的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中识别出均衡工资和均衡货币需求。分别将实际工资和货币供给超出其均衡水平的部分定义为超额工资和过剩流动性。然后建立通货膨胀的单方程模型,解释变量包含超额工资和超额货币需求的滞后、通胀率滞后以及当期进口价格的变动。样本为1993Q1~2010Q4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超额工资是2011年通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其友  陈银忠  易小丽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三者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于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有限,并且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也有限。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了市场的投机和炒作行为的出现,从而形成了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最终推动通货膨胀。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乐一  杨依筠  
21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在流动性过剩持续加剧的背景下,缓慢上升的物价水平与过快增长的资产价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运用TVP-SV-VAR模型,探讨了1995—2019年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研究发现,高货币供给与低通货膨胀之间的矛盾,早期可以归因于货币化过程,中期主要是因为货币传导的滞后性,后期资本市场在与消费品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了吸收流动性的优势地位,挤压了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空间,造成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为优化货币政策、减缓资产价格上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货币传导的滞后性,将稳定资产价格列入货币政策目标。同时,还应当全面促进消费,引导流动性从资本市场转向消费品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太明  逄博  张彦波  
通货膨胀究竟会给社会福利水平带来多大的影响,这是经济学者和各级政府所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双对数货币需求函数,结合中国1992—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前沿方法得到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相应参数值,然后使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和变异补偿方法来具体估算中国通货膨胀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将利率从14%降至3%会改善社会的福利水平,其数值相当于增加实际产出的0.67%;将利率从3%降至零带来的福利收益相当于增加实际产出的0.19%;通货膨胀越高,社会福利水平越低,因此,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维持低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金平  王宗林  
2010年7月以来,中国的CPI屡创新高,面临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社会普遍认为,此次通胀的形成归结于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流动性的过度投放,故而为控制通胀需紧缩流动性的呼声很高。本文基于1998年1月到2011年4月的月度同比数据,利用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增长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过剩流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性过剩对中国通货膨胀增长的冲击非常小,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通胀增长有更大、更持续的正向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中国通胀增长率的影响,远远大于过剩流动性对通胀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宇乐  
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教训之一,就是忽视了资产价格泡沫对整个金融体系及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不断上升。本文选取我国2005年5月-2010年12月的沪深300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月度数据,利用Engle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法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VEC)分析了我国股市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认为,股市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具有协整关系,但是股市对通货膨胀的贡献并不显著。基于此,当前货币政策的执行不应把股价作为主要的考虑目标,并可考虑把股市资产价格波动纳入CPI的统计之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铿  
当前经济下滑的基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流动性过剩的估计有偏差。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定位于平衡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财政应当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努力压减行政支出;货币应当稳定汇率,调整利息,以便引导和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贷款结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谭小芬  徐琨  
近年来,如何防范和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领域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治理通胀的关键在于对其形成原因的科学把握。本文选取CPI和PPI作为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以产出缺口、货币供应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超额工资水平、资产价格、汇率水平六大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向量自回归(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各项因素的作用大小、作用时滞和传导链条的顺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  
本文以2000年第1季度到2011年第1季度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货币需求模型,说明自2010年7月以来,中国日益严峻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引起的,但广为流传"央行超发43万亿货币"说法是不成立的。笔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货币超发15.21万亿,预测2011年第二季度的货币超发为15万亿~20万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红倩  李民强  
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做出了及时调整,此举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严重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增大的负面效果。对此,本文综合不同指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CPI与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本质上是通过经济不同部门收益率影响CPI的改变,流动性过剩对经济总量的通货膨胀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度量弥补了CPI的片面性,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通货膨胀基本度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商建初  虞拱辰  李海海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基本态势,接着对"流动性过剩"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探讨了我国当前高额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的因果关系。最后本文认为,当前通货膨胀以及货币政策难以凑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和资本流动的冲击下,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货币政策目标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改革汇率制度势在必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涛  西宝  
本文利用商品房交易价格指数与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具有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且通货膨胀率上涨是住宅价格上涨的格兰杰因而非相反。2004年末以来实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仅在宏观层面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产业层面上对抑制住宅市场的泡沫膨胀与扩散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祥兵  严广乐  杨卫忠  
利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模,并基于此展开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一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强惯性、波动集群性、杠杆效应等特征。依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和机制来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合理疏导微观主体的通胀预期,也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和稳定市场经济,并最终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所以,我国通货膨胀治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通货膨胀特征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那些与市场制度逻辑不一致的政策传导因素以及对政策信号不能作出理性反应的市场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