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06)
- 2023(20081)
- 2022(17177)
- 2021(16247)
- 2020(13598)
- 2019(31206)
- 2018(30574)
- 2017(58876)
- 2016(31960)
- 2015(35581)
- 2014(35298)
- 2013(34767)
- 2012(32005)
- 2011(28879)
- 2010(28612)
- 2009(26311)
- 2008(25665)
- 2007(22013)
- 2006(19206)
- 2005(16893)
- 学科
- 济(124136)
- 经济(123996)
- 管理(88918)
- 业(85352)
- 企(69336)
- 企业(69336)
- 方法(58670)
- 数学(51449)
- 数学方法(50807)
- 中国(34758)
- 农(34528)
- 财(33000)
- 贸(30706)
- 贸易(30692)
- 易(29880)
- 学(26880)
- 业经(26838)
- 地方(23308)
- 农业(22934)
- 制(22906)
- 务(20576)
- 财务(20499)
- 财务管理(20465)
- 银(20041)
- 银行(19972)
- 环境(19694)
- 理论(19566)
- 企业财务(19373)
- 融(19367)
- 金融(19365)
- 机构
- 大学(449649)
- 学院(448090)
- 济(185471)
- 经济(181782)
- 管理(174073)
- 研究(156439)
- 理学(151270)
- 理学院(149599)
- 管理学(146864)
- 管理学院(146085)
- 中国(118953)
- 科学(96966)
- 京(95109)
- 财(83305)
- 农(79817)
- 所(79015)
- 研究所(72577)
- 中心(70854)
- 业大(70224)
- 财经(67327)
- 江(63440)
- 农业(63112)
- 经(61641)
- 北京(59964)
- 范(57292)
- 院(56790)
- 经济学(56634)
- 师范(56628)
- 州(51462)
- 经济学院(51300)
- 基金
- 项目(311405)
- 科学(244073)
- 基金(227674)
- 研究(221640)
- 家(201515)
- 国家(199896)
- 科学基金(170131)
- 社会(140621)
- 社会科(133386)
- 社会科学(133350)
- 基金项目(119685)
- 省(119157)
- 自然(112608)
- 自然科(110038)
- 自然科学(110005)
- 自然科学基金(108048)
- 划(101911)
- 教育(101601)
- 资助(95002)
- 编号(88094)
- 成果(70819)
- 重点(70200)
- 部(69159)
- 发(66281)
- 创(64375)
- 课题(60911)
- 科研(60306)
- 创新(60202)
- 教育部(58888)
- 国家社会(58644)
- 期刊
- 济(192704)
- 经济(192704)
- 研究(131279)
- 中国(81260)
- 学报(76907)
- 农(71930)
- 科学(68457)
- 财(61961)
- 管理(61943)
- 大学(57852)
- 学学(55009)
- 农业(49158)
- 融(44689)
- 金融(44689)
- 教育(44250)
- 技术(36323)
- 经济研究(33129)
- 财经(32473)
- 业经(31190)
- 经(27923)
- 业(26141)
- 问题(25815)
- 贸(25473)
- 国际(22519)
- 版(21842)
- 科技(21504)
- 技术经济(20464)
- 理论(20153)
- 世界(20013)
- 业大(19772)
共检索到650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佳 王义中 金雪军
文章针对经典理论不能解释的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还能产生持续贸易顺差"现象,将贸易信贷纳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框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中国货币供给影响贸易收支的通道主要是"贸易信贷"以及"通过汇率影响贸易信贷"。借此给出了我国"流动性过剩条件下产生贸易顺差之谜"的一个解释,强调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的汇率政策有助于消除内外均衡冲突。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贸易顺差 贸易信贷 汇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项松林
在最优跨时消费的基础上,建立国际货币政策影响贸易收支的短期和长期理论模型,使用该模型对中国1979—2008年的贸易收支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元的过度发行是造成中国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短期内,使用人民币升值的办法对平衡中国贸易收支的作用较小;消费不足不能解释中国长期的贸易收支问题,长期的贸易收支是最优跨时贸易的结果,体现出中国与其它国家贸易的互补性、互利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东平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贸易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对就业、税收、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贸易的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中国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对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金融体系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基于数学模型的实证方法分析2005年中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施以来贸易顺差中的虚假成分,并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虚假贸易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梅
开放经济背景下,一国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独立不受干扰。本文通过构建EGARCH模型和TR模型,分析中美贸易条件变化对中国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目标的有效性。其中,中美贸易条件分解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美利率差和中美贸易摩擦,通过影响贸易差额和跨国资本流动干扰货币政策的目标实现。分析认为,在目前出口大于进口、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明显。针对美国加息,中国应适当提高利率,以缩小利率差,一方面缓解人民币贬值和跨国资本流出压力,另一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和平抑物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太银 曹家和
文章利用"G—R"模型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非对称性,通过我国汇改前后的比较得出,汇改之前货币政策独立性小于汇改之后,但汇改后,为保持汇率稳定而进行的冲销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通过江苏、山东和四川三省的实证分析得出,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余华义 陈东
理论分析研究及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顺差导致了流动性过剩和资产市场的膨胀,且流动性过剩自身也导致了资产的膨胀。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控制贸易顺差,防止其继续扩大。而仅依靠人民币升值来解决我国贸易顺差问题是不可取的,明智的政策选择应该是: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优化进口结构、适当扩大进口规模、鼓励企业和民众进行海外投资等。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侯金良
截止2008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16 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连续13年贸易顺差如今能否持续引起了多方讨论。预测分析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贸易顺差是可以持续的,主要支撑因素有:我国经济继续保持8%增长势头所确立的基本面支撑,政策调整使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并接近加工贸易水平,我国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持续增长,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显示出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等。
关键词:
贸易顺差 比较优势 贸易壁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其安 杜方舟
从国际贸易与货币政策角度出发,利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涵盖影响汇率与外汇储备变动主要因素的理论机制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阐述汇改前后外汇储备变动与汇率变动的影响路径以及二者之间的联动影响机制,解读理论机制中各个变量在汇改前后的政策含义及其变化,最终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侯璐璐 王承云
信贷配给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重点分析了国际贸易信贷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的传导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国际贸易信贷资产是出口的格兰杰因果成因,并且国际信贷资产和出口成正相关关系;国际贸易信贷负债和进口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以上分析说明我国通过信贷配给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梅冬州 杨友才 龚六堂
本文将Bernanke等(1999)模型推广到小国开放经济中,考察人民币升值能否降低贸易顺差。模型考虑了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持有大量外币资产以及企业主要依靠国内银行融资的两个现实,并在参数赋值时对这些国家进口贸易品的结构进行了刻画。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金融加速器效应的情况下,货币升值能够显著降低贸易顺差,但如果考虑了金融加速器效应和持有大量外币资产的情形,货币升值就会使得企业投资和投资品的进口大幅下降,由此带来进口量的减少超过出口量的减少,可能使得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经济陷入衰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研究”课题组 霍建国 冯雷 王迎新 毛日升 杨锦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国华 张龙翔
贸易开放度提高对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选取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小型经济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MATLAB随机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经济开放水平下各货币政策规则的表现与福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提高通过改变各宏观变量对外生冲击的反应程度影响货币政策规则的效果,在促进产出的同时增加了社会福利损失。根据金融危机后中国面临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中国应该在保持通胀和汇率稳定性的前提下谨慎提升贸易开放度。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泰勒规则 最优货币政策 福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兰 赖明勇
基于2008年10月~2014年3月的30个工业行业出口面板数据,运用FGLS方法,根据不同工业行业要素密集度考量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工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呈现出显著负面影响,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美国实际工业产出对我国三类工业行业出口呈现出显著正面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工业出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家胜 祁春节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两个实际经济变量模型,对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内投资过度扩张、贸易品生产相对过剩与公共品供给不足,以及国民储蓄超过国内投资,是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直接原因,而人口红利、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地方政府行为扭曲、金融抑制等因素,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修媛媛
文章构建实物持续贸易红利模型,对我国实物贸易顺差波动进行宏观性政策指标因子测度。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是影响我国对外实物贸易顺差波动的重要宏观性政策指标,货币发行量和准备金率的变动对我国对外实物贸易顺差波动产生较大影响。
关键词:
持续红利模型 宏观性政策指标 顺差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