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8)
- 2023(3842)
- 2022(3116)
- 2021(2963)
- 2020(2511)
- 2019(5653)
- 2018(5316)
- 2017(10874)
- 2016(5966)
- 2015(6229)
- 2014(6391)
- 2013(6267)
- 2012(5757)
- 2011(5093)
- 2010(5100)
- 2009(4556)
- 2008(4609)
- 2007(4135)
- 2006(3464)
- 2005(3249)
- 学科
- 济(25013)
- 经济(24989)
- 业(17056)
- 管理(15893)
- 企(14065)
- 企业(14065)
- 方法(13021)
- 数学(11792)
- 数学方法(11670)
- 财(7958)
- 中国(6646)
- 学(6262)
- 制(6239)
- 务(5436)
- 财务(5432)
- 财务管理(5422)
- 银(5381)
- 银行(5370)
- 企业财务(5320)
- 农(5291)
- 融(5239)
- 金融(5239)
- 结构(5200)
- 行(5135)
- 产业(4747)
- 业经(4656)
- 体(4408)
- 贸(4230)
- 贸易(4229)
- 地方(4213)
- 机构
- 大学(86718)
- 学院(85135)
- 济(36997)
- 经济(36320)
- 管理(30924)
- 研究(30594)
- 理学(27262)
- 理学院(26886)
- 管理学(26331)
- 管理学院(26149)
- 中国(22642)
- 科学(19160)
- 财(17798)
- 京(17704)
- 所(15853)
- 农(15633)
- 财经(14747)
- 研究所(14628)
- 经(13582)
- 中心(13533)
- 业大(13268)
- 经济学(12786)
- 农业(12471)
- 江(11957)
- 经济学院(11651)
- 财经大学(11388)
- 院(11048)
- 北京(10833)
- 范(10459)
- 师范(10274)
- 基金
- 项目(60361)
- 科学(48361)
- 基金(46408)
- 家(41739)
- 国家(41449)
- 研究(40433)
- 科学基金(35367)
- 社会(27312)
- 社会科(26132)
- 社会科学(26125)
- 基金项目(24231)
- 自然(23896)
- 自然科(23415)
- 自然科学(23407)
- 自然科学基金(23043)
- 省(22433)
- 资助(19646)
- 划(19545)
- 教育(18835)
- 部(14084)
- 重点(14072)
- 编号(13886)
- 发(12460)
- 创(12359)
- 性(12143)
- 教育部(12094)
- 国家社会(12060)
- 科研(11929)
- 创新(11698)
- 计划(11580)
共检索到119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郭凯
本文引入利率期限结构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弱化效应,在此基础上,在基准LRE模型框架内又引入流动性过剩因子,定量给出了流动性过剩约束下的稳健最优利率规则和流动性过剩均衡确定性条件。本文认为,当经济体存在流动性过剩时,最优利率规则体系应当至少包含最优利率规则和流动性管理策略两个方面,相应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也应广义化,包括短期名义利率目标和流动性过剩目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流动性过剩目标,中央银行必须采用流动性管理策略保持当期流动性过剩与预期流动性过剩存在相互权衡的关系,同时降低短期名义利率对产出缺口和通胀率的反应系数,并根据预期流动性过剩与当期流动性过剩的比重调整对利率规则与流...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利率期限结构 最优利率规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文生
文章基于凯恩斯实际货币需求理论,分析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的流动性过剩函数,推出流动性过剩与产出之间存在可能的三种关系。结合泰勒规则,通过求解微分方程,推演出实际货币需求函数的三种情形,进而提出"流动性过剩期限结构"理论假说。通过实证验证了这一假说是正确的。据此推出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后经历转型期、改善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流动性过剩与利率呈反向关系;流动性过剩与实际产出在短期、中期与长期分别呈现出反向、无关与正向关系。中国利率的非市场化,人为"拉长"了期限时间,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期限结构 货币需求函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卢庆杰 陆前进
简化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结构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存贷款利率结构简化后,需要完善的利率期限结构为金融机构提供定价基准。利率期货能够提高金融市场的资金的流动性,促进我国基准利率的形成,连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完善利率的期限结构,进而完善利率结构。
关键词:
资金流动 利率结构 利率期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邓瑛 赵雪
后危机时代中国房价的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利用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抑制高房价透支未来经济发展的程度,成为当前管理层高度关注的焦点。本文建立了新凯恩斯模型框架分析房价波动如何通过流动性约束影响消费,从而揭示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房价的财富效应之间的关系,得出最优利率规则中房价的最优权重随预期通胀、产出缺口、房价和名义利率而变动的结论。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进而认为,利率规则比货币供应量更能迅速调控房价的增长和居民消费的扩张。中国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虽然比较明显,但流动性约束的作用机制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显现,利率调控的效果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在理论上为中央银行制定应对房价的利率政策提供了一定...
关键词:
最优利率规则 房价 财富效应 流动性约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彩跃 易强
今年年初以来,国民经济再次出现高位加速增长的势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贸易顺差急剧扩大致使流动性过剩问题加剧,由此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明显反弹;同时,大量资金继续流向股市和房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凯 孙音 艾洪德
本文基于资产期限结构探讨了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并对流动性过剩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动性过剩的管理思路与策略。基于资产期限结构的流动性过剩可以分解为一期滞后流动性过剩、货币期限结构与均衡比例期限升水变化率三个因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子的均衡值均呈现季度循环的特征。中央银行应明确流动性过剩的下限和上限,在同一年度内应采取流动性管理策略保持流动性稳定提高,在不同年度应保持高流动性过剩与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转换。为实现流动性过剩季度循环的均衡路径并使其保持在上下限范围内,中央银行可以选择流动性管理工具依据季度循环的特征调控货币期限结构与均衡比例期限升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余力 陈红霞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2008年间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我国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事件对不同期限市场利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隔夜、一周、两周和一个月期限的市场利率对上调政策的反应不显著,而三个月及以上期限的市场利率却有显著的正向反应;(2)政策的宣告效应明显强于执行效应,而执行上调会造成市场利率更大的波动性;(3)我国货币市场的学习效应强,而预期效应较弱。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辛兵海 张琳
基于2006—2020年沪深股市37家上市银行半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本文以久期缺口反映银行期限转换程度,实证检验使用表外利率衍生工具对银行期限转换功能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利率衍生工具的使用具有减弱流动性冲击对银行期限转换负向影响的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多元化银行组组内和资本充足率较高的银行组组内,利率衍生工具调节效应更为显著。本研究证明了使用利率衍生工具对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为进一步发展利率衍生品市场提供证据支持。
关键词:
流动性冲击 利率衍生工具 期限转换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少明 陈东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商业银行存贷比持续下降、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速差距拉大以及商业银行持有的央行负债比重不断上升。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及金融形势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短期内难以缓解。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压力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经营风险,陷入多重挤压的盈利和两难选择等经营困境。从现实来看,利率(货币市场收益率)的变动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预期看,一轮新的升息周期即将来临,利率市场化迫在眉睫,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多地暴露在了利率风险之下。然而,在持续8年的降息周期中,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荣华
政策制定者有需要了解流动性过剩的程度。本文在澄清了流动性过剩本质的前提下,提出了流动性过剩测度的方法,测度的结论是我国的微观流动性很长时期就一直处于过剩状态,我国宏观流动性有时是过剩的,有时是短缺的,过剩的时期多于短缺的时期。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含义 测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一、如何定义和度量流动性过剩什么是流动性过剩,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回答。所谓"流动性",原指商业银行所拥有的随时可以用于"投资"(如放贷)的资产。例如,商业银行金库中所存放的现金就是最典型的"流动性(资产)"。在一些国家,其他一些流动性很强的资产,如短期国债券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倩倩 郑建军
流动性过剩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的定义。本文分析了宏、微观流动性过剩之间的联系、区别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在马克思的分析视角下,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本质是资本过剩。这些过剩资本追逐虚拟金融资产和有限供给的实物资产,造成极大的金融风险和危机隐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抑制新过剩资本生成、疏通既有过剩资本并推动资本向单纯货币职能转换。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资本过剩 性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自云 周世锋 连玮
若得“死水”复活,需兼具“大禹治水”的非凡胆识和对于某种文化的智慧超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的过剩,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都源于银行贷款能力的低下,是大量本来应该贷放的资金而未能贷放出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强 贺畅达
基于无套利动态NS模型(AFDNS模型)估计出的利率期限结构,本文从货币政策规则变化角度考察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影响。我们的经验结果表明:第一,时变系数Taylor规则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态特征。第二,央行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的反应加强,将提高利率期限结构的短期端,降低长期端,使利率曲线变平缓;而央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加强则会导致整条利率曲线的上移,长期利率对通货膨胀反应系数更敏感,导致利率曲线变得更陡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骋骋
造成当前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存在着一种"流动性悖论"。而造成流动性悖论的原因又可以上溯到国内金融结构的体制性缺陷,具体包括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管制等四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要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双顺差"以及流动性悖论,长期看需要从经济与金融结构层面进行调整,近期则主要是汇率的调整,取消强制结汇制以及加强周边国家(地区)的政策协调。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悖论 双顺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