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8)
- 2023(9285)
- 2022(8100)
- 2021(7602)
- 2020(6617)
- 2019(15192)
- 2018(14997)
- 2017(29858)
- 2016(16614)
- 2015(18559)
- 2014(18804)
- 2013(18655)
- 2012(17813)
- 2011(16116)
- 2010(16415)
- 2009(15308)
- 2008(15572)
- 2007(14354)
- 2006(12401)
- 2005(11315)
- 学科
- 济(66264)
- 经济(66195)
- 业(46364)
- 管理(46239)
- 企(36212)
- 企业(36212)
- 方法(31374)
- 数学(28039)
- 数学方法(27698)
- 农(20464)
- 财(19542)
- 中国(17691)
- 学(14751)
- 贸(14145)
- 贸易(14143)
- 制(14025)
- 易(13768)
- 地方(13445)
- 农业(13263)
- 业经(13160)
- 务(11882)
- 财务(11854)
- 银(11830)
- 财务管理(11825)
- 银行(11803)
- 行(11256)
- 策(11238)
- 企业财务(11237)
- 融(10871)
- 金融(10869)
- 机构
- 学院(239755)
- 大学(239358)
- 济(100144)
- 经济(97886)
- 管理(90395)
- 研究(84565)
- 理学(77267)
- 理学院(76350)
- 管理学(74982)
- 管理学院(74508)
- 中国(64139)
- 科学(52247)
- 京(50617)
- 财(47861)
- 农(45539)
- 所(44631)
- 研究所(40406)
- 中心(39507)
- 江(37566)
- 财经(37261)
- 业大(37102)
- 农业(36073)
- 经(33742)
- 北京(31976)
- 范(31578)
- 师范(31257)
- 经济学(30695)
- 院(30096)
- 州(29718)
- 经济学院(27826)
- 基金
- 项目(155441)
- 科学(121397)
- 研究(112723)
- 基金(112039)
- 家(98296)
- 国家(97452)
- 科学基金(82001)
- 社会(69870)
- 社会科(66190)
- 社会科学(66170)
- 省(60701)
- 基金项目(58535)
- 自然(53557)
- 教育(52341)
- 自然科(52290)
- 自然科学(52271)
- 划(51873)
- 自然科学基金(51380)
- 资助(47311)
- 编号(46285)
- 成果(39043)
- 重点(35417)
- 部(35244)
- 发(33915)
- 课题(32416)
- 创(31769)
- 性(30595)
- 科研(30266)
- 创新(29767)
- 教育部(29668)
- 期刊
- 济(109519)
- 经济(109519)
- 研究(70583)
- 中国(45888)
- 农(41055)
- 学报(39231)
- 财(37701)
- 科学(35222)
- 管理(31204)
- 大学(28892)
- 农业(27454)
- 学学(27273)
- 融(25520)
- 金融(25520)
- 教育(25185)
- 技术(19726)
- 财经(18368)
- 经济研究(18053)
- 业经(17912)
- 经(15730)
- 业(14613)
- 问题(14581)
- 贸(12873)
- 技术经济(11998)
- 版(11902)
- 统计(11663)
- 理论(11641)
- 商业(10875)
- 国际(10729)
- 图书(10651)
共检索到358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雪春
我国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宏观经济的常态。近期,我国仍需要继续央行的对冲操作,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现阶段应缓解央行的对冲压力,降低外部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此,可以考虑财政隐性赤字历史欠账的显性化问题,辅之以贸易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使产品价格反映生产要素和环境的成本。当前,一个较可行的有效政策措施是,适量增发国债,置换央行再贷款中的政策性贷款。中长期对策应着眼于制度创新。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对冲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管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本文在以往关于流动性过剩成因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了相关变量从实证角度进一步剖析了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在检验了各相关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建立了一个误差修正模型,并作了量化分析。通过模型检验,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是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和商业银行放贷能力增强;相应地,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红芳
从2003年开始,我国银行体系就已出现广义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存贷差比例加大及贷款增长过快等流动性过剩现象。近5年来,尽管宏观调控措施和力度丝毫没有减弱,但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2008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4%,增幅比上年末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洁
20世纪80年代,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一系列以提升经济效率为目标的改革,不仅没有形成类似日本的"泡沫经济",相反大大地提升了英国无论是产业还是金融业的竞争力,成功地复兴了石油危机以来日益下滑的英国经济,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伦敦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的世界地位,为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经济超越西欧各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也处于流动性过剩的状态,英国的经验值得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予以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萍
2006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重现生机,空前繁荣,而有关股市泡沫的争论也层出不穷,很多人认为这是资金堆积的牛市,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不少人士在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出谋划策,但往往局限于所谓治理资本市场泡沫这个表面现象上。本文认为,应带着全局观去客观认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追本溯源,直面进行疏导,否则,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反而会妨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资本市场 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文魁 李学彦
流动性过剩是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但流动性是什么,流动性过剩指的又是什么,国内外的学者们都有不同见解。既然流动性过剩一词是作为对世界经济运行状态的表述,则其合理的内核应该是一致的。只有弄清什么是流动性、什么是流动性过剩,我们才能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以凯恩斯对流动性的理解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流动性过剩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以此为流动性过剩的深入研究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机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庆仁
本文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两方面剖析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和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对付流动性过剩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综合性措施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贸易顺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洁
日本和台湾地区曾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出现过流动性过剩。从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原因以及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推行的重要政策看,日本推行错误的产业和金融策略,而不是流动性过剩本身,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而台湾地区利用流动性过剩推行产业升级战略是其20世纪90年代经济能够保持健康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但放任流动性过剩吹起资本市场泡沫使其金融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了严重挫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新 曹玉玲
我国历年严厉执行的现金投放计划属于计划经济性质的现金管理政策。这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已造成了M0与M2、M0与GDP之间的非均衡增长。文章认为,当前我国公众消费仍以使用M0交易为主。基础货币管理政策和现金投放计划这种双轨的货币调控制度,容易引起消费量与信贷投资量之间的非均衡增长,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投资相比的缺口。因此,现金管理效应可能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制度原因之一。
关键词:
现金管理效应 基础货币 R/B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向珂 平晓冬 孙欣华 郑玉宝
我国流动性在宏观层面是宽松的,在微观层面却是偏紧的。本文对这种"矛盾"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刺激政策和表外业务的大量发展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两大原因。基于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解决上述结构性难题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流动性 主动管理 创新工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兴韵
本文认为,应当从金融资产的到期日曲线界定流动性更为准确,流动性过剩不在于货币供应与信贷的较快增长,而应当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人们持有的短期资产超过了合意的均衡水平,而长期资产不足。这就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下相伴随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和收益曲线平坦化的两个典型现象。流动性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流动性的变化改变了货币政策中介(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流动性的变化(过剩)可能促使货币政策范式的调整。中国现阶段的流动性管理是非常狭窄的,本文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管理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都富
现有的对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多数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事实上,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复杂,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加以实证分析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宏观上的外汇占款过大、居民储蓄率过高等,也包括微观上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相对份额不高、商业银行在经营上过于依赖存贷业务等。因此,既要改革汇率形成机制,适当抑制出口,同时也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消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艳丽 徐红芬 王桓
本文从货币供求角度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模型,对我国广义货币需求量进行拟合,发现从2005年起我国明显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然后,从货币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是导致广义货币供给过多的主要原因,而存款利率偏低、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等都减少了广义货币需求。最后,从货币供求两方面分别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来优化经济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涤龙 叶少波
流动性过剩是指实际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显著地多于有效经济产出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本文以此为基础,设计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CTEL)和流动性增量过剩系数(CAEL)为测度指标,提出流动性过剩与否的判断标准;运用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选取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2006年第1季度到2007年第2季度,我国均存在流动性过剩,流动性总量过剩系数的平均值高达0.229,相当于名义货币平均过剩6.18万亿元,实际货币平均过剩5.34万亿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锐
中国经济在扩张性运行中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形成机理和独特的金融环境,传统的调控手段已经力不从心。防止流动性的进一步泛滥,需要在经济发展战略、外汇管理体制和金融工具的创新等方面深耕细作。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双顺差 货币政策 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