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2)
- 2023(10940)
- 2022(9117)
- 2021(8559)
- 2020(7248)
- 2019(16299)
- 2018(15888)
- 2017(31047)
- 2016(16150)
- 2015(17560)
- 2014(17167)
- 2013(16483)
- 2012(14552)
- 2011(12765)
- 2010(12188)
- 2009(10706)
- 2008(9986)
- 2007(8159)
- 2006(6462)
- 2005(5195)
- 学科
- 济(61819)
- 经济(61753)
- 管理(48732)
- 业(44196)
- 企(36746)
- 企业(36746)
- 方法(32267)
- 数学(28775)
- 数学方法(28381)
- 农(16774)
- 财(16583)
- 中国(14731)
- 业经(13828)
- 环境(13246)
- 学(13165)
- 农业(11326)
- 务(11106)
- 财务(11073)
- 财务管理(11052)
- 地方(10942)
- 技术(10809)
- 企业财务(10529)
- 贸(10487)
- 贸易(10484)
- 易(10240)
- 划(9958)
- 和(9836)
- 制(9800)
- 理论(9726)
- 融(9529)
- 机构
- 学院(215845)
- 大学(215119)
- 管理(88131)
- 济(87109)
- 经济(85553)
- 理学(78493)
- 理学院(77648)
- 管理学(76223)
- 管理学院(75817)
- 研究(66014)
- 中国(48521)
- 京(42263)
- 科学(41831)
- 财(38548)
- 农(34191)
- 业大(33544)
- 财经(32528)
- 中心(32020)
- 所(30872)
- 经(29993)
- 江(28808)
- 研究所(28692)
- 经济学(27557)
- 范(26924)
- 农业(26806)
- 师范(26612)
- 经济学院(25111)
- 北京(24939)
- 财经大学(24846)
- 院(24766)
- 基金
- 项目(164295)
- 科学(132332)
- 基金(123801)
- 研究(117061)
- 家(108776)
- 国家(107910)
- 科学基金(94725)
- 社会(77859)
- 社会科(73973)
- 社会科学(73959)
- 基金项目(66686)
- 省(63511)
- 自然(62731)
- 自然科(61325)
- 自然科学(61307)
- 自然科学基金(60208)
- 教育(53934)
- 划(53906)
- 资助(48707)
- 编号(44790)
- 重点(37203)
- 部(36827)
- 创(35359)
- 发(34727)
- 成果(33609)
- 国家社会(33456)
- 创新(33050)
- 科研(32350)
- 教育部(32080)
- 人文(31545)
共检索到282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樊锦霞 叶莉 赵萌
本文引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场理论,从生态场视角阐释流动性螺旋的作用机理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生态场"活化"了流动性螺旋的形成要素,在各生态场力非线性叠加的影响下,流动性螺旋经历孕育、形成、膨胀、收缩四个阶段。流动性螺旋的特质不仅是一定时空域内融资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还是微观层面金融市场各风险要素间及不同环境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生态场。在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联系愈加紧密的背景下,经济、金融体系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流动性异常波动实际上暴露的是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深层次的问题及弊端,而流动性螺旋的形成及演化也来自于经济周期的波动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为此,可以通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螺旋中的"场源"问题;通过加强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导市场主体形成稳定预期,改善金融体系脆弱性,减弱流动性螺旋作用力,从而达到抑制流动性螺旋形成及膨胀、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钱崇秀 宋光辉 许林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加剧,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采用我国112家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财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超额贷款和不良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并检验了流动性两大假说。结果显示:当期超额贷款和前期不良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具有先负向后正向的U型影响关系,体现出流动性权衡策略;当期不良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具有负向的影响,体现出流动性螺旋特征;当考虑超额贷款与不良率的交互效应时,商业银行会提高流动性权衡策略的阈值,更为积极地补充流动性,避免二者的叠加效应引发流动性风险。最后,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完善和政府监管角度提出了相关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允银
地区知识产权形象作为一个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立体缩影、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涉及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通过地区各类主体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种种行为来塑造,来影射。其中,地区政府、地区主导企业和地区社会公众,在地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重互反关系。这种多要素、非线性、动态博弈关系三螺旋关联作用模式,宜以三螺旋模型理论进行分析:当三者之间两两良性互动,三方交互重叠,构筑起积极、健康的地区知识产权形象;反之,任何一方的行为错位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三螺旋模型 形成机理 博弈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群刚 胡鞍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课题组 史长俊 李文丰 丁德圣 尹久
对资产价格的反应,要从其对总体流动性的涨缩角度进行分析。对资产价格是否做出事前反应,要根据是否存在流动性"三失"(总量失度、结构失衡、情绪失控)特别是是否存在"流动性螺旋"加剧流动性"三失"情况来判断。对资产价格的事前反应,需将视角转移到融资杠杆以及杠杆融资导致流动性螺旋式扩张机理上来,直接针对引发流动性螺旋的关键因素进行反应。
关键词:
资产价格 流动性螺旋 货币政策新框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颖 胡树华 牟仁艳 陈波
在运用三螺旋模式分析高新区主体间合作的基础上,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从动态角度对有限理性的高新区主体间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探讨高新区主体间合作动因,提出促进高新区多主体最优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三螺旋 高新区 多主体 演化博弈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超 蒋丽源 邓敏艺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D2Q9模型,研究激发系统中扩散作用对螺旋波演化行为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显示:保持系统其它参数不变,改变快变量的扩散系数D_y,系统中的螺旋波由圆形向方形转变且波臂变粗,系统能量随D_y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但总量仍然足以维持系统螺旋波稳定;保持系统其它参数不变,改变慢变量的扩散系数D_x,系统中可以演化出稳定螺旋波、小螺旋波和混沌态3种斑图,系统能量随D_x的增大急剧减少;当D_x=0.24时,可观察到系统中长臂螺旋波排斥短臂螺旋波现象,D_x增大到一定值时,系统将由激发系统向振荡系统转变.
关键词:
可激发系统 螺旋波 扩散作用 能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勇宏
在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中,相互平等的合作伙伴——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产业(企业)之间日益增加的相互作用与融合导致三类主体在功能上实现部分重叠,加之相互合作产生的创新战略与创新实践,在科技服务业的推动下,与创新支持组织一起构成创新群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使三重螺旋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核心载体作用,构建科技金融、风险投资、服务中介等支撑体系。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创新生态系统 驱动力 政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贵 刘雪芹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场理论,以生态场视角分析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作用机理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创新生态场"活化"了创新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场内追赶竞争力、合作外溢力、环境根植力及外力以正向动力或负向阻力形式作用于生态系统的内部网络,推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不断螺旋上升和演化。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生态场 作用机理 演化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菲菲 童奕铭 黄鲁成
随着产业创新活动开放性不断增强及知识生产模式的发展演变,四螺旋模式逐渐成为产业协同创新主流模式。当前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多建立在三螺旋模式上,作为反映市场采纳接受程度与公众需求的第四螺旋测度指标应纳入创新生态系统有机性评价体系,以更准确地体现当前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评估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四螺旋模式出发,采用协同学与生态学概念及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有机性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从四螺旋多维度视角评估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性和动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四螺旋创新协同性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协同程度普遍较低且波动幅度较大,地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进化空间差距悬殊,第四螺旋创新动能未得到充分挖掘。在未来产业协同创新中还需加大引导与宏观调控力度,在维持多主体利益平衡的同时,充分发挥第四螺旋作用,努力实现各创新螺旋积极效应最大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秀娥 张宝文 秦鹤
笔者在解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内涵及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三螺旋理论,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不仅需要高校、产业和政府三方各司其职,还需要上述"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内部形成良性的螺旋互动。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加强高校、产业和政府之间的螺旋互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实施,丰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提供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秀娥 张宝文 秦鹤
笔者在解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内涵及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三螺旋理论,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不仅需要高校、产业和政府三方各司其职,还需要上述"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内部形成良性的螺旋互动。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加强高校、产业和政府之间的螺旋互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实施,丰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提供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曙虹 黄丽 杜德斌
该文首先总结了三螺旋理论中大学、企业、政府三类创新主体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解析各创新主体和要素的特征以及创新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以硅谷为例,从实践上深入探究这一独特、高效且持续引领创新发展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构过程和机理。研究认为硅谷创新体系的形成是各种创新主体、要素与创新环境良性互动的结果,其中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引擎"企业、奋发有为的政府是硅谷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密集的风险投资、大量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各种行业协会和非正式社交网络为重要的支撑要素并催化各类创新活动的产生,完善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孕育了硅谷持续创新的土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庄涛 吴洪
运用三螺旋理论,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2002~2011年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为依据,对中国高校、企业和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关联的紧密度进行测定。研究发现:我国较为稳定的官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企业—大学间合作程度最深,政府参与程度不高。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创新性研究项目中迫切需要发挥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三螺旋模型 专利 政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慧 和金生 韩林烽
首先界定了知识联盟的内涵,揭示出它优于一般战略联盟的特点。并以自2006年以来传媒领域的内容联盟实践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知识联盟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以知识的螺旋增长模型为视角,提出了传媒知识联盟内各主体的内容创新以及经营模式创新的作用机理。最后,对知识联盟创新策略及可能存在的障碍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知识螺旋 知识联盟 内容创新 内容联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