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
- 2023(1661)
- 2022(1336)
- 2021(1264)
- 2020(951)
- 2019(2327)
- 2018(2123)
- 2017(4146)
- 2016(2036)
- 2015(2180)
- 2014(2093)
- 2013(2177)
- 2012(2001)
- 2011(1819)
- 2010(1836)
- 2009(1801)
- 2008(1554)
- 2007(1287)
- 2006(1198)
- 2005(1113)
- 学科
- 济(9327)
- 经济(9320)
- 融(8654)
- 金融(8654)
- 银(7353)
- 银行(7353)
- 行(7255)
- 中国(6065)
- 业(5076)
- 管理(4208)
- 中国金融(4202)
- 企(3939)
- 企业(3939)
- 方法(3692)
- 数学(3509)
- 数学方法(3496)
- 地方(2996)
- 制(2649)
- 农(2488)
- 业经(2354)
- 贸(2130)
- 贸易(2125)
- 财(2113)
- 易(2067)
- 事业(1821)
- 农业(1759)
- 产业(1484)
- 务(1452)
- 财务(1443)
- 业务(1440)
- 机构
- 学院(26803)
- 大学(26402)
- 济(14016)
- 经济(13768)
- 中国(10617)
- 管理(9833)
- 研究(9592)
- 理学(8118)
- 理学院(8046)
- 管理学(7972)
- 管理学院(7919)
- 财(7106)
- 融(6266)
- 金融(6162)
- 银(6086)
- 银行(5881)
- 财经(5550)
- 行(5477)
- 中心(5400)
- 京(5225)
- 经(5110)
- 经济学(5102)
- 经济学院(4651)
- 人民(4647)
- 所(4493)
- 国人(4327)
- 中国人(4308)
- 财经大学(4307)
- 中国人民(4264)
- 科学(4139)
共检索到45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郁
上半年流动性整体宽松,但央行或财政资金投放并非主要原因,非银金融主体通过同业存单、回购等的资金融出行为引发市场关注。分市场看,上半年同业存单净融资超过去三年同期水平,银行大量发行1年期存单;回购和拆借市场上,大行和货币基金成为重要融出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晓雷 刘昊虹
美联储试图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刺激国内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研究表明,由于美国经济的问题不是流动性短缺,因此,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带来美国经济的复苏反而带来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强化了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国,美国应该放弃这种与邻为壑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保持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欢丽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刺激经济复苏、降低失业水平和抑制通货紧缩,但美国经济的运行却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效。研究显示,美国存在显著的流动性陷阱,严重影响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于流动性陷阱仍然存在,所以2 0 1 2年1 2月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推出的时间上无期限、规模上无上限的加强版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必然难以扭转美国高失业和通货紧缩的现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磊 侯鹏
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以刺激经济回暖,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常规货币政策几近失效之时,美、英等发达国家试图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刺激国内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当国内实体经济无法容纳这部分过剩的流动性时,必然导致流动性溢出,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催生资产泡沫,给新兴市场国家造成通胀的压力。本文通过新近发展的面板VAR模型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的流动性溢出效应及其对金砖国家物价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萧樽洸 高陆峰
2021年上半年人民币掉期市场总体呈冲高回落的走势,外汇期权波动率震荡下行。随着通胀压力的显现,美联储的决策者们下半年可能不得不在通胀和就业的双重目标中做出权衡。美国何时缩减量化宽松?美元何时开始加息?中国又将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变化?这些都将成为影响下半年外汇衍生品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波
随着贷款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票据融资所虚增的流动性逐步挤出,贷款仍然是流动性产生的最主要来源,而外汇占款大幅增长成为流动性发展的新趋势。过度泛滥的流动性虽然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不断下降,同时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却逐步上升。随着国内经济的强劲复苏、CPI明显正增长以及美国经济缓慢复苏,预计国内"超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在2010年一季度退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宇乐
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教训之一,就是忽视了资产价格泡沫对整个金融体系及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不断上升。本文选取我国2005年5月-2010年12月的沪深300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月度数据,利用Engle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法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VEC)分析了我国股市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认为,股市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具有协整关系,但是股市对通货膨胀的贡献并不显著。基于此,当前货币政策的执行不应把股价作为主要的考虑目标,并可考虑把股市资产价格波动纳入CPI的统计之中。
关键词:
流动性 资产价格 通货膨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本文以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分析的逻辑起点,研究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和运行机制。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尤其是美联储的政策实践,阐述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面临问题,并对此项政策的过渡、退出进行了全面预测分析。提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退出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以便积极应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制定的前瞻性、科学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付宗平 邓翔
全球金融危机演化背景下,经济衰退造成的通货紧缩与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形成的流动性宽裕并存。文章针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分析了流动性宽松与通货紧缩的关系,对通货紧缩的发展趋势及对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宽松流动性的有限性,并提出了应对通货紧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扩张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衰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兴韵
2008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着眼于国内的通胀压力和所谓的流动性过剩,到9月份之后,货币政策不仅有保国内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参与全球主要中央银行危机管制的协调政策行动的一部分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成夫 刘刚
主要利用美国国际收支(简称BOP)账户、资金流量表等统计数据探讨量化宽松与资本流动之间相互联系。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动与量化宽松之间关系密切,量化宽松是资本流向EMEs的重要原因,反过来资本流动则影响了量化宽松的有效性,量化宽松和资本流动是引发全球货币汇率冲突的关键性因素。各国应通过国际协调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生效和压制冲突,使全球经济得以更加平衡地复苏以压制冲突,而且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调整责任。
关键词:
资本流动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新兴经济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方草
本文采用VAR模型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实施及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汇率、利率作为核心媒介作用于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并且其政策调整或退出会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中美利差在短期内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影响明显,长期来看则趋于均衡;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身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在短期内影响明显,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使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发生逆转;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与中国短期资本流动之间保持很高的正相关关系。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降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或退出对中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宾建成 詹花秀 王凯
在分析美国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展情况及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短期资本流入状况基础上,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利率的变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具有短期推动作用,但长期内趋于平衡;美国直接量化的货币政策会造成我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短期资本流动 实证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长生 贺燕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实体经济压力,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稳健基调。本文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不同类型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有显著影响,但却因企业特征而异,货币政策对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影响比较显著,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却有限。因此在考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时,仅仅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需要不断优化融资环境、完善金融体制、扶植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企业自身也需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宽松货币政策 企业异质性 融资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长生 贺燕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实体经济压力,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稳健基调。本文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不同类型企业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有显著影响,但却因企业特征而异,货币政策对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影响比较显著,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影响却有限。因此在考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时,仅仅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需要不断优化融资环境、完善金融体制、扶植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企业自身
关键词:
宽松货币政策 企业异质性 融资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