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6)
2023(15934)
2022(13425)
2021(12533)
2020(10438)
2019(23485)
2018(22776)
2017(43219)
2016(22532)
2015(24980)
2014(24227)
2013(23600)
2012(21409)
2011(19313)
2010(18853)
2009(17389)
2008(16292)
2007(13639)
2006(11785)
2005(10379)
作者
(60537)
(50768)
(50412)
(48033)
(32236)
(24201)
(22809)
(19708)
(19280)
(17671)
(17416)
(16888)
(15851)
(15684)
(15621)
(15462)
(14977)
(14560)
(14527)
(14304)
(12420)
(12086)
(12007)
(11732)
(11501)
(11298)
(10888)
(10578)
(10048)
(9831)
学科
(109319)
经济(109207)
管理(62268)
(57843)
(46446)
企业(46446)
方法(45244)
数学(40705)
数学方法(40217)
中国(28116)
(25314)
(23320)
地方(21726)
业经(20905)
(19934)
贸易(19924)
(19442)
(19112)
农业(17020)
(16882)
环境(14974)
(14887)
金融(14885)
(14562)
银行(14551)
(14138)
财务(14095)
财务管理(14067)
(13995)
地方经济(13938)
机构
学院(314215)
大学(313451)
(144202)
经济(141832)
管理(120938)
研究(107589)
理学(105467)
理学院(104332)
管理学(102564)
管理学院(101972)
中国(81937)
(63461)
(62479)
科学(61437)
(51671)
财经(51106)
中心(49134)
研究所(47158)
经济学(46922)
(46865)
(45427)
(42556)
业大(42311)
经济学院(42125)
(39556)
北京(39439)
师范(39165)
(38853)
财经大学(38366)
农业(35463)
基金
项目(216883)
科学(173708)
基金(162364)
研究(159162)
(141093)
国家(139999)
科学基金(121641)
社会(106523)
社会科(101222)
社会科学(101202)
基金项目(84921)
(81532)
自然(76654)
自然科(74990)
自然科学(74972)
自然科学基金(73667)
教育(73571)
(69060)
资助(66174)
编号(62016)
(49475)
成果(48921)
重点(48915)
(47210)
国家社会(46108)
(45496)
教育部(43579)
创新(42667)
人文(42280)
课题(42198)
期刊
(154132)
经济(154132)
研究(92897)
中国(55378)
(47696)
管理(45624)
学报(44641)
科学(43615)
(41586)
大学(35334)
学学(33716)
农业(28766)
教育(28096)
技术(28005)
(28000)
金融(28000)
经济研究(27732)
财经(26112)
业经(23393)
(22695)
问题(19849)
(17915)
世界(16325)
统计(16270)
技术经济(16205)
国际(15572)
(15307)
(14595)
商业(13819)
(13698)
共检索到454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云  刘骏民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困境根源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全球经济失衡,而国内现有应对政策存在种种不足。因此,可借鉴日本与德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面临类似的状况时的经验,采取改"堵"为"疏"的举措,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向外输出和国际化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骏民  张云  
目前中国的流动性膨胀困境是由外汇占款导致的。借鉴日本与德国在20世纪70~80年代面临类似的状况时的经验,中国必须抓住经济增长和较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机遇,积极向外输出人民币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放开资本项目可能引发投机热钱的冲击,对此,可在资本项目不完全放开前提下采取建立人民币类离岸金融中心的向外输出人民币的过渡举措。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骏民  李曙军  
黄金非货币化为美国向世界提供大量美元敞开了大门,美国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导致了全球流动性迅速膨胀。全球流动性膨胀推动了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而全球化的虚拟经济爆炸又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膨胀。世界进入空前的经济繁荣时期,也会很快进入空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骏民  
我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这就意味着持续双顺差导致的资金大量流入的状态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在中国金融资产数量和品种有限的情况下,外部输入的流动性膨胀必然引起资产价格上升,加上流通中的人民币缺乏退出机制,持续的流动性膨胀将逼使中国经济走向经济泡沫化的途径,并使得紧缩、扩张、再紧缩、再扩张的循环周期越来越短。吸取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借鉴美国经济虚拟化的有益经验,建立以数量和品种扩张为主的虚拟经济系统,充分发挥其流动性储备池的功能,一方面有利于建立人民币的输出渠道,从而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也能建立消除流动性膨胀的长效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钟山  王国忠  欧培彬  
货币的虚拟化是造成当代经济流动过剩的根源,当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时,流动性过剩的应对措施成为世界性的经济难题;同时,虚拟经济逐步呈现出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独立性特征,流动性过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应对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如何正确理解并掌握经济虚拟化的规律是政府部门进行有效决策的前提。指出货币学派传统的"单一"货币规则所面临的困境,针对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困境提出建立动态货币资金流量观测、增加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灵活性等对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方方  田野  
20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具体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用现存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均不能有说服力地解释这些现象,为此需要研究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研究虚拟经济格局下货币供给行为及货币供给量变化对于物价变化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证在虚拟和实体两部门经济结构下,现代经济周期运动的不同阶段出现的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背离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对于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卢照坤  
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从本质上看,是人民币供给量快速增长导致流动性膨胀的结果。事实上,货币供给的冲击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虚拟经济对于货币冲击的吸收能力大于实体经济。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虚拟经济,丰富其产品的种类,增加交易数量,从而能够有效地吸收货币冲击,防止通货膨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立荣  刘力臻  
目前,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且显著的特征表现为虚拟经济尤其是衍生金融交易极度膨胀,这导致经济系统异常敏感和脆弱。因此,从虚拟经济膨胀角度看汇率波动,将使对汇率短期波动的研究有了新视角。本文在传统的Dornbusch汇率超调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虚拟经济膨胀程度的考量,通过对货币需求函数等模型变量的修正,得出虚拟经济的规模和膨胀程度是汇率超调的重要原因的结论。这为一国货币对外币值的稳定性或波动性提供了新的解释。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宝伟  
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刻背景在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与美欧国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严重偏离其实体经济水平。货币虚拟化后,经济虚拟化的具体表现为金融自由化。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主导地位,但失去了发行约束,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与美元发行间形成了循环机制,支撑美国长期的贸易赤字。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就在于发达国家经济过度虚拟化和国际货币体系不均衡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红叶  孙森  
虚拟经济概念的提出及理论架构的建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创新。虚拟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则可为该理论提供指导实践的工具。本文基于国民经济核算SNA体系的基本原理,以资金交易流量为核心概念,以重复交易流量为重点,以交易数据取得为突破口,从统计学理论与数据搜集技术层面,针对虚拟经济测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核算方法与系统结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模拟实验及应用检验四方面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鲁晓琳  郭琨  董志  
在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虚拟化程度已成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二者关系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本文以美国从工业化时期发展演变到经济虚拟化时期的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滚动时窗的贝叶斯网络学习,研究了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二者之间的动态互动机制,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顺序,虚拟经济相关指标逐步进入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鲁晓琳  董志  郭琨  
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已成为影响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重要因素。该文利用静态和时变VAR模型,将虚拟经济总体规模的衡量指标纳入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计量模型,考察美国从工业化时期到经济虚拟化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上述三者之间关系的动态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虚拟化很好地解释了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背离现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现在已变得更加密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其春  邹恒甫  
本文着重于研究银行系统引发的信用膨胀。在生产函数里面引入信用,从而本文给信用需求一个微观基础,同时也给银行系统引发的信用膨胀施加了上界。银行系统通过信用膨胀能带来收益(等同于铸币税收益)。该收益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进入银行业这一虚拟经济部门,从而拉低企业家创新的回报。但是如果该收益是通过借贷给企业家来实现的,那么一部分收益会流向企业家,从而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如果该收益主要流向企业家,那么后一个作用起主导,从而信用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如果该收益主要流向银行等虚拟经济部门,那么前一个作用起主导,从而信用膨胀阻碍经济增长。在后一种情形下,政府为刺激经济继续增加通货膨胀率,会形成恶性循环;政府在适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世华  王媛  
以金融衍生品、影子银行、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发展对当前我国中央银行利用货币供应量进行宏观流动性管理造成多方面冲击,导致货币供应量与价格之间稳定关系弱化。应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指标进行修正、加强对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监测等途径,创造有利于价格型指标发挥作用的积极条件。加强社会融资规模研究,探讨兼顾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的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富政  罗能生  侯志鹏  
本文基于虚拟经济虹吸效应视角,解释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背离的成因。模型演绎和经验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经济虹吸效应使货币供给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部门,导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部门货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从而降低了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响应系数,加剧了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背离;就区域差异而言,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虹吸效应对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背离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强;就行业差异而言,金融业虹吸效应的作用比房地产业虹吸效应的作用更强。另外,虚拟经济部门对超发货币起到了虹吸作用,掩盖了可能存在的通胀风险,应当推动虚实经济两部门二元协调发展、保持"稳健中性"货币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