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4)
- 2023(15905)
- 2022(13582)
- 2021(12934)
- 2020(10777)
- 2019(24519)
- 2018(24349)
- 2017(47473)
- 2016(25676)
- 2015(28573)
- 2014(28493)
- 2013(28255)
- 2012(25778)
- 2011(22998)
- 2010(22998)
- 2009(21302)
- 2008(20863)
- 2007(18178)
- 2006(15778)
- 2005(13826)
- 学科
- 济(99387)
- 经济(99264)
- 管理(78706)
- 业(72178)
- 企(59978)
- 企业(59978)
- 方法(45860)
- 数学(39985)
- 数学方法(39561)
- 财(37643)
- 中国(29061)
- 农(26807)
- 制(21848)
- 业经(21753)
- 学(20735)
- 务(20696)
- 财务(20629)
- 财务管理(20572)
- 企业财务(19566)
- 贸(18895)
- 贸易(18887)
- 地方(18805)
- 易(18407)
- 银(17849)
- 银行(17811)
- 农业(17428)
- 行(16903)
- 理论(16579)
- 融(15926)
- 金融(15924)
- 机构
- 大学(360552)
- 学院(359765)
- 济(143358)
- 管理(141740)
- 经济(140293)
- 理学(123092)
- 理学院(121765)
- 管理学(119734)
- 管理学院(119078)
- 研究(116702)
- 中国(87916)
- 财(76209)
- 京(75289)
- 科学(71726)
- 所(58279)
- 财经(58126)
- 农(54265)
- 经(52796)
- 中心(52670)
- 研究所(52662)
- 业大(51650)
- 江(51002)
- 北京(47384)
- 范(46281)
- 师范(45857)
- 经济学(44148)
- 财经大学(43352)
- 农业(42696)
- 院(42450)
- 州(41446)
- 基金
- 项目(243656)
- 科学(191647)
- 研究(179258)
- 基金(177431)
- 家(153930)
- 国家(152662)
- 科学基金(131192)
- 社会(113278)
- 社会科(107358)
- 社会科学(107334)
- 基金项目(94216)
- 省(94139)
- 自然(84930)
- 自然科(82947)
- 自然科学(82926)
- 教育(82390)
- 自然科学基金(81430)
- 划(79337)
- 编号(73329)
- 资助(73002)
- 成果(59845)
- 部(54277)
- 重点(54005)
- 发(51036)
- 创(50752)
- 课题(49752)
- 创新(47291)
- 教育部(46914)
- 科研(46818)
- 国家社会(46402)
- 期刊
- 济(153971)
- 经济(153971)
- 研究(109126)
- 中国(63740)
- 财(61026)
- 学报(56187)
- 管理(50636)
- 科学(50547)
- 农(48789)
- 大学(42502)
- 学学(40166)
- 教育(37848)
- 农业(33895)
- 融(32730)
- 金融(32730)
- 财经(28489)
- 技术(28426)
- 经济研究(26212)
- 业经(25919)
- 经(24270)
- 问题(20535)
- 理论(18266)
- 图书(17257)
- 商业(16703)
- 实践(16682)
- 践(16682)
- 技术经济(16538)
- 贸(16419)
- 业(16392)
- 科技(16359)
共检索到520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邓瑛 赵雪
后危机时代中国房价的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利用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抑制高房价透支未来经济发展的程度,成为当前管理层高度关注的焦点。本文建立了新凯恩斯模型框架分析房价波动如何通过流动性约束影响消费,从而揭示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房价的财富效应之间的关系,得出最优利率规则中房价的最优权重随预期通胀、产出缺口、房价和名义利率而变动的结论。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进而认为,利率规则比货币供应量更能迅速调控房价的增长和居民消费的扩张。中国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虽然比较明显,但流动性约束的作用机制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显现,利率调控的效果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在理论上为中央银行制定应对房价的利率政策提供了一定...
关键词:
最优利率规则 房价 财富效应 流动性约束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静文 谭静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房价出现了快速增长。资产泡沫理论表明,房价上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流动性效应,通过房产价值的提升提高企业负债能力,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二是杠杆效应,通过房地产业投资回报率的提升发挥挤出其它部门投资的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更为严重的情况下,流动性效应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35个大中城市宏观数据,本文研究了房价上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验证了在金融抑制背景下房价对企业投资的流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房价对数提高一个标准差,私有企业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将下降0.0134,降幅为5.05%。并且,经营时间更长或者内部资金更充裕的私有企业...
关键词:
房价 流动性效应 融资约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华东 周亚虹
近年大量文献考察了住房市场"财富效应",但大都忽视了"财富效应"非对称性问题。文章建立一个理论模型说明"财富效应"非对称性的发生机制,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不同类型的消费支出其"财富效应"的方向不确定,但大都具有一定的非对称性,即当房价较低时,大部分家庭的信贷约束束紧,此时房价上升对消费的影响较大;当房价较高时,大部分家庭的信贷约束没有束紧,此时房价上升对消费的影响较小。文章结论对进一步探明房价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和房地产调控的宏观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房价变化 信贷约束 财富效应 非对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重润 赵昶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房价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4-2019年30个省市的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虽然整体上看抑制房价上涨,但基于遗产动机对房价上涨起促进作用,而基于无风险资产偏好对房价上涨起抑制作用。人口老龄化对房价影响渠道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经由遗产动机的中介效应显著大于无风险偏好下的中介效应,中部地区则与之相反。在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可能影响之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因此,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年金融体系,提高老年家庭的资金配置效率。
关键词:
老龄化 房价 财富效应 无风险资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开仙 莫申生
近年来,在投资和需求的快速拉动下,房价被迅速推高,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虽不断出台政策以抑制日趋上涨的房价,但效果却不甚明显。基于此,首先将掌握土地资源的政府理解为是一个具有自身效用函数的经济行为人,在对其效用函数及构成变量分析后,尝试就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因房价上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问题,进行了机理性的描述,并根据对合理房价水平的理论界定,进一步就如何缓解房价高企问题作了相关的对策探讨。
关键词:
高房价 效用函数 财富效应 福利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凯 庞震
房子是我国家庭最有价值资产,房价上涨和居民消费不足在我国同时并存,文章构建房地产价格、居民消费与货币供应量的TVP-VAR模型,采用1998-2017年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三者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存在财富效应,且财富效应具有时变性,随着时间推进而逐步减弱,在1998-2009年房价上涨对消费产生约0.19%~0.22%的促进作用,在2010-2013年约0.08%~0.17%的促进作用,2014-2017年仅为0.07%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广斌 侯林岐
文章利用2005—2018年中国281个地级市数据,分析了房价及房价增速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对创新能力同时存在流动性效应和挤出效应,高房价可以倒逼企业增加R&D内部经费支出来提高生产效率以应对房价带来的高成本,同时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从而实现城市创新能力提高;但房价增速提高会加快房价跨过"倒U"型拐点,导致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使得企业研发投资向房地产行业流动,挤占企业创新资金;同时,房价增速的上涨与形成的高房价会改变劳动力的居住偏好,产生挤出效应,抑制了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松华
理论研究表明利率对房价的影响方向取决于房地产需求和供给对于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性,但实践检验结论不一。为此,文章首先通过建立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率对房价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1998年1季度-2013年4季度的房价和利率数据,采用协整、向量误差纠正模型和基于VAR的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手段实证检验了利率调控我国房价的数量效应。研究发现,长期中利率推动了我国房价的上涨,但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利率对房价上涨的推动作用有限;VECM估计表明短期中调整利率与房价向其长期均衡水平回归
关键词:
房价调控 利率调控 贷款约束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兴强 杨锐锋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2013年和2015年数据,基于调查数据构建和计算城市房价收入比,分析房价收入比对家庭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房价收入比对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有房出租、拥有大小产权房和不同收入阶层家庭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高时家庭消费水平也相应较高,但房价收入比高却显著降低了家庭消费的房产财富弹性;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有房出租家庭消费的房产财富效应受房价收入比高的弱化影响更小,拥有大产权比小产权房更能抵御房价收入比高对消费房产财富效应的弱化影响,高收入家庭的抵御能力更强。
关键词:
消费 房产财富效应 房价收入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鞠方 周建军 吴佳
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1991-2007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的房价波动和股价波动引起的消费波动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比较两种资产的财富效应差异。研究发现,我国住宅和股票两种资产之间的财富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即房价波动存在着一个微弱的财富效应,而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不仅不存在财富效应,而且对消费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关键词:
房价 股价 波动 财富效应 抑制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郭凯
本文引入利率期限结构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弱化效应,在此基础上,在基准LRE模型框架内又引入流动性过剩因子,定量给出了流动性过剩约束下的稳健最优利率规则和流动性过剩均衡确定性条件。本文认为,当经济体存在流动性过剩时,最优利率规则体系应当至少包含最优利率规则和流动性管理策略两个方面,相应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也应广义化,包括短期名义利率目标和流动性过剩目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流动性过剩目标,中央银行必须采用流动性管理策略保持当期流动性过剩与预期流动性过剩存在相互权衡的关系,同时降低短期名义利率对产出缺口和通胀率的反应系数,并根据预期流动性过剩与当期流动性过剩的比重调整对利率规则与流...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利率期限结构 最优利率规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敏
房价下降对消费的影响一般通过财富效应、收入效应和购买住房的派生性消费体现出来。这三种效应在现实中都存在着作用,具体要看何种效应更大。从我国的现实来看,收入效应应该显著大于财富效应,同时住房派生性消费也可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骏川
住房价格波动主要通过抵押效应和财富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不同的影响渠道却包含着截然不同的政策含义,因此对两种效应的区分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基于我国31省(市)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住房价格影响经济增长的抵押效应显著为正,财富效应显著为负,且抵押效应显著强于财富效应;房价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具有时间结构性差异,在2004年后,房价变动的抵押效应和财富效应均有明显增强;在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房价变动的财富效应与抵押效应均有所增强;家庭面临借贷约束越紧时,房价变动的抵押效应越强,而财富效应会减弱。
关键词:
住房价格 经济增长 抵押效应 财富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礼广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转型,住房制度改革也逐步展开。在满足部分群体的住房有效需求中,房价不断攀升导致住房资产泡沫化。由于客观的贫富水平的差异,高收入群体利用自身资本存量的优势,在房地产行业进行频繁的住房投机。在人们对房价形成规模化预期后,房价会不断地高涨,高收入群体则在房价攀升中获得巨额的投机收益;相反,中低收入群体则出现财富缩水。
关键词:
泡沫化 住房投机 贫富分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静 崔光灿 张传勇
为了深入理解住房市场化改革以及房价上涨对社会流动的影响,文章基于CHNS1989–2011年共8次城镇家庭纵向调查数据,首次对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财产的流动性趋势及结构进行了动态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从趋势上来看,房改以来,城镇居民住房财产的水平流动性伴随着房价上涨而迅速增强,但住房财产的位置流动性却在降低,位置互换程度变弱,处于中等偏高以上的家庭位置更加固化。从结构上来看,房改前,一般技术人员、国企和集体企业、中年组的住房财产位置向上流动性强;房改后,处于顶层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管住房财产位置固化,国企以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