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27)
2023(16687)
2022(14496)
2021(13570)
2020(11633)
2019(26640)
2018(26331)
2017(51554)
2016(27682)
2015(30878)
2014(30771)
2013(30313)
2012(27886)
2011(24927)
2010(24947)
2009(22776)
2008(22172)
2007(19331)
2006(16858)
2005(14758)
作者
(78813)
(65396)
(64997)
(62076)
(41713)
(31427)
(29614)
(25568)
(24707)
(23359)
(22193)
(21916)
(20740)
(20502)
(20241)
(20041)
(19582)
(19430)
(18800)
(18746)
(16050)
(16025)
(15809)
(14966)
(14743)
(14539)
(14449)
(14311)
(13236)
(12944)
学科
(109042)
经济(108918)
管理(80126)
(76525)
(62644)
企业(62644)
方法(55203)
数学(48964)
数学方法(48356)
(31068)
中国(30294)
(29131)
(23910)
贸易(23900)
业经(23474)
(23338)
(22573)
(22384)
地方(19921)
(19464)
财务(19387)
财务管理(19339)
农业(19248)
(18549)
银行(18510)
企业财务(18371)
(17605)
技术(17540)
(17263)
金融(17261)
机构
大学(393258)
学院(389667)
(158445)
管理(156472)
经济(155048)
理学(136231)
理学院(134780)
管理学(132340)
管理学院(131614)
研究(125893)
中国(95353)
(82933)
科学(77023)
(75160)
(61741)
财经(60899)
(60657)
中心(58370)
业大(58010)
研究所(56184)
(55593)
(55456)
北京(52004)
(49448)
经济学(49018)
师范(48968)
农业(47578)
(46179)
财经大学(45738)
(44998)
基金
项目(269644)
科学(212407)
基金(197611)
研究(195652)
(172049)
国家(170688)
科学基金(147274)
社会(124081)
社会科(117705)
社会科学(117676)
基金项目(104535)
(103523)
自然(96466)
自然科(94269)
自然科学(94239)
自然科学基金(92538)
教育(90125)
(87590)
资助(82636)
编号(79344)
成果(63631)
(60266)
重点(59680)
(56197)
(55642)
课题(53413)
科研(52257)
教育部(51988)
创新(51936)
国家社会(51524)
期刊
(164470)
经济(164470)
研究(112869)
中国(69540)
学报(61758)
(56370)
管理(56061)
科学(55655)
(53488)
大学(47553)
学学(44752)
教育(39295)
农业(36999)
(35499)
金融(35499)
技术(33331)
财经(29427)
经济研究(27073)
业经(26873)
(25077)
问题(22123)
图书(20247)
理论(19675)
(19110)
统计(18839)
(18535)
技术经济(18471)
科技(18024)
实践(17957)
(17957)
共检索到559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波  杭斌  
本文基于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理论分析医疗支出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机制,并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省际面板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我国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都很强烈,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明显高于农村居民水平;2医疗支出不确定性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增强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产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虽然比较小,但呈不断上升趋势;3我国城乡居民都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影响,在流动性约束条件下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消费的有效措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预防性储蓄定义为由潜在的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储蓄,并导出了存在预期消费支出高峰的条件下跨时消费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和相应的消费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1978 ̄2003年的数据对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从1990年开始,中国城市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持续上升,且这种变化主要是预期支出不断提高引起的预防性储蓄增加造成的,而预期支出提高与教育、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有关;(2)储蓄与收入之间存在不断变化的协整关系;(3)在消费与收入的短期动态关系中,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也是显著的;(4)利率下调与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对消费的作用正好相反,前者的作用不足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田岗  
有关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缺乏专门针对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的实证分析。本文专注于分析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所面对的不确定因素风险感受以及流动性约束感受显著地差别于城市。通过构造一个包含流动性约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专门针对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特点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强,面对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与流动性约束,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谨慎,储蓄存款的倾向越来越高,这也印证了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农村金融环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兆博  马树才  
本文基于CHNS数据集,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对1996~2003年中国农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进行经验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农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行为。农民的不确定性感受引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于通过积累性的储备来抵御未来的风险,农民持久收入的稳定提高能显著减少其预防性储蓄动机。我们还注意到,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反而促使其增加预防性储蓄动机,对此的一个合理解释就是,农民所承受的教育负担相对过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学军  吴冲锋  
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可以减少经济个体面临的风险而影响个体的消费和投资(储蓄)的选择,对个体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产生挤出效应,增加消费。本文试图建立一个两期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这种挤出效应。从宏观效果上看,大范围的社会医疗保险计划有助于缓解目前对中国高储蓄的担忧,这种制度性的规避风险安排比预防性储蓄的自我融资方式能提升整体的社会福利效果。本文最后就此对中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裴春霞  孙世重  
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是解释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流行理论,但目前国内学者大多采用静态估计方法,通过对小样本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普通最小。乘法回归来检验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假说,并且没有区分长期消费与短期消费之间的关系。 本文运用动态建模方法,运用改革以来2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居民消费问题进行了计量检验,证明了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的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骆祚炎  
引入支出增长预期变量,结合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因素,能够较全面地解释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VAR模型分析说明,广东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广东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增加了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较高的消费水平使支出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减弱,改革过程中的非平稳性等。为化解高储蓄并促进消费的增长,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和平稳性,抑制教育、住房和医疗保健等支出的过快增长,增加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发挥资产财富效应的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勇  
基于1978~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F-H模型从总量层面和私人层面研究了中国省际资本流动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不管是总量层面还是私人层面,投资-储蓄间的相关关系都比较高,表明资本在省际间的流动性比较低,并且资本在私人层面的流动性比总量层面还要低,这意味着各级政府在省际资本流动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将1978~2012年划分为1978~1993年和1994~2012年两个时期进行研究发现,后一时期资本在省际间的流动性有所提高,省际资本流动性呈现出增强的趋势。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周浩明  
本文选择中国城镇居民 1 991— 1 998年间平行面数据 ,采用工具变量和广义矩估计方法 ,对预防性储蓄模型进行估测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本文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同类研究扼要综述 ,并着重介绍Dynan的预防性储蓄模型。第三部分是对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数据及估测方法的说明 ,最后给出本研究对中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实证研究结果 ,以及对居民预防性储蓄产生原因所作的理论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定义了预防性储蓄的概念,并在自适应预期和持久收入假说的框架下,估计了农户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户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在1 997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随后,本文又在短期动态消费函数(ECM )中引入了代表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解释变量,对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做出了具体解释。本文的结论是:1 997年以来,农村服务项目费用飞涨以及农产品生产价格持续下滑是农户预防性储蓄骤然增加、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其中,由于教育、医疗支出关系到农户的长远利益,其价格上涨对消费的负影响远远大于农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负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彬  
为了研究我国高储蓄率高货币化低消费率并存的现象,本文选取2000年-2011年的季度数据,使用GMM方法测算我国预防性储蓄动机参数,并基于Dynan预防性储蓄模型验证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存在性。在验证预防性储蓄动机存在的基础上,从货币理论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验证了超额货币现象与预防性储蓄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居民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与我国超额货币发行之间较强的关系,为了减小其负面效应,相关制度需要做出改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戴丽娜  
文章利用1998-2008年的城乡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包含习惯形成、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在内的动态面板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习惯形成对于城乡居民的消费具有显著性影响;不确定性对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农村居民的影响不显著;城乡居民的消费具有过度敏感性;城镇居民的实证结果支持"前景理论",不支持流动性约束理论,农村居民的实证结果支持"短视行为"理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邵欣炜  崔畅  
通过对我国居民在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上的消费行为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当中具有显著的“预防性储蓄”成分,未来预期收入当中也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在目前总需求不足的情形下,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流动性约束将是扩张社会消费需求的重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震  张安全  
预防性储蓄是不是引起中国居民储蓄率过高的主要原因还是一个尚未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提出一个以家庭为决策单位的最优预防性储蓄动态模型,首次利用2005~2009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由于收入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预防性储蓄至少能够解释城乡居民人均金融财产积累的20%到30%左右,是导致中国城乡居民财富积累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福  沈琦  
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构建政府参与背景下的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即处于倒"U"型右半部分;随着各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财政支出与包容性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效应,说明现阶段的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在财政支出下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于弱化。据此,提出要适时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并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对政府支出的力度进行调整,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