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5)
2023(10113)
2022(8180)
2021(7853)
2020(6489)
2019(14632)
2018(13891)
2017(26964)
2016(13699)
2015(15099)
2014(14591)
2013(14426)
2012(13421)
2011(12150)
2010(12196)
2009(11600)
2008(10537)
2007(9162)
2006(8029)
2005(7569)
作者
(36856)
(30918)
(30519)
(29411)
(19725)
(14847)
(13967)
(11854)
(11776)
(10835)
(10721)
(10319)
(9871)
(9798)
(9767)
(9589)
(8957)
(8957)
(8711)
(8604)
(7718)
(7358)
(7332)
(6994)
(6954)
(6921)
(6803)
(6408)
(6189)
(6083)
学科
(57805)
经济(57732)
(38099)
管理(35049)
(29478)
企业(29478)
(26913)
金融(26913)
中国(25781)
方法(25260)
(24181)
银行(24173)
(23533)
数学(23129)
数学方法(22987)
(16373)
(15634)
(14739)
贸易(14726)
(14637)
(14506)
业经(12668)
中国金融(11476)
农业(10857)
地方(10178)
(10101)
财务(10082)
财务管理(10063)
(9882)
企业财务(9737)
机构
大学(190698)
学院(188936)
(92651)
经济(91261)
研究(71036)
管理(69283)
中国(62451)
理学(59670)
理学院(59026)
管理学(58215)
管理学院(57875)
(42616)
(39955)
科学(38395)
(34942)
财经(34695)
中心(33701)
经济学(32037)
研究所(31983)
(31983)
(29098)
经济学院(28991)
财经大学(26436)
北京(25917)
(25089)
(24696)
(24006)
业大(23672)
金融(23617)
农业(22802)
基金
项目(126835)
科学(101771)
基金(97370)
研究(92696)
(86105)
国家(85029)
科学基金(72388)
社会(64088)
社会科(61137)
社会科学(61123)
基金项目(49986)
(44725)
自然(44292)
自然科(43375)
自然科学(43362)
自然科学基金(42668)
教育(41148)
资助(40382)
(38730)
编号(34121)
(30289)
国家社会(28948)
重点(28875)
成果(27741)
(27719)
(27189)
中国(26875)
教育部(26628)
(25915)
创新(25581)
期刊
(96130)
经济(96130)
研究(62502)
中国(37246)
(35162)
金融(35162)
(31163)
学报(28533)
科学(27609)
(26833)
管理(26244)
大学(22328)
学学(21288)
经济研究(18849)
财经(18063)
农业(17803)
(15693)
教育(14377)
业经(13613)
(12694)
技术(12649)
世界(12330)
问题(12180)
国际(12116)
(10654)
商业(8658)
统计(8654)
技术经济(8545)
理论(8536)
(8025)
共检索到291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北啸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流动性约束显著降低家庭消费水平;当家庭拥有互联网金融时,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降低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减缓;更换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定义口径,结果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在城市家庭、东部地区家庭、高收入家庭和高人力资本家庭更大。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很大,但是互联网金融能够显著缓解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因此,普及第三方支付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工具,发展互联网金融可以成为未来缓解我国家庭流动性约束、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健  臧旭恒  
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四期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了普惠金融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支出,且对处在中低分位数的家庭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普惠金融对高流动性资产不足的家庭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高流动性资产充足的家庭而言,普惠金融对其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健,即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家庭面临的流动性约束进而促进家庭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小丹  李俊文  
本文将流动性约束和社交网络引入到家庭消费模型中,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微观数据为支撑,通过理论影响机制和实证模型两种方式,研究社交网络和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1)流动性约束会显著降低家庭的总消费水平,并且对耐用品消费、教育类消费和服装类消费的抑制作用更加突出;(2)社交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文娱类消费、耐用品类消费和服装消费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小丹  李俊文  
本文将流动性约束和社交网络引入到家庭消费模型中,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微观数据为支撑,通过理论影响机制和实证模型两种方式,研究社交网络和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1)流动性约束会显著降低家庭的总消费水平,并且对耐用品消费、教育类消费和服装类消费的抑制作用更加突出;(2)社交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文娱类消费、耐用品类消费和服装消费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张号栋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选择工具变量,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发现,金融可及性可显著增加家庭信贷需求,同时显著降低家庭信贷约束的概率。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可及性可显著降低家庭需求型信贷约束和供给型信贷约束的概率。本文引入互联网金融变量后发现,在正规金融不可及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可显著促进家庭信贷需求,并降低家庭信贷约束的概率。本文政策含义是,提高金融可及性,推广互联网金融,对于释放家庭信贷需求,缓解家庭信贷约束,提升家庭消费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甘犁  赵乃宝  孙永智  
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三个相互独立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数据库为基础,从收入分布和流动性约束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中国家庭高储蓄率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高收入家庭的储蓄率远高于低收入家庭;(2)尽管都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低收入家庭受流动性约束的概率远大于高收入家庭,并且流动性约束的存在会显著提高家庭储蓄率;(3)收入差距扩大和流动性约束增强时,家庭总储蓄率会随之升高;(4)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大于高收入家庭。这些实证结果不仅与异质性家庭跨期储蓄模型的推论相一致,也为政府促进消费的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缩少收入差距不仅是降低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可行政策,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魏金龙  郑苏沂  于寄语  
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参保商业保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是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可能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程度;二是家庭收入增加、金融知识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提升等因素,都会推动家庭购买商业保险;三是互联网使用可以提升家庭金融知识水平,提高社会互动水平,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从而促进家庭参保商业保险;四是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参保商业保险的作用,在具有不同学历水平、收入阶层、户籍等特征的家庭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引导保险业把握好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转型机遇,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促进保险业向信息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转型;二是要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技术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的优势,借助大数据分析、高速算法等现代科技手段,更有针对性地向潜在参保人群普及商业保险知识,提高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参与率,满足不同家庭个性化、多样化保险需求;三是要加强和改进对互联网保险的监管,督促从业机构合规经营,严厉打击网络保险诈骗行为,为保险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营造适宜的环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婷婷  黄容  
论文将家庭住房选择决策归结为消费问题,从家庭跨期住房消费的效应最大化入手,通过构建贝尔曼方程分析外部融资与流动性约束对家庭住房消费的影响机制。论文的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外部融资在家庭跨期决策中发挥桥梁作用,如果没有外部融资,家庭的住房跨期选择决策就无法实现;在流动性约束下,家庭无法进行外部融资,仅能利用本期收入与家庭前期的财富积累进行消费,在财富与收入小于住房所需价款时,家庭仅能通过租房来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无法实现住房投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余峰  
收入不平等与家庭消费的关系与信贷约束程度以及家庭社会地位偏好有关。住房是典型的地位性商品,当收入差距扩大时,人们为了维持或提高现有的相对地位会努力改善居住条件,住房攀比最终会导致全社会住房面积标准提高和房价上涨。在信贷缺乏的环境中,购房标准提高和房价上涨意味着家庭未来遭遇流动性约束的风险加大,为此,家庭在增加购房预算的同时会抑制日常消费。本文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微观跟踪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1)周围人群的住房面积的扩大,会促使家庭选择购买更大的房子。并且,攀比效应对住房需求的刺激作用明显大于房价上涨对住房需求的抑制作用。(2)家庭平均住房面积扩大和房价上涨都与收入不平等引发的住房攀比有关。(3)收入不平等对城镇家庭消费皆有拉动作用和抑制作用。(4)潜在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与家庭地位等级的高低有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慧涛  潘美玲  
本文基于CFPS和CHFS的家庭调查数据,构建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广义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支出总量与结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高流动性资产和金融资产占比形成的家庭流动性约束在CFPS统计中明显,高流动性资产、金融资产占比、金融信贷支持和信用卡支持等形成的家庭流动性约束在CHFS统计中明显;广义流动性约束在家庭消费支出总量上具有抑制效应,受高流动性资产占比、金融资产占比、金融信贷支持和信用卡支持等流动性约束的家庭总消费支出总量分别降低10.04%、7.26%、8.08%和3.25%;广义流动性约束在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上具有异质性影响特征。受上述四类流动性约束家庭的生存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0.13%、12.06%、7.14%和5.12%;发展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2.23%、13.61%、6.22%和6.01%;享受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24.09%、27.05%、13.35%和12.24%。最后,文章提出完善消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实施以加强家庭流动性为主的消费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欣  臧旭恒  
本文根据金融资产与住房资产结构识别异质性消费者,并基于CFPS微观调查数据,估计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考察异质性消费者流动性约束及其引起的消费行为差异问题。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资产流动性充足的消费者,资产流动性不足的消费者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验证了资产变现难易程度对流动性约束及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时根据住房资产消费与投资的双重属性,本文建立总住房资产价值和多套房资产价值两种识别标准,进一步细分异质性消费者,并发现存在无房消费者为首套住房资产进行目标性储蓄而主动提高流动性约束水平的现象。本文从资产流动性角度,结合住房资产的双重属性以及中国住房"占有率高、刚性需求较强"的事实特征,解释了当前中国居民家庭"高财富水平"与"消费抑制"共存的现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倩  尹志超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主要运用Heckman两步法研究了信贷约束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为了克服信贷约束的内生性对估计结果产生的影响,引入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估计。实证分析结果一致表明,信贷约束阻碍了家庭消费,使家庭的实际消费低于理论上的最优消费。家庭总资产、总收入、家庭规模、学历、房产数量对家庭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厌恶对家庭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那些总资产规模小、老年抚养比高、户主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身体状况一般的家庭受到信贷约束的概率显著提高。因此,改善金融环境和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是促进家庭消费的重要措施。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秀红  戴光辉  
本文采用SCF数据,运用TOBIT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收入风险和流动性约束对投资者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之后,收入风险的增加会使得投资者降低对风险资产的需求,预期未来流动性的约束也减少投资者的风险资产投资比例。接着本文采用分类回归及将风险资产投资比例概念由狭义转变为广义,得到的结论都和前面的研究一致。最后,本文采用迭代LAD回归技术所得到的结果也证明了本模型的结论具有稳健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华  杨铖  
金融市场正日益广泛的为中国家庭居民所知,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的横截面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强度流动性约束下商业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选择差异。本文研究发现: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可通过缓解家庭未来不确定性、改善预期消费能力来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流动性约束会使商业保险的促进作用对不同家庭产生差异性影响,强流动性约束家庭对于商业保险的刺激作用反应更强。本文结论为保险分人群投放提供了依据,同时给出要聚焦保险适用对象,提高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地区居民的金融素养等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力行  周广肃  
人力资本投资是增强社会流动性的重要手段,然而借贷约束使得底层家庭无力对子女进行最优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此同时,富裕家庭则不受借贷约束的影响,总体结果是社会流动性减弱。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和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借贷约束确实提高了居民收入和教育的代际传递弹性,降低了社会流动性。在匹配政府公共教育支出数据后发现,公共教育支出可以缓解家庭层面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提高教育水平的代际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