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7)
- 2023(8960)
- 2022(7381)
- 2021(6885)
- 2020(5628)
- 2019(12437)
- 2018(11790)
- 2017(23313)
- 2016(12146)
- 2015(13129)
- 2014(12491)
- 2013(11989)
- 2012(10444)
- 2011(9180)
- 2010(9296)
- 2009(9141)
- 2008(8182)
- 2007(7247)
- 2006(6284)
- 2005(5823)
- 学科
- 业(42355)
- 济(41512)
- 经济(41451)
- 管理(39063)
- 企(37868)
- 企业(37868)
- 融(26072)
- 金融(26071)
- 银(23327)
- 银行(23320)
- 行(22568)
- 财(20413)
- 方法(19304)
- 中国(18544)
- 数学(16965)
- 数学方法(16810)
- 务(16699)
- 财务(16676)
- 财务管理(16652)
- 企业财务(16118)
- 制(14191)
- 中国金融(11164)
- 业经(11128)
- 农(11067)
- 体(9352)
- 地方(9097)
- 体制(8321)
- 理论(8028)
- 贸(7981)
- 贸易(7969)
- 机构
- 学院(158168)
- 大学(154503)
- 济(64525)
- 经济(63170)
- 管理(59505)
- 理学(51449)
- 理学院(50955)
- 管理学(50141)
- 管理学院(49850)
- 研究(47834)
- 中国(44697)
- 财(34891)
- 京(30191)
- 财经(27937)
- 科学(27019)
- 经(25438)
- 中心(24938)
- 所(23115)
- 农(22628)
- 江(22211)
- 财经大学(21270)
- 融(21158)
- 经济学(21046)
- 金融(20752)
- 研究所(20710)
- 业大(20241)
- 银(19367)
- 州(19345)
- 经济学院(19165)
- 银行(18631)
- 基金
- 项目(104538)
- 科学(83002)
- 研究(77215)
- 基金(77206)
- 家(66233)
- 国家(65650)
- 科学基金(57641)
- 社会(50486)
- 社会科(48132)
- 社会科学(48124)
- 省(41308)
- 基金项目(40565)
- 自然(36818)
- 自然科(36054)
- 自然科学(36044)
- 教育(35723)
- 自然科学基金(35423)
- 划(33986)
- 资助(31718)
- 编号(31095)
- 成果(25089)
- 重点(23681)
- 创(23131)
- 部(23098)
- 性(22706)
- 发(22191)
- 创新(21574)
- 国家社会(20992)
- 课题(20969)
- 科研(20606)
共检索到235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衷唯平 张继恒
流动性泛滥是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治理流动性泛滥的多种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认为治理流动性泛滥应该"多管齐下",近来频频出台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作为解决流动性泛滥方法之一,应该有节奏地稳步运行,以免引发大规模市场风险。通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概念、融资方式、发展现状及成因的分析,笔者认为通过上市公司再融资治理流动性泛滥,必须加强对再融资的规制和监管,正确把握再融资和流动性泛滥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有计划地、适当地开展上市公司再融资,以便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关键词:
流动性泛滥 上市公司 再融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志祥
信托融资方式不仅丰富了融资工具的品种,而且也扩展了金融工具或融资方式的信用基础,是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表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小红
“恶性再融资”包括,融资准备阶段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再融资成功后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无需再融资却有意“圈钱”和采用其他手段非法融取资金。其产生的原因为,利益驱使、监督制约不力、市场约束机制的弱化、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法制不健全。因此需要从完善公司监督体系、健全现金分红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平等再融资资格、精准再融资准入门槛、完善再融资渠道、规范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和加强法规建设等方面来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恶性再融资 成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晓雷 刘昊虹
美联储试图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刺激国内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研究表明,由于美国经济的问题不是流动性短缺,因此,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带来美国经济的复苏反而带来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强化了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国,美国应该放弃这种与邻为壑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保持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柯 张超林 刘可
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和现金持有水平两个角度出发,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中国上市公司流动性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和现金持有水平。同时,相对于低融资约束公司,高融资约束下,以上两种负向影响更为显著。结论为金融发展与微观层面融资约束及公司流动性管理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祖平 陈映森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冲动心理越来越强,融资数量也越来越大。然而,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外企业纷纷注重内源融资和把债务融资作为外源融资首选之时,我国的上市公司却表现出对股权再融资的极度偏好。但股权再融资的扩张并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同步增长。文章从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绩效的角度,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状及原因,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 股权再融资 公司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广生 岳芳芳
本文以2008~2010年间实施增发、配股及可转债的28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T检验对比分析再融资前一年至后三年的绩效变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有强烈的虚增绩效以顺利实现增发再融资的动机;可转债公司的绩效最好;不同方式再融资后绩效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配股公司,再融资效率低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屈冬冬 杨兴全
本文从股权再融资视角,结合制度环境研究股权再融资与过度投资问题。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及再融资程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正的影响,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这一研究成果从大股东侵占的角度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及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提供了一定证据。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股权再融资 过度投资 产权性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光辉 李沫含
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可以概括为:以管理层的政策制定为约束条件,选择、设计能为市场接受,且符合公司股权结构的再融资工具。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1991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选择上的变化,并且通过考察证券发行监管审核制度变迁与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选择之间的关系,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工具将围绕着全流通而进行设计,可转债及其衍生物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债权融资即将真正意义上的出现并占到合理比重等结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再融资工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兆国 郑军 郭炜 杨清香 何威风 闫炳乾
主持人:股权再融资是公司上市后进行再融资的一种方式,一般有配股和增发两种。从理论上讲,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应该能够增加公司价值,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股权再融资的市场反应是负面的,即公告后股票价格下跌,实施后长期业绩较差。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2006年5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股权再融资被暂停一年后又重新启动。于是,上市公司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股权再融资竞赛",对此投资者却投了反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王伟 王一添
要深化对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再融资机制内涵要义的认识,始终坚持和强调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机制注册制前后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发展特征以定向增发为主的多元化品种格局仍然稳健在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企业融资大多遵循梅叶斯的“优序理论”。以美国为例,企业内部融资比率高达75%,而债券类融资和权益类融资只占25%。而我国资本市场则呈现出不同的态势。2020年,上市公司通过权益再融资共募集11522.08亿元,相比同期美国上市公司再融资2585亿美元,以融资金额/总市值作为可比口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文虎 宁云才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以及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现状,本文利用DEA分析的相关信息,定义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指数,并以电子行业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再融资指数可用来评价上市公司再融资要求的可行性,能为管理者确定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提供参考。
关键词:
DEA 上市公司 再融资 再融资指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柳茜
股权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现象严重影响着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本文改进了修正的Jones模型,通过研究中国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和股权再融资中增发新股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为防其发生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增发新股会引起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程度与增发的再融资额度和总资产的比值、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与企业的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比、企业规模负相关。2007年新的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增发新股 会计准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芮玉巧
再融资对于壮大上市公司实力、促进公司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截至2004年底,河南省共有17家(次)实施了再融资,融资总额为58.9亿元,对比上市公司再融资条件,2006年度在经营业绩上具备再融资条件的公司有15家,其中具备增发和可转债条件的有10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忠生
采用中国沪深股市1999年~2006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分位回归方法,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后的业绩变化,探讨业绩处于不同分位点的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对业绩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从1999年~2006年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是整体性的。通过在模型中引入股权再融资虚拟变量,基于分年度的OLS回归表明,在2000年实施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与在研究期内没有股权再融资行为的上市公司相比,经营业绩的下滑更严重;处于高分位点的股权再融资样本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它们的业绩变化与股权再融资并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表明股权再融资后公司的业绩变化存在内部差异性,同时在各个分位点上市公司的规模增加均对经营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分位回归 业绩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