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6)
- 2023(17454)
- 2022(15051)
- 2021(14018)
- 2020(11998)
- 2019(27180)
- 2018(26692)
- 2017(51993)
- 2016(28116)
- 2015(30956)
- 2014(30713)
- 2013(30025)
- 2012(27234)
- 2011(24290)
- 2010(23823)
- 2009(21687)
- 2008(21115)
- 2007(17966)
- 2006(15176)
- 2005(12852)
- 学科
- 济(104202)
- 经济(104073)
- 管理(80230)
- 业(80182)
- 企(65869)
- 企业(65869)
- 方法(53574)
- 数学(47334)
- 数学方法(46740)
- 财(30189)
- 中国(27635)
- 农(27478)
- 学(23589)
- 业经(23146)
- 务(20880)
- 财务(20807)
- 财务管理(20774)
- 制(20079)
- 企业财务(19797)
- 贸(19689)
- 贸易(19683)
- 易(19154)
- 地方(18944)
- 农业(18501)
- 理论(17537)
- 银(17488)
- 银行(17418)
- 技术(17359)
- 融(16479)
- 金融(16477)
- 机构
- 大学(389863)
- 学院(387850)
- 管理(155025)
- 济(150108)
- 经济(146969)
- 理学(135923)
- 理学院(134432)
- 管理学(131835)
- 管理学院(131143)
- 研究(125510)
- 中国(94013)
- 科学(81419)
- 京(80874)
- 财(69752)
- 农(68928)
- 业大(63534)
- 所(62629)
- 中心(57941)
- 研究所(57919)
- 财经(57368)
- 农业(54817)
- 江(53753)
- 经(52526)
- 北京(49983)
- 范(48432)
- 师范(47803)
- 院(45789)
- 经济学(45660)
- 州(43929)
- 财经大学(43384)
- 基金
- 项目(279767)
- 科学(219123)
- 基金(204767)
- 研究(195792)
- 家(181449)
- 国家(179999)
- 科学基金(154288)
- 社会(123865)
- 社会科(117422)
- 社会科学(117393)
- 基金项目(109354)
- 省(108821)
- 自然(104257)
- 自然科(101933)
- 自然科学(101901)
- 自然科学基金(100065)
- 划(92707)
- 教育(90203)
- 资助(84483)
- 编号(77769)
- 重点(62650)
- 部(61154)
- 成果(60748)
- 创(58318)
- 发(57978)
- 科研(54960)
- 创新(54489)
- 计划(53079)
- 课题(52664)
- 教育部(52126)
- 期刊
- 济(149515)
- 经济(149515)
- 研究(106684)
- 学报(69900)
- 中国(65120)
- 科学(60900)
- 农(60857)
- 财(53597)
- 管理(53522)
- 大学(52207)
- 学学(49892)
- 农业(41756)
- 教育(36224)
- 融(34435)
- 金融(34435)
- 技术(31315)
- 财经(27309)
- 业经(25365)
- 经济研究(24849)
- 经(23258)
- 业(21462)
- 版(19934)
- 科技(19625)
- 问题(19623)
- 业大(18656)
- 理论(17909)
- 技术经济(17472)
- 商业(16972)
- 图书(16949)
- 统计(16712)
共检索到535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煜恩 王柘君
文章以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套利风险的视角,首先使用事件研究法,运用现有定价模型考察了市场对于送转宣告事件的累计异常报酬率的变化情况。之后纳入流动性变量、套利风险变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项,分别构建了送股与转增的影响因素模型,检验套利风险与流动性对送股、转增的影响。结果发现:送转宣告事件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流动性越高,送股比越小,转增比越大;套利风险越高,股票流动性强的公司送股比越高,转增比越小;公司送转股行为符合"价格幻觉"假设。
关键词:
流动性 送股 转增股 套利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煜恩 王柘君
文章以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套利风险的视角,首先使用事件研究法,运用现有定价模型考察了市场对于送转宣告事件的累计异常报酬率的变化情况。之后纳入流动性变量、套利风险变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项,分别构建了送股与转增的影响因素模型,检验套利风险与流动性对送股、转增的影响。结果发现:送转宣告事件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流动性越高,送股比越小,转增比越大;套利风险越高,股票流动性强的公司送股比越高,转增比越小;公司送转股行为符合"价格幻觉"假设。
关键词:
流动性 送股 转增股 套利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煜恩 王柘君
文章以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套利风险的视角,首先使用事件研究法,运用现有定价模型考察了市场对于送转宣告事件的累计异常报酬率的变化情况。之后纳入流动性变量、套利风险变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项,分别构建了送股与转增的影响因素模型,检验套利风险与流动性对送股、转增的影响。结果发现:送转宣告事件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流动性越高,送股比越小,转增比越大;套利风险越高,股票流动性强的公司送股比越高,转增比越小;公司送转股行为符合"价格幻觉"假设。
关键词:
流动性 送股 转增股 套利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茂斌 孔东民
个股流动性变化与市场总体流动性变化的敏感程度是个股系统流动性风险。基于中国股市1994-2007年的日间交易数据,运用套利定价模型来检验个股系统流动性风险与其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后,发现中国个股系统流动性风险与预期回报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且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表现在市场总体流动性水平较低时以及规模较大的证券上。这一发现明显有悖于个股系统流动性风险应该获得风险溢价的标准金融模型推断,且支持了中国股市存在非流动性的财富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春峰 李思成 房振明
本文以新兴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股市为例,对市场总体流动性水平与套利交易盈利能力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成熟资本市场中的状况相反,本文研究发现,在控制了Fama-French三因子后,套利交易的预期盈利随着市场流动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表明市场异象造成的错误定价并不会随着流动性的提高而被投资者的套利交易所纠正,这体现了不成熟市场的特征,且反映了套利的无效率。另外,本文在分析中还考虑了流动性风险和时变因素风险暴露等可能对研究结论造成影响的因素,并且在进一步研究后得到了与前文相一致的结论。
关键词:
流动性状态 市场异象 套利 盈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煜恩 杨飞飞 池祥萱
公司在进行股利支出时是迎合投资人或者成长机会一直未有定论,这两个理论皆采用市帐率作为代理变数,其对公司股利支出的预测则是相反的方向。文章利用套利风险与市帐率的交互作用项来检验这两种理论,结果发现如下:第一,公司市帐率越高,未来的现金股利越高;第二,在高价股中,高管人员迎合投资人而发放现金股利;第三,在高套利成本、低交易量、卖空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高管人员会根据公司的成长机会而进行股利的支出。
关键词:
迎合动机 成长机会 股利支出 套利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柳楠 朱鹤 佟孟华
本文基于剩余收益模型和相对估值法构建了三个测度股票错误定价程度的错误定价指标——RVI、RII和MPI,然后应用Fama-Macbeth回归方法,通过与传统BM指标进行对比研究来检验三个指标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套利风险和错误定价之间的关系给出理论解释,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RVI,RII和MPI三个测度错误定价的指标在预测层面可以有效度量股票错误定价程度;套利风险和错误定价呈显著相关性,但在低估与高估两类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套利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错误定价的发生。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晓杰
在股指期货期—现跨市场套利领域,采用传统的持有至到期策略,套利机会很少且收益很低;而常见的提前平仓策略现有相关研究,一是未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型化技术路径;二是未对提前平仓策略的高收益带来的高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三是无法为每位投资者量身定制风险/收益配置方案。通过连续时间金融数学建模,提出基于提前平仓的风险统计套利策略模型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该模型体系具有4点优势:一是有望挖掘到额外的利润空间,提高风险套利收益;二是对提前平仓策略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型化技术路径;三是对提前平仓策略的风险进行了量化;四是建立了收益/风险配置机制,能够让套利者根据自身所处的风险偏好状态、风险承受能力、对市场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山磊 郑柏茹
上证50ETF期权的上市宣布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步入期权时代。期权是一种企业、银行和投资者等进行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是市场上最活跃的金融衍生品之一,其定价方法及交易策略相对期货及其他衍生品比较复杂及多变。本文首先对我国股票期权运行状况进行简要分析。随后,在评述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期权自身的价格性质,着重介绍期权价格凸性无风险套利策略及其应用。最后,对我国资本市场和期权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慈拉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并不是货币绝对额的增加,而是表现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制度的外生性因素共同引致的货币流量过强。央行沿袭数量型的调控手段已无法对日趋加快的货币流量进行调控,使之呈现市场流动性相对过剩。因此,央行应重视对货币流量的监控,消除非市场机制的套利,实行微量递增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模式,逐步运用价格型调控工具,引导社会公众对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产生预期,才能有效地解决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理 卢烨婷
从期现套利的基本思路出发,论证利用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的可行性。实证表明,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数据,并选择沪深300指数中权重排名前10的一篮子股票组合作为现货组合,运用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的统计套利技术,可以实现股指期货的无风险套利。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期现套利 统计套利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麦元勋
文章根据Acharya和Pedersen(2003)的研究成果,把股票的流动性风险划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以三个流动性Beta系数——"2、"3和"4作为衡量指标,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越低的股票,流动性风险越高,而且,在这三种形式的流动性风险中,"3和"4所体现的流动性风险要比"2所体现的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 中国股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庆劼 叶蜀君 吴超
我国金融业已逐步进入"混业经营,分业监管"阶段,金融集团大量成立。由于金融集团内不同行业的子公司被要求使用不同的风险度量模型,且不同子公司有不同的资本成本,所以,金融集团可以通过将风险在不同子公司之间重新配置,实现监管资本套利。基于此笔者构建了一个金融集团风险成本最小化的模型,在总体风险给定的情况下,分三种情况讨论了使金融集团风险成本最小化的监管资本套利最优策略。对于监管资本套利行为本文也分析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胜民 闫红蕾
基于转移模型,收集中国A股市场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900只股票和15只ETF的数据,采用log t检验和俱乐部收敛检验研究A股市场属于同一行业的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价格以及融资融券标的ETF价格之间的收敛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分析A股市场统计套利的风险,研究发现基于股票所属行业构建套利组合具有较大风险,融资融券的双向交易机制尚未充分发挥,市场有效程度不足,但统计套利在中国市场仍具有可行性。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个行业看,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之间不存在持续、稳定的收敛关系,但同一行业内某些个股之间存在不稳定的俱乐部收敛关系;融资融券标的分阶段扩容增加统计套利的风险,也增加统计套利的机会,扩容之后绝大部分行业个股整...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蓉 吴宇翔
近年来,股票流动性被认为是引发资本市场不稳定性的因素之一,但究竟股票的高流动性会增大还是减少股价崩盘风险,至今仍有争议。治理理论认为股票的高流动性通过促进知情交易和增强大股东监督能力有效缓解了公司负面消息的累积,进而减少股价崩盘风险,但若大股东凭借较低的成本大幅度减持或退出,则会增大股价崩盘风险。短期行为理论认为流动性高的股票会吸引更多的短期投资者,从而加剧公司管理者的短期业绩压力,诱使其采取短期行为,进而增大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治理理论和短期行为理论,以2003年至2016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股价崩盘虚拟变量和个股特定回报率的负向偏度测量股价崩盘风险,以调整后的流动性匮乏指标测量股票流动性,通过多元回归检验在中国A股市场上股票流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未预期盈余虚拟变量测量市场未预期的负面消息释放的可能性,通过多元回归研究股票流动性与市场未预期的负面消息释放的可能性之间的联系,以探索股票流动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股票流动性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在中国A股市场上股票的高流动性显著增大股价崩盘风险;②形成这一影响的机制是股票的高流动性加剧了短期投资者给予公司管理者的短期业绩压力,促使管理者采取短期行为,不断隐瞒公司的负面消息,进而造成负面消息累积,累积达到上限后,大量负面消息被集中释放,从而引发短期投资者大量抛售股票,股价崩盘随之形成。从公司层面证实了股票流动性引发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这一结果丰富了中国关于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验证了短期投资者的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此加强了对股价崩盘形成机制的了解。研究结果对降低中国资本市场金融风险、促进中国股市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