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9)
- 2023(10500)
- 2022(8930)
- 2021(8169)
- 2020(7022)
- 2019(15315)
- 2018(14938)
- 2017(29519)
- 2016(15195)
- 2015(16566)
- 2014(16186)
- 2013(15924)
- 2012(14274)
- 2011(12800)
- 2010(12816)
- 2009(12202)
- 2008(12021)
- 2007(10669)
- 2006(9103)
- 2005(8212)
- 学科
- 济(64372)
- 经济(64293)
- 业(49566)
- 管理(49086)
- 企(40055)
- 企业(40055)
- 方法(34996)
- 数学(32024)
- 数学方法(31801)
- 财(19757)
- 中国(17565)
- 农(15450)
- 制(14811)
- 银(14127)
- 银行(14118)
- 贸(14077)
- 贸易(14071)
- 务(14070)
- 财务(14055)
- 财务管理(14021)
- 易(13678)
- 融(13469)
- 金融(13468)
- 企业财务(13382)
- 行(13329)
- 业经(12746)
- 险(10980)
- 保险(10888)
- 学(10107)
- 农业(9604)
- 机构
- 学院(216676)
- 大学(215553)
- 济(93694)
- 经济(91967)
- 管理(86281)
- 理学(74015)
- 理学院(73324)
- 管理学(72141)
- 管理学院(71726)
- 研究(64571)
- 中国(55975)
- 财(48381)
- 京(42602)
- 财经(39017)
- 科学(36058)
- 经(35645)
- 中心(31727)
- 经济学(31193)
- 农(31174)
- 江(31006)
- 所(30828)
- 财经大学(29503)
- 经济学院(28542)
- 业大(28444)
- 研究所(27477)
- 北京(26316)
- 州(25347)
- 商学(25131)
- 商学院(24900)
- 农业(24591)
- 基金
- 项目(143936)
- 科学(114856)
- 基金(108827)
- 研究(103891)
- 家(93531)
- 国家(92789)
- 科学基金(81834)
- 社会(69086)
- 社会科(65731)
- 社会科学(65717)
- 基金项目(56678)
- 省(54437)
- 自然(53321)
- 自然科(52164)
- 自然科学(52150)
- 自然科学基金(51301)
- 教育(48928)
- 资助(46237)
- 划(45371)
- 编号(40090)
- 部(32996)
- 重点(31798)
- 成果(31427)
- 创(30123)
- 教育部(29506)
- 国家社会(29438)
- 发(28916)
- 大学(28725)
- 人文(28651)
- 科研(28250)
共检索到315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宗计川 李纪阳 张睢
理论研究与现实观察均表明,流动性冲击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传染性。如何防范流动性冲击触发资产折价销售进而演变成系统性风险,是当前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以往的研究主要基于银行间市场,很少针对资本市场。对于那些面临赎回压力的基金而言,当遭遇流动性冲击时,市场极易形成"赎回压力—抛售股票—股票价格下跌—赎回扩大—抛售股票"的正反馈,致使股票价格偏离基础价值而持续下跌。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股票型基金在赎回压力下的资产折价销售进行市场检验。继而,在实验室的市场环境下,采用协调博弈实验,对流动性冲击下的资产折价销售进行了检验。实证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在赎回压力下,流动性冲击极易触发资产折价销售,并通过资产抛售将这一风险传染到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本研究事实上提出了一种监管干预思路:在折价销售循环开始之初,监管部门介入资产市场以阻止资产价格的螺旋下降,进而防止基金融资能力的下降,以期阻断因折价销售而引起的风险传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嵘欣
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出发,以贵州省105家法人银行的同业业务数据模拟银行系统,并在银行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系统流动性风险模型,分析研究系统流动性风险在银行之间的传染途径以及银行之间、银行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等。研究发现,银行系统的不稳定和银行同步行为的协同效应是导致流动性风险的放大和蔓延的主要原因;系统的流动性冲击对大型银行影响更为突出,"大而不倒"实则不成立;声誉风险较系统性风险对小微型银行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预研预判区域性流动性风险,制定和落实差别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宗计川 庄妍 李晓伟
在中国股市“无股不押”的市场特征下,股票市场对负向冲击极其敏感,一旦发生股价跌至平仓线事件,极易引发股票折价抛售与同行风险传染。本文探索性地从质权人角度展开研究,在证实平仓线事件能够引发股票折价抛售与同行风险传染的前提下,揭示了质权人困境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放大作用。进一步,本文讨论了质权人风险内部化动机,通过将内部化动机分解为平仓线股票驱动的内部化动机和同行资产驱动的内部化动机,证实了质权人内部化动机越大,质权人困境传导行为所受抑制作用越强。本文从质权人角度丰富了股权质押领域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从市场风险层面拓展了股权质押后果的研究维度,对理解和认识质权人困境传导机制具有明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股权质押 质权人 折价抛售 同行风险传染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芬 刘晓星 陈羽南
从微观视角解释金融市场行为是认识金融市场规律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构建信息冲击影响流动性价值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信息冲击如何通过投资决策和交易行为影响市场价格及流动性价值,以及市场流动性价值、市场流动性及波动性的内在联系,并利用包含外生变量的GARCH-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私人信息、公开宏观信息、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均增强了市场流动性价值,但这种信息冲击的效应具有不对称性;市场趋势及投资者预期收益率均减弱了市场的流动性价值,且市场趋势与市场收益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芬 刘晓星 陈羽南
从微观视角解释金融市场行为是认识金融市场规律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构建信息冲击影响流动性价值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信息冲击如何通过投资决策和交易行为影响市场价格及流动性价值,以及市场流动性价值、市场流动性及波动性的内在联系,并利用包含外生变量的GARCH-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私人信息、公开宏观信息、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均增强了市场流动性价值,但这种信息冲击的效应具有不对称性;市场趋势及投资者预期收益率均减弱了市场的流动性价值,且市场趋势与市场收益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辉 廖士光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及机构投资者规模的壮大,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流动性的需求日益剧增,大宗交易制度是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的制度性创新。由于大宗交易的数量较大,其交易价格有别于正常交易规模的价格。本文利用沪深交易所的大宗交易数据实证探讨大宗交易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宗交易价格低于当日收盘价格,呈现流动性折价现象,折价率达到1.27%;研究还发现,折价水平还受交易数量、正常交易时间段股票流动性水平、市场流动性水平及股价波幅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
大宗交易 流动性 流动性折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邢天才 宋晓彤 李孝溢
本文以保险业遭受外部冲击为研究起点,建立了基于重大灾害与资产抛售双重冲击下的保险系统性风险演化模型。通过分保偏好矩阵构建保险公司分保业务转移网络,测度不同重大灾害冲击下的保险业务赔付损失,在考虑保险保障基金的介入下进一步研究重大灾害与抛售行为对保险系统性风险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事前与事后应对措施下的对策效果。研究发现,大型直接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在分保网络中具有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在双重冲击下因破产数量较多而出现系统性风险,证实了保险业会因外部冲击造成的风险传染而产生系统性危机。其中,小型保险公司更具系统脆弱性,大型保险公司破产造成的系统性损失更大,资产抛售行为对系统性风险存在激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救助能够有效化解保险系统性风险,业务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赔付损失,分保业务调整与资本结构调整效果较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剑
本文从流动性的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把流动性划分为资金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和货币流动性,阐述流动性的扩张和收缩与金融危机的相互联系。重点分析流动性与金融危机纵向和横向传染的四条机制,包括银行同业市场中流动性危机的传染、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相互传导、预期传染和心理恐慌以及跨国溢出与挤出。文章进一步对流动性的国内和国际监管及流动性危机的救助与防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 金融危机 传染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燕汝贞 高伟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场冲击与股票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市场冲击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借助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高频交易数据,估计市场冲击的大小,并从市场流动性的角度,分析流通市值、换手率以及订单规模等因素对市场冲击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证券市场而言,市场冲击既存在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情形;换手率、订单规模是市场冲击的一个显著影响因素,而受投资者关注较多的流通市值对市场冲击并没有显著影响。以上结论表明,在证券市场出现剧烈变化时,相关机构必须加强对于流动性监管,特别是那些流动性较差的大盘股股票。
关键词:
市场冲击 换手率 流动性 算法交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建华 霍子明
在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市值管理日益引起关注的背景下,股票流动性问题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立足中国资本市场实际,实证研究了公司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中国A股上市公司投资冲击显著降低公司股票的市场风险水平、增强股票流动性;在公司投资冲击增强股票流动性的作用过程中,公司市场风险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微观公司投资影响股票流动性的作用机理,丰富了有关股票流动性微观前置影响因素研究。最后,就信贷资源配置结构、投资者教育及公司投资评价内容和公司市值管理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爱民 赵业翔
基于价格冲击下银行网络的直接损失特征,本文建立了多轮资产抛售(MR-FS)模型,构建了可内嵌于理论模型中的系统性风险相关指标,分析了银行间直接关联传染和间接关联传染过程,探讨了“网络和机构”双视角下资产抛售全链条机制,进而对价格冲击下中国银行网络系统性金融风险微观生成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否显著积累的关键在于市场风险传染与资产抛售主体、个体抛售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小冲击下以小型银行系统去杠杆抛售为主的传染机制不会显著积累系统性风险;大冲击下以大、中型银行系统破产抛售为主的传染机制会跳跃式积累系统性风险。在传染风险来源方面,系统性脆弱集是外部风险的直接“放大器”,系统性传染集是抛售传染风险的主要风险来源。在风险影响因素方面,银行风险指标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力与价格冲击大小显著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脆弱性(包括杠杆水平和杠杆偏度)和规模集中度(包括资本的向上、向下集中度)。本文的研究为间接关联理论下系统性风险生成机制提供了中国视角下的经验证据,为监管部门开展异质性监管、识别抛售风险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隋建利 李悦欣
辨识极端事件冲击下金融子市场的风险传染路径已成为新时代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内容。基于非线性MSBIARCH模型,对股票、房地产、大宗商品、汇率、债券市场间波动传染关系及波动聚类态势进行甄别的研究表明:首先,除汇率市场对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对股票、房地产、汇率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对债券市场发挥单向波动传染外,其他市场之间均具有双向波动传染关系;其次,极端风险事件通过市场情绪与市场预期引发波动传染,突发公共事件基于市场情绪产生波动传染,政策颁布事件经由基本面与市场预期导致波动传染;最后,金融子市场的波动聚类态势多数源自其他子市场的波动传染,其中,汇率市场风险传染能力较弱,大宗商品市场与债券市场自我防御能力较强,主要进行风险输出。因此,需进一步建立全流程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完善金融子市场交易机制,加强市场间沟通协作,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从而增强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陈雨恬 黄卓
本文基于区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这一崭新视角,采用前沿的系统性风险分解方法与相对重要性分析技术,准确测度国际输入性风险冲击下,全球49个主要金融市场的系统关联及尾部风险,精准识别我国金融市场的薄弱环节。同时,就不同市场冲击下各影响因素对系统性风险及其子成分的作用方向、影响力度等展开深入研究,剖析输入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渠道。此外,对发达市场、新兴市场风险的影响因素与传染渠道展开对比分析。最后,本文采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各因素在不同风险分位数区间的异质性影响,并考察它们在各时期的渐进演变。在此基础上,为有效应对输入性风险冲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为健全国际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熊家财 杨来峰
基于彩票销售视角研究地区博彩文化对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现博彩文化氛围浓厚程度会显著加剧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同时高质量审计能够有效降低博彩文化氛围浓厚程度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控制内生性等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博彩文化氛围浓厚程度主要通过加剧信息不对称、增加税收规避、增加财务违规等途径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博彩文化经济后果的认识,还拓展了股价崩盘风险决定因素的研究,为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永平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资本市场的一个难题。通过研究封闭式基金及其资产净值收益率的截面数据,检验了封闭式基金及其资产组合的流动性风险贴水差异,包括附加在基金及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和相关因子,如基金代理成本、基金管理业绩预期及Fama-French三因子等与基金折价的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国内封闭式基金流动性风险附加因子的差异可以部分解释封闭式基金交易折价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