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5)
2023(16063)
2022(14006)
2021(13336)
2020(11220)
2019(25685)
2018(25102)
2017(49059)
2016(26494)
2015(29232)
2014(29223)
2013(28657)
2012(26216)
2011(22972)
2010(22727)
2009(20443)
2008(19826)
2007(16870)
2006(14127)
2005(12053)
作者
(72332)
(60441)
(59596)
(57252)
(38339)
(28898)
(27211)
(23735)
(22815)
(21409)
(20478)
(20174)
(18851)
(18778)
(18703)
(18556)
(18034)
(17959)
(17149)
(17120)
(14756)
(14511)
(14510)
(13740)
(13562)
(13307)
(13172)
(13147)
(12038)
(11935)
学科
(99201)
经济(99080)
管理(81942)
(75130)
(63738)
企业(63738)
方法(50595)
数学(44618)
数学方法(44012)
(40239)
(26206)
中国(25919)
(22540)
财务(22469)
财务管理(22408)
业经(21588)
(21536)
企业财务(21428)
地方(19893)
(19222)
农业(17414)
理论(16939)
(16856)
贸易(16848)
(16394)
技术(16311)
(15404)
财政(15351)
环境(15173)
(15114)
机构
大学(360599)
学院(358711)
管理(146157)
(142251)
经济(139346)
理学(128426)
理学院(127075)
管理学(124735)
管理学院(124072)
研究(114531)
中国(85169)
(74582)
(74181)
科学(71585)
财经(56503)
(56066)
(55276)
业大(53629)
中心(52678)
(51673)
研究所(51061)
(49889)
北京(46190)
(45363)
师范(44904)
经济学(43586)
农业(43294)
财经大学(42523)
(42182)
(40228)
基金
项目(256042)
科学(202478)
基金(188782)
研究(185020)
(164353)
国家(163027)
科学基金(141677)
社会(117749)
社会科(111725)
社会科学(111697)
基金项目(100494)
(98512)
自然(93605)
自然科(91502)
自然科学(91479)
自然科学基金(89796)
教育(85476)
(83162)
资助(78161)
编号(74282)
成果(59057)
(57221)
重点(56651)
(53224)
(52651)
课题(50020)
科研(49700)
创新(49673)
教育部(49608)
国家社会(48880)
期刊
(144322)
经济(144322)
研究(103460)
中国(63040)
(61585)
学报(57383)
科学(51913)
管理(51172)
(48584)
大学(44296)
学学(42003)
教育(35603)
农业(33953)
技术(30086)
(28867)
金融(28867)
财经(27580)
经济研究(24252)
(23483)
业经(23116)
问题(18679)
(17304)
(17217)
财会(16991)
科技(16920)
理论(16764)
图书(16653)
技术经济(16545)
统计(15347)
实践(15341)
共检索到504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灿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边际趋势分解框架对流动性与政府债务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揭示,流动性通过政府财政行为而引致政府整体债务显著波动扩张趋势,而流动性不会直接引致政府债务波动扩张,反而会引致政府债务近似平稳收缩行为。但流动性对于政府债务扩张的总体影响受到其间接动态边际影响的支配,即在整体上流动性会引致政府债务呈现波动性扩张的动态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利用2010—201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财政-金融关联与政府竞争行为结合的综合视角探讨了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空间关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不仅推动了本区域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还刺激了邻近区域的债务扩张;而金融分权则抑制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进一步考虑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下分权规制对债务扩张的影响发现,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交互作用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和空间溢出。研究结论对于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杰  
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策略互动行为。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策略性反应,转移支付刺激了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并且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基于债务扩张的竞争性行为。但中央政府在转移支付分配决策中并未考虑地方政府的债务因素。因此,财政转移支付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中的作用主要是基于地方政府的债务救助预期,并非实质性的救助行为。在地方政府性债务治理中,需要关注地方政府救助预期形成的原因并进行适当干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玉;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玉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毛捷  韩瑞雪  徐军伟  
文章关注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影响,以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两税合一")作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变化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北京市全口径政府债务数据及其他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进而刺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即财政压力增加10%,人均地方政府债务增长34.66%;(2)上述效应具有滞后性与持续性,债务扩张效应从税改第2年(即2009年)开始显著表现出来,且该效应在之后数年内持续存在;(3)通过平行趋势检验、扩大样本时间跨度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上述效应确由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引起,而非其他因素导致;(4)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第二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和财政自给率较高的地区,财政压力的债务扩张效应更加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深刻认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内在机制提供了基于北京市等特定地区的可靠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刁伟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流动性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期限错配使其短期违约几乎不可避免,而这基本已经成为相关研究的共识。虽然当前的债务置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但由于置换的全部是2015年到期的债务,因此,之后年份的流动性风险是否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未来或长期的偿债压力有多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也进入到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持续加大的"新常态"背景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对债务置换之后的地方债务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相对于同类文献,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对财政收入中的可偿债部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比例设定偏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娜  
城市化发展战略、财政体制内生性问题、供给层面调整、新财税制度启动及扩张财政政策实施是近年来影响地方财政收支规模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各级地方以体制内和体制外路径积极扩张债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结果显示:总体负债率、债务率水平离警戒线还有距离,加上或有债的债务率接近警戒线;偿债率水平偏高;2015年赤字率不高,但追加分析2016年加上专项债的预算赤字率离警戒线很近。中期债务预期分析显示: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率警戒空间缩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娜  
城市化发展战略、财政体制内生性问题、供给层面调整、新财税制度启动及扩张财政政策实施是近年来影响地方财政收支规模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各级地方以体制内和体制外路径积极扩张债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结果显示:总体负债率、债务率水平离警戒线还有距离,加上或有债的债务率接近警戒线;偿债率水平偏高;2015年赤字率不高,但追加分析2016年加上专项债的预算赤字率离警戒线很近。中期债务预期分析显示: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率警戒空间缩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丽  刘媛  
研究目标:探究全球政府扩张的地区差距及空间分布动态演进过程。研究方法: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扩展的分布动态学模型,从地区差距和空间分布形态两方面考察2000~2018年全球政府债务扩张的空间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全球政府债务扩张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且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地区内差距最大,欧盟-发展中国家地区间差距最大;在样本考察期内,除发展中国家,欧盟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差距呈现上升趋势且发达国家逐渐形成多极化现象;空间条件下Kernel密度估计结果显示全球政府债务扩张呈现高-低空间聚集模式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空间相互作用影响着全球政府债务扩张的未来空间分布。研究创新:考虑空间效应对全球政府债务扩张分布动态演进的影响,运用扩展的分布动态学模型进行研究。研究价值:从全球视角提出了构建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笑文  傅允生  
近年来国内地方政府债务持续上升,从实践看,国内地方政府债务具有机制性扩张特征,即使有数据显示现实中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仍在合理范围内,机制性扩张特征带来的债务持续快速扩张,使地方政府债务比预期更快突破合理水平,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且不可逆。同时,机制性扩张会助长违规融资,通常违规融资具有变通性与隐秘性,成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主要来源。由于隐性债务很难统计,现有的地方政府债务估算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状况。机制性扩张与隐性债务,会放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债务风险,因此,需要从机理上认识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从机制上规范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盼文  曹协和  肖毅  李兴发  鄢斗  卢孔标  郭凯  丁攀  徐璐  王守贞  
2001~2012年,我国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呈快速扩张态势。国有企业、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增加是政府隐性债务扩张的主导因素,这显示了经济增速放缓时期政府对经济的主导的特征。DSGE模型分析显示:我国政府性债务可持续性不断降低,财政风险极易传导至金融体系,不利金融稳定。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是根本,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增强政府性债务可持续性、防范主权债务风险的前提。短期内,亟需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性债务约束框架和债务风险化解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佳强  陈志勇  解洪涛  
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从理论上阐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2006年以来的省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当负债率较低时,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负债率的增加,债务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基于工具变量的分析表明,这种非线性效应体现了从地方政府性债务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制定举债增支的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考虑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中,建议采用动态测算的负债率阈值作为债务预警指标,以更有效地判定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佳强  陈志勇  解洪涛  
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从理论上阐述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利用2006年以来的省际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非线性增长效应,当负债率较低时,地方政府性债务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负债率的增加,债务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弱。基于工具变量的分析表明,这种非线性效应体现了从地方政府性债务到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制定举债增支的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考虑到地方政府性债务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中,建议采用动态测算的负债率阈值作为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原  吴斌珍  
该文利用2002年中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这一政策变化来考察财政分权及其带来的财政压力如何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行为,测算外生所得税分享政策造成的地市级政府的收入损失,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财政压力下地市级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增大时,地市级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收入政策工具的调整来勉强维持本级财力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增长;收入支出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收入损失越大,地市级政府非所得税税收收入的征税力度及基金收入征税力度提高越多;同时,财政支出上倾向增加基建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