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5)
- 2023(7753)
- 2022(6328)
- 2021(5747)
- 2020(4898)
- 2019(11023)
- 2018(10268)
- 2017(20173)
- 2016(10271)
- 2015(10968)
- 2014(10740)
- 2013(10746)
- 2012(9930)
- 2011(8929)
- 2010(9223)
- 2009(8879)
- 2008(7961)
- 2007(7005)
- 2006(6185)
- 2005(6013)
- 学科
- 济(41292)
- 经济(41244)
- 业(28964)
- 管理(27029)
- 融(26048)
- 金融(26048)
- 企(24162)
- 企业(24162)
- 银(23098)
- 银行(23086)
- 行(22468)
- 中国(19341)
- 方法(16538)
- 数学(14663)
- 数学方法(14447)
- 财(14048)
- 制(12167)
- 地方(11196)
- 中国金融(11188)
- 农(10191)
- 务(9571)
- 财务(9544)
- 财务管理(9525)
- 业经(9222)
- 企业财务(9212)
- 学(8676)
- 贸(7981)
- 贸易(7970)
- 易(7798)
- 体(7454)
- 机构
- 大学(138497)
- 学院(137359)
- 济(60146)
- 经济(58879)
- 研究(50429)
- 管理(48709)
- 中国(45197)
- 理学(41476)
- 理学院(40964)
- 管理学(40120)
- 管理学院(39842)
- 财(30980)
- 京(28920)
- 科学(28821)
- 所(25264)
- 中心(25023)
- 财经(24217)
- 农(23262)
- 研究所(22880)
- 经(22099)
- 江(20731)
- 经济学(20295)
- 融(19559)
- 金融(19236)
- 业大(18817)
- 银(18807)
- 经济学院(18397)
- 财经大学(18390)
- 院(18332)
- 北京(18153)
- 基金
- 项目(91854)
- 科学(72780)
- 基金(68541)
- 研究(66059)
- 家(60311)
- 国家(59827)
- 科学基金(51082)
- 社会(43653)
- 社会科(41681)
- 社会科学(41670)
- 基金项目(35188)
- 省(34920)
- 自然(32411)
- 自然科(31763)
- 自然科学(31751)
- 自然科学基金(31195)
- 教育(29983)
- 划(29626)
- 资助(28630)
- 编号(24759)
- 重点(21478)
- 成果(20914)
- 部(20460)
- 发(20139)
- 创(19640)
- 性(19372)
- 国家社会(18979)
- 创新(18432)
- 课题(18063)
- 教育部(17844)
共检索到220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杨骏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完善金融稳定制度体系的一个革命性思考是引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进展基础上,对中央银行传统目标及其政策手段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反思,指明了金融稳定重回中央银行目标菜单后,中央银行协调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的逻辑框架,以及有效政策工具的变革方向。本文研究认为:第一,以逆周期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管理必须依托流动性管理方能收到实效。第二,金融业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发展使流动性管理面临一般均衡要求,中央银行目标应该从狭义价格—即通货膨胀转向广义价格—即更广泛的金融资产价格体系。第三,金融风险决定了危机是一个概率事件,危机救助决定了道德风险是必然事件,金...
关键词:
流动性 一般均衡 金融稳定 不可能三角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乃幸 杨朝军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了考虑投资者多样化程度,投机交易者比例以及宏观货币政策稳定性三因素的两期交易模型,得到了金融市场受到流动性冲击后可能出现的三种均衡状态。当流动性冲击加大时,市场在一定条件下无法找到合理的出清价格而出现大幅下跌从而引发流动性黑洞事件。研究表明:投资者越是多样化、投机交易者比例越小、宏观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冲击越小,市场出现极端流动性黑洞的可能性就越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蒲海涛
展望未来,积极发挥金融科技的引领力,进一步拓宽普惠金融的产品和客户覆盖范围,让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惠及百姓民生普惠金融的问题根源于"普""惠""险"的"不可能三角"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险"问题长期存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传统金融需求和新时期更广大老百姓的新金融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普惠金融自身存在着"普、惠、险"的"不可能三角"。普惠金融要解决的是可获得性、成本适当和商业可持续,意味着要同时解决"普及""优惠"和"低风险"三方面问题。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不可能三角” 应收账款债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杏 江晴
自由市场机制下的一般均衡结果,是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追求的终极目标。实验经济学认为仅以价格功能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并非可靠。如果说一般均衡只是一种在严格假说前提下的理论推导结果,那么通过市场设计达到资源的稳定匹配才是一种更符合现实的均衡状况。本文对实证主义的一般均衡和实验经济学的稳定匹配的基石性假说、研究方法和政策导向进行辨析。研究结果显示,稳定匹配理论是经济学真正从解释性学科走向应用性学科的里程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相晨曦
当前我国能源领域的市场机制和监管框架已基本建立,能源发展已逼近效率前沿。即便如此,我国仍面临能源价格合理、能源供给充足和能源清洁环保这三大目标难以同时实现的"不可能三角"。基于此,本文在识别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建立后的约束和冲突的基础上,提出在禀赋和偏好下进行权衡抉择:在需求侧,以经济增速放缓为代价,淘汰部分高耗能企业和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在供给侧,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用能成本为代价,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和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优化能源结构;辅之以财税改革和构建国际能源新秩序等配套措施,共同助力社会福利最大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政勋 王聪
本文首先利用多元GARCH模型分析我国信贷扩张、房价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经验机制,然后试图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经验机制进行解释。DSGE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多元GARCH模型的经验机制基本一致,影响我国银行稳定的因素包括:房价波动、信贷波动以及两者的联合波动;银行反馈机制所引起的信贷紧缩和资本紧缩;宏观经济波动。房价波动、信贷波动及其联合波动具有很强的GARCH效应,而不良贷款的政策性剥离没有持续性。
关键词:
金融稳定 经验机制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华娟 陈乐一 王超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双重金融摩擦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考察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两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控机制,以及双重金融摩擦对这两种宏观审慎工具政策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包含双重金融摩擦因素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尤其能较好地捕捉产出、消费与投资之间联动关系。贷款价值比工具和资本充足率工具均能够调控宏观经济。前者对于实体经济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明显,而后者对信贷市场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显著。需求端金融摩擦和供给端金融摩擦均会对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工具的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在需求端金融摩擦情形下,贷款价值比工具的经济稳定效应更明显;而在供给端金融摩擦情形下,资本充足率工具的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显著。基于此,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双重金融摩擦对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差异性影响,针对不同金融摩擦类型和摩擦大小,合理搭配使用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这两种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浩
小微企业融资的"不可能三角""不可能三角"理论起源于货币与汇率政策领域,用于描述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即三个目标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不可能同时实现,实际上在许多其他领域同样存在三元矛盾关系。在传统信贷逻辑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商业可持续"三个目标就无法同时达到,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继明 江永基 陈臣
本文运用生产-消费者两阶段决策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通过严谨的数学分析和数值实例,本文证明了按照比较利益率相等原则形成的多部门经济系统中,存在唯一的一组均衡的价值向量、商品配置和劳动力配置,它们的动态调整过程满足稳定性要求,也就是说,这一均衡满足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本文的研究为广义价值论的基本命题——比较利益率均等提供了严格的数学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昌才
文章通过截取CGE模型中的国际贸易模块,以Armington函数为例对这一问题做了理论上的说明。在自由参数存在置信区间的理论假设前提之下,文章利用射影技术构建了标定参数的置信区间,从而精确地度量出与之相关的不稳定性。据此,可将由标定参数引起的CGE仿真模拟结果的不稳定性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玲
近两年的经济生活中,"货币政策独立且有效"的理论蓝图并未展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在国际金融环境动荡多变的背景下,汇率制度问题与货币政策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经常呈现出与一般理论分析相背离的结果。2007年-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卫斌
对电力行业中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和调度进行必要的纵向重组,是实现电力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厂网分开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电网体制和供电模式调整,构建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并保障电网公平无歧视开放。当前,调度不独立、输配不分、配售不分构成了电力市场竞争的"不可能三角",换言之,电网企业不能既要调度、又要配电、还要售电。相应地,破解当前电力改革困境可以有三种路径选择:一是配售分开;二是输配分开;三是调度独立。其中,配售分开更加符合电改"9号文件"精神,也是改革成本更小的一种路径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欣原
本文主要通过对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时期的汇率制度、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独立性进行历史回顾,从历史角度阐释了不可能三角原理。文章结合反映国际资本流动的"FH之谜",着重考察了金本位制下不可能三角的组合情况。
关键词:
不可能三角 汇率制度 资本流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国兵 史晋川
本文对不可能三角模型引入本币国际借债能力变量 ,尝试将不可能三角模型扩展为四面体假说 ,并且证实不可能三角模型是四面体假说的一个特例。在此基础上 ,根据现实中各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因素差异性与互动性 ,我们预测 ,汇率制度的选择将是多种汇率制度形式并存与相互转换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华妤
内在当前国内外有关中国汇率制度的讨论中,一些研究者依据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完全的资本流动不可能同时成立的“不可能三角”命题,预测中国汇率制度的未来走向。本文通过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多恩布什汇率超调模型的分析,揭示一国货币金融制度选择不是面临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与完全的资本流动的“三难选择”,而是面对只要是开放经济,就会有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缺失的“开放经济两难选择”,所以货币政策独立性不能作为汇率制度选择的参照标准。作者强调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种长期安排,不能依据短期的政策表现来决定取舍,而应该考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更有利于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