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2)
2023(7765)
2022(6527)
2021(5862)
2020(4845)
2019(10819)
2018(10170)
2017(18985)
2016(10437)
2015(11386)
2014(10790)
2013(10584)
2012(9806)
2011(8863)
2010(8706)
2009(7895)
2008(7750)
2007(6798)
2006(5977)
2005(5148)
作者
(34462)
(28653)
(28633)
(26813)
(18130)
(14031)
(12775)
(11321)
(11085)
(10019)
(9716)
(9672)
(9355)
(9099)
(8964)
(8941)
(8876)
(8564)
(8357)
(8282)
(7490)
(7030)
(6732)
(6662)
(6523)
(6391)
(6289)
(6198)
(5926)
(5862)
学科
(40324)
经济(40258)
管理(29878)
(29136)
(22837)
企业(22837)
方法(19880)
数学(17764)
数学方法(17596)
(11870)
(10852)
(10669)
中国(10392)
业经(9300)
(9242)
贸易(9240)
(9008)
农业(8363)
(7295)
技术(6896)
(6659)
财务(6655)
财务管理(6640)
环境(6590)
企业财务(6360)
(6260)
银行(6211)
地方(6122)
(6085)
金融(6085)
机构
大学(155474)
学院(152061)
(61999)
经济(60887)
管理(57027)
研究(56153)
理学(50901)
理学院(50206)
管理学(49144)
管理学院(48896)
中国(39959)
(38509)
科学(38442)
(32954)
农业(31264)
业大(30838)
(30164)
研究所(28159)
(25614)
中心(24896)
(21864)
财经(21308)
农业大学(21015)
北京(20112)
(20098)
(19674)
经济学(19227)
(19182)
师范(18750)
(17886)
基金
项目(112913)
科学(88565)
基金(84581)
(78826)
国家(78185)
研究(71979)
科学基金(65400)
社会(47566)
自然(46114)
基金项目(45223)
自然科(45145)
社会科(45144)
社会科学(45130)
自然科学(45126)
自然科学基金(44393)
(43064)
(38068)
资助(34085)
教育(33069)
重点(25927)
编号(25730)
(24697)
计划(23953)
(23730)
(23381)
科研(22841)
创新(22272)
(21232)
科技(21098)
国家社会(20600)
期刊
(60089)
经济(60089)
研究(39700)
学报(36380)
(33491)
科学(30204)
中国(28835)
大学(26073)
学学(25113)
农业(22732)
管理(19723)
(18572)
教育(13050)
(12467)
(12000)
金融(12000)
经济研究(11034)
业大(11001)
财经(10715)
技术(10088)
业经(9724)
农业大学(9431)
(9398)
(9210)
科技(8256)
问题(8126)
技术经济(7108)
(6953)
商业(6908)
林业(6840)
共检索到213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屈智勇  王晓华  
通过对4279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的吸烟行为、与吸烟相关的问题行为、亲子依恋、师生关系、同伴吸烟及其对吸烟的反对和同伴对问题行为的控制的调查发现:流动和留守儿童在不同年级中表现出不同的吸烟行为;与吸烟有关的问题行为、同伴吸烟情况、同伴对吸烟的反对和同伴对问题行为的控制能够显著预测儿童的吸烟次数和数量,亲子依恋和师生关系能部分预测吸烟行为;最后提出了流动和留守儿童吸烟行为的干预措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雅倩  曹高辉  曹星月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阅读推广的重点服务对象,探究影响其课外阅读行为的因素有助于公共图书馆更精准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提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行为的相关假设,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问卷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个体因素中阅读自我效能和阅读沉浸体验以及环境因素中的同伴支持和老师支持会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行为,其中阅读沉浸体验的作用最为显著,环境因素中的家长支持则不会对其课外阅读行为产生明显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根据学习不良儿童筛选标准 ,采用认知研究范式 ,运用自然实验法和教育实验法 ,以及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对 1 2 2名学习不良儿童信息加工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同时通过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学习不良儿童属于异质群体 ,其实质在于信息加工存在缺陷 ,且可以从一般信息加工或基本心理过程障碍和社会信息加工过程障碍 ,来研究其学业和社会性困难的心理机制。这可以为制定科学的学习不良儿童干预和矫治方案提供心理学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成贵  
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由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两部分构成,由于这个群体与常态下的儿童相比,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或无法得到平等的学校教育机会,故成了儿童中的边缘或弱势群体,其处境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晓娇  方晓义  刘杨  蔺秀云  邓林园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从城市认同与老家认同两方面考察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城市适应的关系,及其在教育安置方式与城市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大多属于同化和分离模式;(2)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及适应模式在性别、家庭经济地位、来京时间、教育安置方式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城市认同对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家认同仅对社会文化适应有负向预测作用;(4)城市认同在教育安置方式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老家认同仅在社会文化适应上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佳哲   生沁霖   姚继军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且呈现低龄化倾向,精准防治城市小学流动儿童的校园欺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大规模省级监测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和泛精确匹配模型等讨论了城市小学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本地儿童,城市小学流动儿童更容易遭受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城市小学生遭受各类校园欺凌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较于本地儿童,师生关系对城市小学流动儿童遭受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的负向影响更大,亲子关系对城市小学流动儿童遭受关系欺凌的负向影响更大。由此,建议城市小学教师尤其班主任要更加关注流动儿童,与其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流动儿童家长也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亲密的亲子关系,减少流动儿童遭受各类校园欺凌尤其言语和关系欺凌的风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丽  王晓华  屈智勇  
目的:了解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提供依据和政策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方法,使用测量法和问卷法测查3-9年级5174名在校学生的身高、体重及食物摄取状况。结果:(1)流动儿童发育状况相对较好,留守儿童发育迟缓率较高。(2)男生的超重率高于女生,流动儿童的消瘦率和超重率均较高。(3)在经济状况相当时,不同类型儿童的食物摄取状况总分仍然存在差异。(4)调查中的6种食物每周摄入4-7次的儿童发育迟缓率最低,每周摄入1-3次的儿童超重率相对较低。结论:留守儿童的发育不良问题较严重,流动儿童的营养过剩问题开始显现。营养摄入与儿童的发育关系密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段成荣  
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数据,比较农村地区11~14岁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的教育机会(定义为是否在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偏高,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2)与母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得到改善,但与父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独自流动和与父母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与母亲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无显著差异;(3)女童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孩,但儿童类型对教育机会的作用不因性别而异。模型分析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帆  杨伟伟  
运用抗逆力理论,从风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的对应结构为逻辑出发点,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发现这两类儿童面临的成长困境既有各自独特的方面,也具有较强的共性,即成长环境中某种或某些保护性因素缺失,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变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在深入探讨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所面临风险因素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最大保护与最小限制"的政策取向,建议从消除制度壁垒、构建家庭发展能力等方面,提升保护因素,构建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鹏宇  林忠永  冯志远  陈露露  杨新国  
为考察情感平衡、问题行为、心理韧性与性别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情感平衡量表、问题行为量表和中学生心理韧性量表对529名初中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留守儿童情感平衡、问题行为、心理韧性两两相关显著;情感平衡不仅可以直接预测个体的问题行为,还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预测问题行为,性别在情感平衡与问题行为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湛泳  徐乐  
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2012周期的数据,基于不同收入水平的角度,对影响老年人被动吸烟健康支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收入集中指数考察了老年人被动吸烟健康支出的不平等性,研究得出:老年人被动吸烟健康支出具有明显的亲富人性,且农村的不平等程度整体上要高于城市,城乡老年人在性别、退休金层级、退休前工作场所、子女的经济支持、高龄老年人被动吸烟状况上的差异进一步加深了其在被动吸烟健康支出上的不平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玲  陈秋霖  贾瑞雪  崔玄  
目的:研究我国烟草的流行和发展趋势以及烟草使用的疾病负担。方法:分析我国吸烟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及卫生统计数据,检索烟草致病方面的文献,对我国居民的整体及特定人群吸烟现状进行汇总分析,并计算和分析吸烟相关疾病造成的疾病负担状况。结果:过去20年我国的总体吸烟率略有下降,但青少年的平均吸烟年龄提前,吸烟率显著上升;据2005年数据显示,吸烟导致140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为1665.6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为861.11亿~1205.01亿元人民币,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结论:我国的烟草使用形势依然严峻,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苗苗  孟庆跃  李慧  李军  李林贵  王翠丽  Stephen Nicholas  
目的:了解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差异,探索制约卫生服务利用的原因,为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儿童健康公平性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固原市2 017名儿童和其中1 474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获取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等信息。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四周患病率分别为34.9%和30.6%,四周内患病儿童的就诊率分别为65.4%和80.3%。结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表现出"高患病率、低就诊率"的特点,家庭经济条件差是限制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关键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妍  
文章运用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数据,在重构个人吸烟史的基础上,再现了出生队列吸烟率的变动过程,并运用生命表技术调整了死亡率对队列吸烟史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男性的吸烟率持续上升并在达到历史高位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不同出生队列的吸烟模式存在队列差异,年长出生队列的吸烟率、峰值吸烟率及其持续时间均高于年轻队列,且这些指标都随队列的年轻化呈现出下降趋势。吸烟行为的社会决定因素及其转变是造成中国人口吸烟模式队列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未来的烟草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重视和把握人口变动的规律和吸烟模式的队列差异,对于不同的出生队列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策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袁斌  崔玉虎  岳方舟  
已有研究多将不同收入群体的非健康消费选择归结于预算约束引起的"不得已而为之"。然而,现实中具有较高成本的吸烟行为却在低收入群体中更为普遍。本文以香烟为例,基于消费者时间偏好将跨期效用引入消费者非健康行为决策的分析框架,从吸烟与戒烟双维度出发,着重讨论了不同收入群体吸烟行为选择的差异及内在机理,并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吸(戒)烟决策取决于香烟产生的当期效用与预期效用的总和,两种效用的相对大小与个体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具体来看,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由于其资本禀赋较为匮乏,时间偏好程度较高,相较对预期健康的损害,当期的香烟消费满足感所带来的效用占主导地位;伴随收入的提高,其不仅会提高吸烟的频率,同时可能会倾向于消费更为高档的香烟,从而进一步满足心理与生理"双重"需求。而高收入群体愈发重视预期健康收益,因而将逐步放弃吸烟等不良习惯。基于此,本文从有针对性地强化控烟力度与宣传等实践层面出发,为引导消费者健康行为选择提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