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04)
2023(9916)
2022(8984)
2021(8777)
2020(7351)
2019(17128)
2018(17136)
2017(33535)
2016(18397)
2015(20870)
2014(20888)
2013(20747)
2012(18963)
2011(16988)
2010(16986)
2009(15433)
2008(15095)
2007(13201)
2006(11622)
2005(10218)
作者
(53050)
(43677)
(43448)
(41394)
(27931)
(20925)
(19749)
(17341)
(16757)
(15788)
(15090)
(14492)
(13745)
(13711)
(13348)
(13348)
(13128)
(13052)
(12400)
(12337)
(10886)
(10698)
(10526)
(10034)
(9742)
(9739)
(9738)
(9568)
(8769)
(8634)
学科
(70854)
经济(70754)
管理(54912)
(51290)
(43335)
企业(43335)
方法(34442)
数学(29535)
数学方法(29143)
(19384)
中国(18775)
(18591)
(16336)
业经(15805)
地方(14415)
(13265)
理论(13177)
农业(12952)
(12738)
贸易(12732)
(12299)
(12098)
财务(12034)
财务管理(12007)
(11940)
企业财务(11392)
技术(11289)
教育(11186)
环境(10958)
(10710)
机构
大学(261965)
学院(258468)
管理(106835)
(98384)
经济(95998)
理学(93020)
理学院(91914)
管理学(90264)
管理学院(89785)
研究(84419)
中国(61983)
(56577)
科学(53568)
(45287)
(42603)
(39737)
研究所(38734)
业大(38697)
中心(38110)
(37042)
(36683)
财经(36618)
师范(36425)
北京(36294)
(33189)
(30904)
农业(30882)
(30473)
师范大学(29733)
经济学(27877)
基金
项目(178273)
科学(140430)
研究(131739)
基金(129191)
(111759)
国家(110748)
科学基金(95534)
社会(81204)
社会科(76663)
社会科学(76641)
基金项目(69616)
(69029)
自然(63299)
自然科(61824)
自然科学(61811)
教育(61091)
自然科学基金(60703)
(58672)
编号(54745)
资助(53530)
成果(45111)
(39500)
重点(39225)
课题(37363)
(36893)
(36710)
教育部(34068)
科研(34055)
创新(34033)
项目编号(34027)
期刊
(108000)
经济(108000)
研究(78197)
中国(47001)
学报(40228)
管理(38298)
科学(37769)
(35930)
教育(33859)
(33468)
大学(30407)
学学(28211)
农业(25002)
技术(22280)
(21080)
金融(21080)
业经(18160)
财经(17481)
经济研究(16090)
图书(15562)
(14730)
问题(14282)
理论(13994)
实践(12962)
(12962)
科技(12665)
技术经济(12400)
(11902)
现代(11672)
(11354)
共检索到374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石雪玉  
为探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和学校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调查了北京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共613名流动儿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受性别、年级、来京时长、就读学校因素影响。流动儿童问题行为与学校适应存在显著负相关,且学校适应的5个维度不同程度上对问题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莉琪  刘光仪  
儿童适应行为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探讨认知发展及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还是对于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研究中的局限,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婷婷  顾善萍  蒋科星  乔虹  
目的:探讨坚毅在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流动儿童社会排斥量表、坚毅量表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对江浙地区690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坚毅、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负相关;坚毅和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正相关;②把性别、流动时间作为控制变量之后,社会排斥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坚毅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③坚毅在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高坚毅水平能够降低社会排斥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童辉杰  程萌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问卷和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对北京市三所小学的911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其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女生好于男生、高年龄组好于低年龄组、公立学校好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及其各个因子与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社会认同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晓巍  邹泓  王莉  
以北京市4所打工子弟学校和3所接收流动儿童的公立混合学校的1146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题行为问卷、师生关系问卷、学业行为问卷考察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特点,并比较打工校与公立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差异。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在外化问题行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师生关系、学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2)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存在年级与学校类型的交互作用。(3)聚类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分为三种类型:和谐型、一般型、高危型,分别占27.9%、48.1%、24.0%。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类型校际差异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许传新  
本文利用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数据,比较了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学习方法、学习环境、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方面,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要好于留守儿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亲子关系对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有积极影响,而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学校体验到的相对剥夺感对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有消极影响;在留守儿童中,男生、非独生子女以及高年级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要差一些,而流动儿童则不存在这些差别。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蔺秀云  方晓义  
本研究采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公办学校的各种学校因素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两个阶段都有积极促进作用,除学校安置因素外,流动儿童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同样影响家长对两类学校的选择,也影响着流动儿童在两类学校的城市适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曲可佳  邹泓  李晓巍  
以北京市1016名流动儿童和446名城市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北京市流动儿童学校满意度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水平存在学校差异,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校满意度水平显著低于公立校和混合校;(2)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水平有显著年级差异;(3)师生关系中,师生亲密性、支持性和低冲突性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4)学业行为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曹新美  刘在花  
学习投入是学业成绩的重要预测指标,是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采用问卷法对1411名3-6年级流动儿童进行调查,考察流动儿童感知的学校氛围现状以及学校氛围、学校适应与学习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流动儿童感知到的学校氛围良好;学校氛围、学校适应与学习投入显著相关;学校适应在学校氛围与流动儿童学习投入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在学校氛围与学习投入之间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张盼  Gening Jin  
为探究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对其文化适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问卷和流动儿童文化适应问卷,对北京市695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流动儿童的性别、其所在学校种类(公立、私立)、是否在移入地出生都在不同维度上和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文化适应有显著相关。(2)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与文化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3)社会认同对文化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尤其是自我否定这一维度对文化适应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呼琼霞  江琴娣  
本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 7— 1 2岁的听障儿童适应行为特点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听力障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听力正常儿童 ,其中认知发展水平的严重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语言发展又是认知发展滞后的关键所在。听力障碍儿童的交流方式和居住地对其适应能力有影响。虽然听力障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 ,但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对听力障碍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要注重其年龄的影响 ,及早进行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岩  谭顶良  
目的:探讨希望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学校适应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儿童希望量表、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对江浙地区61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希望、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负相关;希望和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正相关;②把性别、转学次数、流动时间作为控制变量之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希望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③希望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学校适应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高希望水平能够降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春妹  丁一鸣  陈雪  周长新  
本研究探讨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武汉市三所小学选取478名五、六年级的流动儿童,运用同伴提名法、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MVS-c)、自尊量表(SES)、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C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同伴接纳、物质主义价值观、自尊、外化问题行为四者均显著相关;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很强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会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还会通过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奎臣  贾爱宾  郭西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 2014-2015学年追访调查数据,探讨了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内在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显著低于城市本地儿童;教师支持显著正向影响流动儿童的自我教育期望、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适应;自我教育期望、心理健康状况在教师支持和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教师支持的三个维度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教师学业支持通过自我教育期望影响学校适应,教师情绪支持通过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学校适应,教师关系支持则通过自我教育期望和心理健康状况共同影响学校适应。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新慧  
基于融合教育的视角,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技术探讨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师生关系及其对流动儿童校园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大部分流动儿童与教师间的师生关系良好,但存在性别和就读年级的差异。师生关系影响流动儿童的教学活动参与、学习适应和同伴关系适应,教师转变态度接纳流动儿童、转变角色构建朋友型师生关系、关注初中后教育需求建立稳固型师生关系都是融合教育中良好师生关系建构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