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4)
- 2023(12890)
- 2022(11176)
- 2021(10516)
- 2020(8558)
- 2019(19844)
- 2018(19815)
- 2017(37735)
- 2016(20663)
- 2015(23255)
- 2014(23366)
- 2013(23168)
- 2012(21554)
- 2011(19613)
- 2010(19649)
- 2009(17830)
- 2008(17245)
- 2007(15178)
- 2006(13409)
- 2005(11931)
- 学科
- 济(86373)
- 经济(86287)
- 管理(56252)
- 业(54390)
- 企(43345)
- 企业(43345)
- 方法(34671)
- 数学(29523)
- 数学方法(29186)
- 中国(26107)
- 农(24035)
- 地方(23805)
- 业经(20106)
- 学(18439)
- 财(18130)
- 农业(16601)
- 贸(15125)
- 贸易(15112)
- 易(14566)
- 制(14414)
- 和(14002)
- 环境(13982)
- 银(13932)
- 理论(13928)
- 银行(13885)
- 技术(13831)
- 融(13670)
- 金融(13669)
- 行(13388)
- 发(13026)
- 机构
- 大学(292129)
- 学院(291539)
- 管理(114969)
- 济(113741)
- 经济(111086)
- 研究(102840)
- 理学(98949)
- 理学院(97708)
- 管理学(95977)
- 管理学院(95453)
- 中国(75442)
- 科学(65122)
- 京(64411)
- 所(52588)
- 财(50762)
- 农(49571)
- 研究所(47934)
- 中心(46004)
- 业大(44424)
- 江(43106)
- 范(41601)
- 北京(41489)
- 师范(41213)
- 财经(40135)
- 农业(38691)
- 院(37324)
- 经(36457)
- 州(35818)
- 师范大学(33333)
- 经济学(32718)
- 基金
- 项目(198911)
- 科学(155386)
- 研究(146757)
- 基金(141535)
- 家(123565)
- 国家(122431)
- 科学基金(104254)
- 社会(90253)
- 社会科(85400)
- 社会科学(85379)
- 省(78813)
- 基金项目(75659)
- 自然(67730)
- 教育(67015)
- 划(66556)
- 自然科(66116)
- 自然科学(66104)
- 自然科学基金(64885)
- 编号(60858)
- 资助(58313)
- 成果(49838)
- 发(46418)
- 重点(44572)
- 部(43105)
- 课题(42525)
- 创(41230)
- 创新(38369)
- 科研(37515)
- 项目编号(37156)
- 发展(36803)
- 期刊
- 济(130680)
- 经济(130680)
- 研究(89258)
- 中国(60360)
- 学报(46806)
- 农(46208)
- 科学(43564)
- 管理(42973)
- 教育(38405)
- 财(35961)
- 大学(34872)
- 农业(32618)
- 学学(32558)
- 融(26512)
- 金融(26512)
- 技术(25675)
- 业经(22769)
- 经济研究(20239)
- 财经(18811)
- 图书(17712)
- 问题(16870)
- 业(16654)
- 经(15943)
- 科技(15016)
- 理论(14704)
- 技术经济(14010)
- 实践(13637)
- 践(13637)
- 现代(13549)
- 商业(13163)
共检索到438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益兵 邹泓
以916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流动儿童个人掌控感、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倾向、积极-消极情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各指标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水平。(2)流动儿童男生的乐观主义倾向得分高于女生;初二年级的个人掌控感得分最低,消极情感得分最高。(3)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个人掌控感和积极情感高于民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迁徙时间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者还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特点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谭千保 龚琳涵
本研究考察流动儿童父母支持状况及其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中介作用。采用主观感知父母支持问卷、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和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对62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感知的父母支持及情感支持、陪伴低于非流动儿童;男生感知的父亲支持大于女生感知的父亲支持,学生年级越低,感知的父母支持越强;流动儿童父母支持与社会文化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积极心理品质在父母支持影响社会文化适应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得出结论:流动男童更能有效地感知到父亲的支持,高年级流动儿童感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永金 张瑜 傅纳
为了解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最需要发展和培养的积极心理品质,本研究采用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桂林市136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桂林市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总体良好,六个维度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仁爱、正义、卓越、节制、勇气和智慧;初中女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城市初中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上优于农村初中生;独生子女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优秀的初中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上好于学习成绩暂
关键词:
初中生 积极心理品质 调查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庆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精神,2010年11月21-22日,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教研究中心联合复旦大学心理系,在北京成功召开了"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研讨会"。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庆娟
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是教师整体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和保证,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结合教育实践,提炼出来的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有: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创造有意义的教育生涯;秉持终身学习的积极学习心态;积极看待学生,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记录积极的心理体验并反思;日常运用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
教师素养 心理品质 核心素养 积极心理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伟伟 吴莉莉
目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针对其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通过整群团体测试的方式,对2085名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所调查的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在认知、情感、公正和节制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艺术类大学生;除人际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磊 何云凤 夏星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面旗帜,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量表测量表明:(1)所调查贫困大学生样本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除认知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对照组;除两维度差异不显著外,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节制维度高于全国常模,人际维度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具体而言,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贫困大学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真诚、团队精神、爱与善良、希望信念,最差的五项品质为社交智慧、幽默风趣、创造力、领导能力、自制;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的品质有11项,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品质9项,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品质有6项。(3)在贫...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教育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总课题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中国教科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率领中美专家团队,在分层抽样收集和分析全国5万人数据基础上,成功研发出中国各学段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工具,包括:《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小学低年级(1-3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小学高年级(4-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258名中职教师,并将结果与全国普教教师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勇气、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智慧维度;(2)在21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教师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感恩、社交智力和诚实,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领导能力、洞察力、兴趣和创造力;(3)在智慧、勇气和公正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教师得分均高于女教师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林士俊 周梅华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以某职业学院和某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六大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并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高职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团队精神、感受爱、真诚、爱与善良;最差的五项品质为创造力、勇敢坚持、热爱学习、自制、领导能力。高职生在社交智慧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在好奇心、宽容和心灵触动上得分却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创造力、爱学习等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且大多差...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发现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本研究根据中西方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1080名中国教师的测量,编制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量表由智慧、勇气、人性、公正、节制和超越六大分量表组成,涵盖21项积极心理品质,共66个项目。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从而为推进中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朝积极方向转型,为培养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高素质教师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国教师 积极心理品质 量表编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和任务。本文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目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初中生应重点培养的九项积极心理品质: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和领导力。最后,本文提出了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并结合青春期亲子关系问题例举了培养"爱"品质的活动案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为了解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合肥市城乡3所小学的605名学生。发现:(1)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及总平均成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2)小学生心灵触动、求知力、合作力、友善和谦虚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语文成绩;持重、合作力、心灵触动和宽容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合作力与真诚显著正向预测英语成绩;合作力、心灵触动、持重、宽容、谦虚和友善等积极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总平均成绩。本研究提示,应重视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
关键词:
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学业成绩 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核心。本文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高中生应重点培养的八项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谦虚、信念希望、持重、执着、真诚、创造力、领导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牢固树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心理体验;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网络。最后,本文用实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
高中生 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新波
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论证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建构了各年级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