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6)
2023(12767)
2022(10866)
2021(10024)
2020(8456)
2019(19008)
2018(18726)
2017(35081)
2016(19210)
2015(21188)
2014(20891)
2013(20072)
2012(18026)
2011(15908)
2010(15399)
2009(13554)
2008(12881)
2007(11041)
2006(9022)
2005(7309)
作者
(54160)
(45170)
(44980)
(42562)
(28836)
(22043)
(20564)
(17826)
(17478)
(16074)
(15391)
(15231)
(14404)
(14234)
(13894)
(13754)
(13653)
(13396)
(13131)
(13001)
(11146)
(10792)
(10752)
(10387)
(10153)
(10021)
(10013)
(9810)
(9229)
(9056)
学科
(69763)
经济(69678)
管理(53681)
(51290)
(41553)
企业(41553)
方法(36205)
数学(32508)
数学方法(32058)
(20430)
(19607)
中国(17643)
业经(15752)
(14277)
(13957)
贸易(13953)
农业(13902)
(13566)
地方(13276)
(13084)
财务(13045)
财务管理(13012)
企业财务(12326)
(12252)
技术(12050)
理论(11540)
环境(11215)
(10039)
银行(9991)
(9980)
机构
学院(257524)
大学(255510)
管理(100417)
(99222)
经济(97193)
理学(88575)
理学院(87533)
管理学(85706)
管理学院(85227)
研究(79884)
中国(58920)
科学(52291)
(51579)
(48226)
(43957)
业大(43658)
中心(39474)
(39316)
(38266)
农业(38136)
财经(36457)
研究所(36289)
(33330)
(33323)
(32900)
师范(32835)
北京(30775)
经济学(30718)
(29450)
技术(28938)
基金
项目(188758)
科学(148389)
基金(137638)
研究(132514)
(122488)
国家(121408)
科学基金(104427)
社会(84616)
社会科(80168)
社会科学(80147)
(75241)
基金项目(73775)
自然(70424)
自然科(68870)
自然科学(68849)
自然科学基金(67642)
(63533)
教育(62840)
资助(55455)
编号(52605)
重点(42794)
(40975)
成果(40175)
(40110)
(39654)
科研(37558)
创新(37470)
课题(36175)
计划(36082)
大学(35520)
期刊
(97506)
经济(97506)
研究(65468)
中国(46713)
学报(46471)
(41838)
科学(40291)
(34874)
大学(34791)
管理(34508)
学学(33157)
教育(28415)
农业(28080)
技术(23116)
(20047)
金融(20047)
业经(17777)
财经(17011)
经济研究(15745)
(14873)
(14541)
(13954)
问题(13369)
科技(12680)
业大(12551)
图书(12205)
统计(12089)
商业(11658)
技术经济(11586)
财会(11408)
共检索到354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新慧  
基于对杭州、武汉等地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通过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流动儿童城市社区归属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总体城市社区归属感较高,社区归属感的各个维度的高低水平不同;流动性、学业成绩与未来学业期望、社会比较等是影响流动儿童城市社区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丽娟  陈旭  罗书伟  
为考查流动儿童集体自尊的特点及其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选取719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集体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总体集体自尊、成员资格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生;(2)小学阶段流动儿童的总体集体自尊、私密性集体自尊、公众性集体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3)流动儿童转学次数越多,其总体集体自尊和私密性集体自尊水平越低;(4)流动儿童集体自尊与学校归属感显著正相关,具体体现在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和学校融入;(5)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对集体自尊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预测力为36.4%。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传艳  储祖旺  
为探讨家庭归属感对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亲子冲突在家庭归属感与学业成绩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家庭归属感量表、亲子冲突量表和学业成绩统计问卷对我国2238名流动儿童和1439名城市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家庭归属感和学业成绩的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亲子冲突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儿童;在控制性别、年龄、居住时间、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学校性质等影响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变量后,家庭归属感对流动儿童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亲子冲突在家庭归属感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孔艳贇  王英春  后玉良  
对北京市某三所打工子弟学校随机抽取301名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流动儿童施测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学校归属感问卷以及城市适应问卷,探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特点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适应好于男生,初中生在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上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生。(2)流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体育锻炼与城市适应呈显著相关。(3)学校归属感在人际交往能力对城市适应四个维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体育锻炼对城市适应中的震惊与抗拒和探索与顺应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菁菁  
采用系统研究模式,验证了在社会转型的今天,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国城市社会再组织和城市居民再社会化的工具与载体。其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决定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它直接来自于居民从社区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满意度,而社区质量又是促进人们对社区满意的根本原因。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以此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露露  潘柳燕  万鹏宇  梅洋  冯志远  杨新国  
本研究考察群体关系结构特征、学校归属感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及机制。使用问卷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347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群体关系结构特征中的群体边界可渗透性因子和群体地位稳定性因子、学校归属感与流动儿童孤独感均呈显著相关,学校归属感在群体关系结构特征与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建华  苏贵民  
界定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归属感的概念,分析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提出增强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有波  杨鹏  
文章共发放问卷450份,探讨了社会排斥对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感知和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并研究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与社区归属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消极影响社会距离和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积极影响社区归属感;社会距离在社会排斥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平利  杨忠宝  
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概念没有统一认同,并且由于研究目的差异,研究结论也存在差异,对城市归属感的变量处理也不同。归纳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内涵,通过调查数据评估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基本状况,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有正向显著影响,收入水平感知、公共服务水平、当地人际交往水平、本地市民角色认同、当地方言技能水平等因素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提高社区对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民工方言技能培养等方式促进农民工与当地居民交流,在社会网络关系层面加强互动,从而提高农民工城市归属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梦麒  陈佳  温馨  杨新军  
[目的]近年来,乡村振兴、旅游脱贫等政策背景下,中国乡村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在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乡村旅游地的人地情感关系得以重构。旅游效应是从侧面反映旅游发展状况的一种有效途径,农户感知的社区旅游效应更具有直观性与代表性;社区归属感指社区内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体的心理认同、喜爱和依恋等感觉,能较好表征农户与社区的情感关系。[方法]因此,以延安3个典型乡村旅游地为例,从旅游效应切入,反映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基于麦克米兰(McMillan)及查维斯(Chavis)提出的归属感内涵,分析该发展现状下的社区归属感,并利用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辨析乡村旅游效应对社区归属感的具体影响因子,以期从一定层面揭示乡村旅游发展对社区归属感的影响。[结果](1)研究区旅游效应整体表现为正向,但社区收入分配不均、社会文化氛围变差效应较明显。(2)研究区的社区归属感值与同类研究对比较低,案例地间分异较大。(3)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社区归属感影响因素各异,居住环境影响城市近郊型旅游地社区归属感,边远景区依托型受社会保障和邻里氛围影响更明显。[结论]总的来说,农户感知的旅游效应较好,乡村旅游通过影响农户对社区地域、社区内人群情感综合体的认同与喜爱决定社区归属感;相较于经济效应,乡村旅游背景下环境效应与社会文化效应更主导农户的社区归属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胡曼曼  于学文  
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社区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是农民工融入城市提升归属感最为重要的通道。社交网络是建立维持与他人联系的重要方式,直接决定了农民工社区融入状况。本文基于沈阳市530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系统探究社交网络对沈阳市农民工社区归属感的影响。结果认为:社交网络及其中的互动频率、关系强度、互惠交换均对沈阳市农民工的社区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卫平  蔡志云  
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通常假定消费者是理性行为人,购买决策是成本的函数,社会因素被认为是外生变量。而经济社会学理论强调了消费者是社会行为人,社会因素会内生的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本文研究了社区归属感与农村居民外购行为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农户购买日用消费品实地调查资料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社区归属感对农村居民外购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农村居民外购行为,与村外购物地的距离增加会减少农村居民外购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筱  邹燕平  
本文调查了深圳公众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情感,发现按公众对服务业满意程度及其对社区的整体满意度和认同感可以把公共服务业划分到四个象限。根据这种对公共服务业的情感认同,本文讨论了深圳社区公共服务业供应治理模式问题。发现,政府供应模式仍然是让公共服务业得到公众情感认同的模式,其他一些模式中,政府的作用也不能完全退出。文章的结论对我国其他城市将公共服务管理转变为公共服务业的治理模式提供了实证例子,同时也突出了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治理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长虹在企业文化的推进上,以员工为原点全面推进员工关系建设,即从员工与企业之间打造同创共享、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营造风雨同舟、从员工与员工之间构建和谐共振、从员工与社会之间倡行文明道德。通过对员工医食住行及心理的关爱,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杜宗斌  苏勤  
乡村旅游地居民是社区参与的主体,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社区归属感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文献回顾,引入旅游获益中介变量,构建乡村旅游地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参与结构方程模型。以浙江安吉为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采集数据,探讨社区归属感对社区参与的影响机制及路径。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归属感对旅游获益和社区参与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获益是社区归属感影响社区参与的中介变量;社区归属感对社区参与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其直接效应(0.48)远远高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