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5)
- 2023(5445)
- 2022(4622)
- 2021(4250)
- 2020(3512)
- 2019(7994)
- 2018(7818)
- 2017(15077)
- 2016(8184)
- 2015(9167)
- 2014(8967)
- 2013(9094)
- 2012(8529)
- 2011(7870)
- 2010(7841)
- 2009(7350)
- 2008(7325)
- 2007(6726)
- 2006(6089)
- 2005(5149)
- 学科
- 济(37947)
- 经济(37789)
- 管理(22636)
- 业(20045)
- 企(17367)
- 企业(17367)
- 方法(16546)
- 中国(14548)
- 数学(12749)
- 数学方法(12625)
- 地方(9454)
- 学(9202)
- 农(9007)
- 业经(8414)
- 财(8271)
- 理论(7745)
- 和(7003)
- 城市(6448)
- 制(6415)
- 农业(5845)
- 环境(5459)
- 融(5433)
- 金融(5432)
- 发(5078)
- 银(4908)
- 银行(4881)
- 社会(4826)
- 行(4716)
- 经济理论(4707)
- 贸(4707)
- 机构
- 大学(124228)
- 学院(120143)
- 济(47992)
- 研究(47231)
- 经济(46728)
- 管理(43844)
- 理学(38162)
- 理学院(37528)
- 管理学(36639)
- 管理学院(36432)
- 中国(34132)
- 科学(30975)
- 京(27994)
- 所(24789)
- 农(23851)
- 研究所(22636)
- 财(21937)
- 中心(20674)
- 业大(19773)
- 农业(19061)
- 江(18437)
- 范(17885)
- 北京(17649)
- 师范(17647)
- 财经(17340)
- 院(17267)
- 经(15820)
- 经济学(15028)
- 师范大学(14720)
- 州(14713)
- 基金
- 项目(83895)
- 科学(67085)
- 基金(63155)
- 家(57123)
- 国家(56606)
- 研究(55951)
- 科学基金(48168)
- 社会(38987)
- 社会科(35621)
- 社会科学(35603)
- 基金项目(33561)
- 自然(32918)
- 自然科(32268)
- 自然科学(32256)
- 自然科学基金(31705)
- 省(31278)
- 划(27975)
- 教育(25774)
- 资助(25606)
- 编号(20281)
- 重点(19323)
- 部(18787)
- 发(17760)
- 创(16920)
- 成果(16849)
- 计划(16315)
- 科研(16228)
- 教育部(15879)
- 国家社会(15805)
- 创新(15794)
共检索到184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董佳 谭顶良 张岩
目的:考察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希望和城市适应之间关系,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464名流动儿童,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儿童希望量表和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城市适应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得分和城市适应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流动儿童的得分;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希望与城市适应均呈两两正相关(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流动儿童希望在社会支持和城市适应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是否独生子女在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希望和城市适应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独生子女家庭中,社会支持和希望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预测作用更大。结论:流动儿童的希望在社会支持和城市适应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是否独生子女在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希望和城市适应关系中起到调节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风笑天
依据对全国12个城市1 786名在职青年的抽样调查资料,从工作、恋爱婚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认知等方面考察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状况,结果表明:除了未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独立生活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外,两类青年在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不存在明显差别。认为独生子女不适应社会的看法没有获得证实, 总的研究结论不支持独生子女社会适应不好的负面偏见。
关键词:
独生子女 社会适应 城市青年 独立生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柳玉芝,蔡文媚
中国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实践已积累了十七年的经验教训,把独生子女问题放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已具备一定条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问题的视野会比较开阔,从时间序列、空间序列、价值序列等多角度入手,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给出我们的见解和观点。独生子女群体对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产生明显影响,对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城市家庭规模、结构变化,核心家庭堆积现象促使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家庭轴心向子代转移,传统的“反哺模式”受到挑战,社会化养老有待于逐步开展以弥补家庭养老的困难,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务保障将会在需求的催促下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阳翼
本文尝试从消费者行为学的新视角探讨独生子女的特异性问题。先通过深度访谈、专家意见、问卷初测、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检验价值观量表,然后对青年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样本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两者在"成就感"和"开心和享受生活"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接着分析了差异的来源,并用演绎法讨论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差异及其营销启示,最后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独生子女 价值观 消费者行为 量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岩 杜岸政 周炎根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和认同整合在歧视知觉和城市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运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和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对江浙地区1131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支持、认同整合、城市适应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认同整合和城市适应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2)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显示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不仅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城市适应,而且通过社会支持——认同整合中介链对城市适应产生间接效应。结论:复合多重中介模型有效地揭示了社会支持和认同整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近几十年来 ,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成为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的一代特殊人口与一类特别家庭。对二者界定的不同标准造成了对其规模估计的分歧和深入研究的困难。根据 2 0 0 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估算出我国现有独生子女数量约为 90 0 0万 ,其中城市独生子女的数量远远高于农村。独生子女之间彼此婚配 ,有可能会形成广受关注的“四二一”家庭。研究显示 ,大城市中独生子女间的婚配概率似乎更高一些 ,但对于全国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由于严格意义的“四二一”家庭的出现取决于多种因素 ,其大规模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对“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户”的关注 ,主要来源于对“独生子女”养老能力的质疑和对“独生子女户”养老需求获取满足的前景的担忧。国家目前正在通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措施帮助“独生子女户”逐步消除后顾之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士贤
在本世纪末的20年里,我国为控制人口增长而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将在城市产生出一代以亿万计的独生子女。近40年内,他们都是城市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而其教育影响将波及下一世纪的前50年。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已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曾对独生子女发展过程作过长期的个案观察研究,并引出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谢诚,石祥云
到1984年6月底,益阳地区已有领证独生子女48,162人,其中益阳市13,784人。这些领证的孩子已陆续进入小学,少数已升到小学五年级。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怎样,学校的反映如何呢?1984年暑假前夕,我们对益阳市桃花仑小学和益师附小独生子女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这两所学校是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伍海霞
文章利用2015年五省市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状况专项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第一代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和入住养老院养老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支持水平较低,多数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处于"自立"养老状态,尚未面临严重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照料风险;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多的独生子女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越多;约40%的独生子女父母未来有入住养老院的打算,亲子同住在提高老年父母家务支持的同时,也降低了有入住养老院意愿的风险;家庭养老支持对入住机构养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社区养老服务对机构养老的替代性尚不明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小寒
中年独生子女问题谈黄小寒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口决定论"是错误的,但人口因素却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遗憾的是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特别是在人口繁衍问题上,把人口不断迅速增长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自70年代初中国大力推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早的一代独生子女甚至已进入成熟的青春期并开始走向社会,而且独生子女人口群体正日趋庞大。伴随“独生子女新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军
中国独生子女社会群体的消费研究(提纲)周军一.引言我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有着一段特殊的经历,他人难有这种深人的切身的感受──失去爱子.80年出生的15岁的独子(见新华社1996.1.15通稿)。我研究中国独生子女社会群体的消费是从个体的经验入手,上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康传坤 文强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 2014年数据,本文实证检验独生子女身份对社会经济地位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子代社会经济地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独生子女身份会显著强化这一正向影响。上述结论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城乡群体中均成立,揭示独生子女会降低社会的代际流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独生子女身份并未强化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子代努力程度的作用,但是显著提高了父辈社会经济地位对子代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正向影响。由此可见,父辈可能帮助独生子女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最终抑制代际流动。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思考代际流动性的生成机制,还有助于认识全面二孩政策可能带来的社会收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志宏 夏咏荷 张莉
文章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低龄老年父母家庭的代际支持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如下特点:(1)在代际经济支持上,子女给父母钱的比例和数量均超过老年父母给他们钱的比例和数量,独生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经济支持比多子女更加均衡;(2)在家务代际支持上,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对对方的支持都比多子女多,但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间的交换更加均衡;(3)在精神慰藉方面,独生子女老年父母感到子女亲近的比例高于多子女老年父母;(4)独生子女内部,在经济和精神支持上,独生子和独生女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代际劳务支持上有显著差异;(5)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家庭代际支持受独生子女状况和代际关系的显著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数量逐年递增 ,其家庭养老问题倍受关注。本文对独生子女家庭的代际年龄、人口和支持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认为以往的许多相关研究过分地夸大了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供养的严重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独生子女是可以胜任老年人照顾的 ;独生子女家庭是被简化到极至的高风险家庭结构 ,要对“空巢”家庭给予特别关注 ;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赡养应该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
独生子女家庭 代际分析 养老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