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4)
2023(8082)
2022(6680)
2021(6047)
2020(4904)
2019(10874)
2018(10335)
2017(19957)
2016(10959)
2015(11556)
2014(11289)
2013(10978)
2012(9973)
2011(8979)
2010(8744)
2009(7819)
2008(7728)
2007(6567)
2006(5527)
2005(4701)
作者
(33888)
(28373)
(28021)
(26576)
(18009)
(13815)
(12608)
(11008)
(10743)
(9792)
(9760)
(9278)
(9119)
(8958)
(8756)
(8642)
(8540)
(8333)
(8122)
(7979)
(7309)
(6836)
(6525)
(6406)
(6397)
(6215)
(6091)
(6071)
(5774)
(5644)
学科
(42975)
经济(42912)
管理(29898)
(28769)
(22013)
企业(22013)
方法(20047)
数学(18217)
数学方法(18065)
中国(14194)
(11082)
(10692)
(9962)
地方(8759)
(8547)
贸易(8547)
业经(8358)
(8298)
农业(7554)
(7291)
环境(7209)
技术(7121)
(7089)
财务(7084)
财务管理(7073)
城市(7028)
企业财务(6845)
(6463)
银行(6426)
(6368)
机构
大学(156270)
学院(154612)
(62480)
经济(61161)
管理(58043)
研究(55225)
理学(52019)
理学院(51201)
管理学(50179)
管理学院(49894)
中国(38357)
科学(37481)
(34300)
(32478)
业大(29018)
(28539)
农业(27729)
研究所(26741)
(26445)
中心(24596)
财经(22397)
(21206)
(20684)
(20275)
经济学(20041)
(20025)
师范(19925)
北京(19438)
农业大学(18872)
经济学院(18381)
基金
项目(116644)
科学(92317)
基金(88084)
(80944)
国家(80290)
研究(75012)
科学基金(68083)
社会(51215)
社会科(48748)
社会科学(48733)
基金项目(47789)
自然(47106)
自然科(46153)
自然科学(46136)
自然科学基金(45334)
(44362)
(39145)
资助(34695)
教育(33925)
重点(26616)
编号(26274)
(25426)
(24418)
(24325)
计划(24188)
科研(23230)
创新(22884)
国家社会(22373)
教育部(21305)
科技(20812)
期刊
(58619)
经济(58619)
研究(40865)
学报(33351)
(29189)
科学(28752)
中国(25993)
大学(23836)
学学(23250)
农业(19451)
(19228)
管理(18380)
(11821)
金融(11821)
财经(10960)
教育(10939)
经济研究(10712)
(10508)
问题(9873)
业大(9509)
业经(9490)
(9393)
技术(9146)
(8979)
科技(8160)
农业大学(8157)
商业(7355)
资源(7228)
城市(7142)
(6864)
共检索到207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蔺秀云  
心理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心理韧性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特点及其对城市适应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过程性因素即到京时间、转学次数和结果性因素即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有显著影响。到京6年以上的流动儿童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方面显著高于到京6年以下的流动儿童。公办学校、未转学、家庭收入2000元以上的流动儿童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这五个方面均高于打工子弟学校、转过学、家庭收入2000以下的流动儿童。尽管流动儿童不利的过程性、结果性、其他因素对其心理韧性、城市适应有不良影响,但在同样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流动儿童的心理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Gening Jin  蔺秀云  
本研究采用心理韧性和抑郁、孤独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685名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特点及对抑郁、孤独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男生、转学次数多、打工子弟学校、来北京时间较少、家庭收入低的流动儿童,他们抑郁、孤独感更高;流动儿童心理韧性比其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抑郁和孤独的预测能力更强,在控制了这些因素之后,心理韧性仍然能够显著地预测其抑郁和孤独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丽敏  田浩  
为探讨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的改善以及对心理适应的提高作用,以北京市东城区某打工子弟学校两个平行的四年级班级为研究对象,采用2*2混合设计,对实验组班级的流动儿童实施七次心理韧性团体干预活动,对照组班级不做任何干预。结果发现:(1)心理韧性干预活动对于心理韧性总分和情绪控制维度的干预效果显著;(2)心理韧性干预活动对低分组的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总分、积极认知、目标专注、情绪控制、人际协助干预效果显著;仅对高分组与中间组的心理韧性总分干预效果显著;(3)实验组心理韧性的变化状况可以预测心理适应的变化。结论:心理韧性团体干预有利于提升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有助于提高流动儿童的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翔  郑雪  杜建政  杨升平  
为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州市和贵阳市两地798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总分、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在年级与流动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核心自我评价得分低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流动儿童心理韧性总分、核心自我评价和父母情感温暖、社会支持总分与维度分呈显著正相关,和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呈显著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母亲情感温暖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9.12%和44.30%。混合入校更有利于流动儿童的积极人格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中会  
为了探讨提升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内在机制,本研究采用心理韧性量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北京市842名3-6年级的流动儿童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社会认同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类型、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公立学校、女生、低年级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更高;(2)流动儿童老家总认同和城市总认同在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起中介作用,依据拒绝认同理论,流动儿童通过拒绝城市总认同、提高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艳辉  秦霖  王丹丹  王明辉  
目的:探讨受艾影响儿童的心理韧性影响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同伴依恋量表、学校适应量表和自评学习成绩对调查对象进行研究。结果:(1)心理韧性与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显著正相关。(2)心理韧性通过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的双重中介效应对学校适应产生影响,控制间接效应后,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的影响不再显著。(3)心理韧性既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也可以直接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结论:心理韧性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完全通过自我效能感和同伴依恋的双重中介效应发挥作用,而心理韧性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则部分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永婧  范红霞  刘丽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亲子依恋与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发现:亲子依恋与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对于父子依恋而言,母子依恋是心理韧性的重要预测变量;信赖母亲、信赖父亲与心理韧性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为积极发展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提出建议:父母在同儿童相处时,应注重培养同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母亲最好不要外出打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毛向军  王中会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依恋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依恋特点及其对心理韧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女生、家庭收入高于3000元、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中社会度和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均高于男生、家庭收入低于3000元、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总分与心理韧性的各维度、心理韧性总分与亲子依恋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安全型流动儿童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四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流动儿童,恐惧型流动儿童在以上四方面均最低。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师保国  王芳  刘霞  康义然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近20年来国内流动儿童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从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结果等方面对其中103篇流动儿童心理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了以往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未来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应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思路,转换视角,包括:(1)全面考虑流动儿童的参照群体;(2)关注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发展;(3)重视流动儿童的积极情绪体验与积极人格特质;(4)开展对流动儿童认知领域能力的研究;(5)增加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追踪研究;(6)尝试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干预训练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景芝  陈段段  陈嘉妮  
采用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和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对680名儿童进行调查,旨在考查流动儿童的自我控制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在控制系统和心理韧性上的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五年级高于初一;控制系统与心理韧性、社会适应呈显著正相关,而冲动系统上则相反;心理韧性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自我控制可直接影响社会适应,也可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社会适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永红  吕催芳  徐凡皓  
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对523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考察心理弹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调节效应显著,心理弹性可以有效缓解不利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间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低生活事件的情境下,心理弹性可以增强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在高生活事件的情境下,心理弹性一定程度上减弱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广文  周方芳  
心理弹性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够克服危险因素,避免发展功能、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本文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在对心理弹性内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就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改进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提供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丹  
在当今社会,隔代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的方式。隔代教育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容易使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问题,并且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为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隔代的教育方式进行研究,针对隔代教养的情况,提出了隔代教养通常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能够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焦青  
本研究除了关注年龄和智力因素的影响外 ,还首次探讨了自闭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的关系。综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的结果得出 :生理年龄大并同时伴随较高智力能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此外 ,本研究发现 ,自闭症病症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采用大样本去论证这个关系的存在应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丹  
在当今社会,隔代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的方式。隔代教育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容易使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问题,并且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为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隔代的教育方式进行研究,针对隔代教养的情况,提出了隔代教养通常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能够使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