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9)
2023(12812)
2022(10701)
2021(9991)
2020(8078)
2019(17926)
2018(17499)
2017(31624)
2016(17755)
2015(19616)
2014(19275)
2013(18281)
2012(17213)
2011(15765)
2010(16154)
2009(14682)
2008(14138)
2007(12946)
2006(11761)
2005(10534)
作者
(50441)
(42363)
(42271)
(40235)
(27153)
(20523)
(19267)
(16545)
(16435)
(14966)
(14667)
(14053)
(13771)
(13318)
(13202)
(13019)
(12876)
(12507)
(12214)
(12194)
(10698)
(10641)
(10227)
(9815)
(9689)
(9458)
(9437)
(9271)
(8531)
(8484)
学科
(82852)
经济(82680)
管理(42192)
(40111)
(30899)
企业(30899)
方法(28499)
中国(26296)
数学(23679)
数学方法(23478)
(21228)
教育(20596)
地方(19499)
(18518)
业经(17243)
(15946)
农业(14439)
理论(14405)
地方经济(13287)
(12817)
贸易(12812)
(12597)
(12407)
(11797)
(11308)
环境(11254)
(10538)
金融(10534)
技术(10156)
(10138)
机构
大学(255177)
学院(250307)
(106549)
经济(104441)
研究(95903)
管理(86733)
理学(75114)
理学院(74042)
管理学(72669)
管理学院(72174)
中国(63499)
科学(56907)
(54412)
(48888)
(45978)
研究所(44729)
(44234)
(42768)
师范(42372)
中心(41189)
(37991)
业大(37383)
财经(37082)
北京(35010)
教育(34966)
师范大学(34879)
农业(34620)
经济学(34020)
(33741)
(33636)
基金
项目(165966)
科学(131672)
研究(123834)
基金(118715)
(105626)
国家(104240)
科学基金(87054)
社会(81533)
社会科(76138)
社会科学(76114)
(65286)
教育(63218)
基金项目(62055)
(56981)
自然(53780)
自然科(52555)
自然科学(52536)
自然科学基金(51641)
编号(50001)
资助(46966)
成果(42841)
重点(39170)
(38307)
(37875)
课题(37832)
(34590)
教育部(33475)
国家社会(33307)
创新(32072)
(31602)
期刊
(122437)
经济(122437)
研究(85469)
中国(56813)
教育(53830)
学报(42593)
(40754)
科学(37934)
(33691)
大学(32966)
管理(31251)
学学(30086)
农业(27638)
技术(22444)
经济研究(21188)
(19438)
金融(19438)
财经(19433)
业经(18224)
(16968)
问题(15685)
(14203)
职业(12947)
(12433)
世界(12411)
技术经济(12082)
(12053)
(11434)
论坛(11434)
国际(11122)
共检索到385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邢芸  胡咏梅  
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问题较为突出。本研究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的视角探讨适龄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选择问题。使用CFPS(2010)数据,本研究用Logit模型,估计了不同特征的流动儿童家庭为其子女选择接受学前教育的发生概率。研究发现,农业户籍、跨省迁移的家庭随迁子女入园机会更低;有教育储蓄的家庭,其随迁子女入园机会更高;而父母高学历、与子女同住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流动儿童的入园机会。户籍仍是制约流动儿童入园的关键因素。我们据此明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晓路  李天然  
本研究对六所普通中学的616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同伴关系更差,他们受到同伴的尊重和接纳更少,更易受到忽视。留守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家庭,且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特别是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有一定预测作用,母亲受教育程度显著预测同伴尊重、同伴接纳,家庭月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同伴接纳和同伴忽视。未来研究中需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留守儿童的同伴关系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楠  彭盼盼  邹荣  
本研究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亲子关系量表调查了四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09名特殊儿童父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特殊儿童家长所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和亲子关系之间的关系,验证了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亲子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对特殊儿童家庭亲子关系具有显著预测作用;(2)特殊儿童父母所感知的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亲子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琼  倪玉菁  李小青  
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研究追踪考察了参加新课程改革与使用原课程两组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1)对于高层次思维能力,来自不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使用新课程的学生发展差异表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对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使用原课程的学生,其发展的差异未表现出缩小的趋势;(2)不管是使用新课程还是使用原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对数学的基本理解与计算能力的发展差异均有缩小的趋势。但与新课程改革的学生相比,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原课程的学生在这方面发展差异的缩小趋势更明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波琼  申仁洪  黄儒军  
家庭抗逆力影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福祉。本研究以来自重庆、云南、四川和贵州四省市860名特殊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呈中等偏上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直接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社区、机构和学校/幼儿园应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政策保障、干预服务、育儿指导和心理支持,家长应树立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家庭信念,主动寻求多方面支持,提升家庭抗逆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文秀  
本研究运用PADIS-INT人口预测软件,对"全面二孩"背景下我国20172026年的出生人口、适龄学前儿童以及在园学前儿童数量进行预测,分析其对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状况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将从2019年开始对我国学前教育阶段产生影响,到2022年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缓慢回落。受此影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也将日益凸显,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仍将是"扩资源"。为此,在"全面二孩"背景之下,我国应积极推进多元化办园,努力增加幼儿园学位供给;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毅  陈亚秋  何文辉  刘艳虹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事实上 ,只有极少数的特殊儿童学前有机会在特殊教育机构中受到教育 ,绝大多数的学前特殊儿童只能呆在家中。本研究对北京市 6 8名特殊儿童的学前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查 ,并对其中 2 2名儿童的家长做了深入的访谈。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学前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 :特殊儿童的问题发现较晚 ;特殊儿童接受学前专业机构教育人数少 ;获得社会的支持较少 ;特殊儿童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最后 ,我们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作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宫秀丽  刘长城  魏晓娟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济南、青岛两地的7所初级中学抽取学生897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儿童权利意识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行为倾向均具有显著影响。(2)在农村,中等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得分显著高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得分越高;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权利行为倾向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具有更强的权利行为倾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裘指挥  刘焱  
国外关于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研究显示:普及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投资传统经济方案的效益,学前教育具有很高的经济回报率,是最值得投资的教育时段;学前教育能够带来较大经济效益是因为学前教育能提高儿童后续学业质量、提升劳动力素养、降低犯罪率、节约政府开支和促进妇女就业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娜  王玥  许志星  
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通过分析2012年北京市11 600个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对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城乡和户籍是否能有效地预测二者的关系。研究发现:SES与教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存在四种不同的潜在类别,在各类别内,SES对教育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潜在分类对城乡、是否为北京市户籍、是否为农业户口的logistic回归,发现在北京市城区家庭中,SES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要大于郊区家庭中SES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北京市非农户家庭中,SES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要大于农户家庭中SES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北京市户籍家庭和外省市户籍家庭中...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诗婧  
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体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研究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传递机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5年间的数据,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于教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影响。在将父母与其子女信息进行匹配后,本文主要采用Sobel单侧检验和Bootstrap这两种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两种检验方法均得出相似结论,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教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中发挥中介作用,约占总效应的33%左右。同时,与其他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相比,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提高的贡献较大。本文进一步发现虽然父母教育人力资本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的直接影响较大,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也值得关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的积累,除了通过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外,促进收入平等也是值得考虑的方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本峰  王翾  耿蕊  
依据面向困境家庭儿童健康状况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探讨由于"困境"环境因素造成的儿童健康状况差异及其相对贡献,使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分析困境家庭儿童健康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研究发现:困境家庭儿童生长迟缓率高于普通家庭;失眠、孤独感的比例达到正常家庭儿童的3倍多;更易遭受伤害和遭遇校园欺凌,且服刑家庭儿童发生伤害的比例最高。家庭生态环境因素对不同类别儿童的健康影响表现出异质性:家庭关系是影响困境家庭儿童各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其心理健康与认知水平的影响贡献最高;监护人素质与家庭经济环境对普通家庭儿童健康影响的贡献高于困境家庭;监护人的健康状况对普通家庭儿童自评健康的贡献最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鲍晗   艾雅妮   杨娸钏   周萍   曹玉娟  
构建良好的、规范的、向上的学校家庭教育氛围是各学校要造就大批新世纪人才的一种必要与基本之条件,家长们必须始终肩负教育青少年一代的重任,培养一批真正担当民族复兴发展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要从小培育起。古人云:“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至少有约80%左右的家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育问题,但是家长普遍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能力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研究结果表明还有相当多的家长,教育观念滞后、缺失,所以家庭教育要有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梁在  陈耀波  方铮  
近年来,对农村—城市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年群体。随着移民人数的上升,移民在城市里居留时间延长,流动儿童日益成为移民潮中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里的大量随迁子女,特别是那些没有户口的暂住人口,既是其父母的大问题,也是城市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本文将分析1995年广东省农村—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就学情况。依据199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我们研究外来人口的流入地和流出地数据,估计流动儿童,永久移民,流入地以及流出地原住人口的子女入学率。这个对入学情况的多元分析主要有两大结论:第一,与本地市民子女相比,流动儿童入学率要低得多—特别是移居时间不足1年的流动儿童。而令人吃惊的是长期迁移的儿童,就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驰  戴明  任天鸣  
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1))会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而其对城市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利用就读于同一学校不同SES儿童作为实验样本,通过实验研究不同SES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我们发现:复杂公平观上,高SES儿童具有更加明显的劳动优先主义,而低SES儿童则表现出更多结果公平;涉他偏好上,高SES儿童表现得更亲社会、更愿意分享,低SES儿童则表现出更多恶意行为;竞争意愿上,低SES儿童呈现出更强烈的竞争意愿,且男生比女生更愿意竞争。上述研究表明即使享有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不同SES儿童在公平观、涉他偏好及竞争意愿上均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异不应被忽视,我们需要重视对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关注和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