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89)
2023(15088)
2022(12962)
2021(12307)
2020(10495)
2019(24408)
2018(24150)
2017(45900)
2016(25612)
2015(28927)
2014(29050)
2013(27901)
2012(25923)
2011(23251)
2010(23651)
2009(21586)
2008(21435)
2007(19170)
2006(16572)
2005(14696)
作者
(69213)
(58145)
(57552)
(55331)
(37031)
(27814)
(26824)
(22515)
(22094)
(20982)
(19586)
(19313)
(18217)
(18205)
(18188)
(18047)
(17884)
(17143)
(16735)
(16570)
(14290)
(14253)
(14137)
(13382)
(13079)
(13017)
(12990)
(12831)
(11578)
(11565)
学科
(99701)
经济(99595)
管理(70774)
(69281)
(56669)
企业(56669)
方法(50378)
数学(45516)
数学方法(44928)
中国(29964)
(29487)
(26957)
教育(21608)
业经(19697)
(19294)
(19284)
贸易(19280)
(19019)
财务(18958)
财务管理(18916)
地方(18748)
(18710)
企业财务(18050)
(17654)
农业(17650)
理论(17405)
技术(15498)
(15210)
金融(15207)
(15165)
机构
大学(356767)
学院(351739)
(143606)
经济(140608)
管理(136375)
理学(118034)
研究(116974)
理学院(116676)
管理学(114507)
管理学院(113815)
中国(84398)
(76802)
(68002)
科学(67866)
(57199)
中心(54912)
财经(54134)
(53013)
(52915)
师范(52521)
(52021)
研究所(51748)
(49280)
北京(49104)
业大(48617)
经济学(44053)
师范大学(42702)
(41982)
(41646)
农业(40866)
基金
项目(232989)
科学(185977)
研究(175940)
基金(169007)
(145327)
国家(143797)
科学基金(124543)
社会(110616)
社会科(104855)
社会科学(104823)
(90261)
基金项目(88229)
教育(87837)
自然(79745)
(78280)
自然科(77950)
自然科学(77928)
自然科学基金(76549)
编号(73593)
资助(70735)
成果(62122)
(54139)
重点(52893)
课题(52215)
(49899)
(48486)
教育部(47652)
人文(45507)
大学(45253)
项目编号(45203)
期刊
(149889)
经济(149889)
研究(109869)
中国(70775)
教育(62125)
(54042)
学报(49290)
管理(48094)
科学(45757)
(45161)
大学(39247)
学学(35425)
技术(34253)
(32610)
金融(32610)
农业(30707)
财经(26785)
经济研究(24538)
业经(23722)
(22938)
问题(19953)
统计(18141)
(17784)
图书(17196)
技术经济(16900)
(16822)
(16377)
理论(16303)
职业(16179)
(15300)
共检索到523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绘  
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对继续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有客观需求。基于随机抽样调研数据,以Mlogit模型从家庭、个人、学校三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居住在市区的流动儿童相对居住在郊区或农村地区的儿童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家长选择将子女留在北京读书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学校。学杂费越高流动儿童家长选择让子女工作的可能性越大。与以往研究结论认为女童面临更高的失学风险不同,父母在子女初中后的教育决策中更倾向于让男孩去工作,表明在城市地区流动男童面临着更高的教育机会成本。应当尽快建立学籍与生均教育经费拨款相挂钩的上级政府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状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贝妮  李岳云  
本文利用我国5省农村家庭入户调查数据,研究父母外出务工这个家庭行为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并以农村家庭课外补习投资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村学龄子女学习成绩的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父亲外出务工对子女学习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同时,父母外出务工寄回的钱款能改善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并提高子女课外补习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弥补了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政府进一步为进城务工家庭提供必要教育资源,消除由于父母不完全流动给子女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并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劳动力市场,保障农村流动劳动力收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生  陈丹  苏梅  齐媛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密不可分的教育系统,对于流动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研究通过对2001-2016年间有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期刊文献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聚焦于微观的教育策略与方法,尤其注重对家庭教育具体内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且比较关注家庭教育的现状、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指导、家庭背景和对策。研究指出为改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需增强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需发掘家庭成员优势,以共同学习的理念构建新型家庭教育;需应用"互联网+"重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云波  杨家奇  
使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系统测算了中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恢复力,并深入探究了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户生计恢复力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呈倒U型关系;缓冲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倒U型影响,自组织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能够通过影响教育回报率对家庭教育期望产生作用;农户生计恢复力对男性户主、女性子代和高教育回报率地区家庭的教育期望影响更大,政府的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二者的关联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祥云  华婷  
家庭作为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在高等教育投资问题上如何做出理性选择,哪些因素影响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选择,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蔡卓倪  李敏  周成燕  
特殊儿童的正向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地区特殊儿童父母的调查发现,无论在客观支持还是主观支持方面,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中观和宏观层面的支持都比较有限,微观层面的家庭成员的支持和中观层面专业教育机构的支持是家长们的重要支持来源,而纵横交融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形成。为此,建议在全社会尊重特殊需求人士的基础上,重视人才培养和机构设置,构建特殊教育的技术支持体系,并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以帮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顺利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鲍晗   艾雅妮   杨娸钏   周萍   曹玉娟  
构建良好的、规范的、向上的学校家庭教育氛围是各学校要造就大批新世纪人才的一种必要与基本之条件,家长们必须始终肩负教育青少年一代的重任,培养一批真正担当民族复兴发展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要从小培育起。古人云:“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至少有约80%左右的家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育问题,但是家长普遍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能力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研究结果表明还有相当多的家长,教育观念滞后、缺失,所以家庭教育要有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毅  陈亚秋  何文辉  刘艳虹  
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事实上 ,只有极少数的特殊儿童学前有机会在特殊教育机构中受到教育 ,绝大多数的学前特殊儿童只能呆在家中。本研究对北京市 6 8名特殊儿童的学前家庭教育状况进行调查 ,并对其中 2 2名儿童的家长做了深入的访谈。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学前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 :特殊儿童的问题发现较晚 ;特殊儿童接受学前专业机构教育人数少 ;获得社会的支持较少 ;特殊儿童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最后 ,我们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作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宏伟  杨秋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教育投入的增加。大量关于中国教育公共财政的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不足,而家庭的私人投资弥补了公共投资的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了解私人投资的决定因素。本文在一次有关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现代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特别发现家庭收入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教育程度是两个非常显著的指标,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经验上的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跟强  高新博  何平林  
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实证研究移动互联网可及性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可及性能显著提高家庭进行风险资产投资的概率和程度,使用区县其他家庭的智能手机使用比例作为工具变量,这一关系仍显著成立。移动互联网可及性对城市、东部地区、高资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风险投资概率的促进作用更大,对这些家庭风险投资程度的影响大小则基本相反。机制分析表明,移动互联网可及性通过增加金融信息关注度和正规金融服务机制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行为,但不支持经由增进金融知识进而促进风险资产投资的渠道。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玲萍  徐超  曹阳  
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阶梯。在收入不均衡情况下,低收入家庭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来实现收入阶层的改善。文章采用CFPS2014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对家庭教育消费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家庭教育消费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一作用在不同组别呈现异质性:(1)收入差距对教育消费的影响在低收入家庭组显著,在高收入家庭组则不显著;(2)在有成员就读高中及以下教育层级的家庭组显著,在其他家庭组则不显著。在排除了消费的示范效应、克服了因忽视政府质量而导致的内生性偏误以及更换收入差距测度指标后,结果依旧稳健。研究表明,在教育机会平等化前提下,家庭会通过教育消费决策来实现收入阶层的改善。此外,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规避居民"因教致贫"和"因教返贫"风险的重要手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思宇  程雅雯  陈晓宇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家庭教育支出。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流动性约束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缓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家庭物质或文化资本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且在金融发展低水平地区作用更明显,这体现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普惠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波  吴柏钧  
本文以每个家庭有三代人为例,即少年(受教育期)、中年(工作期)和老年(退休期),通过世代交叠模型,利用1998—2011年数据探讨中年期在有限收入约束下权衡进行前向型代际品子女教育和后向型代际品养老保险的投资,在利己动机和利他性动机同时作用的前提下,分析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对家庭代际品投资的影响,进一步讨论政府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对不同收入家庭的代际投资决策产生的效果。实证发现,公共教育支出的增加对低收人家庭子女教育的挤出效应更加明显,但同时公共教育支出增加会促进家庭加大代际养老保险的投资。理论和实证结果引导政府在公共教育支出方面应该加强对低收人家庭的补贴,这不仅解决了低收入家庭子女教育的资金问题,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红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工涌向城镇工作,其子女被迫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削弱了家庭功能,父母缺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被弱化。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