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2)
2023(2652)
2022(2310)
2021(2285)
2020(1941)
2019(4471)
2018(4490)
2017(8445)
2016(4848)
2015(5519)
2014(5580)
2013(5547)
2012(5230)
2011(4950)
2010(5137)
2009(4731)
2008(5009)
2007(4487)
2006(3933)
2005(3513)
作者
(15482)
(13148)
(13109)
(12418)
(8442)
(6228)
(5993)
(5048)
(4995)
(4869)
(4569)
(4531)
(4351)
(4240)
(4230)
(3978)
(3822)
(3806)
(3794)
(3774)
(3426)
(3343)
(3228)
(3119)
(3017)
(2933)
(2908)
(2878)
(2808)
(2656)
学科
(20361)
经济(20323)
管理(13251)
(12932)
(10639)
企业(10639)
方法(10464)
数学(8964)
数学方法(8844)
(6015)
中国(5472)
(4968)
(4929)
理论(4004)
(3987)
业经(3872)
地方(3631)
农业(3460)
(3442)
金融(3441)
(3438)
贸易(3436)
教育(3384)
(3271)
(3214)
银行(3196)
(3057)
(3006)
(2919)
财务(2917)
机构
大学(78664)
学院(75385)
研究(28444)
(28253)
经济(27590)
管理(26989)
理学(23930)
理学院(23421)
管理学(22670)
管理学院(22543)
中国(20034)
科学(19030)
(17405)
(15676)
研究所(14544)
(14278)
(13341)
(13093)
师范(12970)
中心(11891)
业大(11704)
(11422)
农业(11334)
北京(11136)
财经(10961)
师范大学(10844)
(10030)
(9865)
(9182)
经济学(8729)
基金
项目(50643)
科学(40459)
基金(37916)
研究(34898)
(34153)
国家(33826)
科学基金(28304)
社会(22299)
社会科(20977)
社会科学(20970)
基金项目(20072)
自然(19380)
自然科(18993)
自然科学(18983)
自然科学基金(18674)
(18498)
教育(17209)
(17038)
资助(15951)
编号(13183)
成果(12068)
(11800)
重点(11764)
(10194)
教育部(10079)
(10032)
科研(9833)
课题(9775)
计划(9649)
大学(9508)
期刊
(30834)
经济(30834)
研究(21976)
中国(16151)
学报(14955)
科学(14165)
(12604)
教育(11155)
大学(10894)
学学(10221)
管理(9621)
(9619)
农业(8458)
(6358)
金融(6358)
财经(5694)
技术(4905)
(4872)
经济研究(4643)
(4544)
(4500)
业经(4198)
业大(4042)
问题(3961)
世界(3807)
资源(3806)
图书(3556)
统计(3517)
(3426)
国际(3387)
共检索到111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丽  刘艳  
为探讨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亲子沟通问卷、主观幸福感自我评定量表、自尊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对北京市1016名流动儿童和446名城市户籍儿童施测。结果发现,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和主动性较低。在亲子沟通各维度上,城市儿童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流动儿童与父母沟通的倾听反应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父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分歧冲突解决和理解性维度和母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和倾听反应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得分最低。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开放表达、理解性和分歧冲突解决维度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亲子沟通的四个维度都可正向预测自尊,开放表达和理解性负向预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倪士光  李虹  
采用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等研究工具对1307名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的主效应显著,共同解释26%的总变异,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显著,三者共同解释29%的总变异。自我效能感增强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正向关系,对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屈智勇  王晓华  
为调查流动和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探讨两类儿童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使用问卷法测查了3416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发现(1)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比率分别为12.99%、6.83%和6.82%。(2)初中女生的网络成瘾得分显著高于小学女生,男女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得分均显著大于对应性别的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3)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组与非网络成瘾倾向组相比,均存在较差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4)留守和流动儿童中网络成瘾倾向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普通儿童的网络成瘾倾向组更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永红  吕催芳  徐凡皓  
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对523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考察心理弹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调节效应显著,心理弹性可以有效缓解不利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间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低生活事件的情境下,心理弹性可以增强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在高生活事件的情境下,心理弹性一定程度上减弱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庞亚男  李泊  朱丽娟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社会和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如何依据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探讨适合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是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出发,分析如何看待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主要意义。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的途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祚山  
采用《YG-WR性格检查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重庆市盲校50名学生进行测试,探讨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视觉障碍儿童中人格特征的抑郁和社会性较高,攻击性和神精质较低;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冲动、恐怖和身体症状焦虑;性别、家庭经济条件、盲和低视之间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抑郁和细致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祚山  胡晓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23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了测试,探讨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性别、障碍程度和城、乡环境因素中,仅性别因素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显著差异;听觉障碍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发展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焦虑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意识中的焦虑和合群两个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总焦虑程度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鑫强  霍俊妤  张大均  刘培杰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全面比较分析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及各种虐待经历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快乐感、生活满意度、亲社会行为等积极心理健康指标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农村儿童;情感忽视、情感虐待和躯体忽视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虐待经历,能对内化心理问题、外化心理问题、内化积极心理健康、外化积极心理健康等指标起到较广泛的显著预测作用。文章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留守儿童隐性虐待的防护体系等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雳  王争艳  李宏利  
本文着重对亲子沟通 ,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信息交流作理论研究 ,介绍了关于亲子沟通研究理论演化的四个阶段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现状 ;对亲子沟通与儿童心理行为的关系作理论探讨 ;提出了改善亲子沟通的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薇  英玉生  
目的探讨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以应对方式问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对617名高职生及53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高职生六种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高职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生源差异。高职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六种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相关。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幻想、求助进入了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回归方程。结论高职生的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悦歆  肖书恒  
心理健康是视障儿童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视觉通道的受限,视障儿童心理健康可能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集中在视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整体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对策、心理健康评估与测量四个方面。本文对上述研究的四个方面进行述评,从而对未来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教育干预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圆圆  胡朋利  郭晓伟  张仲明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327名西南地区留守儿童施测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OC-13)、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中的同伴依恋分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均显著高于男生;(2)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远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前者显著负向预测后者;(3)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琴芳  房悦  张文  刁亚军  
为了解各类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探究影响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节因素,以"儿童"、"家长"、"心理健康"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筛选出40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元分析(含40个独立样本、380个效应量,N=3580)。结果显示:特殊儿童家长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总分d=0.51,SE=0.12),各类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压力较大,普遍存在焦虑(d=0.56,SE=0.09)和抑郁症状(d=0.57,SE=0.09),异质性检验提示结果效应量明显异质(Q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兰继军  田芳  王颖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有关性的问题的困扰,因此性教育应当成为智力落后教育中的重要领域。国外学者所提出的“人际圈理论”对于促进智力落后儿童形成正确的心理-社会性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人际圈理论”按照亲密关系将与个体生活关系不同的人群分别安排在不同距离的同心圆中,并且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个体应该采取的合适行为,可以帮助智力落后者直观地习得正确的社会交往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何侃  
依据复杂系统观,系统、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认为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通过哲学思考与系统辩证思维,首次完整提出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复杂系统多层次总体(分类)结构。运用复杂系统工程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从五个方面解读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特性及其复杂作用。主张"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强调"始终把特殊儿童当作特殊儿童",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线性思维与还原论束缚,也弥补了非线性思维与整体论知识不足,从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