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2)
- 2023(15099)
- 2022(12131)
- 2021(11410)
- 2020(9643)
- 2019(22137)
- 2018(21673)
- 2017(41745)
- 2016(22833)
- 2015(25706)
- 2014(25849)
- 2013(25277)
- 2012(22931)
- 2011(20194)
- 2010(20071)
- 2009(18438)
- 2008(18471)
- 2007(16253)
- 2006(13794)
- 2005(12192)
- 学科
- 济(95013)
- 经济(94908)
- 管理(68335)
- 业(63588)
- 企(52103)
- 企业(52103)
- 方法(45319)
- 数学(40222)
- 数学方法(39732)
- 财(35286)
- 中国(29057)
- 农(25878)
- 业经(20655)
- 地方(20359)
- 务(19056)
- 财务(19007)
- 财务管理(18946)
- 制(18535)
- 企业财务(18043)
- 学(17846)
- 农业(17013)
- 贸(15904)
- 贸易(15898)
- 易(15427)
- 理论(14634)
- 银(14299)
- 银行(14265)
- 财政(13826)
- 环境(13502)
- 和(13470)
- 机构
- 大学(319435)
- 学院(317847)
- 济(131831)
- 经济(129111)
- 管理(124300)
- 理学(107758)
- 理学院(106583)
- 管理学(104617)
- 研究(104333)
- 管理学院(104019)
- 中国(78924)
- 财(67535)
- 京(66871)
- 科学(63900)
- 所(51693)
- 农(51116)
- 财经(51047)
- 中心(49695)
- 江(47445)
- 业大(46734)
- 研究所(46687)
- 经(46403)
- 经济学(41748)
- 北京(41255)
- 范(40536)
- 师范(40122)
- 农业(40005)
- 经济学院(37924)
- 财经大学(37908)
- 院(37541)
- 基金
- 项目(217737)
- 科学(172283)
- 基金(160201)
- 研究(156739)
- 家(139580)
- 国家(138477)
- 科学基金(120092)
- 社会(101483)
- 社会科(96327)
- 社会科学(96300)
- 基金项目(85012)
- 省(84200)
- 自然(77920)
- 自然科(76219)
- 自然科学(76198)
- 自然科学基金(74809)
- 教育(72464)
- 划(71107)
- 资助(65128)
- 编号(62947)
- 成果(50602)
- 重点(48959)
- 部(48324)
- 发(45931)
- 创(44943)
- 国家社会(43022)
- 课题(42461)
- 科研(42418)
- 创新(42068)
- 教育部(41830)
共检索到463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余英 李晨
流动人口市民化是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重要来源,基于2007-2016年28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考察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财政压力效应。结果表明:市民化与城市财政压力存在线性关系,城市财政压力随着市民化率的提高而增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流动人口市民化对城市财政压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人均市民化成本更高的城市,市民化率对城市财政压力的影响更强,人均市民化收益更高的城市,市民化率对城市财政压力的影响更弱。为平衡流动人口市民化与城市财政压力增大之间的矛盾,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加强合作,合理划分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出责任。同时,还应优化现行税制体系,为地方政府推进市民化进程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利国 冷浪平
近年来我国人口回流现象表明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利用2009—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逐渐步入人口回流阶段,其余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正相关阶段。在溢出效应上,经济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够促进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入;流动人口具有显著的虹吸效应,对周边地区人口流入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因此,发达地区应认识到人口回流的必然趋势,推进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双转型升级”,欠发达地区应顺应人口回流的大趋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合理引导和安置回流人口,推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经济发展 人口回流 溢出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詹新宇 王蓉蓉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辖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财税体制改革给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会对其公共服务供给行为产生影响。在测度中国229个地级市公共服务质量与财政压力的基础上,构建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产生了非线性影响,当地方政府承压超过一定限度时,财政压力将显著降低辖区公共服务质量;实证结果因地区、城市规模不同而呈现异质性;不同种类公共服务间的质量差异,源于财政压力环境下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行为。为此,应将财政压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质量相对均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凌华 王卓
基于Arcgis 10.2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成全国362个地级市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和流动人口数据库。在假设全国不同区域流动人口市民化成本一致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区域流动人口规模和集聚特征探讨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最小,其中西部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市民化 财政压力 空间分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凌华 王卓
基于Arcgis 10.2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成全国362个地级市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和流动人口数据库。在假设全国不同区域流动人口市民化成本一致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区域流动人口规模和集聚特征探讨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次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最小,其中西部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财政压力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市民化 财政压力 空间分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芳 钟太洋
为探究我国城市化带来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成本的时空变化,选取2007—2016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城市空间扩张与人均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成本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以城区总人口与建成区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拐点为22 026.47人/km~2,对应建成区面积的拐点为148.41 km~2;城市空间无序扩张会增加人均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成本。因此,应加强存量土地挖潜,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家庭 王璇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基础,利用2004-2008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发现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反U型曲线关系,并根据实证结果从城镇人口、产业结构、环保技术和意识、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立泰 余春玲 王鹏
笔者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用中国28个省市1990年~2010年的数据,检验了财政支出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对服务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从省际层面来看,支出效应具有滞后性和深度扩张性,财政分权效果明显;从区域层面来看,各类地方支出在不同地区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弹性不同。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移相关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出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德凤 彭飞 刘华
基于2003~2013年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扩张、财政分权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城市人口密度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建成区面积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加重了环境污染;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空间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仍表现较强的持续性;随着人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财政分权由加剧环境污染向遏制环境污染方向转变,而在空间城市化的不同阶段,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均保持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以2005-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同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财政分权、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6年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年均下降5. 1%,其中,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财政分权、专业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均是显著为负,但财政分权可通过专业化产业集聚促增绿色经济效率;多样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多样化产业集聚可通过财政分权促减绿色经济效率。从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减作用;对外投资对绿色经济效率有负影响,科技投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正,但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本文针对相关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本文基于2010-2014年中国286个城市公共服务支出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就人口流动规模、财政自主权等关键因素,对各城市公共服务支出的影响进行了识别和相应政策讨论。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规模越大越会显著降低人均普通教育经费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地区层面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财政自主性的提高并非会促进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水平的增加,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支出的使用效率来实现,而中小城市公共服务建设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地方政府更偏好于基础设施等"硬公共品"的支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戚伟 刘盛和 赵美风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构建中国656个城市流动人口空间数据库,从行政等级、规模等级、胡焕庸线、四大地域、城市群等多维视角分析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的分布格局,据此将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压力类型划分为五个等级、七种类型,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具有在少数城市集聚分布的极化特征,等级越高的城市,流动人口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往往更具优势。2具有流动人口绝对规模优势的城市主要集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具有相对规模优势的在东南沿海和西部地区均有广泛分布。3少数城市的市民化压力负荷较重,多数城市的市民化压力不大。其中,压力最大的城市达8座,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4应优先加大市民化压力大的城市的财政投入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同时引导流动人口向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集聚,转移市民化压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淑燕 赵祚翔
科技投入与地区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基于全国285个地级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财政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正,但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分区域来看,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东北地区最低;分阶段来看,相较于2007—2012年,2013—2019年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降低。此外,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均表现出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投入和交通通达度对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了高度重视财政科技投入、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魏义方 卢倩倩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出让相关财政收支为城市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大规模资金支持。本文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估计了土地财政依赖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依赖对经济性公共服务供给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民生性公共服务的影响存在城镇化阶段性差异,在城镇化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土地财政依赖的负效应明显减弱并转变为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由城镇化初期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增长而竞争,逐渐向城镇化成熟阶段的偏好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通过福利提升而开展人口竞争模式发展。建议加强保有环节税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土地财政转型,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PSTR模型分析
数字经济、财政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224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研究——基于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地方财政收入的效应研究——基于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流动人口与地方教育财政投入——基于2000-2011年跨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与效应——基于中国271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区域竞争、土地出让与地方财政效应:基于1999~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财政支出结构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土地财政的产业抑制效应及其政策启示——基于35个重要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财政支出与城市化——基于中国286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动态空间计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