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21)
2023(19761)
2022(16841)
2021(15555)
2020(13158)
2019(29730)
2018(29345)
2017(56484)
2016(30476)
2015(33594)
2014(33120)
2013(32711)
2012(29514)
2011(26360)
2010(26084)
2009(24159)
2008(23708)
2007(20763)
2006(18002)
2005(15492)
作者
(88267)
(73469)
(72822)
(69218)
(46569)
(35270)
(32903)
(28814)
(27852)
(25945)
(24810)
(24797)
(23180)
(22954)
(22577)
(22477)
(21975)
(21933)
(21090)
(20921)
(18318)
(17821)
(17626)
(16874)
(16452)
(16215)
(16206)
(16152)
(14635)
(14436)
学科
(122205)
经济(122065)
(104368)
管理(98637)
(91464)
企业(91464)
方法(57091)
数学(46965)
数学方法(46366)
(36879)
(34870)
业经(34560)
中国(33001)
农业(25849)
(24836)
(24782)
财务(24708)
财务管理(24675)
地方(23894)
技术(23724)
企业财务(23395)
理论(22423)
(22152)
(21316)
环境(21298)
(21173)
贸易(21160)
(20528)
(20120)
(17700)
机构
学院(429785)
大学(427371)
管理(173436)
(169873)
经济(166314)
理学(150880)
理学院(149222)
管理学(146569)
管理学院(145786)
研究(139310)
中国(104688)
(90731)
科学(89264)
(76583)
(76029)
(69330)
业大(68936)
中心(63979)
研究所(63596)
(62259)
财经(61942)
农业(60464)
(56559)
北京(56277)
(53777)
师范(53149)
(50913)
经济学(50705)
(50376)
财经大学(46125)
基金
项目(301808)
科学(237609)
基金(219900)
研究(214802)
(193592)
国家(191953)
科学基金(165708)
社会(136767)
社会科(129649)
社会科学(129616)
(118641)
基金项目(117238)
自然(110163)
自然科(107655)
自然科学(107625)
自然科学基金(105701)
(99727)
教育(97766)
资助(89572)
编号(85716)
重点(67429)
成果(66625)
(65382)
(65108)
(64300)
创新(60583)
课题(58411)
科研(57973)
国家社会(56499)
计划(55587)
期刊
(181753)
经济(181753)
研究(119322)
中国(76592)
学报(71429)
(69398)
管理(65839)
科学(65394)
(59675)
大学(54092)
学学(51565)
农业(47895)
教育(40529)
技术(37982)
(33386)
金融(33386)
业经(32686)
财经(29813)
经济研究(28231)
(26979)
(25670)
问题(25182)
科技(22391)
技术经济(22006)
(21232)
现代(20316)
商业(19776)
资源(19668)
图书(18763)
业大(18751)
共检索到611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智敏  陈翀  
创业是中国在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应对就业创造、产业升级等挑战的关键手段,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大规模的人口跨区域流动,流动人口与城市创业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构建流动人口与创业生态系统共同影响城市创业的理论模型,并基于497份中国城市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多样性特征对城市创业具有相反的作用,其中,规模维度负向影响城市创业,而多样性维度正向影响城市创业;创业生态系统的市场规模、创新能力、创业文化和金融资本要素均对流动人口与城市创业之间的关系起着中介作用,而政府规模、交通设施、互联网和人力资本要素均对流动人口与城市创业之间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该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可能是直接影响,也可能是间接影响,而且流动人口的不同维度特征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并不一致。为提升城市创业水平,各城市政府应该升级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结构;优化财政支出政策,树立有为政府目标;搭建人才交流平台,营造开放包容环境;优化市场和文化环境,丰富创业机会来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智敏  乔芳琦  陈翀  
基于系统性思维,构建了人口流动通过影响创业生态系统要素进而影响区域创新创业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带来的总量和结构多样性主要通过影响区域的文化、资本和市场这三方面系统要素,进而影响创新创业活动。文化要素通过促进新知识产生、推高交易成本对创新创业起“双刃剑”作用;资本要素通过提升劳动力互补、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对创新创业产生积极影响;市场要素通过增大市场潜力、提高机会成本对创新创业起“双刃剑”作用。研究结论为区域各行业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尤其为面临较大创新创业挑战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双志  张龙鹏  
创业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从微观个体出发,研究中国流动人口对创业的影响,探讨推动"大众创业"的政策建议。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整体而言,流动人口选择创业的概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进一步,分创业类型看,无论是"自己是老板"型创业,还是"个体工商户"型创业,流动人口创业的概率均比本地居民高,但流动人口选择"个体工商户"型创业的概率更大。分行业看,流动人口选择在服务业创业的概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但选择在工业创业的概率与本地居民无显著差异。从创业的就业效应、收入效应看,流动人口创业雇员水平与本地居民无显著差异,但创业收入显著高于本地居民。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消除地区间影响人口迁移的制度阻碍,实现人口的自由迁移;要优化流动人口的创业环境,充分激发流动人口的创业活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双志  张龙鹏  
创业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从微观个体出发,研究中国流动人口对创业的影响,探讨推动"大众创业"的政策建议。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整体而言,流动人口选择创业的概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进一步,分创业类型看,无论是"自己是老板"型创业,还是"个体工商户"型创业,流动人口创业的概率均比本地居民高,但流动人口选择"个体工商户"型创业的概率更大。分行业看,流动人口选择在服务业创业的概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但选择在工业创业的概率与本地居民无显著差异。从创业的就业效应、收入效应看,流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盛亦男  尚佳佳  郑浩冉  
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宗族文化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宗族文化不仅在流出地产生深远影响,还在流入地持续影响着流动人口的行为决策。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7)数据,使用Probit模型考察宗族文化对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出地宗族文化显著提升流动人口创业概率,其通过形成家乡社会网络和构建社会信任模式影响流动人口创业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宗族文化促进流动人口选择生存型创业,但是会损害机会型创业者的创业效果,城市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宗族文化的作用。应利用家乡网络社会组织平台,构建超越宗族内部信任的一般信任文化,积极探索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和正式制度优势互补的作用机制,帮助流动人口进城创业并实现创业效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忠辉  吕晓菲  罗均梅  
公司创业生态系统是以大公司为核心企业构建的支持创业企业孵化和成长的生态系统,作为典型创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从结构视角出发,对公司创业生态系统进行分类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8家企业作为样本,提炼出基于价值主张视角的公司创业生态系统与基于行动视角的公司创业生态系统两个主范畴,进一步得出结构视角下公司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核心范畴。依据价值主张和行动方式两个维度构建分类模型,将公司创业生态系统划分为产品互联型、内部驱动型、授人以渔型、技术变革型,并进一步阐释4类生态系统内涵特征和选择策略。结论可丰富公司创业生态系统分类研究,对我国具备平台化能力的大公司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世军  潘妍  伏玉林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全民创业浪潮,对于我国日益庞大的流动人口而言,其创业面对诸多挑战,其中具有中国情境的"关系"是流动人口创业选择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沪、汉、蓉等7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人群,其创业概率普遍不高,而具有中等学历的人群创业概率却最高,是流动人口创业的主力军;后者不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还具有较好的社会关系,尤其是作为弱关系的"与本地人关系"的边际影响要超过"与亲友关系"强关系影响。最后从社会融入、创业培训、关系发挥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创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战强  蒋晓敏  韩冰清  
使用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文化融合对流动人口城市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融合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城市创业的概率,这一影响是通过增加他们对流入地人身份的认同和在流入地的社会资本实现的。与"生存型"创业相比,文化融合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要大一些。另外,老一代、高中以下学历的流动人口城市创业行为受文化融合的影响更大一些。因此政府应尽快扫除阻碍流动人口文化融合的制度性因素,改善他们的居住和人文环境,促进其文化融合,最大限度发挥文化融合在流动人口城市创业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文平  李新春  陈强远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流动人口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各地区之间呈现出来的差异化发展水平和创业活跃程度。流动人口聚集是如何影响中国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将异质性社会个体与企业家创业的职业选择假设引入到垂直联系的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 with vertical linkage,FEVL)中,通过理论模型揭示了流动人口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2014年全国5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较大的市场规模、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与较低的中间投入品价格是城市吸引流动人口特别是创业型个体的重要动因,并进而提升了城市的创业活跃度。而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D&K方法的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流动人口比例会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城市流动人口规模越大,创业活跃度越高。本研究从流动人口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地区之间创业活跃度的差异之谜,同时也拓展了创业研究的经济地理和制度的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林  何洋  
将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匹配,并运用Heckman两阶段法与分位数回归法,对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是否影响农村流动人口创业收入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村流动人口的创业收入,且相比于高收入阶层的创业者,数字金融对发展型中等收入创业者的收入提高效果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降低资金约束、促进创业领域转换、扩大雇佣规模和增强风险偏好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创业收入。调节效应分析显示,较高的人力资本、更深的社会融入程度和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能更好发挥数字金融促进农村流动人口创业增收的效果。因此提出进一步建设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发挥数字金融在缓解资金约束等方面的作用,以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创业收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琪  
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Logit和Mlogit模型分别检验子女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创业决策以及创业类型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子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的子女平均人力资本能显著促进流动人口创业;使用各学历子女所占比例反映子女人力资本结构,证实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子女所占比例越大,流动人口创业的概率越大;子女人力资本在不同创业类型中的作用机制存在异质性,相对而言其更能促进雇主型创业。政策启示在于引导流动人口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立法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颖刚  蒙莉娜  林雪萍  
随着户籍制度的渐进式改革,中国逐渐释放了人口红利,促进了经济增长。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城市包容性,特别是提高对流动人口的包容性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流动人口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程度来度量城市包容性,探究城市包容性对流动人口创业的作用。结果显示,城市包容性有助于促进流动人口创业,更高的城市包容性对创业层次有正向影响,而城市外部环境条件和劳动力个体的异质性对城市包容性影响创业决策有不同的调节效应。这些发现为我国城市制度改革和促进流动人口创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谭雅峰  
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安排,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还持续塑造社会经济发展状态。中国的户籍制度由来已久。在这一制度背景下,我国形成了以农民工和毕业大学生为主的庞大流动人口群体。基于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现状,文章借助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2、2014和2016三年形成的混合横截面数据,并将其与不同城市的落户门槛指数相匹配,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落户门槛对流动人口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落户门槛每提高一个单位,家庭创业的概率降低5.3%。在变换核心解释变量、控制出生地特征以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重新进行估计后,文章的结论依然保持稳健。机制检验结果发现,城市落户门槛降低了社会信任水平,从而抑制了流动人口家庭的创业决策。此外,文章的估计结果还表明,相比低收入家庭和户主学历较低的家庭,高收入家庭和户主学历更高的家庭更易受到城市落户门槛的影响。文章的研究丰富了有关创业影响因素的文献,所得到的结论有助于各级政府科学把握户籍改革的方向以及激发地区创业活力的着力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蔡莉  王玲  杨亚倩  
女性创业在带动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女性创业研究大多聚焦于单一主体,缺乏探讨多主体互动下女性创业活动的独特性。创业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多主体互动的典型创业情境,参与主体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协同为女性创业企业提供丰富的创业机会、多样的创业资源以及浓厚的创业支持氛围,为女性创业企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撑。本文在梳理现有女性创业、创业生态系统以及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女性创业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和提炼不同研究主题下的女性创业特点,阐述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背景及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女性创业的研究现状;然后回顾女性创业与创业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研究;最后从个体视角的女性创业认知、组织视角的女性创业行为、组织间视角的女性创业企业与多主体间的共生关系以及环境视角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对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女性创业研究进行未来展望。本研究对厘清女性创业研究现状以及推动未来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主恩   宋立丰   李长硕  
从众创空间的物理场地这一基础性资源要素切入,基于创业生态系统与资源协奏的理论视角,通过对优客工场、创新工场和腾讯众创的对比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的众创空间物理场地资源编排的基本逻辑。研究发现,物理场地是众创空间提供创业服务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物理场地的编排是一个以众创空间的多元化服务目标为基础,以使用群体的异质性需求为导向的差异化配置和动态化演化的过程。不同模式的众创空间根据自身的独特目标或形式,有针对性地获取、设计或配置物理场地,以满足生态系统内使用群体的不同需求,进而提供多元化的创业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