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9)
- 2023(19438)
- 2022(16678)
- 2021(15510)
- 2020(12722)
- 2019(29262)
- 2018(28878)
- 2017(55254)
- 2016(30086)
- 2015(33521)
- 2014(33621)
- 2013(32815)
- 2012(29693)
- 2011(26575)
- 2010(26575)
- 2009(24169)
- 2008(23685)
- 2007(20724)
- 2006(18021)
- 2005(15886)
- 学科
- 济(111811)
- 经济(111654)
- 管理(88635)
- 业(82402)
- 企(67788)
- 企业(67788)
- 方法(51109)
- 数学(44086)
- 数学方法(43403)
- 财(32054)
- 中国(32029)
- 农(31759)
- 制(27115)
- 业经(26874)
- 学(24181)
- 地方(22896)
- 农业(21072)
- 理论(20749)
- 贸(20224)
- 贸易(20210)
- 务(20081)
- 财务(19988)
- 财务管理(19935)
- 易(19627)
- 银(19090)
- 银行(19041)
- 企业财务(18844)
- 环境(18212)
- 技术(18127)
- 行(18030)
- 机构
- 大学(415131)
- 学院(414475)
- 管理(162129)
- 济(159462)
- 经济(155576)
- 理学(139861)
- 理学院(138324)
- 管理学(135621)
- 管理学院(134857)
- 研究(134171)
- 中国(100886)
- 京(88073)
- 科学(83070)
- 财(76973)
- 所(66220)
- 农(64012)
- 中心(62349)
- 江(62059)
- 业大(61118)
- 财经(60789)
- 研究所(59815)
- 范(55713)
- 北京(55288)
- 师范(55155)
- 经(55152)
- 州(50509)
- 农业(49616)
- 院(49515)
- 经济学(48116)
- 技术(45579)
- 基金
- 项目(285328)
- 科学(224069)
- 研究(211637)
- 基金(205251)
- 家(178052)
- 国家(176508)
- 科学基金(152243)
- 社会(132272)
- 社会科(125153)
- 社会科学(125123)
- 省(112417)
- 基金项目(108135)
- 教育(98684)
- 自然(97927)
- 自然科(95624)
- 自然科学(95599)
- 划(93951)
- 自然科学基金(93827)
- 编号(88016)
- 资助(83853)
- 成果(71931)
- 重点(63894)
- 部(62164)
- 课题(60996)
- 发(60517)
- 创(59400)
- 创新(55366)
- 项目编号(54407)
- 国家社会(54242)
- 科研(54196)
- 期刊
- 济(175876)
- 经济(175876)
- 研究(120976)
- 中国(85294)
- 学报(65259)
- 财(60613)
- 管理(59361)
- 科学(59112)
- 农(57900)
- 教育(52114)
- 大学(50576)
- 学学(47009)
- 农业(39619)
- 技术(38743)
- 融(35179)
- 金融(35179)
- 业经(29561)
- 财经(29163)
- 经济研究(27128)
- 图书(25839)
- 经(24947)
- 问题(22473)
- 版(20319)
- 理论(19858)
- 业(19625)
- 科技(19513)
- 技术经济(18938)
- 实践(18298)
- 践(18298)
- 现代(17930)
共检索到610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于海燕 蒋垄源 费铖铖 俞林伟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的相关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了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协同供给的逻辑机制。研究发现:在“协同认知—协同策略—协同效应”这条故事主轴下,既呈现“认知共识—状态现象—互动行动—调节条件—结果产出”的供给侧理论逻辑,也隐含“需求合理性分析—需求满足路径—需求满足结果”的需求侧实现机制。需求合理性分析是对协同认知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围绕流动人口的需求变化与供给中的非协同状态设计需求满足路径,既要通过资源与利益协同解决供给动力问题,也要通过主体协同与流程协同提升供给能力,需求满足结果表现为流动人口借由健康资本真正完成人的城镇化。根据这一理论逻辑与实现机制,本研究从主体协同、资源协同、利益协同、流程协同与目标协同五个维度提取出观测变量,运用复合系统模型测度了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协同度。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协同度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不协同状态,利益协同呈现稳定上升态势,目标协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资源协同、主体协同和流程协同是制约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卫生服务 协同度 测度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军
ECR是一种通过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各自经济活动的整合,以最低成本、最快、最好地实现顾客多样化需求的流通模式,旨在消除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SC)没有为消费者增加值的成本,涉及到SC各个节点组织界面紧密协调与合作。本文通过对ECR系统的研究,建立具有高效反应能力和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系统,既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又为客户提供了更好地服务。文章通过对48家企业调查问卷,收集与分析资料,建立ECR系统界面的数学模型,借助扎根理
关键词:
ECR 扎根理论 供应链管理 顾客需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其阳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节点,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国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行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如供给主体过于集中、激励机制尚未完善、投资模式有待改进、使用效率急需提高等。乡村协同治理的兴起,从另一视角为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和路径需要进一步完善,应稳步推进单一型主体转向多元化主体、筹资机制由制度外筹资转向制度内筹资、决策机制由自上而下转向民主协商、监督机制走向社会监督等配套制度。由此,协同供给科学路径的选择,将促进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协同供给 协同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孟颖颖 韩俊强
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差异与参保地点差异两个维度讨论了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任何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均显著提高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卫生服务利用,无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参加何种社会医疗保险,在居住地参保均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认为,现行医保制度存在的"地域区隔"构成了影响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制度藩篱,应尽快解决跨统筹地区就医结算的"不便捷",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分布,消除地方本位主义,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制度创新,吸纳更多的流动人口参加居住地医疗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立东 蒋正华
传统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管理庞大的流动人口,更无法提供个性化的生殖健康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成为政府管理中一个棘手问题。本文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同管理模式,设计一套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设计思想、网络设计、关键技术开发和设计以及软件应用系统的功能模块。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协同管理 信息系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富 黄涛 张颖颖 田梦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从平台型组织视角对西光所案例进行扎根理论剖析,探索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及其对衍生创业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科研院所以开放的组织边界为基础,形成多个子平台相互耦合的平台核心以及具有多元异质性主体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特征的平台边缘,并依据自上而下授权赋能、自下而上资源倒逼、人才管理模式优化和协同竞争互动的机制运行,以上特点将促使内外部资源的有效编排,从而促进衍生创业。研究进一步拓展平台型组织理论的边界,从而为科研院所转型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立东 蒋正华
分析了多种已有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支撑并协同各类现有模式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协同模式CMMS,并描述了CMMS下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操作机制,为人户分离计划生育管理同步化、服务现居住地化、外来人口管理与服务本地化找到了理想的实现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敬伟 靳秀娟 涂玉琦
为探索农村绿色创业实践背后的理论规律,选取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报道的42个创业故事,应用扎根理论的编码程序,归纳和提炼出农村绿色创业的逻辑框架和实践路径。研究表明:(1)农村绿色创业的逻辑框架沿循"驱动因素-行动策略-结果表现"这一主线展开,其中,驱动因素包括市场、制度、自然和个体等四类,这些因素引发了农村创业者对绿色创业机会的识别;行动策略包括三种创新策略(开发产品功能、创新生产流程、优化基础设施)和两种常规策略(沿循传统流程、基础资源保护),农村创业者通过不同的行动策略来利用绿色创业机会;结果表现包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农村创业者通过绿色创业实现了企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基于创业过程中价值创造逻辑的差异,农村绿色创业呈现保守型、直接型和渐进型三种实践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农村绿色创业研究,并启发农村绿色创业实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国超 吴思远
[目的/意义]用户回避行为是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一种消极反应。探究用户对智能客服的回避机制,提升消费者对智能客服的体验感和留存率,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方法/过程]整合扎根理论和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对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提炼出77个初始概念、25个基本范畴和7个主范畴。研究梳理范畴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构建智能客服用户回避行为机制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用户从使用智能客服到触发回避行为会经历一系列心理和认知变化的过程;当回避驱动因素和需求满足程度影响用户心理和行为时会受到用户的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制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立娟
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是当前研究生培养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194名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认为“知-信-行”是“眼高手低”现象的主要形成机制。就学术写作运行逻辑而言,“知”是基础,“信”是关键,“行”则是外在表现。针对研究生学术写作“眼高手低”现象中熟知非真知:知识“拿来”不会用;似信非信:态度“消沉”不坚定;行之惟艰:行动“缓慢”难始终的三阶段问题,提出研究生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图谱,坚定学术信念并保持积极学术心态,践行学术写作以确保行动在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慕银平 徐彦
针对C2B2C垂直在线二手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价值逻辑展开研究。选取了4个案例——多抓鱼、Plum红布林、爱回收、得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程序性扎根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所选样本的数据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出C2B2C垂直二手交易平台商业模式价值逻辑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C2B2C垂直二手交易平台商业模式价值逻辑由新价值主张、数据驱动商业生态构建、用户—平台强连接价值网络和可持续的价值获取四大要素组成。根据该理论模型,对同类型的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价值逻辑创新提供对策建议,即优化价值主张,革新价值创造逻辑,搭建稳定的价值网络,丰富价值实现的方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明叶 刘建泽 刘玉峰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探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厘清“两山”转化与反哺的良性循环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承德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为案例分析对象,对该地区生态产品产业链的参与主体进行实地调研,同时运用扎根理论对其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模型。通过研究发现:首先,编码共生成了横向补偿、纵向补偿等19个初始概念,生态补偿、生态载体溢价等8个初始范畴,公共性、准公共性、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3个主范畴。其次,主范畴间存在明显的递进发展关系,且最终均指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一核心范畴。其中,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准公共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桥梁和纽带,经营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与达成,并且每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部均存在“两山”的转化与反哺。最后,提出政策引导与科技创新两方面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宋亚亚 梁斯琪 张骁鸣
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旅游业尤其是导游职业的负面评价已经到了污名化程度,对旅游业的从业者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学术界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却关注甚少。文章以导游职业这一旅游业受污职业的典型代表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对导游这一职业的污名形成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从施污者的角度,公众的实体感知直接决定了导游职业污名的内容,但污名的最终形成与社会认知的负面渲染作用和信息认知的负面导向作用紧密相关;从受污者的角度,由于从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受污者只能被动承受污名。以上结论对职业污名研究具有较高理论贡献,文章同时为旅游业去污名化实践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导游 职业污名 形成机制 扎根理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慧林 蒋依依 王元地
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生产行为,政府旅游公共营销对国家旅游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宣传推广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政府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科学引导,促进旅游公共营销绩效的提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用扎根理论,通过对中国国家旅游局驻外旅游办事处年度工作报告的编码分析,探究政府旅游公共营销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的客观规律。研究发现,动因、市场调研能力、外部网络协同能力、环境政策干预这4个主范畴对政府旅游公共营销模式存在显著影响。动因是前置变量,市场调研能力和外部网络协同能力对政府旅游公共营销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政策干预作为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洪昌 舒伯阳
大数据的发展为旅游治理转型提供新的出路。旅游大数据发展面临着行业间壁垒与信息孤岛、部门间壁垒与数据政绩、政企间壁垒与权力寻租、企业间壁垒与利益分割、主客间壁垒与数字鸿沟等困境。借鉴贵州省大数据治理的实践探索经验,提出行业监管手段创新和社会化治理转型,为其他地区旅游业乱象的防治以及其他行业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治理 旅游协同治理 旅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