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2)
2023(13955)
2022(11957)
2021(10961)
2020(9621)
2019(21807)
2018(21552)
2017(41007)
2016(22440)
2015(24935)
2014(24651)
2013(24053)
2012(21932)
2011(19502)
2010(19145)
2009(17628)
2008(17347)
2007(15330)
2006(12670)
2005(10902)
作者
(66115)
(55553)
(55207)
(52383)
(34934)
(26840)
(25341)
(22076)
(20905)
(19434)
(18757)
(18599)
(17513)
(17464)
(17382)
(17097)
(17055)
(16518)
(15944)
(15821)
(13924)
(13466)
(13189)
(12710)
(12603)
(12267)
(12230)
(12215)
(11366)
(11267)
学科
(86981)
经济(86882)
管理(62771)
(60669)
(48948)
企业(48948)
方法(45369)
数学(40852)
数学方法(40359)
(24164)
(23341)
中国(22387)
(18687)
业经(18527)
(18024)
贸易(18022)
(17516)
(17092)
地方(16382)
(15921)
财务(15878)
财务管理(15833)
农业(15731)
企业财务(15031)
(14998)
银行(14939)
(14413)
金融(14410)
(14180)
技术(13455)
机构
大学(314177)
学院(312554)
(125432)
经济(122968)
管理(122722)
理学(107391)
理学院(106164)
管理学(104138)
管理学院(103572)
研究(103487)
中国(77855)
科学(67461)
(67364)
(61369)
(55454)
业大(54186)
(53330)
中心(49990)
研究所(49274)
农业(49264)
财经(45556)
(44551)
(41634)
北京(41619)
经济学(38625)
(38027)
师范(37462)
(37059)
经济学院(35314)
(35174)
基金
项目(224183)
科学(175365)
基金(164378)
研究(153588)
(147012)
国家(145836)
科学基金(124291)
社会(97864)
社会科(92929)
社会科学(92901)
基金项目(87956)
(87333)
自然(84523)
自然科(82666)
自然科学(82639)
自然科学基金(81166)
(75205)
教育(70554)
资助(67154)
编号(60327)
重点(50754)
(49004)
(47069)
成果(46801)
(46800)
科研(44868)
计划(44487)
创新(43850)
教育部(41344)
大学(41043)
期刊
(122377)
经济(122377)
研究(79966)
学报(58636)
中国(53831)
(53247)
科学(50720)
(43647)
大学(42963)
管理(41040)
学学(40977)
农业(36206)
(26578)
金融(26578)
技术(25976)
教育(24510)
财经(21712)
业经(20677)
经济研究(20548)
(19945)
(18525)
问题(16886)
(16676)
统计(16199)
业大(15455)
科技(15233)
技术经济(14973)
(14928)
理论(14499)
商业(14274)
共检索到433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富美  陶四海  张洁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京津冀流动人口为样本,重点研究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的医保参保现状以及医疗保险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流动人口医保覆盖率高,但本地参保率低,且本地参保情况与流动特征和职业特征密切相关。同时,医疗保险因素对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富美  陶四海  张洁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京津冀流动人口为样本,重点研究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的医保参保现状以及医疗保险因素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流动人口医保覆盖率高,但本地参保率低,且本地参保情况与流动特征和职业特征密切相关。同时,医疗保险因素对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古恒宇  肖凡  沈体雁  刘子亮  
居留意愿是近年来流动人口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其空间格局以及空间效应的讨论相对较少。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地区差异进行描述,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空间格局在南北向呈北高南低态势、东西向则呈现出"U"型的分布特征,且表征出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2)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受流动人口内部因素(家庭因素、流动特征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大于城市外部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内部因素中家庭因素通过社会网络、资源激励机制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产生影响,而表征社会融入的流动特征变量,对居留意愿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外部特征中社会经济水平高、包容性强的流入地更具吸引力。(3)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中存在空间依赖效应,其宏观影响载体是城市特征空间溢出,微观影响载体是流动人口社会网络变化带来的社会、文化空间溢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梦琪  金钟范  
利用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调查数据(CMDS),研究了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越强。机制分析表明,城市规模的扩大会通过增加个体稳定就业概率和同乡集聚效应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规模的影响在不同技能水平流动人口中存在差异,相比于中等技能流动人口,低技能和高技能流动人口受到的影响更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兆媛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LASSO筛选出影响居留意愿的因素,并利用次序logit模型研究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流动人口倾向于在人口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居留,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城市来看,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居留意愿存在差异。通过个体异质性分析,城市规模对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已婚人士、年轻一代的流动人口、女性以及非农户籍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应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模城市制定吸引人口居留的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锟澎  刘雪晴  
利用2017—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和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指数,研究数字经济是否提升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提高城市的宜居宜业能力是数字经济吸引流动人口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在城市层面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提高了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力,并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流动时间更久、流动范围更大、高学历、从事技术型岗位以及从事高技术行业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正向影响更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艾小青  陈连磊  冯虹  
文章运用2016年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了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特点,以及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和收入水平对其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北京和天津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很强烈,河北较弱。流动人口的个人特征(特别是户口类型、教育程度、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居留意愿的影响在三地都是显著的;当家庭月收入在3 286~100 647元之间,京津冀三地的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都是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强的;北京和天津流动人口家庭月收入与居留意愿存在着倒U型关系,拐点值分别为630 852元、100 647元。对比2014年和2015年的结果发现,北京地区拐点值逐年增大,这反映了北京的产业疏解和人口疏解对流动人口的影响。政府应该充分考虑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再制定流动人口相关政策,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东虹  
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老年流动群体出发,考察了不同户籍以及流动原因老年群体的长期居留意愿。分析结果显示,养老型、务工型、保姆型以及其他型老年人的长期居留意愿依次降低;与城—城流动的老年人相比,乡—城流动的老年人长期居留意愿较低;两者的交互作用显示,相较于流动原因,户籍对于老年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更为明显。分样本估计则进一步发现,户籍以及流动原因对于老年人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流动人口内部的异质性及其所带来的需求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青川  易定红  
基于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再中心化影响函数最小二乘法估计,并结合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系统研究了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分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尚属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工转移,以提高工作匹配质量为目的的人口流动还未形成规模;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市流动人口生产率禀赋回报最高,但农业户口等非生产率禀赋也给流动人口带来了明显的工资劣势;京津冀地区省际人口流动在行业优势工资引导下优化了就业结构。为实现以就业匹配为目的的京津冀地区人口有序流动,须消除三地间人口流动的行政障碍,减弱户籍与附加福利的关联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对生产率禀赋的回报机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雪  魏洪英  
文章根据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流动人口在城市的长期居留意愿进行分析,发现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特征、经济特征共同影响流动人口在城市的长期居留意愿,并使得这一群体内部出现了分化的新特征。研究表明:教育程度的提高在普遍增强个体留城意愿的同时,以大学专科学历为界限,高学历者呈现出更加强烈的居留意愿。收入水平的增加显著影响了整个群体的居留意愿,以6000元收入水平为分界点,表现为高收入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远大于中低收入者。在追加了住房支出变量后,发现伴随着住房支出的增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清华  周颖萱  
基于2016—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验证了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区域差异,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人口流动的大趋势不改,长期居留意愿呈现出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的特点,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华东和东北地区始终是“热点”城市集聚区。从城市包容度、社会融入能力和家庭特征三方面分析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社会融入能力最为重要,其中已婚率、受教育程度、流入地已停留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更高的跨省流动比例则会降低长期居留意愿。城市包容度的重要性有限,但医疗公共服务的正向影响增强,平均工资收入和住房支出两大经济因素亦开始凸显重要性。家庭特征始终是流动人口长期居留决策的一大因素,符合新经济迁移理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良健  陈坤秋  王奔  
本文采用2015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湖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自冶州)的6053个流动人口样本的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较强,湖南省对流动人口吸引力较强;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现居住地、参保类型、流动范围、流动时间、周工作时间、家庭月净收入、亲生子女数对湖南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样本点类型具有反向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古恒宇  杨健  艾国炬  沈体雁  
现存的关于中国流动人口迁移意愿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省际尺度流动人口户籍迁移意愿的讨论,缺乏对市际尺度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关注。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市际尺度上构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网络,探究市际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网络的特征及空间组织。研究发现:(1)高值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流主要由我国内陆相对欠发达城市指向等级高、规模大的一线城市;居留意愿入强度和出强度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具有更高的居留意愿入强度,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出两个居留意愿出强度高值区。(2)市际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网络呈现出复杂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各城市节点呈现层级分布特征,被概括为一类城市节点、二类城市节点、三类城市节点、四类城市节点和五类城市节点。(3)居留意愿网络被划分为上海社团、京津社团、渝泉社团、华南社团和西北社团:上海社团以上海及长三角城市群为入强度核心,辐射安徽、贵州等地的城市;京津社团以北京和天津为入强度双核心,辐射东北及华北等地的城市;渝泉社团以泉州及海峡西岸城市群为入强度核心,以成渝城市群为出强度核心;华南社团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入强度多核心,辐射湖南、广西等地的城市;西北社团主要覆盖西北地区城市,但并未呈现出明显的核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俞林伟  韩辰  金杰克  于海燕  
本文基于生计资本理论,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5个维度分析生计资本对农民工居留和落户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居留意愿远大于落户意愿。二者影响因素的共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的状况,差异体现在农民工自身长久利益的驱动等方面。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体现在经济条件优越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有更强的居留和落户意愿。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体现,城市公共服务的有效保障和社会资本的累积会增强农民工的落户意愿。作为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家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生计保障功能可以让农民工安心在城市工作生活,但不利于其在城市落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保障农民工的自然资本以促使其安心落户城市,提升农民工的物质资本以实现其安居乐业,改善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以增强其城市生存能力,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以实现其在流入地的心理社会融入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