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0)
2023(12565)
2022(10660)
2021(10121)
2020(8634)
2019(20003)
2018(19893)
2017(38859)
2016(20827)
2015(23431)
2014(23588)
2013(23340)
2012(21272)
2011(19053)
2010(18896)
2009(17504)
2008(17209)
2007(15524)
2006(13338)
2005(11627)
作者
(58672)
(49990)
(49619)
(47205)
(31117)
(24077)
(22565)
(19595)
(18807)
(17631)
(16827)
(16756)
(15404)
(15397)
(15372)
(15275)
(15140)
(14459)
(14327)
(14154)
(12183)
(12118)
(11964)
(11666)
(11272)
(11250)
(10980)
(10897)
(10123)
(10072)
学科
(91913)
经济(91814)
(63446)
管理(55031)
(51069)
方法(42133)
(41694)
企业(41694)
数学(38092)
数学方法(37654)
农业(33681)
业经(23707)
中国(22861)
(21693)
地方(19742)
(16568)
(16056)
贸易(16053)
(15730)
(15585)
(14343)
(12822)
财务(12780)
财务管理(12747)
农业经济(12535)
环境(12433)
(12196)
银行(12172)
技术(12137)
企业财务(12093)
机构
学院(297591)
大学(292196)
(124613)
经济(122180)
管理(119190)
理学(104174)
理学院(103124)
管理学(101312)
管理学院(100772)
研究(94168)
中国(73043)
(66450)
(59575)
科学(57949)
(53671)
农业(51002)
业大(49744)
中心(47213)
(46876)
(44384)
财经(43542)
研究所(42549)
(39718)
(37910)
师范(37555)
经济学(37510)
北京(36330)
(35129)
经济管理(34420)
经济学院(34109)
基金
项目(204437)
科学(162063)
基金(150000)
研究(149012)
(129699)
国家(128534)
科学基金(111778)
社会(96302)
社会科(90914)
社会科学(90887)
(81084)
基金项目(80645)
自然(72471)
自然科(70820)
自然科学(70799)
自然科学基金(69559)
教育(67732)
(66886)
编号(61643)
资助(60259)
成果(47565)
(45711)
重点(45012)
(44555)
(42287)
课题(40713)
国家社会(39721)
科研(39665)
创新(39503)
教育部(39011)
期刊
(138460)
经济(138460)
研究(79835)
(69055)
中国(54395)
农业(46913)
学报(44912)
科学(43474)
(40655)
管理(37681)
大学(35186)
学学(33822)
业经(30205)
(27890)
金融(27890)
技术(25664)
教育(23647)
(21992)
财经(20451)
问题(19949)
经济研究(19793)
(17426)
(16504)
农村(15469)
(15469)
统计(15467)
农业经济(15354)
技术经济(14903)
资源(14606)
世界(14385)
共检索到424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华  陈力勇  
流入城镇农村人口是我国具有较大消费增长潜力的人口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既不同于传统农村居民,又有别于城镇居民,进而影响着城乡两地的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基于西安市的调查发现:该群体具有收入水平低且不太稳定;以生存型消费为主,部分人开始追求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获取商品的信息途径单一,大部分人有网络购物经历;以大型超市为主要购物场所,购买商品时优先考虑质量和价格等特征。我们认为:政府要重视该群体的消费潜力,引导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完善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制度。零售企业可以提供性价比高的大众商品,使用价格折扣和体验营销,在流入城镇农村人口聚居区和网络上开店,向年龄轻、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的群体推广新产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翔  高瑀  刘子琪  
本文以2011年以来中国部分省份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为准自然事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改革显著促进了人均生活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同时促进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碳排放;对于城镇而言,人口城镇化主要通过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强度促进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碳排放,但未显著改善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对于农村而言,人口城镇化主要通过提高居民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程度对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碳排放分别带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但未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此外,人口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存在"倒N型"曲线关系,而当前中国绝大多数省份尚未跨过拐点2。因此,各地区应积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推进人口城镇化使得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跨过拐点2,同时加大力度提高居民节能环保意识与绿色消费比重,助力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达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福,宋保平,胡志斌  
在旅游界,对国内游客的消费行为研究还很少。根据一手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西安市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行为的一些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为西安市旅游企业如何抓住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机遇指明了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9月14日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表示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蓝皮书介绍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向晶  钟甫宁  
随着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开始凸显,依赖农村人口自身重力推动的城乡人口迁移速度开始放缓,同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自动化智能化的突飞猛进,工业进一步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旺盛,劳动力城乡转移的需求速度似乎也将大幅度降低。然而,城乡收入比仍然保持在3的水平,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基本动力仍然强劲。因此,正确认识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乡人口迁移趋势有助于制定必要的政策、推进人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友爱  江正发  
我国存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自给性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低收入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大多数妨碍了内需的扩大。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俞雅乖  
加快城镇化最为必要的条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衡量城镇化速度的一个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近年来不断攀升。但是,农村人口依然占城乡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三,并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就此,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人口逐步老龄化、60岁以上农村人口对社会保障的依赖程度以及60岁及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口对社会保障的依赖程度,阐述了农村人口低收入水平决定了农村人口对社会保障的依赖,进而提出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健全有助于城镇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中伟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分析了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困境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受阻、农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农村环境恶化。利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和发展经济学人口转移理论分析了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农村人多地少和收入消费异地化导致的结果。走出困境的关键是推动农地流转、人口城镇化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其中最关键的途径是推动农地流转和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文章设计了推动农地流转的方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相关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解安  林进龙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口因素则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条件。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相关数据,依托队列要素法预测中国农村人口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未来中国农村人口发展态势的影响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乡-城”迁移将对2020-2050年中国农村人口规模缩减、劳动力外流和年龄结构老化起主导作用,贡献比例均超过50%。按2050年80%的城镇化水平测算,2050年中国农村的人口规模和劳动力规模将分别降至2.4亿~2.6亿和1.1亿~1.3亿,人口老龄化水平高达36%~40%,总抚养比升至100%左右。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城镇化因素,人口自然负增长仍将成为未来中国农村人口发展的基本面。农村老年人口预计将于2040年达到1.1亿~1.2亿峰值后回落至0.9亿~1亿;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规模则将持续增长,至2050年人口规模逼近4000万。本文认为,未来中国农村人口治理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求变”。迁移流动模式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未来农村人口系统特征的关键因素,生育和死亡因素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农村人口发展趋势。二是“适应”。未来中国农村极可能在人口负增长、劳动力外流、抚养比陡升以及高龄化浪潮的约束下推进乡村振兴。这意味着,当前中国的合村并镇、盘活土地资产、发展农村互助养老等工作绝不是临时性的应景策略,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设计。三是“创新”。创新性地认识人口系统结构及其功能:一方面有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使其为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重新认识老年人的经济社会价值,保障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并积极发挥老年人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帅  王征兵  
文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粮食消费成因分析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分析了粮食生产能力、粮食获取能力、粮食供给水平、消费心理、粮食消费惯性等对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粮食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对贫困地区农村人口而言,粮食生产能力对其粮食消费产生积极影响;粮食获取能力提高有助于其粮食消费实现由"量"安全到"质"提高的转变;粮食供给水平提高对其粮食消费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粮食消费不足是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平衡生产和消费决策后所作出的理性选择,食物消费结构未随食物支出增加而显著改善;粮食消费具有一定惯性,保障粮食安全与扶贫开发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毕洪丽  杜萌  董娜  
外来农村人口市民化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要取得城镇户籍,第二要能够与城镇居民享受同样的来自于政治权利、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待遇,并与城镇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认同感等逐步相互融合。在外来农村人口市民化实际进程中,一方面其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其与城市居民相互融合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以沈阳市为例,外来农村人口对沈阳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为沈阳城市发展注入活力,进一步刺激城市消费市场,加大推进城市设施建设力度,倒逼城市公共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外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润田  李碧珍  叶鑫宇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分析了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能够显著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这一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本文还分别对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与是否参加新农合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群体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高收入和东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同时发现,对于不同性别和是否参加新农合的不同群体,互联网的使用均有显著正效应。由此可见,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居民健康具有显著影响,合理规范互联网制度,引导农村居民正确使用互联网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绪梅  
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村人口流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有其特有的基本特点和极强的现实效应,文章运用波特-劳勒激励模式对农村人口的个体流动行为进行分析,认为诸多复杂因素影响农村人口的流动决策,并从模式中引申出一些政策含义,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士谋  吴建楠  朱天明  William Y.B.Chang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份额大幅度的下降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08年的45%左右。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1.5亿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约有一半的农民工已转化为城镇的暂住人口,这是我国城市化成长发展的主流形式。从农村人口非农化过程推动我国有特色的城市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城乡统筹与城镇化的策略等方面探索农村人口非农化与我国城市化的相互关系,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萃颖  金兆怀  李刚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不完全性、权宜性和结构性特征,导致农村人口城镇化出现"转而不移"的难题。通过分析制约农村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制定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鼓励政策、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等为主要途径,推动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