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
- 2023(839)
- 2022(855)
- 2021(833)
- 2020(742)
- 2019(1614)
- 2018(1595)
- 2017(2995)
- 2016(1701)
- 2015(1794)
- 2014(1701)
- 2013(1682)
- 2012(1621)
- 2011(1506)
- 2010(1478)
- 2009(1355)
- 2008(1309)
- 2007(1177)
- 2006(931)
- 2005(860)
- 学科
- 管理(5882)
- 业(5288)
- 济(4746)
- 经济(4728)
- 企(4406)
- 企业(4406)
- 方法(2869)
- 数学(2333)
- 数学方法(2319)
- 学(2274)
- 农(1649)
- 财(1607)
- 人事(1581)
- 人事管理(1581)
- 务(1260)
- 财务(1257)
- 财务管理(1254)
- 企业财务(1206)
- 业经(1188)
- 农业(1132)
- 制(1094)
- 理论(1049)
- 划(1004)
- 环境(995)
- 技术(970)
- 和(814)
- 贸(814)
- 贸易(812)
- 易(791)
- 水产(790)
- 机构
- 大学(25931)
- 学院(25232)
- 管理(10278)
- 理学(9524)
- 理学院(9429)
- 管理学(9138)
- 管理学院(9106)
- 济(8388)
- 经济(8238)
- 研究(8070)
- 农(7974)
- 农业(6409)
- 科学(6408)
- 业大(6190)
- 中国(5688)
- 京(5188)
- 农业大学(4536)
- 所(4329)
- 研究所(4115)
- 中心(3754)
- 江(3681)
- 财(3607)
- 室(3434)
- 实验(3302)
- 实验室(3170)
- 财经(3143)
- 业(3136)
- 重点(2989)
- 省(2937)
- 经(2900)
共检索到32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峰 张昱 杨敏 崔建云
研究了WZ和KHD两种活性氧化铝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吸附平衡及其吸附动力学 ,利用传质理论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吸附平衡试验结果表明 ,Langmuir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WZ和KHD对氟离子的吸附平衡 ,WZ和KHD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 9 4 7和 6 38mg·g-1。动力学研究表明 ,氟离子在WZ和KHD上的吸附均为颗粒内孔扩散控制 ,颗粒内孔扩散过程是决定吸附速度的控制步骤 ,颗粒内孔扩散速率常数分别为 3 35×10 -2 和 2 36× 10 -2 min-1/ 2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红 李克斌 史京转
【目的】采用稀土金属镧离子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备新型除氟吸附材料,考察其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效果。【方法】利用浸渍法制备负载镧离子量不同的改性壳聚糖,采用间歇吸附试验研究镧改性壳聚糖对氟离子的去除效率,确定最佳镧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条件,研究吸附平衡时间、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水中共存阴离子对镧改性壳聚糖吸附除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分析镧改性壳聚糖的表征。【结果】当La(NO3)3·nH2O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25(记为LaCh3)、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时,镧改性壳聚糖对氟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氟离子的吸附容量为3.76mg/g,去除率达到75.0%;LaCh3对氟...
关键词:
镧改性壳聚糖 饮用水净化 除氟 吸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端卫 程东升 耿明建 刘武定
对Al(OH)3+H3BO3,Al(OH)3,H3BO3等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红外差分谱以及Al(OH)3+H3BO3的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结果表明,Al(OH)3+H3BO3样品在1423和1279cm-1处有2个特征吸收峰,这些峰与H3BO3表现出的吸收峰相比,峰带更宽,说明在Al(OH)3+H3BO3处理中,Al(OH)3表面形成了一种新物质,即硼的吸附络合物。氢氧化铝表面硼吸附络合物的SIMS图谱表明,硼在Al(OH)3表面高度密集,反映了这一表面结构状况中铝硼原子比例不同于简单的硼铝混合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谷苗苗 王甫洋 周爱东
引入铅笔芯电极并结合分辨率高、灵敏度好的铋构建了铅笔芯铋膜电极,运用铅笔芯铋膜电极基于阳极溶出伏安法对Pb(2+)的检测,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峰形良好的Pb(2+)溶出信号的溶出伏安图,铅笔芯铋膜电极对于Pb(2+)的响应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均在410μg/L和1585μg/L,Pb(2+)的检测限达到0.46μg/L。检测结果满足欧盟、美国环境保护局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的要求。
关键词:
铅离子 铅笔芯铋膜电极 溶出伏安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琼文 周盼盼 宋娟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氧化铝行业近年来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的行业风险越来越严峻。借鉴系统论思想,将氧化铝行业视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将氧化铝行业风险系统划分为资源风险子系统、成本风险子系统、销售风险子系统以及环境风险子系统,构建了氧化铝行业风险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Vensim软件,受篇幅所限仅以销售风险为例,详细识别了造成销售风险的因素和风险发生后引起的后果,以及风险发生后通过系统内部调节后对行业的影响。研究证明了系统动力学在氧化铝行业风险识别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氧化铝行业 风险识别 系统动力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敏 滕久委 燕廷 唐书泽
采用流动注射与化学发光法相结合,建立Pb(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鲁米诺和邻菲啰琳的化学发光体系,用以检测饮用水中的Pb(Ⅱ)。通过考察鲁米诺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浓度、邻菲啰啉浓度、铅液pH值及缓冲液pH值等单因素,选定最初条件,通过正交试验选定最佳条件。结果表明,Pb(Ⅱ)对鲁米诺-邻菲啰啉-H2O2体系的发光强度有明显增强作用,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当Pb(Ⅱ)质量浓度为1.0×10-7~1.0×10-5 g/mL时,Pb(Ⅱ)对鲁米诺-邻菲啰啉-H2O2体系发光强度的促进作用与Pb(Ⅱ)质量浓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这一线性关系,可快速测定饮用水中Pb(Ⅱ)的浓度。
关键词:
饮用水 铅 化学发光法 检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璇 朱美龙 李亚美 刘余 熊悦希 杨红旗 张亚非
为了改善氧化石墨烯(GO)吸附污染物后难以从水溶液中分离的问题,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对GO进行改性,制备PEI-GO复合材料,并采用红外光谱仪、拉曼、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分析不同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对MB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采用动力学及温线模型进行拟合,记录GO吸附MB与PEI-GO吸附MB后从溶液中的分离时间。结果表明,PEI-GO复合材料与仍具有良好的二维纳米结构,纳米片层中的含氧官能团与PEI中的氨基反应生成O = C-NH共价键。复合材料PEI-GO对MB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MB初始浓度为25mg/L,PEI-GO投入量为30mg的条件下,PEI-GO的吸附量可达204.87mg/g;吸附规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Freundlich等温模型;吸附后,分离速率较GO吸附后快4~5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亚璇 张士元 郭玉强 郝圣圳 马红梅 付明珠 徐芹 孙玉宝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阳极氧化铝模板,通过改变电压波形和氧化周期调控阳极氧化铝的结构形貌,制备出形貌各异的阳极氧化铝薄膜,并分析了阳极氧化铝形貌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基于等电场模型,从空间电荷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上述样品微结构的产生原因,进一步证实了等电场理论的正确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友良
文章在物质流概念的基础上,对资源价值的概念体系及其计算与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氧化铝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生产流程确定了相应的物量中心,对各物量中心的产出价值进行了分类,分别计量了资源有效利用价值、废弃物损失及其环境损害价值,并绘制了与物质流相匹配的资源价值流图。其结果可对企业循环经济活动进行价值反映与评价,并参与循环经济分析与决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曜 刘爽 张旭辉 唐书泽
为了防止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饮用水秋水仙碱污染事件发生,探索饮用水中秋水仙碱含量预警的在线监测方法,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秋水仙碱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饮用水中秋水仙碱含量预警的在线监测系统。结果表明:较佳检测条件为泵速1 m L/min、鲁米诺溶液p H 13.20、鲁米诺溶液浓度3.00×10–4 mol/L、铁氰化钾溶液浓度3.00×10–4 mol/L。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3~1.0 mg/L,检出限为3.01×10–5 mg/L,RSD为2.78%(n=11)。所建立的预警在线监测系统具有灵敏度高、操作便利、预警实时等特点,可用于对饮用水中因人为因素或自然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姣 唐书泽 腾久委 罗勇
为探讨P矩阵模型预测饮用水中Cd2+浓度量增的可行性,在pH9.0的NH4Cl-NH3.H2O缓冲体系下,Zn2+,Cu2+,Cd2+与0.01%的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2-((Bromo-2-pyridyl)-azo)-5-diethyl-aminophenol,5-Br-PADAP)发生显色反应,在波长400~700nm用P矩阵化学计量法测量饮用水中Cu2+、Zn2+、Cd2+的含量,在不进行化学分离的情况下用光谱方法对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进行校正,结果表明,Cu2+回收率接近100%;当Cu2+和Zn2+浓度很小时,Cd2+回收率为95.8%~104.0%,表...
关键词:
饮用水 Cd2+ P矩阵法 光度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浩 齐慧云 苏雅琪 任云宁 王厚锋 曾建雄
基于NaOH对大薸进行改性的吸附剂(MPS),以聚合氯化铝(PAC)为复配剂制备吸附剂(MPSP)。采用材料表征技术分析了大薸复配前后的理化特征,并以中性红模拟染料废水,测试了大薸复配前后上述两种吸附剂对中性红废水的吸附能力,并探究了染料初始pH值、染料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温度等参数对中性红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与MPS相比,MPSP的比表面积更大,孔隙结构更发达,对中性红的吸附、去除能力更强;MPS和MPSP对中性红的吸附性能均与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呈正比,与溶液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呈反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MPS和MPSP对中性红染料的吸附、去除过程,表明吸附过程是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也存在物理吸附和静电引力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长城 邓邵平 王春灿 江永荣
以密胺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以缩聚温度、时间、转速、芯壁比以及p H值为考察因素,以微胶囊的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SPSS软件设计L16(45)正交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单因素统计分析,得出密胺树脂包覆氢氧化铝的较优工艺条件是:缩聚温度70℃,时间60 min,搅拌速度1200 r·min-1,芯壁比2.0,p H值5.0.环境扫描电镜表征显示该工艺条件下氢氧化铝已被密胺树脂完全包覆,且形貌较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长城 邓邵平 王春灿 江永荣
以M-F预聚体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对芯材氢氧化铝进行微胶囊包覆.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预聚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并分别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壁包覆的氢氧化铝微胶囊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与电子扫描电镜(eSeM)表征.结果表明,预聚体的最优制备条件是:反应温度70℃,p h值8.0,反应时间30MIn.对该预聚体制备的微胶囊的FTIR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已被M-F树脂所包覆,且eSeM照片显示包覆较完全,形貌较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