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4)
2023(8745)
2022(7910)
2021(7547)
2020(6277)
2019(14667)
2018(14732)
2017(28571)
2016(15684)
2015(17721)
2014(17687)
2013(17504)
2012(15879)
2011(14175)
2010(13855)
2009(12482)
2008(11858)
2007(10083)
2006(8557)
2005(7209)
作者
(45438)
(37510)
(37156)
(35436)
(23784)
(18057)
(16845)
(14987)
(14228)
(13169)
(12944)
(12428)
(11695)
(11691)
(11538)
(11536)
(11325)
(11184)
(10656)
(10504)
(9379)
(9027)
(8970)
(8418)
(8402)
(8379)
(8353)
(8125)
(7547)
(7519)
学科
(58295)
经济(58231)
管理(43890)
(41825)
(35069)
企业(35069)
方法(29539)
数学(25542)
数学方法(25257)
(15035)
(14054)
中国(14050)
(13922)
业经(12969)
地方(12059)
理论(10678)
(10261)
(10084)
贸易(10080)
农业(10064)
(9771)
技术(9710)
环境(9593)
(9335)
财务(9277)
财务管理(9262)
(8994)
企业财务(8728)
教育(8703)
(8453)
机构
大学(218382)
学院(216728)
管理(89770)
(79227)
理学(78973)
理学院(78115)
经济(77347)
管理学(76700)
管理学院(76335)
研究(69465)
中国(48847)
科学(46634)
(46463)
(36128)
业大(35611)
(34746)
(34375)
研究所(32194)
中心(31115)
(29489)
北京(29132)
(28726)
财经(28545)
农业(28508)
师范(28430)
(26018)
(25413)
(24769)
技术(23807)
师范大学(23042)
基金
项目(157178)
科学(122102)
研究(113454)
基金(112839)
(98595)
国家(97763)
科学基金(83777)
社会(68673)
社会科(64953)
社会科学(64935)
(62234)
基金项目(61222)
自然(56531)
自然科(55188)
自然科学(55174)
自然科学基金(54161)
(52327)
教育(51700)
编号(46876)
资助(46604)
成果(37405)
重点(34594)
(33844)
(32808)
(32775)
课题(31645)
创新(30459)
科研(30338)
大学(29242)
项目编号(29199)
期刊
(82504)
经济(82504)
研究(60046)
学报(37678)
中国(35937)
科学(33788)
(32236)
管理(31560)
大学(27834)
学学(26221)
教育(24520)
(24288)
农业(23123)
技术(18516)
业经(14047)
(13901)
金融(13901)
图书(13231)
财经(12812)
经济研究(12511)
科技(12190)
理论(11639)
(11538)
实践(11035)
(11035)
问题(10701)
(10687)
(10377)
情报(10328)
技术经济(10154)
共检索到297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舜愈  祝霞  
【目的】为杏汁发酵饮料的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增加杏果实的加工利用途径。【方法】以兰州大接杏杏汁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发酵方法,通过活性干酵母与果酒酵母双菌共酵试验,确定杏汁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杏汁的降糖速度和发酵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同一温度下,pH 3.5~4.0之间对杏汁的发酵速度、可滴定酸含量、酒精的生成均没有显著影响:活性干酵母单蓖发酵比活性干酵母与果酒酵母双菌共酵的降糖速度快、发酵速度也高;不同发酵条件试验中,杏汁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最终发酵杏汁中的可滴定酸含量比杏汁中的略有升高。【结论】杏汁饮料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5℃、pH 3.5、接种量3%,活性干酵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延琳  蒋思欣  张振文  杨宗玲  鲁燕汶  
 研究了20余种工业化葡萄酒活性干酵母对高温与低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37℃均生长良好,其中10#-1,10#-2,11#-1,11#-2和21#等5个菌种在供试菌中较耐高温,在45℃仍可生长;在10~16℃培养时,随着温度的降低,菌体生长的速度减慢,其中9#,15#,18#,26#,27#和30#对低温(10℃)的适应性略强;同一菌种个体间在生长速度和生长量上存在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元  张强  傅虹飞  贲浩  
【目的】筛选猕猴桃果酒发酵优势菌株,优化果酒发酵工艺。【方法】以猕猴桃果皮为材料,通过分离、纯化和筛选获得适合猕猴桃果酒发酵的酵母菌菌株;以果酒酒精度和VC含量为指标,系统分析了酵母接种量、初始SO2质量浓度、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5个因素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然后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猕猴桃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猕猴桃果酒发酵的数学模型。【结果】筛选获得2株酵母菌株1-21和1-31,菌株1-21发酵活力强,发酵得到果酒的VC含量高,适合作为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主发酵菌株;菌株1-31发酵得到的果酒香气独特,香气组分含量高,适合作为猕猴桃果酒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稼烨  张松  宋钰  梅楚刚  昝林森  
【目的】研究不同饲喂水平活性干酵母对肉牛饲料瘤胃有效降解率和发酵相关指标的影响,为活性干酵母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秦川肉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分为3期,每期30 d(预试期10 d,试验期20 d),每期对3头牛分别饲喂不同水平(0,30,60 g/(d·头))活性干酵母(混入相同的精料中饲喂),在试验第26~30天,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H及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采用尼龙袋法分别测定4种粗饲料(青贮玉米、苜蓿干草、小麦麦秸、酒糟)和3种蛋白饲料(豆粕、菜粕、棉粕)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有效降解率。【结果】活性干酵母可显著提高瘤胃液pH、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乙酸相对含量(P<0.05),显著降低氨态氮含量和丙酸相对含量(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  王丽威  
 以目前我国应用于葡萄酒及其他果酒的1#,2#,3#,4#,5#酿酒酵母为材料,通过其对苹果汁的发酵能力、发酵特性及发酵所得苹果酒品质的系统试验,筛选出5#为最佳苹果酒酿酒酵母,其发酵的原酒的酒精度可达到113.2mL/L。然后以5#酵母为出发菌株,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诱变,获得了1株对苹果汁的发酵能力更强、发酵特性更佳和发酵所得苹果酒品质更优的苹果酒酵母E-3,其发酵的原酒的酒精度可达到114.2mL/L,且酒体澄清透明、色泽金黄,具有苹果酒的典型风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宗英  姚鹃  陈昌福  谭斌  汪成竹  王绍辉  
报道了高活性干酵母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幼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高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体重0 mg(对照组)、600.0 mg(试验I组)、800.0 mg(试验Ⅱ组)、1 000.0 mg(试验Ⅲ组)、1 200.0 mg(试验Ⅳ组)和1 400.0 mg(试验Ⅴ组)。投喂30 d后,从每组中各取10只中华鳖幼鳖采血,测定了中华鳖幼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从每组分别取30只中华鳖幼鳖用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方法行人工感染,检测其抗病力。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安东  贾翠英  陈红歌  吴云汉  
 以野生型苹果酒酵母菌Y02为出发菌株,以8×1015cm-2注入剂量对出发菌株Y02进行诱变处理,得到1株形态特征具有明显差别的特异突变株ION -11dry。发酵试验表明,该特异突变株的产酒率比出发菌株提高22.4%,是一株优良的产苹果酒酵母菌菌株。对特异突变株与出发菌株在碳源同化、氮源同化、酵母菌菌体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特异突变株ION -11dry是一株与出发菌株Y02有显著差别的优良菌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林松  岳田利  袁亚宏  
为了优化高活力苹果酒酵母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条件,利用酶解和超声波细胞脱壁两种方法,全面考察了菌龄、酶质量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温度、超声波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并对两种方法的脱壁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超声波法脱壁效果优于酶解法;②优化的超声波法细胞脱壁的最佳条件为:菌龄8 h,功率240 W,温度30℃,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③采用优化的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参数时,原生质体形成率达到95.21%,再生率达到30.03%。通过试验可知,超声波法较酶解法操作简单,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较酶解法均有一定的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艺伟  张宝善  董婷婷  王玮  李亚武  魏冉  
【目的】以残次红枣为原料,对利用红枣汁培养可食性酵母菌生产作为食品调味剂的风味型酵母味素的工艺技术进行研究,为提高残次红枣加工利用率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酵母菌在红枣汁中的增殖条件和营养因子对酵母菌增殖的影响进行优化;并以时间、温度、复合糖添加量和含硫化合物添加量为单因素,探讨制备风味型酵母味素的加工方法。【结果】以红枣汁作为培养基,啤酒酵母菌产蛋白质的能力高于产朊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其最适增殖条件为:红枣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g/kg、接种量40 mL/L、培养温度32℃、时间50h、摇床转速190r/min,NH4H2PO4、NaHSO3、MgSO4等营养因子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宏伟  张海龙  丁红洁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对啤酒酵母泥中多糖的提取效果,旨在为啤酒酵母泥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热水浸提法、超声波处理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法、冻融法和酶法从啤酒酵母泥中提取多糖,比较提取效果,并研究了其中提取效果较好的2种方法对酵母多糖提取的协同作用。【结果】传统热水浸提法的酵母多糖提取率为12.8mg/g,酵母细胞破壁率为38%;采用超声波处理技术提取时,时间应控制在30min内,酵母多糖提取率最高达17.6mg/g,酵母细胞破壁率为54%;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时,时间应不超过3.5min,酵母多糖提取率最高达16.6mg/g,酵母细胞破壁率达48%;采用冻融法处理啤酒酵母泥,反复冻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柴丽红  李积胜  车红荣  
为了对富铬酵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用活性干酵母为菌种制备富铬酵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富铬酵母中有机铬总量为指标,确定了富铬酵母的优化发酵条件为:Cr3+质量浓度300μg/mL,接种量120 mL/L,pH 6.5,培养时间28 h,装液量280 mL/L,发酵温度2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春晓  俞俊竹  周文亚  许引虎  
葡萄皮上天然存在着非酿酒酵母属酵母(non-Saccharomyces),主要在葡萄酒浸渍和发酵初期发挥作用,近年来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在葡萄酒发酵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对于酿酒酵母,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在酒精发酵中具有较弱的发酵力,可将还原糖转化为乙醇及其他代谢副产物,是生产复杂风味和低酒度葡萄酒的潜在优良酵母。不同非酿酒酵母属酵母菌种在葡萄酒发酵应用中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选择具有一定特征的优良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应用于发酵中,可以提高葡萄酒的特色化品质。本研究在总结商业化非酿酒酵母属酵母的种类、酿造特点和应用方式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不同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对葡萄酒颜色、香气、口感和安全健康4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代谢机理和研究热点:具有高产酸、多糖、胞外丙酮酸及低吸附性等特性的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可通过不同代谢机理促进葡萄酒颜色的稳定;不同非酿酒酵母属酵母通过低产乙醇、乙醛、降低挥发性酚类,高产乙酸乙酯、乙酸酯类化合物、乙酯类化合物、高级醇、与萜烯或硫醇释放相关的酶类等途径促进葡萄酒果味香气的提升,增加香气复杂性;非酿酒酵母属酵母通过高产甘油、多糖和乳酸,降解苹果酸等方式调节葡萄酒的口感特征;非酿酒酵母属酵母作为生物防治剂可以降低葡萄酒酿造中二氧化硫的用量,通过代谢降解作用减少有毒化合物,提升葡萄酒的安全质量。本文进一步解析了非酿酒酵母属酵母的基因组和微卫星位点分析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非酿酒酵母属酵母葡萄酒发酵应用研究的主要接种策略,提出了未来研究仍需关注的热点方向,为非酿酒酵母属酵母在葡萄酒酒精发酵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  
以苹果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ve)1750为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进行诱变,定向筛选出2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利用生长谱法对缺陷型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诱变菌液在基本培养基中饥饿培养3 h后,菌体浓度趋于稳定;在高氮源培养基中培养4 h后加入制霉菌素,于10 h时结束其抑制作用,能取得较好的诱变效果。该定量化的参数确定方法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小红  袁亚宏  岳田利  
【目的】优化固定化失活酵母细胞去除苹果汁展青霉素的最佳工艺,以实现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有效去除。【方法】以固定化失活酵母为吸附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展青霉素初始质量浓度、固定化失活酵母剂量、吸附时间及苹果汁pH值等对展青霉素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苹果汁中展青霉素去除的最佳工艺。【结果】 各因素对苹果汁中展青霉素去除率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苹果汁pH值>吸附时间>固定化失活酵母剂量>展青霉素初始质量浓度。通过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固定化失活酵母去除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最佳工艺为:展青霉素初始质量浓度为90.52 μg/L,苹果汁p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小红  袁亚宏  岳田利  
【目的】优化固定化失活酵母细胞去除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工艺条件,以实现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有效去除。【方法】以固定化失活酵母为吸附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展青霉素初始质量浓度、固定化失活酵母剂量、吸附时间及苹果汁pH值等对展青霉素去除效果的影响,然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苹果汁中展青霉素去除的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苹果汁中展青霉素去除率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苹果汁pH值>吸附时间>固定化失活酵母剂量>展青霉素初始质量浓度。通过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固定化失活酵母去除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最佳工艺为:展青霉素初始质量浓度90.52μg/L,苹果汁pH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