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58)
- 2023(2819)
- 2022(2318)
- 2021(2043)
- 2020(1789)
- 2019(4271)
- 2018(4088)
- 2017(8174)
- 2016(4055)
- 2015(4326)
- 2014(3909)
- 2013(4053)
- 2012(3620)
- 2011(3243)
- 2010(3322)
- 2009(3182)
- 2008(3194)
- 2007(2869)
- 2006(2559)
- 2005(2479)
- 学科
- 济(18918)
- 经济(18901)
- 业(11589)
- 管理(10701)
- 企(8980)
- 企业(8980)
- 方法(7811)
- 数学(6640)
- 数学方法(6546)
- 中国(5855)
- 农(5313)
- 劳(5007)
- 劳动(4990)
- 财(4347)
- 农业(3772)
- 关系(3710)
- 贸(3577)
- 贸易(3575)
- 业经(3490)
- 易(3490)
- 理论(3333)
- 学(3263)
- 动(3093)
- 务(2979)
- 财务(2966)
- 财务管理(2965)
- 企业财务(2828)
- 经济关系(2716)
- 对外(2606)
- 制(2566)
- 机构
- 大学(55405)
- 学院(54100)
- 济(24773)
- 经济(24403)
- 管理(20428)
- 研究(18295)
- 理学(17766)
- 理学院(17584)
- 管理学(17217)
- 管理学院(17099)
- 中国(13860)
- 京(11722)
- 财(11604)
- 科学(9514)
- 财经(9297)
- 所(8698)
- 经(8514)
- 经济学(8280)
- 江(8018)
- 中心(7964)
- 研究所(7754)
- 范(7547)
- 北京(7514)
- 师范(7498)
- 经济学院(7449)
- 财经大学(6956)
- 农(6888)
- 院(6625)
- 业大(6445)
- 州(6227)
- 基金
- 项目(34949)
- 科学(28217)
- 研究(26643)
- 基金(26591)
- 家(22699)
- 国家(22516)
- 科学基金(19637)
- 社会(18347)
- 社会科(17376)
- 社会科学(17371)
- 基金项目(13364)
- 教育(12720)
- 省(12598)
- 自然(11874)
- 自然科(11632)
- 自然科学(11629)
- 自然科学基金(11415)
- 资助(11101)
- 划(10731)
- 编号(10647)
- 成果(9062)
- 部(8157)
- 国家社会(8006)
- 重点(7888)
- 教育部(7430)
- 课题(7276)
- 人文(7257)
- 创(7057)
- 发(7016)
- 大学(7012)
共检索到85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商彦征
本文对“要素价值论”这种当前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反驳,以此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文章不仅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分析,而且还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变化以及我国分配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
活劳动 价值 要素价值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宗伟
把"人类一般劳动"或者"抽象劳动"看作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然而也正是这个理论内核成为了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最富争议、质疑最多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造成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争论乃至误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未能弄懂马克思在价值实体和价值形式分析中所运用的方法。从庞巴维克对劳动价值论的质疑说起,运用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可以从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角度揭开抽象劳动作为价值实体之谜。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裴育
笔者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定义只是设定一个逻辑的起点或基点,其本身无所谓正确性的问题,而只在一定的体系中才有意义。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一定义是否可行(易于操作)?(对于描述现实经济运行)是否必要?是否全面和充分?最后,我们判断其是否可取,而不必从一开始纠缠于正误之分,虽然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但是,一个好的经济学理论首先能够解释世界(作为实证的经济学),然后才谈得上改造世界(成为规范经济学的依据)(陈林,20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康秀华
论活劳动的价值转移康秀华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中,或者说在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传统理解中,商品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因素,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华伦辉
案情简介阙某系上杭县某金融企业职工,2015年3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经与单位协商一致,不再续签劳动合同,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4月的一天,他来到上杭县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失业保险窗口办理失业保险手续,当工作人员审查完他提交的材料后告诉他,按照他提交的档案,他本可按本县最低工资的80%领取失业保险金2年,但因缺少2005年以前的劳动合同书,只能按本县最低工资的75%领取20个月的失业保险金,问他是否到原单位去找原来签订的劳动合同书。他原所在的金融企业属央企,所有档案资料都在市一级支行,他多次到市支行寻找,其他档案都找到了,唯独没找到2005年以前的劳动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胜利
活劳动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力和脑力的耗费。活劳动的价值量区别于劳动力的价格,前者指劳动力的耗费量,后者指劳动者获得的报偿。活劳动的价值量是一切价值量活的源泉。物化劳动价值量是活劳动价值量物化形式的结晶。在劳动过程中,活劳动的价值量与消耗的物化劳动价值量共同形成劳动的价值量。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如果否认了活劳动的价值量,就否认了劳动的价值量,从而也就否认了劳动结果———商品或产品的价值量。
关键词:
活劳动 劳动 价值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恩富
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动价值论 ,提出要消除关于马克思原创的劳动价值论的若干认识误点 ,主张确立一种“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文章认为 ,不能把整个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都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强调离开活劳动的科学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以及生产性企业私营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创造价值的 ,并分析了无效劳动、有害服务和非法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伍装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希悦
在当前我国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研究过程中 ,有些问题取得了较高程度的理论共识 ,这其中而有些问题如科学技术和物化劳动竟究能否造价值、新价值和剩余劳动问题 ,难以形成理论共识 ,这其中关键在于认识与研究上基本还停留在对马克思的个别判断和结论的形而上学的理解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时代要求 ,实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与时俱进 实践 创新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温志宏
“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是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但这种看法既与生产发展的情况不符,又与我国分配制度的现实矛盾。本文用系统论的方法论证: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相乘”的方式起作用的,商品价值由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与此相应的分配方式是“劳资共同分配”
关键词:
物化劳动,价值,系统论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种项谭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源泉是经济学价值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反思我国学界关于"什么创造价值"、"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争论基础上,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价值本质是劳动交换中人与人的关系;"相互交换的劳动"创造价值;承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并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则;劳动并非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平行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艳芬 荣兆梓
商品价值量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活劳动量和物化劳动量之和,但对商品价值量实证计算过程中活劳动投入向量如何处理,具体劳动如何向抽象劳动转化,如何利用现实经济数据准确测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活劳动向量和商品价值量,理论上始终存在不同观点。本文从"工资向量是活劳动向量"的研究进路出发,考察导致工资向量偏离活劳动指数向量的诸因素,利用回归指数分解法求出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剔除这些因素造成的差异,还原更加接近实际的活劳动指数向量,从而求得修正后的各产业部门商品价值量。计算结果显示,修正前后的商品价值量总量,特别是交换价值相对量存在明显差异,修正后的商品价值向量应更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祥临
有新意但没发展—评康秀华的“活劳动价值转移说”●徐祥临《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第5期发表了康秀华的论文《论活劳动的价值转移》。笔者认为,该文在改革开放以来探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学术研究中有新意,但作者自誉“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则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利萍
劳动作为价值的实体、作为价值凝结物、作为创造价值的源泉来说 ,具有唯一性 ;作为人类一般劳动力支出的价值规定性 ,是我们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而劳动在创造价值过程中质和量的多样性 ,则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取决于不同生产性要素在参与劳动创造价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取决于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 ,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如何创造价值的研究和认识。劳动创造价值的多样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