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8)
- 2023(4062)
- 2022(3324)
- 2021(3282)
- 2020(2581)
- 2019(6038)
- 2018(6118)
- 2017(9438)
- 2016(6637)
- 2015(7761)
- 2014(8109)
- 2013(7060)
- 2012(6750)
- 2011(6283)
- 2010(6859)
- 2009(6040)
- 2008(5934)
- 2007(5674)
- 2006(5262)
- 2005(5281)
- 学科
- 教育(20593)
- 管理(14209)
- 济(13710)
- 经济(13683)
- 业(11582)
- 中国(11503)
- 企(10329)
- 企业(10329)
- 理论(8864)
- 教学(8437)
- 学(6391)
- 财(5723)
- 制(4527)
- 农(4464)
- 方法(4407)
- 发(4399)
- 学法(4276)
- 教学法(4276)
- 思想(4117)
- 研究(4071)
- 政治(4024)
- 发展(3973)
- 展(3849)
- 思想政治(3759)
- 政治教育(3759)
- 治教(3759)
- 德育(3719)
- 业经(3692)
- 学理(3649)
- 学理论(3649)
- 机构
- 大学(85838)
- 学院(81467)
- 研究(30664)
- 教育(29951)
- 范(24336)
- 师范(24255)
- 管理(22755)
- 济(21781)
- 京(20851)
- 经济(20826)
- 师范大学(20019)
- 理学(18479)
- 理学院(18069)
- 管理学(17499)
- 中国(17481)
- 管理学院(17294)
- 科学(16730)
- 江(16613)
- 职业(15609)
- 所(15069)
- 北京(14570)
- 技术(14504)
- 财(13576)
- 中心(13491)
- 研究所(13279)
- 州(12832)
- 教育学(11629)
- 院(10767)
- 职业技术(10761)
- 技术学院(9773)
- 基金
- 项目(43594)
- 研究(42509)
- 科学(35339)
- 教育(30214)
- 基金(26185)
- 社会(22728)
- 编号(21514)
- 成果(21510)
- 社会科(21028)
- 社会科学(21023)
- 家(20979)
- 国家(20563)
- 课题(19177)
- 省(18915)
- 划(18100)
- 年(17140)
- 科学基金(17075)
- 规划(13664)
- 项目编号(12758)
- 基金项目(12294)
- 性(12163)
- 度(12102)
- 研究成果(11817)
- 部(11619)
- 重点(11533)
- 阶(10990)
- 教育部(10981)
- 段(10945)
- 阶段(10925)
- 资助(10708)
共检索到150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贵鹏
活动课程是开展学校心理教育的主渠道 ,在活动课程中融合心理教育思想 ,从心理教育的视角来审视 ,这一课程可称之为活动性心理教育课程 ,它对学生心理潜能的挖掘、心理机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活动性心理教育课程中 ,通过情境、互动、自主、体验、践履等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
关键词:
心理教育 活动课程 教育价值 特色探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龙图
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但也需正确认识、认真对待目前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重视课程地位,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打造一流专业师资队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 课程 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仙平 陈四光 郭斯萍 余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特点、课程模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教学时数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有效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活动课程的立论基点●李臣之活动课程的立论基点是什么?或曰,究竟以何种理论作为活动课程的立论支撑点?这是发展课程理论推进活动课程实践所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历史上诸多活动理论都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的阐释,但也都存有严重不足,最终不能成为活动课程的立论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月
我国艺术教育活动课程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当前中小学教育依然非常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加强我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活动课程研究,由陈发奎编著的《学校艺术教育活动课程形态探析》一书,对于加强我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活动课程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陈发奎老师准确地把握住"活动课程形态"的脉搏,由此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该著作对校外研究和实施"活动课程形态"提出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同时还对校内"活动课程形态"给予了很多极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蒋巧君
情绪影响着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情绪是否需要教育?能否教育?本文进行了多角度理性分析,构建了小学生情绪教育活动课程,并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就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刻反思、讨论,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关键词:
小学生 情绪教育 活动课程 实验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曹志江
活动课程以其很好的学生参与性、创造性以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等优点受到了中小学的重视。但是活动课程的评价问题存在着用学科课程的评价方法评价活动课程的问题。本文对活动课程的评价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理论给出评价的案例 ,提出建立活动课程“档案袋”的建议
关键词:
活动课程 评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燕
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共同构成了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但长期以来活 动课程又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环节。丰富多采的活动为聋生创设了一个个 富有实践性的外部氛围和机会,在学科教学中的一些不可能在这里就可以变 成可能。科学合理地开设聋校活动课程,对聋生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功 效。
关键词:
活动课程 语文活动课程 聋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臣之
为有效地实现活动课程的价值,必须对活动课程进行有效的教育设计。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活动理论,尝试规划出活动课程的总体结构和一般结构,期望收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祖晶
自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以来,“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一起,成为课程结构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是,活动课程的研究风起云涌、方兴未艾:许多省、市编出了小学活动课程教材,并把活动课正式纳入了小学生的课程表之中;许多学术会议特别是课程论方面的会议开始把“活动课程”的研究作为热点研究课题(只是少有研究成果问世);有人酝酿成立“活动课程专业委员会”,创办《活动课程研究》杂志……种种迹象表明,“活动课程”在我国已成为最热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然而,本人认真揣摩之后,却不无遗憾地发现我国的“活动课程”研究已走入重重误区,如不及时澄清认识,及...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钟文芳
活动课程是由一系列要素组成的结构系统,这一特有结构使得活动课程具有其特有的功能。搞清楚活动课程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活动课程的价值,从而使活动课程真正而有效地开展。 一、结构和功能 结构和功能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结构体系,正是由于这个结构体系,而使这一事物具有某一特定的功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沈贵鹏
心理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新的生长点,随着心理教育的发展,心理教育课本也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由于心理教育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现行心理教育课本编制的视角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道德品质教育视角、青春期教育视角、情感教育视角和多维视角。现行心理教育课本的呈现方式也是百花齐放,最具代表性的有六种,即:自主阅读式、故事拓展式、情境自助式、问题导引式、教程改进式和学程推进式。现行心理教育课本具有凸显人的价值、以活动为中心、内容的丰富性等特色,也存在着诸如盲目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内容选择的不规范性、缺乏教育理论底蕴等不足。心理教育课本编制应体现心理化、生活化、问题化和螺旋式等特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宣文
如何科学、规范地设计心理辅导活动课 ?如何对心理辅导活动课作出有效性评价 ?这两个问题不但困扰着学校心理辅导实践工作者 ,而且已直接影响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深化的进程。作者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结合理论思考 ,对这两个能促使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顺利推进的核心条件作了初步研究 ,以期增强心理辅导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
心理辅导活动课 设计 评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树平
创业教育对于个人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业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其内容应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创业教育 课程设计 教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芸
中职和高职的衔接发展,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职和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衔接,但在目前还存在课程体系界限模糊、课程标准研制难度大等问题。按照国家相关指导思想的要求,应从专业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结构体系的衔接等方面进一步努力,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课程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