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9)
- 2023(15646)
- 2022(13552)
- 2021(12525)
- 2020(10246)
- 2019(23325)
- 2018(23350)
- 2017(44764)
- 2016(24164)
- 2015(27144)
- 2014(27275)
- 2013(27178)
- 2012(25402)
- 2011(23191)
- 2010(23443)
- 2009(21529)
- 2008(20897)
- 2007(18518)
- 2006(16683)
- 2005(14993)
- 学科
- 济(118405)
- 经济(118220)
- 管理(67773)
- 业(62528)
- 企(51020)
- 企业(51020)
- 方法(44567)
- 数学(37100)
- 数学方法(36754)
- 中国(31764)
- 地方(30356)
- 农(28614)
- 业经(25966)
- 学(25216)
- 财(22229)
- 农业(19479)
- 环境(19351)
- 和(18553)
- 制(18269)
- 理论(17982)
- 地方经济(17652)
- 贸(17597)
- 贸易(17584)
- 易(16865)
- 融(16428)
- 金融(16425)
- 银(16189)
- 银行(16143)
- 发(15668)
- 行(15599)
- 机构
- 大学(352850)
- 学院(351047)
- 济(146921)
- 经济(143750)
- 管理(136173)
- 研究(126599)
- 理学(116912)
- 理学院(115485)
- 管理学(113574)
- 管理学院(112940)
- 中国(93125)
- 科学(77753)
- 京(76662)
- 财(64819)
- 所(64647)
- 研究所(58663)
- 农(55883)
- 中心(55523)
- 江(52276)
- 财经(51443)
- 业大(50373)
- 北京(49189)
- 范(49071)
- 师范(48649)
- 经(46580)
- 院(45782)
- 经济学(44228)
- 农业(43215)
- 州(42543)
- 师范大学(39509)
- 基金
- 项目(234982)
- 科学(184898)
- 研究(173330)
- 基金(169403)
- 家(147194)
- 国家(145923)
- 科学基金(124737)
- 社会(110776)
- 社会科(104203)
- 社会科学(104171)
- 省(91886)
- 基金项目(89993)
- 自然(79498)
- 教育(78590)
- 自然科(77580)
- 自然科学(77564)
- 划(77254)
- 自然科学基金(76164)
- 编号(70563)
- 资助(69303)
- 成果(57724)
- 发(54284)
- 重点(52856)
- 部(51454)
- 课题(49326)
- 创(48184)
- 创新(44915)
- 国家社会(44912)
- 科研(44248)
- 教育部(44026)
- 期刊
- 济(173285)
- 经济(173285)
- 研究(110083)
- 中国(71450)
- 学报(54493)
- 科学(51773)
- 管理(51757)
- 农(51653)
- 财(46826)
- 教育(41273)
- 大学(41088)
- 学学(38518)
- 农业(35954)
- 融(31408)
- 金融(31408)
- 技术(30932)
- 经济研究(27760)
- 业经(27442)
- 财经(25585)
- 经(21963)
- 问题(21954)
- 图书(18870)
- 技术经济(18395)
- 业(17851)
- 科技(16926)
- 理论(16811)
- 资源(16553)
- 现代(16235)
- 商业(16168)
- 世界(15744)
共检索到535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珂玲 葛翔宇 董利民
洱海流域人口增加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洱海水污染与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从洱海流域的城乡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两个方面,系统解析了这个两个因素与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定量关系,并构建相关数学模型,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求出模型中的相关统计检验值,得到流域的城乡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对污染的贡献度,为进一步探讨和设定流域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布局奠定基础。
关键词:
城乡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 污染物排放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海鹏 朱松 尹训国 张平淡
污染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大都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而两者之间是通过经济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所联系的。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善,污染排放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经济结构的改善可能会在短期内使得经济发展放缓甚至下滑,也可能在短期内就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表现为倒U型关系。本文采用中国1985-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经济结构、经济发展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了EKC模型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论述了基于经济结构调整所体现出的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倒U型曲线。
关键词:
污染排放 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晓峰 许学工
以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理论基础,选取1981年以来工业废水、SO2、烟尘、工业废弃固体等污染物有效排放量为环境指标,采用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通过二次及三次方程拟合回归,建立最优模型,分析了山东省经济不断发展与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进行三次曲线回归模拟效果较好,四项环境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呈现出近似"N"形的特征,污染物排放随着人均GDP增长都已经渡过了峰值,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近几年来,下降趋势停止并产生波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环境保护政策有显著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污染治理投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建议,避免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再次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承龙 张智光
污染物排放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本质之一就是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直至去污化,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生。选择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烟尘作为污染物指标,GDP、工业增加值和消费支出作为经济指标,进行脱钩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0年,污染物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总体上处于增长弱脱钩和强正脱钩,但是部分污染物排放量脱钩状态出现短暂的恶化情形。结构性分析发现:生活领域的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对废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体脱钩影响显著;工业SO2排放直接决定着SO2总量脱钩状态;生活烟尘对烟尘脱钩状态产生扰动性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旭 赵军 朱悦 王彤
本研究根据1999—2008年营口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原理,建立水环境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解析营口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五项环境污染排放指标的演变轨迹和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生活COD输出量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现EKC特征,即"倒U"型,并已在人均GDP为20447元跨越了模型曲线拐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COD排放量分别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现倒"N"型,现已经跨越第二拐点,进入下降阶段;生活污水排放量和生活氨氮排放量与人均GDP呈"S"型,在未来仍有恶化趋势。结论建议:区域内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入、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小伟 王卫 单永娟 王顺新
2007年进行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是迄今为止我国最为权威的污染物排放量数据,文章运用此数据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4种大气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和各自排放量与人均GDP、第二产业比重、单位GDP能耗、去除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科学判断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与人均GDP呈负相关,与第二产业比重、单位GDP能耗呈正相关。烟尘和工业粉尘对去除比变化最为敏感。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旭 赵建世 雷晓辉 王浩
如何衡量污染物控制的经济成本,以期给出落实水质达标红线的最小经济成本,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现实问题。目前已有研究中定量分析工具较少,且存在不足。该文在讨论经济增加值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地区工农业经济增加值—污染物排放量函数,用于定量分析流域的经济产出与入河污染物排放量。以陕西省渭河流域作为实例分析表明:该函数精度较好,可为流域管理提供定量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人均排放量(1992年)国家或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万吨)其中来自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泥生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世界总计2,233,940.8858,841.6905,008.0382,888.062,654.44.1...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亚峰 甄文栋 王倩
本文利用2001-2010年山东省环渤海4市的废水、COD、氨氮排放量3项废水污染负荷输出数据,通过与人均GDP拟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对山东省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污染负荷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环渤海沿海地区的水污染负荷输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符合典型的倒"U"型的EKC曲线关系。各市COD和氨氮排放曲线出现拐点的情况表明,"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采取的一系列水环境保护政策对EKC曲线拐点的出现甚至提前出现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柯高峰 丁烈云
以云南大理市洱海及其流域为例,通过建立湖泊水质指标演变与流域人均GDP增长的计量模型,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新的检验发现: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洱海水质指标与流域人均GDP的拟合曲线,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比较呈现了不同特征和形状:既有经典的倒U型的曲线,也有U型、N型和同步型的曲线。倒U型的曲线表明洱海治理措施的有效性;U型、N型和同步型的曲线表明湖泊面源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的复杂性,湖泊面源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需要寻求的新解决思路和多种措施的配合。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有利于通过结构调整对面源污染从源头实施总量控制,推进"工程治污"与"结构控源"措施的优化与配合,辅助湖泊水环境的规划与管理及决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帮英 苏方林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仅是对变量"均值"估计,不能反映省域碳排放量在空间上的非平稳性。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技术引入空间效应,发现GWR模型比OLS模型具有明显优势:省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能源价格之前存在内生经济关系;影响碳排放量各因素在省域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最后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为低碳经济实现提出相关政策。
关键词:
碳排放量 低碳经济 地理加权回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昊 王云鹏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的空间数据管理操作和空间分析功能,以广东省1998年、1999年水质状况为例,建立了河流水污染空间信息系统,以地区(市)为单位,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水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定量关系,并进行了二者的空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统计关系还是空间分布上,水质状况与单位面积人口数目、人均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农业产值之间都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比较,本文指出了广东省水体重污染区人口密度,工、农业总产值的范围与分布,为分析河流水污染及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持平 董利民
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考察了洱海流域1999-2011年城市化水平与非点源水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非点源水污染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城市化水平与非点源水污染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上总磷(TP)的排放会制约城市的发展,而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排放对于城市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长期上总磷的排放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作用会增加,化学需氧量和总氮的排放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会增加;存在从化学需氧量总排量、总磷排量、总氮排量到城市化水平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反向的关系得不到实证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玖长 赵定涛
从分析可知,万人事故发生起数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单起事故死亡人数、特大事故死亡比与人均CDP呈一定的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高。这说明:(1)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事故高发阶段,公众发生事故的概率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臧良震 张彩虹
城市化、经济发展方式与碳排放之间紧密联系,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文章利用1952~200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通过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城市化、经济发展方式和碳排放三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当前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能够推动城市化进程,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以投资拉动为主,导致影响效果并不明显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O2排放量不断增加;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对CO2的减排效果在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效果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