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2)
- 2023(13084)
- 2022(11335)
- 2021(10588)
- 2020(8514)
- 2019(19741)
- 2018(19637)
- 2017(38087)
- 2016(20740)
- 2015(23231)
- 2014(23416)
- 2013(23247)
- 2012(21330)
- 2011(19463)
- 2010(19462)
- 2009(17611)
- 2008(16957)
- 2007(14678)
- 2006(13161)
- 2005(11687)
- 学科
- 济(90577)
- 经济(90491)
- 管理(55712)
- 业(53053)
- 企(42219)
- 企业(42219)
- 方法(35942)
- 数学(30834)
- 数学方法(30485)
- 中国(27209)
- 地方(25912)
- 农(24199)
- 业经(20467)
- 学(18675)
- 财(18417)
- 农业(16629)
- 环境(15138)
- 贸(14856)
- 贸易(14843)
- 和(14415)
- 制(14317)
- 易(14278)
- 地方经济(14135)
- 发(14044)
- 理论(13676)
- 银(13508)
- 银行(13473)
- 融(13332)
- 金融(13330)
- 行(12973)
- 机构
- 大学(290996)
- 学院(290770)
- 管理(116067)
- 济(115373)
- 经济(112679)
- 研究(101740)
- 理学(100132)
- 理学院(98915)
- 管理学(97225)
- 管理学院(96686)
- 中国(74742)
- 京(64038)
- 科学(63333)
- 财(50869)
- 所(50696)
- 研究所(46102)
- 中心(45406)
- 农(45151)
- 江(42918)
- 业大(42419)
- 范(41610)
- 师范(41307)
- 北京(41027)
- 财经(40629)
- 院(37894)
- 经(36870)
- 州(35274)
- 农业(34916)
- 经济学(33725)
- 师范大学(33603)
- 基金
- 项目(199761)
- 科学(157494)
- 研究(148827)
- 基金(143299)
- 家(124064)
- 国家(122991)
- 科学基金(105771)
- 社会(93017)
- 社会科(88078)
- 社会科学(88057)
- 省(78772)
- 基金项目(76809)
- 自然(67943)
- 教育(67382)
- 划(66552)
- 自然科(66289)
- 自然科学(66276)
- 自然科学基金(65012)
- 编号(61853)
- 资助(58365)
- 成果(49951)
- 发(46162)
- 重点(44705)
- 部(43396)
- 课题(42904)
- 创(41055)
- 创新(38222)
- 发展(37679)
- 科研(37527)
- 国家社会(37428)
- 期刊
- 济(132331)
- 经济(132331)
- 研究(89784)
- 中国(58458)
- 学报(42838)
- 管理(42377)
- 农(41786)
- 科学(41766)
- 教育(36341)
- 财(35253)
- 大学(32421)
- 学学(30128)
- 农业(29555)
- 技术(25412)
- 融(25076)
- 金融(25076)
- 业经(22889)
- 经济研究(20631)
- 财经(18578)
- 问题(17330)
- 图书(16838)
- 经(15758)
- 资源(14664)
- 业(14550)
- 科技(14502)
- 理论(14471)
- 技术经济(14061)
- 现代(13910)
- 商业(13517)
- 实践(13358)
共检索到432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振 王晓霞 刘会敏
科学划分城镇用地扩展边界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举措。文章综合考虑距离和阻力两类因素,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研究不同情景下城镇用地扩展的边界划分问题,提出一套两级分区体系。以云南省洱海流域为例的实证研究发现,同一地块单元的城镇用地扩展阻力普遍高于生态用地扩展阻力,两个扩展过程的最小累计阻力值在空间上均呈现为中间低、周边高特征;以两过程累积阻力比值1.5、1、0.5作为一级边界阈值,按三种情景划分城镇用地适宜区面积分别为981.35km2、589.40km2、212.63km2,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38.26%、22.98%、8.29%;以此为基础,对三种情景下城镇用地扩展边界进一步细化,分别确定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边界阈值。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确定城镇用地扩展方向和规模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明杰 余斌 何永娇 卓蓉蓉 胡书玲
[目的]探索建立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理论基础与技术规程。[方法]引入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估土地利用多功能适宜度,运用三维魔方分类方法划定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结果]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多功能适宜性水平差异显著,适宜生态服务、农业生产和城镇发展的土地面积分别占流域国土面积的93.38%、70.17%和69.31%,其中适宜城镇发展用地环洱海集聚分布、适宜农业生产用地在流域中北部连片分布、适宜生态服务用地围绕流域环状分布;将洱海流域国土空间划分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三大空间占比分别为7.69%、24.33%和67.99%;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功能分区与现状土地利用结构吻合度高达71.96%,其中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吻合度分别为63.84%、59.43%和92.62%。[结论]土地利用多功能适宜性综合评价体系及其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符合洱海流域实际,能够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提供理论借鉴、为洱海流域国土空间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丹 赵小敏 郭熙 匡丽花 钟珊 许婷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科学划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协调人地关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关键。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将建成区和生态保护用地作为两类扩展源,通过构建自然、区位、环境和政策4个阻力因子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取各个因子阻力系数,得到两类用地扩展的最小累计阻力值,根据阻力差值划分适宜性分区,并利用Hydrology扩展模块确定建设用地适宜扩展路径和隔离带。结果表明:(1)越靠近扩展源,其阻力值越小,建设用地源与生态用地源由于空间分布不一致,各阻力值之间差异较大;(2)基于MCR模型对两类用地扩展的阻力面差值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划分,可分为重点建设区(65 771.64 km~2)、优化建设区(51 103.28 km~2)、限制建设区(21 001.54 km~2)、禁止建设区(17 150.01 km~2)和生态恢复区(11 894.70 km~2),不同适宜性分区对土地开发建设的要求不一样;(3)应用Hydrology扩展模块得到的"谷线"可引导建设用地优化开发,避免盲目的"摊大饼"式蔓延格局;"脊线"可控制建设用地扩展的隔离带,从而打破适宜性区域集中连片的扩展态势。研究结果可为建设用地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提供建议,促进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志英 刘涵妮 田金欢 李涛
依据聚类分析原理,选取了昆明市11个县市(区)近15年(1995-2009)的经济、人口、工业、农业等15个指标数据,通过运用SPSS17.0数学统计软件对昆明市各城镇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三种类型城镇:区域经济中心型、资源主导型、区域经济潜力型。通过对各县市(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经分析,得出各类城镇的发展定位以及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
昆明市域 城镇类型 发展定位 聚类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熊柴 蔡继明
当前我国政府及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城镇人均用地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并以城镇用地增长率与城镇人口增长率比值大于1.12判定我国城镇用地扩展过快。城镇用地增长率快于城镇人口增长率是非常正常的现象,1.12的增长率比值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判断标准。基于2000年全球157个国家横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城镇人均用地处于较低水平。相对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城镇用地规模不是偏大而是偏小,城镇人均用地水平不是偏高而是偏低。因此,我国政府应提高规划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值,并适度放开建设用地指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舒帮荣 刘友兆 李永乐 李彦
研究目的:探讨规划目标年城镇用地合理规模及其测算方法,为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两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C-D生产函数及成本效益曲线分析城镇用地合理规模条件,进而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城镇用地合理规模测算模型,并结合情景分析法测算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规划目标年城镇用地合理规模。研究结果:在考虑生态服务价值时,社会经济中速发展下太仓市区2015年及2020年城镇用地合理规模分别为4805.61 hm2和5495.88 hm2,此情景较为合理;而高速经济发展下2015年及2020年城镇用地合理规模为5133.36 hm2和6161.38 hm2;如果不考虑生态服务价值,则在中速发展时2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春阳 贾克敬 徐小黎 李景刚 赵媛媛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方法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发展了一种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分方法。研究方法:在利用数学模型定量确定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建设用地总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综合考虑区域环境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自下而上"、直观定量地确定区域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研究结果:规划的建设用地弹性边界与北京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布局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究结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应用前景。如果能够在该方法定量确定的区域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形地貌、河流等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建江
城镇地区与城镇化地区不是一个概念,城镇地区加上其功能辐射溢出效应的泛化空间范围是城镇化地区。城镇化地区划分方式,可以对达到城镇化地区统计指标标准的地区,在行政区域图上,用按公顷打网格的方式进行固定,进行城镇村数量、常住人口、经济和公共基础设施指标的日常统计和普查统计。城镇化地区的划分和城镇化地区指标设置及统计,还为乡村城镇化或就地城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文章对城镇化地区的划分标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镇化地区 划分 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珂玲 葛翔宇 董利民
洱海流域人口增加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洱海水污染与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从洱海流域的城乡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两个方面,系统解析了这个两个因素与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定量关系,并构建相关数学模型,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求出模型中的相关统计检验值,得到流域的城乡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对污染的贡献度,为进一步探讨和设定流域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布局奠定基础。
关键词:
城乡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 污染物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芹 邓爱民
选取洱海流域地标性民宿"海地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纵向案例研究法,调查民宿环保责任对民宿可持续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宿业主对环保责任普遍持支持态度,但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民宿环保责任对民宿与社区居民的关系有重要影响,并影响民宿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民宿履行环保责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最后就民宿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民宿 环境责任 可持续发展 “海地生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怡 谭永忠 王庆日 楼宇 张洁 牟永铭 邱永红
在查阅和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实际状态和考虑地上附着物功能价值的角度,重新界定我国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的内涵,并将城镇存量建设用地重新分类。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对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内涵的确定存在偏好于时间维度、缺乏闲置的弹性、脱离其地上附着物的功能价值、类型划分主要根据其土地使用者性质等不足;(2)重新界定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内涵:从土地利用实际状态出发,确定其是否被充分利用。考虑地上附着物功能价值是否被体现;(3)将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分为空地、非空地中的部分利用土地与未充分利用土地三类。本文认为: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内涵的重新界定和分类,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存量建...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内涵 类型 城镇存量建设用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柯高峰 丁烈云
以云南大理市洱海及其流域为例,通过建立湖泊水质指标演变与流域人均GDP增长的计量模型,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新的检验发现: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洱海水质指标与流域人均GDP的拟合曲线,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比较呈现了不同特征和形状:既有经典的倒U型的曲线,也有U型、N型和同步型的曲线。倒U型的曲线表明洱海治理措施的有效性;U型、N型和同步型的曲线表明湖泊面源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的复杂性,湖泊面源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需要寻求的新解决思路和多种措施的配合。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有利于通过结构调整对面源污染从源头实施总量控制,推进"工程治污"与"结构控源"措施的优化与配合,辅助湖泊水环境的规划与管理及决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洪华 王荣成 李琳
生态文明建设下,探讨高原湖泊流域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实践表明,生态环境政策对工业与服务业等点源污染的管控效果显著,但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存在瓶颈。因此,本文运用DID模型,对洱海流域内政策区和非政策区农业生产方式与水环境指标进行双重差分分析,揭示生态农业政策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政策实施下农业生产方式对水环境污染指数的影响效应为-12.59,生态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与优化效应显著,其中农业从业人口、肉蛋奶总产量变量对水质污染指数负相关;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与水质污染指数正相关。分析结论:生态农业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方式的优化对流域内面源污染程度得到缓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持平 董利民
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考察了洱海流域1999-2011年城市化水平与非点源水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非点源水污染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城市化水平与非点源水污染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上总磷(TP)的排放会制约城市的发展,而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排放对于城市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长期上总磷的排放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作用会增加,化学需氧量和总氮的排放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会增加;存在从化学需氧量总排量、总磷排量、总氮排量到城市化水平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反向的关系得不到实证检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惠彦 金志丰 陈雯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地域划分和城镇人口核定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客观评价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该研究首先提出了城乡划分的标准和方法,即以居委会、村委会为统计单元,以建设用地占地块总面积之比作为主要判别标准,以相对人口密度作为次要判别标准,结合地块与地块之间的连接状况,判别城乡地域并核定城镇人口。并以常熟市为案例,对上述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全市城镇区用地27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33%,城镇人口5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0.33%,符合常熟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城乡划分的标准合理,符合客观实际,同时操作简便,具有在大范围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城乡划分 城镇人口 建成区 常熟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