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0)
- 2023(5176)
- 2022(4302)
- 2021(4101)
- 2020(3511)
- 2019(8460)
- 2018(8520)
- 2017(16429)
- 2016(8966)
- 2015(10143)
- 2014(10068)
- 2013(9699)
- 2012(8726)
- 2011(7926)
- 2010(8251)
- 2009(7566)
- 2008(7241)
- 2007(6360)
- 2006(5614)
- 2005(4886)
- 学科
- 济(38430)
- 经济(38407)
- 管理(26062)
- 业(22774)
- 方法(20222)
- 企(18812)
- 企业(18812)
- 数学(18424)
- 数学方法(17915)
- 环境(10969)
- 农(9672)
- 地方(9295)
- 学(9259)
- 中国(8177)
- 划(7546)
- 理论(7095)
- 业经(7090)
- 财(6708)
- 农业(6517)
- 和(6236)
- 贸(5773)
- 贸易(5768)
- 技术(5718)
- 易(5569)
- 地方经济(5158)
- 教学(5117)
- 资源(4923)
- 规划(4785)
- 制(4765)
- 生态(4611)
- 机构
- 学院(128249)
- 大学(125728)
- 管理(49171)
- 济(47887)
- 经济(46875)
- 理学(43149)
- 理学院(42649)
- 研究(41832)
- 管理学(41396)
- 管理学院(41205)
- 中国(30140)
- 科学(29040)
- 京(26959)
- 农(23561)
- 所(22037)
- 业大(21734)
- 研究所(20449)
- 财(19525)
- 中心(19241)
- 江(18656)
- 农业(18553)
- 北京(16799)
- 范(16730)
- 师范(16537)
- 财经(16067)
- 州(15457)
- 技术(15250)
- 院(15119)
- 经(14482)
- 经济学(14206)
- 基金
- 项目(92360)
- 科学(71728)
- 基金(65826)
- 研究(63341)
- 家(59263)
- 国家(58861)
- 科学基金(49986)
- 社会(38801)
- 省(37409)
- 社会科(36732)
- 社会科学(36718)
- 基金项目(34663)
- 自然(34589)
- 自然科(33772)
- 自然科学(33760)
- 自然科学基金(33094)
- 划(31655)
- 教育(30129)
- 资助(28194)
- 编号(25408)
- 重点(21431)
- 发(20229)
- 成果(19547)
- 创(19370)
- 部(19223)
- 计划(18366)
- 课题(18098)
- 创新(18086)
- 科研(17908)
- 大学(16720)
共检索到177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汤秋香 刘宏斌 雷宝坤 翟丽梅 胡万里 罗新华 张继宗 任天志
【目的】从经济和环境效益角度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间作模式。【方法】在洱海北部地区罗时江边上关镇兆邑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样品经室内分析后,依据所得数据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农田养分平衡、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及土壤养分残留状况。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经济效益、商品品质和土壤氮磷残留4个因素作为间作模式中影响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指标集,将指标作为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间作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蚕豆和大蒜按1﹕3比例间作在14种间作模式中综合得分最高,是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其次为洋葱和大蒜1﹕3比例间作模式,得分0.624,经济效益好,但环境效益略差。黑麦草和大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汤秋香 雷宝坤 任天志 翟丽梅 胡万里 罗新华 张继宗 刘宏斌
本文从经济可行性和生态适应性角度分析了大蒜‖蚕豆模式在当地种植的适宜性。在洱海北部地区罗时江边上关镇兆邑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经田间测定和样品经室内分析化验后,依据所得数据分析干物质累积规律、根瘤菌变化、根系分布、作物群体生长率土地当量比等状况。结果表明,间作能增加后期干物质累积量,能提高大蒜叶绿素含量,提高后期光合利用效率。间作模式可以促使大蒜和蚕豆的根系向下生长。间作比单作效率高,间作的增产率为15%。本研究为增加当地农田生物多样性,合理安排当地种植结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蒜 蚕豆 间作系统 生长发育 经济效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灿仪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城市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矛盾,"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市"珠海市,却走出了一条二者兼顾的路子。本文总结了珠海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模式的特点,探讨了这种发展模式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以这种成功的绿色发展模式向城市发展道路的选择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珠海 环境友好型城市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建 孙惠莲
不同的消费模式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传统的消费模式,以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费为支撑,追求近期目标和当代人消费的满足,鼓励畸形消费和过度消费,从而对环境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变革现行的传统消费模式,构建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消费模式势在必行。构建环境友好型消费模式,要改变的是不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把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作为当前生活方式变革的基本方向;建立起完善的环境政策体系,从制度层面上为推进可持续消费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激励消费者采取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关键词:
环境问题 消费模式 变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敏
资源环境因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取得的,使得我国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资源的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丁红星 黄泽文 胡浩民
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行为的高标准性、资源利用的高效率性、生态环境的弱胁迫性以及企业发展的强持续性,而且有利于实现企业与环境生态的和谐友好共存。温氏集团通过改进"公司+农户"生产模式、坚持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废弃物利用、创新企业文化等方式,构建了环境友好型企业,获得了重大成果,保持了企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不但为我国其他农业龙头企业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了较大的示范作用,也为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较大贡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忠明 周立军 宋明顺 虎陈霞
苕溪水系是太湖的重要支流,近年来沿水系农业发展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域的水源环境。针对这一现状,论文在对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特色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即有机农业模式、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设施观光农业发展模式。最后,根据该模式设计出保障苕溪流域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即以标准化、产业规模化为方向,在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立法的基础上,推广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实施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在允许条件下按流域进行环境监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焱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缓解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温州作为市场经济的发祥地,已进入建设富裕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但是,温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能源紧缺、可利用资源匮乏、城市污染严重、城市化水平滞后等问题,都将影响温州市今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是温州市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本文对温州市的资源环境现状及温州模式下的经济发展背景进行了分析,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及相应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从而努力打造出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和谐发...
关键词:
温州模式 循环经济 环境友好型城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继红 周曙东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我国正在推广的一项环境友好型技术。本文基于2011年江苏省稻农微观调研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种植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稻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利于水稻种植技术效率的提高,该结论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长期推广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户主为男性、教育年限和水稻商品率对技术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和受灾率对技术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范晓玲
通过新疆北部地区少数民族中小学现行双语教育模式下不同层面的不同群体对汉语文和民族语文教育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民族语文在管理机制、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使用及编写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针对目前双语教育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民族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具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现行双语教育模式 民族语文 现状 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卫 史培军 刘杨 谢锋 蔡雪鹏
论文以日平均气温≤-4℃的累积值和日数作为与海冰有关的气候指标,统计了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及其邻近地区52个气象站≤-4℃积温和日数的逐年资料,并根据52个气象站的气候指标值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建立空间分布方程,推算无资料海区中214个网格点的≤-4℃积温和日数,绘制渤海和黄海北部地区≤-4℃积温和日数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4℃积温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差异大、东西变化小的特征,-100℃等值线与渤海和黄海北部常年冰情分布范围大致相当;冰情较重的偏重低温年、严重低温年的≤-4℃积温保证率在黄海北部和辽东湾不超过40%,在渤海湾和莱州湾只有20%以下。
关键词:
渤海和黄海北部 负积温 海冰 时空分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真 王谋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保护资源环境可能会限制周边农户的生产发展,政府应给予合理补偿,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措施。文章介绍了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有机绿色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制度安排和演变路径,并利用产业组织绩效模型对不同组织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周边环境友好型农业的产业组织模式的演变过程总体上包括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和多元产业化经营三个阶段;产业特征、产业发展阶段、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经济组织自身条件都会影响到产业组织模式的选择,其中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合作社为主体的纵向一体化和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企业+...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小平
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外贸发展模式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需要,也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论文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构建了中国各省市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外贸发展模式的评价指标,并对中国各省市"两型"外贸发展模式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技术创新在构建"两型"外贸发展模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型"外贸发展模式要求技术创新、环境和贸易三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中西部地区在构建"两型"外贸发展模式时具有后发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悦 漆雁斌 汤建强
[目的]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方法]文章利用四川省12个区县380户柑橘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柑橘种植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与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柑橘种植农户对过量施肥风险的认知和测土配方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文化程度高、柑橘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大、种植面积大、种植年限长、对“三品”农产品的认知水平高和接受过技术培训的柑橘农户,对过量施肥风险存在一定的认知;在具备上述特征的基础上,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比低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更愿意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论]通过校地合作、“三品”农产品认证、市场规范、制定生产标准等措施,提高柑橘种植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促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纳,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寿富 赵定涛
我国县域环境数据的缺乏一直是影响县域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上,至今仍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本文尝试运用间接的方法来分析面向环境友好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并基于中部县域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划分标准,并进一步划分了中部140个生态县的经济发展模式,然后以其为训练样本,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指标构建线性判别函数,以此对其他358个非生态县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判别各个县域应该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判别各个县域应该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为解决考虑环境因素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提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