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46)
- 2023(8327)
- 2022(7195)
- 2021(6558)
- 2020(5941)
- 2019(13825)
- 2018(13635)
- 2017(26724)
- 2016(14744)
- 2015(16409)
- 2014(16616)
- 2013(16678)
- 2012(15746)
- 2011(14327)
- 2010(14490)
- 2009(13591)
- 2008(13905)
- 2007(12592)
- 2006(10746)
- 2005(9798)
- 学科
- 济(62550)
- 经济(62493)
- 业(40874)
- 管理(37838)
- 方法(31573)
- 企(31495)
- 企业(31495)
- 数学(28269)
- 数学方法(27988)
- 中国(17769)
- 财(17373)
- 农(16423)
- 学(14137)
- 制(14133)
- 银(12380)
- 银行(12350)
- 业经(12193)
- 地方(12124)
- 行(11696)
- 贸(11564)
- 贸易(11560)
- 务(11396)
- 财务(11367)
- 财务管理(11337)
- 易(11209)
- 融(11089)
- 金融(11087)
- 险(11049)
- 保险(10955)
- 企业财务(10771)
- 机构
- 大学(216171)
- 学院(213881)
- 济(88666)
- 经济(86741)
- 管理(81169)
- 研究(73047)
- 理学(69544)
- 理学院(68735)
- 管理学(67364)
- 管理学院(66963)
- 中国(59343)
- 科学(46247)
- 京(45684)
- 财(43330)
- 农(38978)
- 所(38135)
- 研究所(34850)
- 中心(34664)
- 财经(34247)
- 业大(33059)
- 江(32455)
- 经(31096)
- 农业(30946)
- 北京(29044)
- 经济学(28044)
- 范(27334)
- 师范(27007)
- 院(26087)
- 经济学院(25655)
- 财经大学(25574)
- 基金
- 项目(140723)
- 科学(110039)
- 基金(102661)
- 研究(99162)
- 家(90329)
- 国家(89624)
- 科学基金(75875)
- 社会(62142)
- 社会科(58859)
- 社会科学(58837)
- 基金项目(54681)
- 省(54550)
- 自然(50394)
- 自然科(49170)
- 自然科学(49154)
- 自然科学基金(48286)
- 划(46691)
- 教育(45774)
- 资助(42959)
- 编号(40061)
- 成果(32594)
- 重点(32471)
- 部(31642)
- 发(29995)
- 创(28508)
- 科研(28003)
- 课题(27472)
- 创新(26812)
- 教育部(26695)
- 计划(26634)
共检索到314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继清 张玉山 王丽萍 纪昌明
洪灾风险研究从单一风险转向综合风险,将是防洪减灾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结构特征分析则是洪灾综合风险研究的首要任务。首先,应用灾害学的研究理论探讨洪水灾害的风险性,建立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绝对性、承灾体易损相对性及用于洪灾风险宏观评价的灾情损失评估所组成的洪灾风险分析的宏观结构,并给出了相应的量化途径;其次,从模型分析的角度,分析了由洪水风险、防洪工程风险、防洪投资风险、洪泛区风险、洪水生态环境风险和防洪决策风险6个方面组成的洪灾综合风险特征,构建以洪水为中心的洪灾风险链的微观结构,并应用概率论方法,给出了相应的量化概念模型;最后,对洪灾综合风险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潘安定 刘会平 杨木壮 黄婷薇 李旭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叠加法,对广州市分别进行洪灾危险性评价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再结合洪水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的权重,运用G IS软件生成洪灾风险综合评价图。通过对洪灾风险综合评价图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的看来,广州市洪灾的格局为:纵向南部风险高,北部风险低;横向东、西两翼风险高,中央风险低。评价结果可为广州市防洪减灾提供借鉴。
关键词:
风险评价 危险性评价 脆弱性评价 广州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少平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水灾害尤为严重,损失巨大。洪灾保险市场存在着远远超过目前保险业供给能力的现实与潜在需求。本文通过构建政府、保险公司、投保人三方参与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洪灾保险供给不足的原因,论述了建立政府、市场、公众合作的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鼓励保险公司参与洪灾保险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洪灾保险 供给 博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俊锋 杨月巧 杨佩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根芳
对农业洪水灾害易损性进行评估,是防洪减灾工作的理论基础。文章对洪灾易损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知识建立了洪灾易损性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更全面、有效的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这为政府在进行风险预警、补助政策制定时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洪灾易损性 影响因素 模糊综合评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成祖
山江湖林的关系十分密切,山是水土流失之源,湖是水沙之库,江是联结山湖的纽带,林是防灾减灾之本。森林植被减少造成山江湖关系失调是导致长江水灾频繁发生和损失日益加重的主要原因。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水之要在于还湖,治山、治江、治湖之道在于兴林。只有坚持山江湖林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山江湖关系,才能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泽斌 徐萌萌 楚中柱
加强和完善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是全面推进中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科学、精准制定政策是落实党中央精神、推动防洪减灾工作的关键。厘清山洪灾害防治政策演进规律有助于识别政策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张力。本文基于北大法宝数据库和政府部门官方网站等渠道,梳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相关的政策文本,总结提炼中国山洪灾害防治相关政策的演进、现状与规律等。研究发现:(1)中国山洪灾害防治政策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加快推进、巩固发展以及提升转型4个发展阶段,山洪灾害防治相关政策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2)山洪灾害防治政策逐步从“碎片化”向“体系化”方向转变,政策理念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政策目标从模糊分散转向清晰聚焦,灾害防治对象更加明确;政策工具实现了从强制性政策为主向多样化政策组合转变。基于此,从敏捷治理理念融入、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多主体协同治理以及韧性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未来中国山洪灾害防治政策实践的可能方向。本文对于中国山洪灾害政策研究与防治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华丽
中国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极端严重灾害多发。典型如洪水灾害,呈现出较厚尾分布的特性,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如何对洪灾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估算和拟合,是公平合理厘定洪灾保险费率的前提,也是保障洪灾保险推广运行的关键。本文将极值风险模型运用于洪灾风险的定量研究,采用泊松复合极值模型拟合洪灾灾害损失概率及损失程度,并就结果在洪灾保险的承保及转移分散机制中的运用提出对策。
关键词:
极值模型 风险评估 洪灾保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湘 王丽萍 纪昌明
针对目前洪灾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通用的洪灾风险评价模型系统,包括水文模型、水力模型及损失评估模型三部分。其中水文模型主要研究洪水的线型分布;水力模型主要研究河道及洪水风险区的洪水演进问题;损失评估模型主要对洪水灾害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大小作出定量评估。该模型系统为洪灾风险评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强、操作简单的实用模型。最后,通过实例研究,进一步证明通用模型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洪灾 风险评价 通用模型系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大鹏 刘闯 彭顺风
洪灾风险评价是洪灾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洪灾风险区划是在洪灾风险评价基础上的宏观分区,有助于更清晰的把握洪灾风险的空间格局与内在规律。文章首先对洪灾风险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试图达到理清和规范的目的。然后对洪灾风险评价常用方法和洪灾风险区划研究进行了评述。目前主要的洪灾风险评价方法有地貌学方法、水文水力学模型与系统仿真模拟方法、基于历史灾情数据的方法、基于水灾史料和古洪水调查的方法、遥感与GIS方法、基于洪灾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等。最后对洪灾风险评价与洪灾风险区划研究进行了小结,并指出了未来在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的数据基础、洪灾风险评价的时空尺度、洪灾风险区划的理论与方法、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的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可能发展前景。
关键词:
洪灾风险 洪灾风险评价 洪灾风险区划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旭 潘安定
运用GIS技术和AHP模型,选取洪水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两个二级指标以及洪灾灾次、地形因子、河网因子、年暴雨日数、年降雨量、防洪因子、人均GDP、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等九个三级指标对广州洪灾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越秀区和南沙区的绝大部分等区域风险最高,风险度高于0.75,这些地区应高度重视防洪建设;海珠区绝大部分等区域风险较高,风险度高于0.65,应特别加以防范;萝岗区大部分等区域风险较低;风险最低处分布于从化等的山区。评价结果可为广州市防洪减灾提供依据。
关键词:
风险评价 洪灾 GIS 广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兆奎 邵侃
武陵山区新一轮扶贫开发面临很多掣肘因素,灾害问题是为其一。尤其是作为主要承灾体的广大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更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以湘西7.15暴雨洪灾为个案,对其灾情灾况进行实录,进而考察武陵山区暴雨洪灾的历史变迁,发现这一灾种其实由来已久,并逐步呈现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尽管该地区具有长时段应对灾害的切身经历以及技术、经验的累积,但在防灾意识、减灾运作、灾害救助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分别从防、减、救三个环节为武陵山区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改进方案。
关键词:
武陵山区 暴雨洪灾 防灾减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秀峰 韩灏 梁龙跃
气候巨灾风险债券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可以合理转化由极端天气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进而有效分散政府财政和保险市场的资金压力,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选取贵州省1992—2018年间的洪灾直接经济损失数据,运用阈值模型测算洪灾预期损失风险数值,并从政府层面和保险机构层面评估当地风险应对能力;采用预期损失风险值为债券触发条件,根据无套利定价模型对洪灾风险债券进行定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政府部门和保险市场在面对洪灾造成的巨额直接经济损失时表现出的能力不足问题,有必要借助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资源优势;目前我国缺少有效和系统的洪灾风险分散机制,洪灾风险债券的参与主体责任分工不清晰。最后从加快培育我国巨灾风险债券市场和建立健全我国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于庆年
本研究利用1978-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的数据、1990-2010上证指数数据,探讨了上证指数的基本特征。统计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上证指数具有"趋势性,周期性,季节性,随机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并得出上证指数统计模型结果。结论表明上证指数不仅具有四大特征,而且具有以四大特征为变量的统计关系式。利用所得到结论对研究上证指数的变化规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宏观经济 上证综合指数 特征 统计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莫宏伟 李少青 陶建军 刘晗 肖志坤
以湘江湖南段河流沿线地区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洪水灾害综合风险值计算模型,即综合危险度和综合社会经济易损度的叠加。利用研究区全球数字高程模型(GDEM)数据、1971~2007年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和2008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学方法,得到包含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4个风险等级的洪水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洪水灾害危险度最高的地区集中分布在湘江下游沿岸的湘阴县和长株潭地区;综合社会经济易损度最高的地区为人口密集的市区;湘阴县、长株潭三市和衡阳市市区危险度和易损度均较高,为洪水灾害高风险区。研究结果可为风险管理者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