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9)
- 2023(6123)
- 2022(5544)
- 2021(5068)
- 2020(4568)
- 2019(11051)
- 2018(10945)
- 2017(21164)
- 2016(12000)
- 2015(13944)
- 2014(14356)
- 2013(14716)
- 2012(13851)
- 2011(12690)
- 2010(12869)
- 2009(12237)
- 2008(12424)
- 2007(11501)
- 2006(9870)
- 2005(8761)
- 学科
- 济(54366)
- 经济(54325)
- 管理(34418)
- 业(32139)
- 方法(28041)
- 企(25781)
- 企业(25781)
- 数学(24957)
- 数学方法(24714)
- 农(14880)
- 财(12475)
- 中国(12461)
- 学(12311)
- 地方(12066)
- 和(10354)
- 业经(10254)
- 农业(9898)
- 贸(9698)
- 贸易(9692)
- 易(9376)
- 环境(8964)
- 制(8814)
- 资源(8200)
- 理论(7778)
- 务(7535)
- 财务(7513)
- 财务管理(7487)
- 企业财务(7031)
- 划(6988)
- 银(6744)
- 机构
- 大学(184151)
- 学院(182957)
- 济(73448)
- 经济(71754)
- 管理(71349)
- 研究(62550)
- 理学(61185)
- 理学院(60450)
- 管理学(59331)
- 管理学院(58993)
- 中国(47064)
- 科学(41840)
- 京(39726)
- 农(35738)
- 所(33618)
- 财(32234)
- 研究所(30866)
- 业大(30474)
- 中心(29363)
- 农业(28603)
- 江(28505)
- 财经(25772)
- 北京(24974)
- 范(24874)
- 师范(24635)
- 经(23260)
- 州(22262)
- 院(22076)
- 经济学(22051)
- 省(20425)
- 基金
- 项目(121794)
- 科学(93856)
- 研究(86139)
- 基金(86019)
- 家(75707)
- 国家(75103)
- 科学基金(62882)
- 社会(52375)
- 社会科(49572)
- 社会科学(49547)
- 省(49196)
- 基金项目(46129)
- 自然(41634)
- 划(41021)
- 自然科(40471)
- 自然科学(40452)
- 自然科学基金(39696)
- 教育(39677)
- 资助(36073)
- 编号(36008)
- 成果(28979)
- 重点(27947)
- 部(27009)
- 发(26619)
- 课题(24717)
- 创(24243)
- 科研(23698)
- 计划(23486)
- 创新(22736)
- 教育部(22185)
共检索到266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其海 唐仲华 何沛欣
为了加强洪湖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弄清孔隙承压水含水层的开采潜力,以区内最有供水意义的孔隙承压水[Q_(2+3)]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开采潜力指数法分别对其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采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孔隙承压水含水层[Q_(2+3)]允许开采量5.185"108 m3/a。现状开采量只占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2.5%,地下水有较大的开采潜力。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洪湖市20个乡镇、街道办中,曹市镇、新滩镇、滨湖和新堤街办潜力较小,戴家场镇、瞿家湾镇、峰口镇、燕窝镇、螺山镇、小港和大沙湖管理区潜力中等,而余下大部分乡镇开采潜力较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剑峰 冶雪艳 姜纪沂 平建华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黄河在其下游河段(花园口-入海口)河床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黄河水侧渗补给已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面积为29313km2,赋存着潜水、微承压水(浅层含水层系统)和承压水(深层含水层系统)。含水层垂直向上概化为3层:浅层潜水和微承压含水层组、深层承压含水层组及两含水层之间20m~30m厚的弱透水层。计算域边界除梁山—长清一带、徒骇河上游及郑州西南侧为补给边界,其余均为排泄边界。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三维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应用FEFLOW有限元软件求解。运用识别和验证后的模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年份地下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水龙
依据地下水资源与城市的组合特征,将海河流域平原区的城市划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三种类型。选择其中的典型城市石家庄市、唐山市、衡水市、沧州市、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对各个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城市普遍存在地下水资源压力过大,地下水资源系统状态紊乱,自然环境对地下水系统的响应日趋成灾,人为控制措施少而不力的特点。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青 齐邦峰 乔德明
曲阜市地下水资源集中分布于中部河谷平原地带的第四系沉积物及寒武奥陶系岩溶裂隙中。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等问题,并探讨合理利用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
曲阜,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谈树成 薛传东 赵筱青 秦德先 高建国 范柱国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效应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地下水 城市化 可持续利用 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景力 赵宗壮 崔亚莉 王荣 李长青 杨齐青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华北平原三维地下水流模型,并用于评价模拟区地下水资源量。首先在对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垂向上分为3个含水层组。运用地下水模型软件GMS建模,将模拟区剖分为164行、148列4km×4km的规则网格。以2002年~2003年作为模拟期,通过深浅层地下水流场和65个典型观测孔的拟合对模型进行识别,并进行了模拟期的地下水均衡分析。运用所建立的地下水流模型,评价出1991年~2003年华北平原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56.68×108m3/a;总可开采资源量为213.49×108m3/a,其中浅层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91.65×108m3/a,深层为22.64×108m3/a...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娅敏 徐恒力 佟元清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探索一条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本文提出了“有序”开采的思路:在未来几十年内,政府部门应根据人口、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地下水资源需求量的控制计划,并给下属各地区下达取水配额,使储存资源的消耗处于有计划和监控范围内。有序开采应分阶段实现:第一阶段应以抑制超采量的过快增长为目标;第二阶段应以需水总量的下降为目标;第三阶段应实现总需水量低于地下水系统补给资源量,使数十年超采造成的储存资源亏空逐年得以偿还。“有序”开采应注意三点:①超采必须限制在有限时间内;②开采活动应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任何超过计划配额的取水行为都是不允许的;③开采量和总需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莫明浩 王学雷 任宪友 王慧亮 周海燕
为了分析洪湖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洪湖市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同时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运用水足迹模型,计算了洪湖市的水足迹。结果表明,洪湖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整体上升趋势,由1.450 8 hm2攀升到2.022 3 hm2,8年间增长近40%,其中能源用地和耕地生态足迹的贡献率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稍有下降趋势。2000-2007年洪湖市均表现为生态赤字,且随着生态足迹的不断增大,生态赤字逐渐加大,2007年人均生态赤字达1.373 1 hm2,表明生产、生活强度已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洪湖市处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俊福
在对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国内外GIS技术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为模拟地下水动态特征和进行资源评价建立了基于GIS的具有地下水模拟功能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四川攀枝花地区的地下水评价中。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调蓄能力差,开采潜力不足。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下水资源评价 数学模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青军 唐仲华 吴琦 刘建奎
利用2008~2011年4年荆州地区36个水位观测孔、30个水质监测孔的连续监测资料,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分析了该区上部孔隙承压水水位和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荆州地下水位动态类型分为自然动态型和人为动态型两种,不同类型地下水水位动态规律在时空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呈现出周期性、同步性、特殊性等特点。41.67%~50%的监测孔地下水位处于稳定状态,22.22%~36.11%的监测孔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大于0.2m,19.44%~36.11%的监测孔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大于0.2m,地下水位动态主要受气候条件与人工开采条件影响。(2)荆州地区地下水质不容乐观,整体较差。连续四...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保民 曹钦臣
1977年~1984年,华北地区八年间的持续干旱少雨,青岛市受其影响十分严重。水库、塘坝、河流干涸,水井枯竭。给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困难。缺水地区由山区迅速发展到平原’群众配水、争水、抢水,据不完全统计这种连群众吃水都发生困难的地方,当时已占青岛市广大农村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1985年8月受九号台风影响.大沽河上游两个大型水库(产芝和尹府)以及三个中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喜明 吴普特 陈晓兵 冯浩
根据三川河流域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多年平均降雨量,结合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蓄水指标,确定了该流域的雨水资源化指标,计算了其雨水资源潜力,并对研究流域的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三川河流域雨水资源的理论潜力为20.680 2亿m3;可实现潜力为20.065 1亿m3,占理论潜力的97.03%,其中就地利用、叠加利用和异地利用方式分别占可实现潜力的10.98%,83.83%和5.19%;现实潜力为112 819.66万m3,占可实现潜力的56.23%,其中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各占0.69%,16.61%和82.70%。从流域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来看,三川河流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