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3)
2023(6273)
2022(5208)
2021(4681)
2020(3572)
2019(8269)
2018(8054)
2017(15102)
2016(8153)
2015(9112)
2014(9193)
2013(9279)
2012(9216)
2011(8509)
2010(8717)
2009(7938)
2008(7847)
2007(7061)
2006(6714)
2005(6398)
作者
(25219)
(21113)
(21073)
(19934)
(13837)
(10339)
(9439)
(8432)
(8118)
(7916)
(7399)
(7226)
(7031)
(6863)
(6781)
(6519)
(6266)
(6136)
(6104)
(6064)
(5422)
(5268)
(5177)
(5060)
(4871)
(4807)
(4744)
(4733)
(4370)
(4318)
学科
(43185)
经济(43143)
(19548)
地方(19325)
管理(18218)
中国(17425)
(14531)
(12012)
企业(12012)
业经(10567)
农业(10433)
地方经济(10409)
方法(9559)
(9444)
(8037)
金融(8037)
数学(8008)
数学方法(7952)
(7904)
环境(7792)
(7558)
银行(7546)
(7481)
(7011)
发展(6839)
(6819)
(6587)
贸易(6577)
(6211)
技术(6180)
机构
学院(119101)
大学(116036)
(50124)
研究(49827)
经济(48965)
管理(41270)
中国(38347)
理学(33669)
理学院(33115)
管理学(32509)
管理学院(32283)
科学(30315)
(27715)
(26345)
研究所(23506)
(22993)
中心(22676)
(22298)
(20546)
(19095)
师范(18924)
北京(18460)
(17824)
(17819)
农业(17729)
业大(17384)
(16935)
财经(16458)
科学院(15467)
师范大学(15176)
基金
项目(74126)
科学(57809)
研究(55750)
基金(50808)
(44104)
国家(43647)
科学基金(36779)
社会(35059)
社会科(33106)
社会科学(33096)
(30684)
基金项目(26927)
(25305)
教育(24297)
(23281)
编号(23126)
自然(22177)
自然科(21585)
自然科学(21580)
自然科学基金(21165)
资助(20359)
发展(19083)
成果(18801)
(18749)
课题(17597)
重点(17190)
(15307)
(15132)
创新(14210)
(13986)
期刊
(68207)
经济(68207)
研究(41942)
中国(33482)
(22984)
科学(18005)
学报(17061)
管理(16114)
农业(16092)
教育(15840)
(15573)
金融(15573)
(15121)
大学(13141)
业经(12912)
学学(12319)
技术(10676)
经济研究(10355)
问题(8906)
资源(8266)
(8031)
财经(7810)
(7013)
(6747)
世界(6345)
商业(6140)
现代(6105)
科技(5967)
(5891)
(5833)
共检索到206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廷海  
洪湖市推进水产产业化的调查李廷海湖北省洪湖市是水产业的大市。近年来,他们结合洪湖实际,坚持以现有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基地、加工、流通为重点,以科技为手段,以创造优良环境作保证,围绕资源、基地、加工、销售、科技、环境六大重点做工作,大力推进水产产业化,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莫明浩  王学雷  任宪友  王慧亮  周海燕  
为了分析洪湖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洪湖市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同时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运用水足迹模型,计算了洪湖市的水足迹。结果表明,洪湖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呈整体上升趋势,由1.450 8 hm2攀升到2.022 3 hm2,8年间增长近40%,其中能源用地和耕地生态足迹的贡献率最大;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稍有下降趋势。2000-2007年洪湖市均表现为生态赤字,且随着生态足迹的不断增大,生态赤字逐渐加大,2007年人均生态赤字达1.373 1 hm2,表明生产、生活强度已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洪湖市处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林  徐效坡  
本文从人地关系的高度出发 ,论述了人口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目前,“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在国际社会已有广泛的认同。但人们也发现,“发展”(development)这一概念似乎是过于多义化了,涉及的方面太多,以致于显得有点儿难以把握。事实上,在现今所有试图阐明人口问题本质的最新人口理论中,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对“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展开充分的论证和诠释。在这个意义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提出或许应该认为是一件幸事,虽然对此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之间依然有不少歧见。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最初是针对环境资源问题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特别是,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及模式,“可持续发展”在1992—06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我国政府制订的《中国21世纪议程》则是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但作为一种优良的理论构架,“可持续发展”也在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样,所谓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要揭示的就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诸系统、各要素协同并进的整体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是可以持续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雯莉  李阜棣  周俊初  王福生  
从湖北省洪湖市土壤中分离纯化了92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用来自8个取样地点的12个快生型典型菌株和1个慢生型菌株的抗血清检测了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群体的抗原构成。其中65株菌归入15个血清型,20.7%属于USDA205型,15.2%为Ad301(1)型。有27株不与已知抗血清反应,为未知的血清型。对供试菌株质粒进行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各菌株均含有2~6个质粒,其中最大的质粒在500Md左右。含4个质粒的菌株最多,含5~6个质粒的菌株较少。根据质粒图谱分析,洪湖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可分为11个质粒型.菌株的质粒型与血清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洪湖市劳动局认真把好上岗质量关湖北省洪湖市劳动局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保证企业用人质量为目的,认真把好劳动力质量关。一年来着重抓了以下工作。一、建立考评员队伍。他们从有关企事业单位挑选了25名高级工专业技术尖子,参加为期一月的考评员培训班。考评员培训班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翟金良  何岩  邓伟  
本文论述了洪泛作用对洪泛区的景观维系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及我国洪泛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实际提出了洪水和洪泛区优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周俊武  
一曲洪湖水,天下美名扬。2007年的春天,湖北省洪湖市审计局迎来了一位年轻的新局长。在他的带领下一群意气风发的审计人在这块热土上不断超越自我,翻开了洪湖审计发展史上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宏俊  顾也萍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的土地资源有限性与人口的增长加剧了人地间的矛盾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在总结芜湖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和当前人口食物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现实生产能力 ,同时为预测芜湖市 2 0 0 0、2 0 0 5、2 0 10年人口数量、复种指数、耕地面积及粮食单产发展趋势而分别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灰色系统 GM(1,1)模型 ,通过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其精度 ;并结合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与富裕型四种消费水平分别探讨了预测期内芜湖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 ,最后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粮食单产与质量及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为芜...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毛锋,叶文虎  
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处理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和环境再生产之间的相依关系。因此,本文视适度人口目标之追求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调节规律,在析评适度人口学说演绎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适度人口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运动规律。并论述了控制人口和解决失业、贫困问题的紧迫性及相应策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华荣  
由于无法减轻把人类逼向困境的人口压力 ,适度人口 ,从“经济适度”到“环境适度”便被排除在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之外。“小人口”———一个节欲、小规模且“远离平衡态”的人口 ,既是物质世界有限性、平衡原理、生命平等的规定和对人类反自然本质、人类社会本质上不平等性质的回应 ,又是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生物与人类平等、代际平等、代内公平的必须 ,从而摆脱人类困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当有限性使生存和发展资源不能同时满足生物、人类的需求时 ,符合伦理道德的选择是用生命平等优先替代人类优先 ,用代际平等优先代替当代人优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二十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世界人口的空前增长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了保证当代人和后代子孙的福祉,人类必须遵循新的发展原则和发展模式,即可持续的发展。人类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调整自己的生殖行为、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才能交给后代子孙一个健康的地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