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9)
2023(6471)
2022(5312)
2021(4733)
2020(3665)
2019(8318)
2018(8109)
2017(15016)
2016(8036)
2015(9033)
2014(9036)
2013(9001)
2012(8849)
2011(8290)
2010(8494)
2009(7655)
2008(7559)
2007(6842)
2006(6500)
2005(6134)
作者
(25483)
(21410)
(21265)
(19982)
(13715)
(10260)
(9580)
(8371)
(8274)
(7692)
(7393)
(7127)
(7113)
(6940)
(6723)
(6539)
(6262)
(6212)
(6110)
(6018)
(5422)
(5418)
(5162)
(4932)
(4856)
(4851)
(4804)
(4741)
(4469)
(4239)
学科
(41901)
经济(41863)
(20474)
管理(19966)
地方(18547)
中国(15342)
(13857)
企业(13857)
(13249)
业经(10809)
地方经济(10409)
农业(9597)
(9227)
方法(8840)
(8134)
金融(8133)
(8114)
(7704)
银行(7694)
环境(7654)
(7615)
(7575)
贸易(7563)
(7202)
数学(7046)
数学方法(6987)
技术(6790)
发展(6760)
(6741)
(6643)
机构
学院(119817)
大学(116145)
(49556)
研究(49197)
经济(48412)
管理(41474)
中国(37606)
理学(34204)
理学院(33657)
管理学(33040)
管理学院(32812)
科学(30909)
(26897)
(26055)
(23562)
研究所(23410)
(21960)
中心(21586)
(19908)
(18666)
师范(18487)
农业(18001)
(17954)
北京(17905)
业大(17782)
(16798)
(16672)
财经(16327)
科学院(15706)
师范大学(14760)
基金
项目(75559)
科学(59176)
研究(56048)
基金(52145)
(46127)
国家(45688)
科学基金(38128)
社会(35201)
社会科(33278)
社会科学(33272)
(31230)
基金项目(27549)
(26104)
教育(24374)
(23747)
自然(23667)
自然科(23007)
自然科学(23000)
编号(22838)
自然科学基金(22543)
资助(20617)
发展(19145)
(18811)
成果(18447)
重点(17703)
课题(17390)
(15866)
(15477)
创新(14854)
国家社会(14174)
期刊
(67203)
经济(67203)
研究(40412)
中国(31740)
(23469)
学报(18552)
科学(18525)
管理(17151)
农业(16227)
教育(16149)
(14833)
(14623)
金融(14623)
大学(13827)
业经(13041)
学学(12965)
技术(10554)
经济研究(10530)
(8608)
问题(8604)
财经(7740)
资源(7466)
(6736)
(6707)
商业(6577)
科技(6446)
(6303)
世界(6299)
国际(6085)
现代(6058)
共检索到202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翟金良  何岩  邓伟  
本文论述了洪泛作用对洪泛区的景观维系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及我国洪泛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实际提出了洪水和洪泛区优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存卫  李伟  郑英彩  
本文分析了蓄滞洪区在防洪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所面临的矛盾以及国内外蓄滞洪区管理和规划的研究现状和不足 ,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治水观是蓄滞洪区防洪减灾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蓄滞洪区复合系统的分析 ,探讨了区内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及防洪减灾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蓄滞洪区复合系统的概念模型 ,提出了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分析了其内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长安  
分蓄洪区是平原防洪的一种重要措施。20世纪 50 年代,我国在长江中游地区共规划分蓄洪区 14 处,其中荆江分洪区、洪湖分蓄洪区和杜家台分洪区为国家确定的重点蓄滞洪区。随着长江上游三峡等一系列大型电站的兴建,中游堤防加固工程的实施,长江中游仍需要200×108m3 分蓄洪区。基于地学规律和长江中游目前的防洪形势,从有效的防洪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考虑,建议取消荆江分洪区和其它一般分蓄洪区,仅保留洪湖分蓄洪区和杜家台分洪区,重点建设洪湖分蓄洪区。建议按照“梯级化”和“垦殖和养殖区”进行洪湖分蓄洪区规划和建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鲁峰  
沿淮行蓄洪区频繁受灾 ,经济落后 ,社会形象差 ,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开发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行蓄洪区的自然生态发展规律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充分利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更新思想观念 ,辩证地防洪用洪 ,做到既能解决洪水出路 ,又为群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焦泰文  
本文分析了湖北等省份多年水灾资料,并对水灾的成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根治水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存卫  叶明  
本文以蓄滞洪区复合系统为评价对象 ,在对相关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洪湖蓄滞洪区为实例 ,对其发展资本、发展水平、防洪情势和综合发展度进行了评价 ,分析了洪湖蓄滞洪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评价结果表明 :洪湖蓄滞洪区的发展资本和发展水平都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 ,防洪情势为风险型 ,是洪湖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洪湖蓄滞洪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解决社会经济与防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 ,加强防洪子系统的发展 ,改善社会经济结构 ,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文红  陈少洲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它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鄱阳湖区具有发展农林牧渔业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热基本同期,无霜期近300天,适合水稻等多种高产作物生长。鄱阳湖区自古以来号称“鱼米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平  梁川  
洪泛区的开发利用,必然会导致洪泛区林地糙率的改变。河漫滩也是河流洪泛区的一部分。洪泛区糙率的减小,会使河水流速增大,从而减小鱼类可用栖息地面积。因此,在洪水发生时,为了给鱼类提供避险场所,保护有效栖息地面积,需研究洪泛区林地的开发对鱼类的影响。利用RiveR 2D软件模拟在一定频率的洪水条件下,不同的河漫滩糙率对应的鱼类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WUA),分析了糙率的改变对河流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河漫滩糙率的降低,加权可用面积(WUA)逐渐减小,河漫滩范围内WUA的变化幅度比较大,河漫滩的特性对鱼类栖息地面积的影响很大。洪泛区植被的砍伐,会使鱼类栖息地面积减小。因此,应防止洪泛区的过度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江  陆红生  
分析了洪涝胁迫下灾区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并以湖北嘉鱼县为例 ,提出了洪涝胁迫与可持续发展导向双重制约下的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德惠院士学术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 3个方面 ,即以输入决定律为基础的土地生产力主导战略理论、以区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为基础的农业 农村综合发展理论以及以生态学泛化为基础的泛生态学理论。其中 ,泛生态学集中代表了他的理论大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沃克尔·海德  布吉特·莱赫特  
“德国豪特尔·勒瑙洪泛区土地利用综合设想”是EC-INTERRDⅡc项目IRMA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通过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即空间规划、水资源管理和灾害预防,来解决莱茵河上游沿岸高水位洪水泛滥问题。莱茵马列丁奈州环保局负责该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基本目标是改善现有防洪计划并减轻莱茵河流域日益严重的洪水危害。考虑到具体的实施问题,该项目突出体现了工程的特征:运用综合性跨学科学的方法,精心设计,以实现恢复洪泛平原的目标。与以往防洪计划与防洪过程不同的是,该项目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其主要方法是通过设计多种土地利用备选方案来协调各种冲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宁  
文章分析了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形势,探讨了世界和中国文化的泛势发展,提出了泛文化的概念,引入了泛文化的评价指标、策略和方法,从文化的管理和发展、文明社会建设以及人与文化和谐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泛文化概念下的意义及其应用。最后,提出要对泛文化及其泛势发展进行再认识、分类研究,推进人与文化、社会与文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卫建  谭淑豪  冯金侠  章熙谷  
为寻求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作者在分析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基础上,对农牧结合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作了全面论述。结果表明,农牧结合是实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最后还提出了该农区农牧结合的可行途径及有效措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灼荣  
进入9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幅.在可以预期的将来,"沿海富、内地贫"的现象,将不仅不会弥合,且会有拉大的趋势.对此切不能等闲视之,极有深入研究的价值.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可否认地构成了经济及社会矛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庞大国家来说是不利的.第二,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这已被国民所理解,然而,长期贫富悬殊毕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不容的.为此,从中国国情和地区发展出发,提出建立和发展泛珠江经济区,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