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6)
- 2023(11801)
- 2022(10545)
- 2021(9927)
- 2020(8390)
- 2019(19347)
- 2018(19242)
- 2017(36588)
- 2016(20179)
- 2015(22842)
- 2014(22752)
- 2013(22539)
- 2012(20791)
- 2011(18849)
- 2010(18658)
- 2009(17105)
- 2008(16364)
- 2007(14278)
- 2006(12582)
- 2005(11046)
- 学科
- 济(75914)
- 经济(75827)
- 管理(60195)
- 业(52770)
- 企(44612)
- 企业(44612)
- 方法(36356)
- 数学(30938)
- 数学方法(30550)
- 学(21926)
- 农(19742)
- 中国(19557)
- 财(18426)
- 环境(17472)
- 业经(16585)
- 地方(15788)
- 和(14687)
- 理论(14046)
- 农业(13395)
- 划(13166)
- 制(12681)
- 贸(12664)
- 贸易(12655)
- 技术(12310)
- 易(12267)
- 务(12030)
- 财务(11962)
- 财务管理(11941)
- 资源(11337)
- 企业财务(11336)
- 机构
- 大学(290691)
- 学院(286267)
- 管理(112911)
- 济(104879)
- 经济(102341)
- 研究(101134)
- 理学(98093)
- 理学院(96907)
- 管理学(94975)
- 管理学院(94492)
- 中国(73275)
- 科学(69131)
- 京(64435)
- 所(52963)
- 农(52702)
- 研究所(49085)
- 业大(48215)
- 财(46085)
- 中心(44997)
- 农业(41961)
- 江(41397)
- 北京(40941)
- 范(38779)
- 师范(38289)
- 院(37529)
- 财经(37510)
- 经(34161)
- 州(33902)
- 技术(31934)
- 师范大学(31212)
- 基金
- 项目(205859)
- 科学(159582)
- 基金(148519)
- 研究(143711)
- 家(132896)
- 国家(131866)
- 科学基金(111104)
- 社会(86611)
- 社会科(81835)
- 社会科学(81808)
- 省(80300)
- 基金项目(79411)
- 自然(76855)
- 自然科(74865)
- 自然科学(74842)
- 自然科学基金(73499)
- 划(69263)
- 教育(64888)
- 资助(61779)
- 编号(58024)
- 重点(47031)
- 成果(46205)
- 部(44122)
- 发(43868)
- 创(42059)
- 科研(40285)
- 计划(40280)
- 课题(40062)
- 创新(39258)
- 大学(37221)
- 期刊
- 济(112837)
- 经济(112837)
- 研究(79481)
- 学报(55060)
- 中国(54892)
- 科学(48693)
- 农(46178)
- 管理(41058)
- 大学(39658)
- 学学(37052)
- 财(33547)
- 农业(32707)
- 教育(31189)
- 技术(24091)
- 融(19594)
- 金融(19594)
- 图书(19078)
- 业经(17949)
- 财经(17354)
- 业(17353)
- 资源(17214)
- 经济研究(17197)
- 科技(15463)
- 经(14681)
- 业大(14512)
- 问题(14433)
- 版(14174)
- 理论(14048)
- 林业(13430)
- 技术经济(13259)
共检索到411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为 温健
洪堡洋流系统支撑着世界上最大的中上层渔业,同时也是受到气候胁迫最为显著的海洋东边界流系统。本文概述了洪堡洋流系统的海况和渔业现状,围绕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智利竹■鱼(Trachurus murphyi)、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melanosticta)和茎柔鱼(Dosidicus gigas)4种代表性的重要经济渔业物种,总结气候和海洋环境对其生长繁殖、种群结构以及资源波动等影响。研究认为,以上4类中上层关键经济种类的物种丰度和分布均受到季节性、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化和洪堡洋流海洋条件的强烈影响,在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研究洪堡洋流生态系统需要依赖于高能力的综合生态系统模型,需考虑物理、生物和化学环境、营养结构等因素,全面地评估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变动规律,进而更加科学地开发和管理该系统的渔业资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杰 陈新军 刘必林 田思泉 钱卫国
近几十年随着传统渔业资源量的下降,短生命周期的鱿鱼类产量出现持续增加,并已成为重要的渔获对象。由于鱿鱼类为短生命周期鱼类,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这一特点使得传统基于种群动力和生物学过程的资源量评估模型并不能很好地估算其资源量,为了了解环境因子和鱿鱼类资源量变化的关系,从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目前的研究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环境因子对鱿鱼类资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但是还不能完全利用环境变量来预测资源量的变化;本文还归纳了主要经济鱿鱼类栖息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因子对其生活史各个阶段(孵化、仔稚鱼、成鱼和产卵)和资源补充量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研究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重点应...
关键词:
鱿鱼类 海洋环境 资源补充量 生活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启华 黄硕琳
气候变化问题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海洋是气候系统储存能量的主要载体,气候变化给生活于其中的鱼类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气候的变化影响着各大洋低频气候变化模式以及海洋环境要素的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对鱼类个体的直接作用或生态系统食物链传递的间接作用影响海洋鱼类,包括鱼类的生理(生长、繁殖、洄游)、物候、资源量以及分布等,并形成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最终影响人类对渔业资源的管理。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侧重从海洋鱼类资源量、分布变化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管理4个方面,综述了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产生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对渔业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芃 汪金涛 陈新军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一种小型中上层鱼类。作为重要的商业性鱼类之一,秘鲁鳀的捕捞产业曾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鱼种渔业,但其产量的年间差异非常大,上升流流场结构变化是其产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上升流对秘鲁鳀捕捞量的作用机制可归纳为低纬度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水温结构、低溶解氧、高能量传递效率的食物网以及复杂的海洋环境要素变化五个方面。秘鲁鳀渔业生物学的多个方面都显著地受到了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此外,与气候相关的大尺度海洋生态系统周期性变化(rEgimE shift)也影响到了秘鲁鳀的资源变动。本研究认为,今后在加强对长时间尺度生态系统周期性变化的研究同时,也应注重结合海洋环境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卫忠 李长松 胡芬 凌建忠 李圣法
在系统收集东海区历年海洋捕捞产量、捕捞努力量统计资料、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参数以及渔业资源研究文献报告题录等资料基础上 ,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补充 ,建成了渔业资源研究数据库。利用Basic语言编程实现渔业资源评估、产量预报、回归分析、判别函数分析等数据处理、分析功能。通过Foxpro编程和API接口 ,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和对数据处理功能的调用 ,形成了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研究数据库系统 ,系统提供数据的输入、修改删除、查询检索、分析处理、输出打印等功能。利用该系统 ,可进行渔业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处理 ,为渔业生产、科研提供有关数据信息并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东海区 海洋渔业 资源研究 数据库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玉贵 赵丽丽 刘燕飞
当前,全球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尽管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度与环境容量、人口和经济、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及文化和制度,但是,其中的部分因素所综合表现出来的捕捞能力过剩则是导致全球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探讨捕捞能力过剩的原因。本文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而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及渔业补贴政策等导致捕捞能力过剩,但导致捕捞能力过剩的根源在于渔业资源的自有准入制度。为了压缩捕捞能力,渔业管理部门采取了众多措施,但税收和资源租金措施难以贯彻执行,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渔船回购制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捕捞能力过剩问题,因此,仅能将其作为捕捞...
关键词:
捕捞能力过剩 海洋渔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是典型的温带大洋性头足类,主要由秋生群体和冬生群体组成。目前该物种的主要栖息地分布于日本海及太平洋沿岸海域,而我国黄海和东海外海为该物种的主要产卵场,调查发现此海域的太平洋褶柔鱼资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潜在的重要种类之一。为了后续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物种,整理了前人对太平洋褶柔鱼多方面的研究,从基础生物学、渔业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和资源评估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结果认为,目前太平洋褶柔鱼主要捕获海域仍然集中在日本和韩国沿岸,产量在80年代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为 刘赫威 陈新军
西南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渔区,捕捞国家包括阿根廷等西南大西洋沿海国以及中国、日本等众多非沿海国家。阿根廷滑柔鱼(Illexargentinus)、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巴西小沙丁鱼(Sardinella brasiliensis)与弗氏绒须石首鱼(Micropogoniasfurnieri)是西南大西洋年产量最高的4种主要经济渔获物。探究气候变化对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于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本文从渔业资源与生态系统两个角度出发,分别归纳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主要经济渔获物)、非生物因子(环境因素)与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总结发现,气候变化会影响环境的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及营养结构产生影响。分析认为,在今后探究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中,选取代表物种表征生态系统的变化,并结合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丰富生态系统研究的相关结论,为西南大西洋提供基于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高兴 周凯 刘悦
2003年5月16日,国务院下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规划纲要》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确定了到200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2010年达到5%以上,逐步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两年来,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局长赖志平同志(深圳市海洋局)高度重视深圳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针对这个宏伟的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就如何提高海洋资源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梅宏 蔡先凤
建立海洋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前程序既是法院优化配置审判资源、提高审前工作效率的现实需要,也是海洋环境资源案件要求程序法"绿化"的因应对策。立案登记制急需配套的程序疏导机制,法官员额制改革要求法院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建立完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建议修改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时,结合海事案件的特点,明确海事诉讼的审前程序,对海事案件的管辖审查、诉答、送达、保全、证据交换、庭前会议、繁简分流、审前调解等内容予以规定,并特别规定海洋环境资源案件的诉讼主体资格审查机制、特邀调解机制,以利于发挥审前程序为庭审及裁判打好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龚虹波
海洋环境治理是应对当前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而采取的重要制度选择,是全球治理理论在海洋领域的重要应用,对解决全球化进程中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促进海洋开发向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海洋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海洋环境治理基本构成要素、海洋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及海洋环境跨区域治理与模式研究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海洋环境治理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应加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演化脉络与类型体系划分、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层序体系与中国话语权甄别、全球海洋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博弈机制分析、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兆礼 陈华
以中国南方近海某LNG接收站海洋工程分析和渔业资源调查数据为研究基础,评价该工程对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形成的物质损害。以此为案例,探讨中国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渔业资源价值损失估算的基本方法。在现有科学条件下,对海洋工程引起渔业资源损失量进行精确计算暂时还难以实现,但可以寻求一个相对客观的方法,即首先要选择一个尽可能反映现场调查资料、符合生态学原理和渔业科学理论的评估方法。在此原则下,成鱼采用直接重量损失法评价;鱼卵、仔鱼和幼体采用长成推算法评价与采用的直接重量损失法相比较,"成长推算法"更具合理性。在长成推算法中,工程影响海域成体的平均体质量应通过不同物种各自尾数的比例和成体平均尾重加权平均求得...
关键词:
海洋工程 环境评价 渔业资源 损失估算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娇 李梦迪 公丕海 关长涛
海洋通过“溶解度泵”和“生物泵”完成碳汇过程,且具有碳固存容量大、储存时间长的显著优势,可有效缓解CO_2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渔业是人类利用海洋的基础生产活动,对近海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海洋牧场作为一种以水域栖息地修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为主旨的新型渔业模式,通过增殖水生生物资源量,提升生物固碳量,实现渔业对海洋碳汇的扩增。本文针对我国对海洋牧场的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对海洋牧场关键碳汇因子固碳机理及其过程和潜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浅析了海草床、牡蛎礁等典型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在近海碳汇扩增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在海洋牧场固碳机理与碳循环过程、海洋牧场碳汇扩增技术和海洋牧场碳汇计量方法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以期为渔业绿色发展,扩增海洋碳汇和服务“双碳”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海洋牧场 渔业碳汇 固碳 “双碳”战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俊波 孙名山 万荣
海洋生物附着一直是世界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渔业装备长期整体或局部与海水接触,生物附着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深入研究生物附着现象,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抑制或降低海洋生物附着,对实现渔业装备的长效使用以及提升海洋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海洋生物附着的危害和附着机理以及中国沿海渔业装备生物附着情况,并对现今世界生物附着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着重分析了自抛光共聚物及防生物附着涂料在海洋渔业船舶和海洋网箱系统中的应用,为今后生物附着控制技术在海洋渔业装备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